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幼儿入园焦虑的音乐治疗——基于“同质原则”的尝试
被引量:
20
1
作者
李岩
刘欣茹
齐易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3岁左右新入园的幼儿普遍存在分离焦虑。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一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分散幼儿注意力的办法加以疏导,但这实质上只是让幼儿暂时回避了与依恋对象分离的事实,而没有真正消解幼儿的分离焦虑。长此以往,这种焦虑...
3岁左右新入园的幼儿普遍存在分离焦虑。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一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分散幼儿注意力的办法加以疏导,但这实质上只是让幼儿暂时回避了与依恋对象分离的事实,而没有真正消解幼儿的分离焦虑。长此以往,这种焦虑带来的心理创伤会集聚在幼儿的潜意识里,并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音乐治疗是缓解情绪压力、调节负面情绪的有效手段,在将音乐治疗引入幼儿分离焦虑的治疗中时,必须遵循"同质原则",即首先使用与幼儿目前情绪状态同步的音乐,让音乐与幼儿的情绪产生共鸣,然后再通过逐步改变音乐的情感特点来改变幼儿的情绪状态。如可以先创设故事情境,展现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具体情景,而后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打击乐器,让他们随意根据自己的感受与情绪来敲打乐器,让乐器发生任意节奏的声音。在孩子们尽情渲泄后,再进入情绪安抚环节,由教师讲道理,并带着孩子们进行简单有趣的音乐律动活动。孩子们的分离焦虑会因充分释放而得到显著缓解,由先前的哭闹不止、拒绝活动到后来的积极参与,都表明根据"同质原则"设计的音乐治疗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治疗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的、恰当的手段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质原则
音乐治疗
情绪体验
分离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侵权中的惩罚性赔偿原则论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詹荣海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121-122,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侵害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拟提出在环境侵害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想惩罚性赔偿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具体适用。
关键词
环境侵权
同质
赔偿
原则
惩罚性赔偿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博空间组织间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以环保NGO为例
被引量:
27
3
作者
黄荣贵
桂勇
孙小逸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60,共24页
本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探索微博空间中环保非政府组织间关注/认同关系网的结构,并结合组织间网络、社会运动联盟、互联网研究文献以及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来探究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非政府组织间存在紧密的虚拟联系。...
本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探索微博空间中环保非政府组织间关注/认同关系网的结构,并结合组织间网络、社会运动联盟、互联网研究文献以及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来探究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非政府组织间存在紧密的虚拟联系。统计分析显示,组织间虚拟关系受网络自组织机制、组织资源、合适性原则(注册状态)、同质性原则(离线关系、地理位置、关注领域)和微博使用活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源发挥"信号"功能,是组织可信赖性的基础,资源未知者不容易被关注/认同。对于资源已知者而言,资源匮乏者更积极利用微博平台。未注册组织主动与其他组织建立关系,注册组织则避免与未注册组织建立关系。具有线下合作关系或处于同一省份的组织之间更可能建立关注和认同关系,但活动领域仅对认同关系具有影响。微博使用活跃程度也对组织间关系具有正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间网络
环保NGO微博
同质
性
原则
合适性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观点与链接: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 一个微观行为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
39
4
作者
陈福平
许丹红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7-240,共24页
群体政治极化是互联网传播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现象,然而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群体极化的状况和形成机理是否发生了变化?为此本文分析了从观点生产到链接构建的群体极化机制,并结合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数据与跨国比较数据进行了验证。研...
群体政治极化是互联网传播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现象,然而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群体极化的状况和形成机理是否发生了变化?为此本文分析了从观点生产到链接构建的群体极化机制,并结合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数据与跨国比较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络的技术、媒介和社会网络三重特性的相互作用下,使用者会选择观点的隔离并转而链接同质群体,这一建构过程最终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的产生。对跨国数据的分析也表明,在政治观点表达更为活跃的社交网络中,人们认知到相异观点的几率却下降了。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构建一个多元协商的网络治理环境,我们或许可以从观点和链接两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社交网络
群体极化
同质
性
原则
多元化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幼儿入园焦虑的音乐治疗——基于“同质原则”的尝试
被引量:
20
1
作者
李岩
刘欣茹
齐易
机构
河北大学药学院
河北大学外语学院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2,共3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影响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号:0945721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3岁左右新入园的幼儿普遍存在分离焦虑。在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一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分散幼儿注意力的办法加以疏导,但这实质上只是让幼儿暂时回避了与依恋对象分离的事实,而没有真正消解幼儿的分离焦虑。长此以往,这种焦虑带来的心理创伤会集聚在幼儿的潜意识里,并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音乐治疗是缓解情绪压力、调节负面情绪的有效手段,在将音乐治疗引入幼儿分离焦虑的治疗中时,必须遵循"同质原则",即首先使用与幼儿目前情绪状态同步的音乐,让音乐与幼儿的情绪产生共鸣,然后再通过逐步改变音乐的情感特点来改变幼儿的情绪状态。如可以先创设故事情境,展现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具体情景,而后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打击乐器,让他们随意根据自己的感受与情绪来敲打乐器,让乐器发生任意节奏的声音。在孩子们尽情渲泄后,再进入情绪安抚环节,由教师讲道理,并带着孩子们进行简单有趣的音乐律动活动。孩子们的分离焦虑会因充分释放而得到显著缓解,由先前的哭闹不止、拒绝活动到后来的积极参与,都表明根据"同质原则"设计的音乐治疗活动能够有效地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治疗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的、恰当的手段与途径。
关键词
同质原则
音乐治疗
情绪体验
分离焦虑
Keywords
ISO Principle, music therapy, emotional experience, separation anxiety
分类号
G612 [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侵权中的惩罚性赔偿原则论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詹荣海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121-122,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侵害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拟提出在环境侵害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想惩罚性赔偿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具体适用。
关键词
环境侵权
同质
赔偿
原则
惩罚性赔偿
原则
分类号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博空间组织间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以环保NGO为例
被引量:
27
3
作者
黄荣贵
桂勇
孙小逸
机构
复旦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
出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60,共2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SH043)
上海浦江人才计划项目(13PJC01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3BSH001)的支持~~
文摘
本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探索微博空间中环保非政府组织间关注/认同关系网的结构,并结合组织间网络、社会运动联盟、互联网研究文献以及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制度来探究网络结构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非政府组织间存在紧密的虚拟联系。统计分析显示,组织间虚拟关系受网络自组织机制、组织资源、合适性原则(注册状态)、同质性原则(离线关系、地理位置、关注领域)和微博使用活跃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资源发挥"信号"功能,是组织可信赖性的基础,资源未知者不容易被关注/认同。对于资源已知者而言,资源匮乏者更积极利用微博平台。未注册组织主动与其他组织建立关系,注册组织则避免与未注册组织建立关系。具有线下合作关系或处于同一省份的组织之间更可能建立关注和认同关系,但活动领域仅对认同关系具有影响。微博使用活跃程度也对组织间关系具有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
组织间网络
环保NGO微博
同质
性
原则
合适性
原则
Keywords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environmental NGO, Weibo,homophily principle, appropriateness principle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观点与链接: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 一个微观行为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
39
4
作者
陈福平
许丹红
机构
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7-240,共2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CSH0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群体政治极化是互联网传播领域长期关注的重要现象,然而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群体极化的状况和形成机理是否发生了变化?为此本文分析了从观点生产到链接构建的群体极化机制,并结合在线社交网络用户数据与跨国比较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络的技术、媒介和社会网络三重特性的相互作用下,使用者会选择观点的隔离并转而链接同质群体,这一建构过程最终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的产生。对跨国数据的分析也表明,在政治观点表达更为活跃的社交网络中,人们认知到相异观点的几率却下降了。因此,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构建一个多元协商的网络治理环境,我们或许可以从观点和链接两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在线社交网络
群体极化
同质
性
原则
多元化协商
Keywords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group polarization, homophily, multi-negotiation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C913.4 [经济管理]
D621.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幼儿入园焦虑的音乐治疗——基于“同质原则”的尝试
李岩
刘欣茹
齐易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境侵权中的惩罚性赔偿原则论析
詹荣海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博空间组织间网络结构及其形成机制 以环保NGO为例
黄荣贵
桂勇
孙小逸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观点与链接:在线社交网络中的群体政治极化 一个微观行为的解释框架
陈福平
许丹红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