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茶生产的样板 科技兴茶的典范
1
作者 陆德彪 黄婺 +1 位作者 钱晓东 陈伟阳 《茶叶》 1999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名茶生产 茶业 科技兴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旌德县名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
作者 方惠 《蚕桑茶叶通讯》 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旌德县 名茶生产 采收 鲜叶管理 科技培训 规模经营 无公害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江西名茶生产及其发展初论
3
作者 王冰 杨载田 刘秋华 《农业考古》 2015年第5期288-291,共4页
江西省的茶叶生产在全国地位重要,尤其是名茶生产突出。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原有基础,都有利于江西名茶生产和发展。但当代世界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使江西乃至中国的茶叶出口面临困难。江西省应抓住"一带一路"国... 江西省的茶叶生产在全国地位重要,尤其是名茶生产突出。其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原有基础,都有利于江西名茶生产和发展。但当代世界茶叶市场竞争激烈,使江西乃至中国的茶叶出口面临困难。江西省应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所带来的新机遇,大力发展优质有机品牌名茶。为此,应充分利用其区域发展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并应从提升品质、扩大规模、进行品牌化经营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名茶生产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绿名茶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4
作者 狄咏梅 《西南园艺》 2004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中国 名茶生产 制约因素 需求量 致富 发展 黄茶 茶类 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三品”措施,促名茶生产
5
作者 何乐芝 《茶叶》 2007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名茶生产 国家级森林公园 茶叶生产 生态条件 茶叶产业 气候温和 环境污染 针形名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阳县灵岩仙茗名茶生产技术研究
6
作者 柏建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7期30-32,共3页
从略阳县茶业发展需要名茶,研制出了灵岩仙茗名茶,引领了略阳县茶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参与汉中市茶品牌整合,融入汉中仙毫茶名之下,进一步带动了略阳县茶业发展。现特从研制的条件、型质等选定设计、研制用原料及工艺试验设计等方... 从略阳县茶业发展需要名茶,研制出了灵岩仙茗名茶,引领了略阳县茶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参与汉中市茶品牌整合,融入汉中仙毫茶名之下,进一步带动了略阳县茶业发展。现特从研制的条件、型质等选定设计、研制用原料及工艺试验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略阳县灵岩仙茗名茶生产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从保证成茶成条率在90%以上来选择鲜叶规格,应选生长单芽和1芽1叶初展规格的芽叶;鲜叶摊晾以4 h制茶品质最好;生产绿名茶品质最好的季节应为清明前后;杀青投叶量以300 g为最佳。研制出的灵岩仙茗名茶结束了略阳县无名茶的历史,提高了略阳县茶叶的知名度,促进了略阳县茶叶技术进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岩仙茗 名茶生产技术 陕西略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十大名茶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18
7
作者 俞燎远 《茶叶》 2004年第4期195-196,202,共3页
关键词 名茶生产 西湖龙井 贡茶 径山 重影 茶叶 茶产业 跨跃式发展 浙江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二十年名茶开发成就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4
8
作者 陆德彪 《中国茶叶》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浙江 名茶生产 产品开发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茶叶生产发展途径探讨
9
作者 膝通杨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8年第2期42-45,共4页
福建是我国著名茶区,发展茶叶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技术、经济条件良好。茶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茶质优,闻名中外。生产的茶叶种类多,特种茶多,名茶多,商品性强。茶园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茶叶单产低。积极发展茶叶生产是发挥优势,振兴... 福建是我国著名茶区,发展茶叶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技术、经济条件良好。茶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茶质优,闻名中外。生产的茶叶种类多,特种茶多,名茶多,商品性强。茶园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茶叶单产低。积极发展茶叶生产是发挥优势,振兴福建经济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之所需。今后发展茶叶生产的途径:(一)努力提高茶叶单产;(二)尽快提高茶叶质量;(三)加速发展特种茶及名茶生产;(四)合理布局茶叶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自然条件 单产 福建经济 名茶生产 发挥优势 茶区 水土流失 经济条件 乌龙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中国名茶强县的战略思考
10
作者 程晓帆 《中国茶叶》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新昌县 名茶生产 茶叶产业化 现状 特点 名牌战略 龙头企业 茶文化 绿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村乡大力发展名茶的成功经验
11
作者 刘加盛 王伟平 《中国茶叶》 2003年第6期37-37,共1页
1999年6月,浙江省云和县朱村乡党委、政府为了应对因市场冲击而造成的香菇业效益骤然下降、农民增收幅度锐减的形势,确立了"以新的理念抓农业、以新的思维促发展、以新的模式促增收"的思路,提出了"稳菇业,迎挑战,建茶乡... 1999年6月,浙江省云和县朱村乡党委、政府为了应对因市场冲击而造成的香菇业效益骤然下降、农民增收幅度锐减的形势,确立了"以新的理念抓农业、以新的思维促发展、以新的模式促增收"的思路,提出了"稳菇业,迎挑战,建茶乡,奔小康"的战略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云和县 朱村乡 名茶生产 发展 科技 品牌战略 分种合销模式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名茶品目
12
《农村实用技术》 2014年第7期43-44,共2页
近年来,全国各茶区十分重视名茶的开发研究,新创名茶层出不穷,加之全国各地各种名茶评比活动,诸如评比会、斗茶会、展评会、博览会、品尝会等等,更促进了名茶生产的发展。现就各主要产茶省生产的名茶品目作简要介绍。
关键词 茶品 名茶生产 中国 博览会 茶会 品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茶园病虫化学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鄢国亮 《蚕桑茶叶通讯》 2007年第5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化学防治技术 无公害茶园 病虫 名茶生产 发生高峰 卫生质量 夏秋茶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茶园病虫化学防治技术
14
作者 鄢国亮 《中国果菜》 2007年第5期31-31,共1页
近年来随着名茶生产的发展,我省各地茶农均有采摘夏秋茶的习惯。但茶树的大量病虫发生高峰均在夏秋季。为了夏秋茶品质达到无公害要求,提高茶园整体效益,特提出如下化学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 化学防治技术 无公害茶园 病虫 名茶生产 发生高峰 夏秋茶 夏秋季 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茶树改良步伐 推动茶业发展进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淑芳 胡多 +1 位作者 余梅林 童浦高 《中国茶叶》 2007年第5期34-35,共2页
淳安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全县有茶园1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13.5万亩。多年来,淳安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做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茶叶、茶树品种结构,通过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开展... 淳安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全县有茶园1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13.5万亩。多年来,淳安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做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茶叶、茶树品种结构,通过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开展名茶生产技术培训、培植名茶交易市场等一系列工作,推动“淳为茶乡”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良种 茶业发展 进程 改良 名茶生产 主导产业 农村经济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原理在茶叶产业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永君 金小华 章燕萍 《中国茶叶》 2001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茶叶产业 名茶生产 比较优势 商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昌县生态茶园建设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利育 《中国茶叶》 2015年第1期4-5,共2页
新昌位于浙江东部,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43万。新昌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全国十强产茶重点县”等。境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产茶历史悠久。1500多... 新昌位于浙江东部,面积1213平方公里,人口43万。新昌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全国十强产茶重点县”等。境内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产茶历史悠久。1500多年前就栽培茶树。上世纪17世纪中叶,新昌生产的珠茶被誉为“绿色的珍珠”,开始走向国际市场。新中国成立后,新昌成为全国三大珠茶出口基地县之一,出口的“天坛牌”珠茶荣获第23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奖。改革开放以来,新昌积极调整茶类结构,大力开发名茶生产,闯出了一条依靠打造大佛龙井名牌、做大产业的茶业经济繁荣之路。新昌创名牌、拓市场、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发展模式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新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茶园建设 新昌县 国际市场 出口基地 名茶生产 示范县 中国名茶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昌县名优茶机制加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利育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3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加工效率 名优茶 机制 新昌县 名茶生产 炒制技术 市场需求 劳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性系良种茶园栽种技术要点
19
作者 鲁为川 《茶叶科学技术》 2008年第2期47-47,共1页
无性系早生茶以其“早生、优质、高效”的特点,在近几年的名茶生产中收效显著,它在时间、市场、价格的优势更为明显,正日益成为广大茶农发展的目标,也是茶农发展致富有效途径,激起了建设良种茶基地的热潮。但是,部分茶农没有按照... 无性系早生茶以其“早生、优质、高效”的特点,在近几年的名茶生产中收效显著,它在时间、市场、价格的优势更为明显,正日益成为广大茶农发展的目标,也是茶农发展致富有效途径,激起了建设良种茶基地的热潮。但是,部分茶农没有按照标准种植,一遇到不良的气候极易死亡,成活率极低。“年年栽茶不见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就出在栽种技术,给茶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几十年来,我们通过生产总结摸索了一些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栽培技术经验,使茶苗成活率在90%以上,现将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栽种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系良种茶园 栽种技术 茶苗成活率 名茶生产 经济损失 技术经验 生产总结 茶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修茶机标准正当时
20
作者 叶昱程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6年第3期11-11,共1页
4月lO至12日,全国茶叶机械化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全国农机标委会秘书长陈俊宝告诉记者,80年代曾经出台过一批茶机标准,目前还有一部分沿用着。90年代也制定了一些,不过规模不大。2000年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出现新的茶机标准了... 4月lO至12日,全国茶叶机械化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全国农机标委会秘书长陈俊宝告诉记者,80年代曾经出台过一批茶机标准,目前还有一部分沿用着。90年代也制定了一些,不过规模不大。2000年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出现新的茶机标准了。但近几年茶叶生产形势很好,尤其是名茶生产,茶机民营企业逐渐增多,尤其是去年在杭州召开关于绿茶标准的制订后,茶机标准的修制订也重新被提上了日程。与此同时,发展标准的外部环境也很好,农业部正积极筹划着“农业标准化”建设,从茶园种植、茶叶采摘再到茶叶加工,都要求有完整规范的标准来进行生产。陈俊宝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茶机 制修 茶叶加工 生产形势 名茶生产 民营企业 外部环境 茶叶采摘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