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射流旋流燃烧室内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雷勇 张健 周力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78-683,共6页
应用完整形式的改进代数Reynolds应力模型对旋流燃烧室内两股同轴旋转射流的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以及k -ε模型和简化形式的改进代数应力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的对比表明 ,改进的代数应力模型可以给出比... 应用完整形式的改进代数Reynolds应力模型对旋流燃烧室内两股同轴旋转射流的湍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以及k -ε模型和简化形式的改进代数应力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的对比表明 ,改进的代数应力模型可以给出比k -ε模型和简化形式的改进代数应力模型更为合理的湍流旋流流场模拟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燃烧室 同轴射流湍流旋流流动 数值模拟 改进代数应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CSF方法的微流控法生成双乳液滴过程数值研究
2
作者 牛玉龙 杨磊 朱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7-543,548,共8页
文章采用体积函数法和连续表面力(volume of fluid-continuum surface force,VOF-CSF)数值模型对同轴对冲聚焦玻璃毛细管生成双乳液滴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文献实验照片对照的方式确定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且能够预测双乳液滴形成的... 文章采用体积函数法和连续表面力(volume of fluid-continuum surface force,VOF-CSF)数值模型对同轴对冲聚焦玻璃毛细管生成双乳液滴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文献实验照片对照的方式确定数值模型的合理性,且能够预测双乳液滴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同时研究了黏度、界面张力及流量对液滴大小、流动形态及断裂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相以及内相黏度过小会对双乳液滴的生成造成明显影响,前者生成更小的双乳液滴,后者会在合适的流动比下生成多核液滴;界面张力的增加会抑制相关界面的射流,使流体从喷射态朝滴态转变,且较易生成液滴;外相流量主要影响液滴的粒径大小,流量越大,粒径减小,而中间相流量和内相流量的变化主要影响液滴的核壳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乳液滴 微流控法 数值模拟 同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体技术制备聚合物纳米荧光探针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洲 刘定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1-2026,共6页
设计并制作了同轴共流毛细管微反应器,选用聚(9,9-二辛基芴-共-苯并噻二唑)(PFBT)作为聚合物,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去离子水作为反溶剂,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SMA)作为稳定剂,结合纳米沉淀法制备聚合物纳米荧光探针,并使用动态光... 设计并制作了同轴共流毛细管微反应器,选用聚(9,9-二辛基芴-共-苯并噻二唑)(PFBT)作为聚合物,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去离子水作为反溶剂,聚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SMA)作为稳定剂,结合纳米沉淀法制备聚合物纳米荧光探针,并使用动态光散射仪(DLS)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操作条件相同,通道尺寸为50~500μm时,通道尺寸越小,越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纳米颗粒;当PFBT的质量浓度为1~50mg/L时,聚合物质量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制备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在通道尺寸为50μm,PFBT质量浓度为5 mg/L,去离子水与聚合物溶液的流量比为40∶1的条件下,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尺寸可降到14nm。该技术实现了对纳米颗粒尺寸的精确控制并制备了尺寸更小的聚合物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聚合物荧光探针 纳米沉淀法 扩散 同轴流动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