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Th1/Helper T cell 2,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琼海市中医院内二科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Th1/Helper T cell 2,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琼海市中医院内二科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营养神经、止痛等常规治疗)和汤剂组(常规治疗联合桃红四物汤)。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后疼痛介质、Th1/Th2细胞及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的差异。结果汤剂组总有效率为92.31%(36/39),高于常规组的74.36%(2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介质、Th1/Th2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治疗后升高,且汤剂组治疗后更高(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下降,且汤剂组治疗后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评分、PSQI评分下降,且汤剂组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调节β-EP、5-HT、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展开更多
Ma Ke等胸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Kim等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明显缓解了PHN患者的疼痛,凌地洋等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袁燕等经皮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加...Ma Ke等胸神经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取得了良好的疗效,Kim等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明显缓解了PHN患者的疼痛,凌地洋等选择性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袁燕等经皮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加巴喷丁治疗PHN,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了睡眠质量.PHN是一种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性疾病,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同传统射频比较,哪一种方法更有效呢?为了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本研究收集了6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分两组做了比较,为PHN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Th1/Helper T cell 2,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琼海市中医院内二科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营养神经、止痛等常规治疗)和汤剂组(常规治疗联合桃红四物汤)。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后疼痛介质、Th1/Th2细胞及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的差异。结果汤剂组总有效率为92.31%(36/39),高于常规组的74.36%(2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介质、Th1/Th2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治疗后升高,且汤剂组治疗后更高(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下降,且汤剂组治疗后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评分、PSQI评分下降,且汤剂组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调节β-EP、5-HT、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文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临床上一种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然而,对于其潜在的中枢机制还知之甚少.为了进一步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相关脑区活动,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振荡(ALFF)技术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基础脑区活动.8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与8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 MRI)成像扫描,用SPM8中的多重回归分析,在控制被试年龄、性别、教育年限的影响下,将每个体素的ALFF值同每个被试的病程、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相关分析.与健康志愿者相比,PHN组与VAS评分相关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前额叶背外侧区域(BA11/46/47)、右侧顶叶(BA40)、右侧舌回(BA17/18/19);与VAS评分相关的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右侧颞中回(BA21)、左侧舌回(BA17/18)、右侧小脑前叶、左侧后扣带回(BA30/19)和右侧中央前回(BA3/4/6);PHN组与病程相关的ALFF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前额叶背外侧区域(BA9/10/11/47)、左侧颞上回(BA38)、右侧顶叶和右侧舌回(BA17/18/19);与病程相关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BA28)、右侧小脑前叶、左侧扣带回(BA24)、右侧颞上回(BA13)、左侧中央前回和右侧顶下小叶(BA39/40).研究结果提示,涉及疼痛的情绪、警觉行为、注意的脑区在带状疱疹后遗痛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