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氨酸酶催化氧化羟基吡啶类化合物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迪 马林 +2 位作者 张凌 庞朝乐 古练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5,共3页
研究酪氨酸酶催化 2 3_二羟基吡啶氧化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该催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 8 5 ,最适温度是 4 5℃ ,Km 值为 0 32 2mmol L ,并发现当酶量较低时 ,该催化反应存在一个延迟期。研究还表明酪氨酸酶不能催化 2_羟基吡啶和 4_羟基... 研究酪氨酸酶催化 2 3_二羟基吡啶氧化反应条件 ,结果表明该催化反应的最适pH值为 8 5 ,最适温度是 4 5℃ ,Km 值为 0 32 2mmol L ,并发现当酶量较低时 ,该催化反应存在一个延迟期。研究还表明酪氨酸酶不能催化 2_羟基吡啶和 4_羟基吡啶的氧化反应。根据实验结果 ,探讨了酪氨酸酶催化 2 3_二羟基吡啶氧化反应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吡啶类化合物 酪氨酸酶 2 3-二羟基吡啶 2-羟基吡啶 4-羟基吡啶 催化氧化反应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电色谱用于吡啶类化合物的分离 被引量:8
2
作者 付红靖 靳文海 +2 位作者 肖华 黄海伟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6-519,共4页
采用亲水电色谱对强极性吡啶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以亲水性的强阳离子交换填料作固定相,乙腈 磷酸 三乙胺缓冲液作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含量、离子强度及流动相pH对吡啶类化合物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亲水电色谱模式下... 采用亲水电色谱对强极性吡啶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以亲水性的强阳离子交换填料作固定相,乙腈 磷酸 三乙胺缓冲液作流动相,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含量、离子强度及流动相pH对吡啶类化合物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亲水电色谱模式下,流动相中有机改性剂含量对吡啶类化合物保留有较大影响,随着流动相中乙腈含量的增加,吡啶类化合物的保留迅速增强;较高pH值有利于吡啶类化合物的峰形改善。实验证明,亲水电色谱是一种适用于极性化合物分离的新型微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 毛细管电色谱 吡啶类化合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类化合物对三孢布拉氏霉菌代谢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见冬 王永生 +2 位作者 袁其朋 张琪 钱忠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02-204,共3页
利用β-胡萝卜素高产菌株三孢布拉氏霉菌(Blakeslea trispora)发酵生产番茄红素过程中,可通过突变菌株或中途加入阻断剂的方法,将代谢控制在番茄红素水平。主要考察了吡啶衍生物如2,6-二甲基吡啶、2,5-二甲基吡啶、2-氨基-6-甲基吡啶及... 利用β-胡萝卜素高产菌株三孢布拉氏霉菌(Blakeslea trispora)发酵生产番茄红素过程中,可通过突变菌株或中途加入阻断剂的方法,将代谢控制在番茄红素水平。主要考察了吡啶衍生物如2,6-二甲基吡啶、2,5-二甲基吡啶、2-氨基-6-甲基吡啶及烟草废弃物(主要成分为3-吡啶基衍生物)对三孢布拉氏霉菌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0g/L的 2,6-二甲基吡啶阻断效果最好,大量积累番茄红素,几乎无β-胡萝卜素生成;加入的烟草废弃物浓度为 15g/L时,有少量β-胡萝卜素生成,番茄红素含量较前者提高58%,达到 1 090.0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吡啶类化合物 三孢布拉氏霉菌 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树方法在吡啶类化合物pK_a值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齐玉华 张庆友 +2 位作者 罗操操 王俊 许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0-1103,共4页
将连接树的方法应用到吡啶类化合物 p Ka 值的预测中 ,并将该方法计算出的参数与量子化学参数相结合 .变量的两两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 ,所选择的 1 0个参数相关性较小 ,同时用交叉验证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表明 ,所构造的多元回归模型十分稳... 将连接树的方法应用到吡啶类化合物 p Ka 值的预测中 ,并将该方法计算出的参数与量子化学参数相结合 .变量的两两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 ,所选择的 1 0个参数相关性较小 ,同时用交叉验证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表明 ,所构造的多元回归模型十分稳定 .通过人工神经网法对回归模型进一步优化 ,得到满意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连接树方法 吡啶类化合物 PKA值 人工神经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吡啶类化合物对土壤硝化的抑制作用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兆君 宋阿琳 +1 位作者 范分良 梁永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1-565,共5页
为了探明吡啶类化合物对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效应,采用室内微宇宙试验,研究了2-氯-6(三氯甲基)硫酸盐、2-氯-6(三氯甲基)盐酸盐、吡啶混合物和吡啶X类化合物对潮土、红壤和水稻土中铵态氮硝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35 d培养期内,... 为了探明吡啶类化合物对土壤硝化作用的抑制效应,采用室内微宇宙试验,研究了2-氯-6(三氯甲基)硫酸盐、2-氯-6(三氯甲基)盐酸盐、吡啶混合物和吡啶X类化合物对潮土、红壤和水稻土中铵态氮硝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35 d培养期内,吡啶类化合物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未添加吡啶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对土壤中铵态氮的硝化抑制率介于2.91%~91.92%,抑制强度先逐渐升高后降低,在培养21 d时抑制强度达到峰值。不同类型吡啶类化合物对土壤中铵态氮的硝化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吡啶盐酸盐类化合物优于其他几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对土壤中铵态氮的硝化抑制作用与土壤类型有关,对3种土壤中铵态氮的硝化抑制作用表现为潮土〉水稻土〉红壤。就同一土壤而言,硝化抑制强度随着吡啶类化合物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类化合物 黑土 红壤 潮土 硝化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丁俊杰 丁晓琴 +1 位作者 赵立峰 陈冀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08-1113,共6页
通过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得出两种二氢吡啶衍生物的低能构象,再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分别对两种构象的43个二氢吡啶衍生物进行3D-QSAR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建立的两种构象... 通过分子力学和量子化学计算,得出两种二氢吡啶衍生物的低能构象,再应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方法(CoMSIA)分别对两种构象的43个二氢吡啶衍生物进行3D-QSAR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建立的两种构象的构效关系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通过分析CoMFA和CoMSIA的系数等势图,直观地了解二氢吡啶衍生物的结构对生物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设计高活性的二氢吡啶衍生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钙离子通道 心血管疾病 比较分子场分析 比较分子相似指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化学萃取电离质谱法用于吡啶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林飞 刘思莹 +2 位作者 邓金连 刘俊文 欧阳永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0-405,共6页
利用大气压化学萃取电离源质谱技术(EAPCI-MS)对吡啶类化合物的电离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实验显示,EAPCI-MS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无需样品预处理和任何辅助化学试剂,在质谱图中能同时检测到吡啶类化合物的质子化分子离子峰[M+H]+和分子... 利用大气压化学萃取电离源质谱技术(EAPCI-MS)对吡啶类化合物的电离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实验显示,EAPCI-MS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无需样品预处理和任何辅助化学试剂,在质谱图中能同时检测到吡啶类化合物的质子化分子离子峰[M+H]+和分子离子峰M+·,并具有类似的二级碎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APCI-MS技术具有不同于传统电离源质谱的裂解方式,同时兼具传统电喷雾电离(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的特征电离方式和行为,极大地提高了化学检测的选择性,增强了质谱分析的定性能力。该研究为吡啶类化合物的检测和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吡啶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化学萃取电离质谱法 吡啶类化合物 裂解规律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吡啶类化合物合成的新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汪志勇 张祖德 +1 位作者 李前荣 郭庆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2,共5页
对 Heck反应在苯乙烯吡啶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反应机理 .采用改进的钯催化反应以高产率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吡啶类化合物 。
关键词 苯乙烯 吡啶类化合物 合成 钯催化反应 HECK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式甘氨酸四苯基卟啉锌与吡啶类化合物轴配反应光谱和热力学
9
作者 倪春林 张昕 孔凌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9-531,共3页
The electronic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rmodynamics of axial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5 (4 glycine butoxyphenyl) 10,15,20 triphenyiporphintozinc with substituted pyridines in CHCl 3 were studied.Coordination numbers ... The electronic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rmodynamics of axial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5 (4 glycine butoxyphenyl) 10,15,20 triphenyiporphintozinc with substituted pyridines in CHCl 3 were studied.Coordination numbers and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axial coordination reaction were measured by visible spectra techniques.The changs of standard molar enthalpies and standard molar entropies of reaction were obtained from the plots of ln K vs 1/T.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and axial ligands on the axial reaction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式甘氨酸四苯基卟啉锌 吡啶类化合物 光谱 热力学 轴配反应 配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的一种氧参与芳构化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东 张敏 徐福培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73-376,共4页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1_(a-f)在丙酮中回流10~36h,得到相应的吡啶类化合物(2_(R-f)),得率很高.该类反应属于氧参与下的芳构化反应.
关键词 二氧吡啶 吡啶类化合物 芳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酮系偶氮类化合物可见吸收光谱的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军娜 陈志荣 袁慎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2-407,共6页
利用密度泛函的B3LYP方法,在6鄄311G基组水平对吡啶酮系偶氮类化合物进行构型优化,并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然后用TDDFT方法和ZINDO/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可见吸收光谱,结果均与实验值十分吻合.通过对比发现,对于最高吸收波长的计... 利用密度泛函的B3LYP方法,在6鄄311G基组水平对吡啶酮系偶氮类化合物进行构型优化,并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然后用TDDFT方法和ZINDO/S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可见吸收光谱,结果均与实验值十分吻合.通过对比发现,对于最高吸收波长的计算,ZINDO/S能以较快的速度得到较好的结果.在用ZINDO/S计算的过程中,回归分析发现π鄄π重叠加权因子(OWFπ-π)与染料分子吡啶环上两个羰基氧原子平均电荷ZO有较好的线性关系:OWFπ-π=0.11425-1.04178ZO,这一关系不仅可从量子化学的角度进行解释,而且可用于同类染料可见吸收光谱的预测.分子轨道的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的最高可见吸收波长主要对应着共轭体系中给电子体到受电子体的电子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酮系偶氮类化合物 自然键轨道 TDDFF ZIND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化铈-碘化钠/环糊精水相合成咪唑并[1,2-a]吡啶硫醚类化合物
12
作者 朱驯 周秀芹 +1 位作者 孙开进 项东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8-1262,共5页
以三氯化铈-碘化钠/γ-环糊精(CeCl_3·7H_2O-NaI/γ-CD)作为催化体系,考察其在水相中对咪唑并[1,2-a]吡啶和二硫醚类化合物反应形成C-S键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三氯化铈-碘化钠/γ-环糊精催化体系对该反应呈现较高地催化活性,使用1... 以三氯化铈-碘化钠/γ-环糊精(CeCl_3·7H_2O-NaI/γ-CD)作为催化体系,考察其在水相中对咪唑并[1,2-a]吡啶和二硫醚类化合物反应形成C-S键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三氯化铈-碘化钠/γ-环糊精催化体系对该反应呈现较高地催化活性,使用10mol%的三氯化铈-碘化钠和30mol%的γ-环糊精,就可有效地促进新的C-S键形成,反应产率高,普适性好。反应体系分离简单,循环使用5次后,反应产率仍可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三氯化铈 C-S键 咪唑并[1 2-a]吡啶硫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成因及其分布综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七林 何生 李水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6,共7页
有机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沉积有机质及其热演化产物中,查明其在石油地质体中的成因和分布,有利于油气二次运移方向和相对运移距离的确定。关于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成因和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有机含氮化合物是干酪... 有机含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沉积有机质及其热演化产物中,查明其在石油地质体中的成因和分布,有利于油气二次运移方向和相对运移距离的确定。关于有机含氮化合物的成因和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有机含氮化合物是干酪根深成作用阶段的产物。沉积有机质经生物改造作用后,其中的部分组成如蛋白质和含氮环的物质等进入干酪根中,在深成作用阶段干酪根被降解,有机含氮化合物以芳香多环化合物的形式释放出来;②地质体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卟啉等与生物体中的某些原始生化组分如叶绿素等在骨架上具有继承性,地质体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是由生物体中的这些原始生化组成演化而来的;③在地质环境中通过环的开启和闭合作用而形成,这一形式机制已被人工合成反应和生物合成反应所证实;④基于地质体中芳香杂环化合物异构体分布的相似性以及自然界无机氮的分布特征,无机氮与有机分子结合而形成有机含氮化合物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有机含氮化合物 吡咯类化合物 吡啶类化合物 石油运移 深成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硝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启戎 左军 +1 位作者 陈学林 郁卫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综合评述了吡啶类化合物的硝化合成方法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对其中较重要的氮氧化 硝化法进行了讨论 ,并介绍了该类衍生物在农药、医药。
关键词 硝化衍生物 合成 应用 吡啶类化合物 硝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类缓蚀剂及其在Al(111)表面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刚 郝宁眉 +3 位作者 廉兵杰 陈生辉 孙霜青 胡松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65-2572,共8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3种吡啶类缓蚀剂分子(吡啶、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的反应活性及溶剂条件下在Al(111)表面的吸附行为。分子反应活性的量化计算结果表明,3种缓蚀剂分子的前线轨道均分布在吡啶环上,亲核和亲电活性中心均位...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3种吡啶类缓蚀剂分子(吡啶、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的反应活性及溶剂条件下在Al(111)表面的吸附行为。分子反应活性的量化计算结果表明,3种缓蚀剂分子的前线轨道均分布在吡啶环上,亲核和亲电活性中心均位于吡啶环的N原子上。分子与Al表面吸附的量化计算结果表明,3种分子均能与Al(111)面发生化学吸附,吸附强度顺序与实验测得的缓蚀效率顺序相一致,且缓蚀剂分子与Al(111)面的相互作用是由成键原子的轨道杂化所致。此外,3-甲基吡啶和4-甲基吡啶两个分子还能平行于Al(111)面发生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密度泛函理论 吡啶类化合物 Al(111)表面 吸附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结构与药物动力学的定量关系分析
16
作者 刘有平 宋乃宁 刘昌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868-871,共4页
目的 :研究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化学结构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 ,为新药设计中早期筛选提供理论方法。方法 :采用InsightⅡ软件的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程序首先将钙拮抗剂的结构式转化为三维结构 ,并进行能量优化 ,使得结构趋于合理。Hy p... 目的 :研究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化学结构与药物动力学的关系 ,为新药设计中早期筛选提供理论方法。方法 :采用InsightⅡ软件的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程序首先将钙拮抗剂的结构式转化为三维结构 ,并进行能量优化 ,使得结构趋于合理。Hy perChem软件计算优化好的结构的理化性质参数(LogP ,SurfaceArea ,Volume ,HydrationEnergy ,Refrac tivity ,Polarizability)。对钙拮抗剂药物的理化参数与其药物动力学参数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钙拮抗剂的疏水性常数 (LogP)值与血管外给药后的达峰时间 (Tmax)存在二次方程关系 ,二者的相关性达到 0 .9以上。结论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药物的疏水性常数 (LogP)值与给药后的达峰时间 (Tmax)存在的关系对该类药物的进一步结构改造 ,设计新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啶类化合物 钙拮抗剂 分子力学和 分子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基吡啶类烟用香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建勋 孙瑞申 朱尊权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15,共6页
对LaForge合成酰基吡啶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的方法合成了6个酰基吡啶类化合物:3-乙酰吡啶;3-(3-甲基丁酰)吡啶;4-仲丁基-3-(2-甲基丁酰)吡啶;4-异丙基-3-(2-甲基丙酰)吡啶;4-乙基-3-丙酰吡啶;4-N丙基-3-丁酰吡啶。其中,3个4-烷基... 对LaForge合成酰基吡啶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改进的方法合成了6个酰基吡啶类化合物:3-乙酰吡啶;3-(3-甲基丁酰)吡啶;4-仲丁基-3-(2-甲基丁酰)吡啶;4-异丙基-3-(2-甲基丙酰)吡啶;4-乙基-3-丙酰吡啶;4-N丙基-3-丁酰吡啶。其中,3个4-烷基-3-酰基吡啶(除4-正丙基-3-丁酰基吡啶外)尚未见报道。此外,将Barbier合成醇的一步反应方法改进后移用于上述酰基吡啶的合成,结果也获得成功。将上述6个化合物作为烟草添加剂加到混合型卷烟和烤烟型卷烟中,经有关专家评吸,认为该6种化合物能增加烟草香味,降低刺激性,改进吃味,可应用于卷烟香料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吸 乙酰吡啶 混合型卷烟 烟用香料 吡啶类化合物 正丙基 丁酰 反应方法 酞基 香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对羟基吡啶毒性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苗东洋 沈方琳 +2 位作者 陈晖 陆松柳 李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65-3275,共11页
吡啶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本文以羟基吡啶(2-羟基吡啶(2-py)、3-羟基吡啶(3-py)、4-羟基吡啶(4-py)和2,6-二甲基-3-羟基吡啶(2,6-dm-3-py))为研究对象,利用费氏弧菌和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评估4种羟基吡啶经紫外线照射后急性... 吡啶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本文以羟基吡啶(2-羟基吡啶(2-py)、3-羟基吡啶(3-py)、4-羟基吡啶(4-py)和2,6-二甲基-3-羟基吡啶(2,6-dm-3-py))为研究对象,利用费氏弧菌和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评估4种羟基吡啶经紫外线照射后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氧化应激效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py、3-py和2,6-dm-3-py经365 nm和312 nm紫外线照射后,毒性随照射时间延长而增强,其急性毒性相较于未照射前,分别增强了24.7%—99.4%和84.0%—99.9%(照射8 h后).而4-py经两种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后毒性变化不同,经365 nm紫外线照射后,急性毒性降低;但经312 nm紫外线照射8 h后,急性毒性增强77.7%,说明4-py经两种波长紫外线照射后生成了不同的降解产物.遗传毒性测试结果表明,4种羟基吡啶及其降解产物对DNA损伤和修复过程具有浓度依赖性,在20—100 mg·L^(−1)C浓度下,细胞SOS响应和氧化还原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但在6.4—10 mg·L^(−1)C浓度范围内,毒性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不大,说明4种羟基吡啶及其降解产物在20—100 mg·L^(−1)C内可引起DNA损伤和氧化应激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类化合物 费氏弧菌 重组大肠杆菌 毒性评估 紫外线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酸酯的一种芳构化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敏 邱文成 徐福培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82-585,共4页
1,4-二氢-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酸酯在苯/50%氢氧化钠中,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回流36h,生成相应的吡啶类化合物,得率很高.
关键词 二甲基 吡啶二羧酸酯 吡啶类化合物 芳构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先锋褐煤液化轻质油的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珏 张德祥 +1 位作者 蔺华林 高晋生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06-1210,共5页
采用双球计量管法将云南先锋褐煤液化轻质油(简称褐煤液化轻质油)萃取分离为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用经典柱色谱法对中性组分进行族组成分离,分离为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3种组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酸性组分、... 采用双球计量管法将云南先锋褐煤液化轻质油(简称褐煤液化轻质油)萃取分离为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用经典柱色谱法对中性组分进行族组成分离,分离为饱和烃、芳烃和极性化合物3种组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芳烃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褐煤液化轻质油中酸性组分、碱性组分和中性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46%,0.68%,75.86%;酸性组分主要为苯酚及其烷基衍生物,其中苯酚、甲酚和二甲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 11%,33.55%,14.44%;碱性组分以烷基吡啶为主,三甲基吡啶的质量分数为23.41%;中性组分以芳烃为主,芳烃中单环芳烃最多,双环芳烃其次,质量分数分别为37.91%,28.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液化轻质油 气相色谱-质谱 分析 族组分分离 类化合物 吡啶类化合物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