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步相量数据幅频特征的次超同步振荡模式辨识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杨 王超群 +2 位作者 晁苗苗 肖先勇 王海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11,共11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高压直流输电的快速发展,次超同步振荡事故频发,对现有电力系统振荡的在线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相量数据幅频特征的次超同步振荡模式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次同步振荡和超同步振荡对同步相量测...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高压直流输电的快速发展,次超同步振荡事故频发,对现有电力系统振荡的在线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相量数据幅频特征的次超同步振荡模式辨识方法。首先分析了次同步振荡和超同步振荡对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数据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PMU数据的正负频谱与次超同步振荡的模态线性相关。其次利用多点PMU数据相干谱判别振荡与噪声,有效减少了噪声引起的误判断。然后对次超同步振荡下的PMU数据开展频谱分析,建立了4个幅频特征量,并将振荡数据的特征集合作为输入训练并优化极限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模型,建立幅频特征与振荡模式的映射关系。所提方法利用振荡环境下PMU数据的固有幅频特征以及XGBoost算法强大的泛化性与计算效率,实现了噪声环境下次超同步振荡模式的快速、准确辨识。最后,利用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监测系统 同步相量数据 次超同步振荡 振荡特征提取 极限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异常数据检测与修复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1
2
作者 徐飞阳 薛安成 +2 位作者 常乃超 孔贺 徐劲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869-6885,共17页
同步相量数据是电力系统态势感知、预警和调度控制的重要数据来源。然而,部分现场同步相量数据存在系统性误差异常、丢失、跳变、偏差等异常现象;同时,同步相量数据易受到卫星同步信号攻击、网络攻击等影响,将严重影响依赖于同步相量数... 同步相量数据是电力系统态势感知、预警和调度控制的重要数据来源。然而,部分现场同步相量数据存在系统性误差异常、丢失、跳变、偏差等异常现象;同时,同步相量数据易受到卫星同步信号攻击、网络攻击等影响,将严重影响依赖于同步相量数据的电力系统高级应用的性能,威胁电网安全。同步相量数据异常问题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此,该文从同步相量数据的产生、传输过程着手,分析同步相量数据异常成因,给出异常数据实例报道汇总以及以异常数据类型分类的文献初步概览。进一步,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角度出发,根据现有检测及修复(修正与恢复)研究所使用的数据范围与实施地点可行性,分别从本地、区域、系统三个层级总结归纳同步相量异常数据的检测和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各层级下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后续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数据质量 异常数据 数据检测 数据修正 丢失数据恢复 时间同步攻击 数据注入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多视图学习算法的PMU电压数据重构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俊杰 涂明权 +2 位作者 朱利鹏 宋文超 陆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533-9545,I0003,共14页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具有同步性好、分辨率高、相角直接可测等优点,是实现电力系统在线实时状态感知的重要信息源。然而,由于受到设备故障、气候干扰、通信问题等因素影响,实际电网中的PMU数据容易出现数据...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具有同步性好、分辨率高、相角直接可测等优点,是实现电力系统在线实时状态感知的重要信息源。然而,由于受到设备故障、气候干扰、通信问题等因素影响,实际电网中的PMU数据容易出现数据缺失和异常等情况,这将干扰后续基于PMU数据的电网高级应用,进而影响电网状态感知和运行调度的可靠性。首先,通过分析现场实测的PMU数据,归纳出4种低质量数据情况,并且利用机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辨识;然后,将多视图学习方法与电网运行机理相结合,提出基于时空信息特征融合的多视图数据初步重构算法,对PMU低质量和缺失数据进行重构;最后,结合系统不同运行状态特点,利用不同视图生成数据进行低质量数据的辨识,并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数据的自适应加权的缺失数据重构方法。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对PMU低质量数据进行辨识并实时重构生成,为PMU数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量测数据 低质量数据 系统运行状态辨识 多视图学习法 数据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检测信息的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攻击定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飞阳 孔贺 +3 位作者 常乃超 顾雷 马婧 薛安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卫星时间同步攻击可造成电力系统设备时间紊乱,PMU相角量测错误,危及系统安全运行。鉴于基于线路两端PMU数据的攻击检测方法无法判断线路哪端节点受到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攻击检测信息及同步区域搜索聚合的卫星时间同步攻击定位方... 卫星时间同步攻击可造成电力系统设备时间紊乱,PMU相角量测错误,危及系统安全运行。鉴于基于线路两端PMU数据的攻击检测方法无法判断线路哪端节点受到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攻击检测信息及同步区域搜索聚合的卫星时间同步攻击定位方法。首先,结合同步攻击特性构建了电力系统等效图及邻接矩阵。其次,结合线路两端攻击检测信息,利用广度优先搜索获取报警线路分割形成的各内部同步的区域子系统。再次,根据子系统是否两两相连分为简单情形和复杂情形;针对复杂情形,结合相角差偏差估计与同步子系统聚合将其转化为简单情形。最后,基于正常节点数量占优假设定位受攻击节点。IEEE 39节点系统测试表明,该方法在不同攻击下可有效定位攻击,可区分受不同攻击的节点,对微小攻击的定位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同步攻击 攻击定位 卫星授时 同步相量数据 攻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U梯度动态偏差的新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性
5
作者 于淼 胡敬轩 +3 位作者 张寿志 魏静静 孙建群 吴屹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9,共10页
在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行为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应对运行工况快速变化场合时尚存在亟需... 在能源转型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正成为电力系统发展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新型电力系统动态行为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满足使用需要,在应对运行工况快速变化场合时尚存在亟需解决问题.提出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数据梯度动态偏差李雅普诺夫直接分析法对新型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进行分析,利用PMU数据矩阵降维得到低维矩阵,代入含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力系统矩阵模型,求解李雅普诺夫方程式得到对角矩阵,通过判定矩阵正定性对系统稳定性作出判断.利用求解后得到的对角矩阵计算相应状态变量动态偏差值,对相应状态变量曲线使用梯度下降法迭代计算该曲线极值点数值,时间加权计算整个振荡过程时间加权动态偏差量,为阻尼稳定控制器配置位置提供指导.利用含风力发电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方法可以达到改善系统小干扰稳定性以及对新型电力系统快速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 新型电力系统 稳定性分析 李雅普诺夫直接法 梯度动态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因数角偏差导致的线路无功量测异常及其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薛安成 顾雷 +5 位作者 蒋正威 孔贺 徐飞阳 卢敏 马婧 洪海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42-3353,共12页
互感器测量误差等因素会导致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幅值、功率因数角量测产生偏差,进而导致有功、无功测量异常,但对于无功测量异常的检测方法鲜见报道。该文在分析功率因数角偏差可能造成无功量测异常原因的... 互感器测量误差等因素会导致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幅值、功率因数角量测产生偏差,进而导致有功、无功测量异常,但对于无功测量异常的检测方法鲜见报道。该文在分析功率因数角偏差可能造成无功量测异常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与相角无关的线路无功损耗估计,提出一种无功损耗量测值异常的检测方法。首先,介绍对称双回线无功测量不一致的现象;其次,分析PMU无功量测偏差的来源,结合灵敏度分析,解释了功率因数角偏差对无功测量影响远大于有功,可能造成无功测量异常原因;再次,推导与相角无关的、基于PMU幅值量测和线路参数的线路无功损耗基准估计表达式,并分析量测误差和线路参数偏差对其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一种无功损耗量测异常在线检测方法,该方法也可用于线路单端无功量测异常检测。同时,该方法不需要预先校准或精度较高的参考互感器,可实现在线检测。仿真和实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 输电线路 无功损耗 功率因数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