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标准演变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旸旸 车江涛 张文渊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4-264,共11页
随着人工系统体量的增大和复杂程度的提升,系统工程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标准化是解决系统复杂性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以系统工程的纲领性标准——ISO/IEC 15288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版本间标准架构和过程内容的纵向分析比对,以... 随着人工系统体量的增大和复杂程度的提升,系统工程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标准化是解决系统复杂性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以系统工程的纲领性标准——ISO/IEC 15288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版本间标准架构和过程内容的纵向分析比对,以及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标准演变过程的横向分析比对,研究系统生存周期过程标准的技术发展脉络及其原因,结合相关指南标准制定情况、标准在不同行业中的最新实施应用成果,最后对系统生存周期过程标准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这将有助于完善系统与软件工程生存周期标准体系,加速系统工程标准化工作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系统与软件工程 标准体系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周期过程周期初态的虚拟寻优法
2
作者 李远树 段文泽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6-21,共6页
概周期过程最优控制的核心是周期初态的寻优。本文提出一种虚拟寻优法,再配之以周期之间适当的状态连接,既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和存贮量,又收到了较好的优化效果。水厂最优控制的仿真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水厂 周期过程 周期 初态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S生存周期过程模糊度量模型研究
3
作者 张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7-140,共4页
作者首先对MIS度量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然后,根据ISO/IEC12207-1995国际标准,对MIS生存周期过程进行了分析,分类归纳出了可以进行度量的三级度量元。作者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推导出了综合评价MIS生存周期过程的模糊模型。
关键词 ISO MIS生存周期过程 MIS度量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的碳排放特征分析——基于过程生命周期理论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益文 胡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3期4125-4128,4132,共5页
基于过程生命周期理论,将肉类消费分解为生产、运输和消费3个阶段,量化了2000~2010年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并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乡居民肉类生命周期碳排总量呈现增长趋势,且城镇居民大于农村居民.肉类生... 基于过程生命周期理论,将肉类消费分解为生产、运输和消费3个阶段,量化了2000~2010年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并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乡居民肉类生命周期碳排总量呈现增长趋势,且城镇居民大于农村居民.肉类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占全生命周期比重最大,运输阶段碳排量增长迅速,消费阶段排放较少;②肉类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变化、农村生活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以及高耗能低效率的肉类物流现状均是造成我国居民肉类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③加强饲养环节的技术革新、建立节能环保畜产品运输流通模式、提倡地产地销以及优化农村地区生活能源利用结构是现阶段肉类消费生命周期各阶段减排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生命周期 肉类消费 碳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南槽底沙输沙观测研究
5
作者 丁宏伟 韩玉芳 +4 位作者 胡国栋 路川藤 辛文杰 赵日明 谢至正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为解决长江口底沙输沙无实测资料的问题、研究南槽的底沙输移特性,基于坑测法原理开发了一套适用于长江口水沙环境的底沙观测系统,取得了可靠的低扰动下南槽拦门沙段底沙输沙过程资料。观测结果显示,在潮周期过程中(平均潮差3.3 m),输... 为解决长江口底沙输沙无实测资料的问题、研究南槽的底沙输移特性,基于坑测法原理开发了一套适用于长江口水沙环境的底沙观测系统,取得了可靠的低扰动下南槽拦门沙段底沙输沙过程资料。观测结果显示,在潮周期过程中(平均潮差3.3 m),输沙率与流速大小密切相关,实测潮平均输沙率为0.007 kg/(m·s),输沙率最大值出现在涨急时刻,为0.045 kg/(m·s),落急时刻输沙率最大值为0.020 kg/(m·s)。涨落潮过程中,同样流速条件下,输沙率存在一定差异,涨潮时段推移质输沙率大于落潮时段。根据窦国仁公式计算的单宽推移质输沙率与实测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量级上存在差异,潮平均计算输沙率为0.004 kg/(m·s),小于实测值,涨急时刻最大计算输沙率为0.031 kg/(m·s),落急时刻为0.028 kg/(m·s),涨潮期间实测值大于计算值,落潮期间则相反,公式推荐的输沙综合系数取值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南槽 推移质输沙率 周期过程 坑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过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纯霞 舒彤 汪寿阳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30,共7页
文章研究了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的生命周期过程,阐述小世界网络研究方法,并分析了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过程的小世界网络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特征路径长度、集聚系数、顶点度和知识交流频率等统计参量对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进行分析,得... 文章研究了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的生命周期过程,阐述小世界网络研究方法,并分析了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过程的小世界网络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特征路径长度、集聚系数、顶点度和知识交流频率等统计参量对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进行分析,得出在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的不同阶段对小世界网络的统计参量要求是不同的结论,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验证了统计参量分析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过程 小世界网络 中断风险传导过程 特征路径长度 集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能力分析中的过程稳定性及指数估计 被引量:2
7
作者 边永生 杨彬 杨剑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12期10-12,124,共4页
在过程能力分析中通常采用子样级差或样本总体标准差来估计总体标准差。实际生产中的一些过程由于刀具磨损等系统原因导致周期性变化,很难处于统计过程控制。定义此类过程是长期稳定过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比较两种过程能力指数的估计方... 在过程能力分析中通常采用子样级差或样本总体标准差来估计总体标准差。实际生产中的一些过程由于刀具磨损等系统原因导致周期性变化,很难处于统计过程控制。定义此类过程是长期稳定过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比较两种过程能力指数的估计方法,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能力指数 过程稳定性 标准差估计 周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构件化过程开发方法和分级管理机制的过程管理工具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亚沙 何晓阳 赵俊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9-473,共5页
开发符合组织规范和项目特征的软件过程模型,并对其进行持续地改进,是困扰软件组织的难点问题.一种支持构件化过程开发方法和分级管理机制的过程管理工具—青鸟过程管理(JBPM)系统借鉴CMM中“组织-项目”两级的层次化过程管理思想,引入... 开发符合组织规范和项目特征的软件过程模型,并对其进行持续地改进,是困扰软件组织的难点问题.一种支持构件化过程开发方法和分级管理机制的过程管理工具—青鸟过程管理(JBPM)系统借鉴CMM中“组织-项目”两级的层次化过程管理思想,引入了ISO/IEC12207标准和IEEE1517标准中的软件过程的需求规约,将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引入到软件过程的开发中,并为此提供工具支持,为过程管理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项目管理 过程管理 软件生命周期过程 软件过程模型 JB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周期超越论 被引量:8
9
作者 曹威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2,95,共3页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周期过程可被划分为适应探索、发展成长、高原倦怠、成熟稳固四个时期。依据职业生涯发展及限度超越的相关理论,高校辅导员应把握职业发展的周期规律,构建以自我反思与科研提升为主的"二次成长"路径...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周期过程可被划分为适应探索、发展成长、高原倦怠、成熟稳固四个时期。依据职业生涯发展及限度超越的相关理论,高校辅导员应把握职业发展的周期规律,构建以自我反思与科研提升为主的"二次成长"路径,实现高校辅导员发展模式由一元"工作型"向二元"工作——研究型"转变,以及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周期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生涯 周期过程 周期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激励下广义蔡氏电路混沌运动中的概周期行为
10
作者 张晓芳 陈章耀 +1 位作者 季颖 毕勤胜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9-935,共7页
由于广义蔡氏电路存在2个对称的稳定平衡点,周期激励可能导致系统出现相应于不同初值的2种共存的分岔模式。概周期解由环面破裂进入混沌,混沌吸引子从相位不同步逐渐演化为同步,并进一步随着参数的变化,产生分裂现象。分裂后的2个相互... 由于广义蔡氏电路存在2个对称的稳定平衡点,周期激励可能导致系统出现相应于不同初值的2种共存的分岔模式。概周期解由环面破裂进入混沌,混沌吸引子从相位不同步逐渐演化为同步,并进一步随着参数的变化,产生分裂现象。分裂后的2个相互对称的混沌吸引子仍存在相位同步效应,这2个混沌吸引子再次相互作用后形成扩大了的混沌吸引子,并交替围绕2个子混沌结构来回振荡。同时,在混沌过程中,其轨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严格按照概周期行为振荡,即混沌结构中存在局部概周期行为,这种局部概周期行为随参数的变化会逐步减弱,直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蔡氏电路 周期激励 混沌吸引子 周期过程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ohesion loss model for determining residual strength of deep bedded sandstone
11
作者 SONG Zhi-xiang ZHANG Jun-wen +12 位作者 ZHANG Yu-jie WU Shao-kang BAI Xu-yang ZHANG Li-chao ZHANG Sui-lin ZHANG Xu-wen FAN Guang-chen LI Wen-jun ZENG Ban-quan WANG Shi-ji SUN Xiao-yan SANG Pei-miao LI N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7期2593-2618,共26页
Rock residual strength,as an important input parameter,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proposing th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scheme about stope design,underground tunnel excavation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deep ch... Rock residual strength,as an important input parameter,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proposing th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scheme about stope design,underground tunnel excavation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deep chambers.Therefore,previous residual strength models of rocks established were reviewed.And corresponding related problems were stated.Subsequently,starting from the effects of bedding and whole life-cycle evolution process,series of triaxial mechanical tests of deep bedded sandstone with five bedding angles were conducted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Then,six residual strength model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bedding and whole life-cycle evolution process were established and evaluated.Finally,a cohesion loss model for determining residual strength of deep bedded sandstone was verif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bedding and whole life-cycle evolution process had both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 of residual strength of deep bedded sandstone.Additionally,residual strength parameters:residual cohesion and residual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deep bedded sandstone were not constant,which both significantly changed with increasing bedding angle.Besides,the cohesion loss model was the most suitable for determining and estimating the residual strength of bedded rocks,which could provide more accurat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stability control of deep cha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idual strength deep bedded sandstone whole life-cycle evolution process cohesion loss model rock mecha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的民机研制过程管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德林 毕文豪 +1 位作者 张安 范秋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09-2220,共12页
为保证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背景下民机研制的高效过程管理,分析了当前民机研制的过程特征与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基于模型的民用飞机研制整体框架与基于模型的过程全寿命周期管理(model-... 为保证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背景下民机研制的高效过程管理,分析了当前民机研制的过程特征与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规划了基于模型的民用飞机研制整体框架与基于模型的过程全寿命周期管理(model-based process lifecycle management,MBPLM)概念。基于过程模型及其语义结构和类的定义,提出了广泛适用于民机研制全过程的MBPLM方法,并设计相应的并行架构。最后,为提升可操作性,在典型系统民机舱内压力控制系统设计中演示了系统建模过程的管理时序、过程分析评估与异同构模型管理。所提方法可应用于以民用飞机为代表的复杂系统研制,能够在MBSE背景下实现模型开发与过程管理关联与协同,统筹管理研制全寿命周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管理 民机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基于模型的过程全寿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动态性能的多样性分析与控制——后绝对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琳 杨莹 +2 位作者 耿志勇 王金枝 段志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6-974,共9页
控制理论长期以来将控制目的主要集中于系统平衡位置稳定性和设计控制器以保证对系统进行镇定上 ,已不能符合控制系统当今的实际要求 .首先介绍了区别于单平衡位置稳定性的其它动态性能 ,包括系统中过程的有界性 (Lagrange稳定性 )、双... 控制理论长期以来将控制目的主要集中于系统平衡位置稳定性和设计控制器以保证对系统进行镇定上 ,已不能符合控制系统当今的实际要求 .首先介绍了区别于单平衡位置稳定性的其它动态性能 ,包括系统中过程的有界性 (Lagrange稳定性 )、双态性、类梯度性以及刻画不产生平衡位置过渡的Bakaev稳定性 ,及如何运用频域手段和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来实现对它们的控制 .其次介绍了高阶系统中周期过程 (自振与强迫振动 )的分析与控制 ,再次介绍了与奇怪吸引子相关的Hausdorff维数与Lyapunov指数的估计和与混沌相关的研究 ,最后给出了一个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性质 多平衡点 分析与控制 周期过程 奇怪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CSCD的PLP模型研究
14
作者 徐洪学 刘永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10期7-9,共3页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PLPM)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PLIM)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的主要研究内容。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PLIM层面上,而对PLPM本身的研究则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说明上。在详细分析面向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PLPM)和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PLIM)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的主要研究内容。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PLIM层面上,而对PLPM本身的研究则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说明上。在详细分析面向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CSCD)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PLP)的基础上,借助于软件工程领域对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研究成果,利用高级Petri网作为描述工具,建立了面向CSCD的PLP模型,形式化地表达出面向CSCD的PLP中各种过程在信息意义上的并行性和协同性,为面向CSCD的PLP的仿真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支持协同设计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模型 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时间离散捕食者-食饵系统中的分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洪举 张化永 黄头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5-123,共9页
讨论了具有比率依赖型功能反应函数以及捕食者具有可替换食物源特征的时间离散捕食者-食饵系统的稳定性和Neimark-Sacker分岔.通过Jury判据确定了离散系统不动点的稳定性条件;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和分岔理论分析了Neimark-Sacker分岔的存... 讨论了具有比率依赖型功能反应函数以及捕食者具有可替换食物源特征的时间离散捕食者-食饵系统的稳定性和Neimark-Sacker分岔.通过Jury判据确定了离散系统不动点的稳定性条件;运用中心流形定理和分岔理论分析了Neimark-Sacker分岔的存在性条件;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由Neimark-Sacker分岔所引起的通往混沌的路径以及混沌路径上的倍周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者-食饵系统 稳定性 NEIMARK-SACKER分岔 周期过程 混沌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谱峰搜索的脉冲重复间隔最大似然估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浩欢 柳征 姜文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5-641,共7页
高精度的脉冲重复间隔(PRI)估计对于提高现代电子情报(ELINT)系统的辐射源识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观测的脉冲到达时间(TOA)序列建模成点过程信号,其周期图谱谱峰就对应于PRI的最大似然估计(MLE)。本文提出了一个"两步数值搜索&qu... 高精度的脉冲重复间隔(PRI)估计对于提高现代电子情报(ELINT)系统的辐射源识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观测的脉冲到达时间(TOA)序列建模成点过程信号,其周期图谱谱峰就对应于PRI的最大似然估计(MLE)。本文提出了一个"两步数值搜索"策略,可以确保搜索到谱峰而达到MLE。仿真表明,在低信噪比以及高脉冲丢失率条件下,本文算法性能远超已有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脉冲重复间隔 最大似然估计 周期过程 周期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益视角的供应链流程时间效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裴小兵 莫璇华 蒋伟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0-85,共6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精益生产方式已经展现出诸多优势,并以其最佳的运作方式和快速的反应速度获得了制造业的大力支持。但是,企业在学习精益生产的过程中,时间成本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与传统生产方式相统一的传统会计模式也显现出与...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精益生产方式已经展现出诸多优势,并以其最佳的运作方式和快速的反应速度获得了制造业的大力支持。但是,企业在学习精益生产的过程中,时间成本往往是被忽略的对象,与传统生产方式相统一的传统会计模式也显现出与精益生产方式的不匹配,阻碍了制造业精益之路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精益改善的有效性,本文以精益生产理论为依托,根据时间具有经济性的特点,深入研究成本控制与时间效益的关系,应用基于过程周期时间的成本分摊方法找出改善环节,依据供应链流程提出创造时间效益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生产 供应链 成本控制 时间效益 过程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时间序列理论发展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杜勇宏 王汝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共7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统计数据由过去的年度数据变为如今的季度、月度和日度数据,有些以实时交易为基础的超高频金融数据达到了按秒为间隔的频率,这些数据被称为季节时间序列。季节时间序列研究已经成为近十年来经济计量学和统计学中的热点,J... 随着社会的进步,统计数据由过去的年度数据变为如今的季度、月度和日度数据,有些以实时交易为基础的超高频金融数据达到了按秒为间隔的频率,这些数据被称为季节时间序列。季节时间序列研究已经成为近十年来经济计量学和统计学中的热点,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3,volume55)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本文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对季节性时间序列理论进行了系统地介绍,并对这一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 季节调整 季节单位根 季节协整 周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皆伐作业法的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晓明 陆元昌 +4 位作者 邢海涛 贾宏炎 刘宪钊 谢阳生 曾冀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3,共7页
近自然森林经营旨在发挥森林在生产、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多重功能价值;设计适应于近自然经营的作业法是我国森林经营者面临的一个难点。利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数据积累,对比了马尾松林下补植不同阔叶树种时各树种的... 近自然森林经营旨在发挥森林在生产、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多重功能价值;设计适应于近自然经营的作业法是我国森林经营者面临的一个难点。利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数据积累,对比了马尾松林下补植不同阔叶树种时各树种的生长情况,证实了对马尾松人工纯林进行近自然化改造时将大叶栎作为伴生树种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于近自然经营的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皆伐作业法的设计案例,旨在论述近自然经营作业法的设计机理与方法,这对我国近自然经营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针阔混交林 马尾松 大叶栎 周期培育过程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lb学习风格模型的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沈博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6-69,共4页
在简要论述了Kolb学习风格研究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125名在校本科生的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将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绩效进行了对比和统计分析,得到大学生学习风格分布、学习风格与学习绩效关系以及学习风格转变等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 学习风格 学习过程周期 大学生 统计分析 Ko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