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步压缩短时Fourier变换的信号瞬时频率提取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晓迪 王卫东 +1 位作者 刘金朝 孙善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5-1092,共8页
利用同步压缩短时Fourier变换(SSTFT)方法,改进了其非线性非稳态多成分信号的瞬时频率提取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短时Fourier变换(STFT)之后的时频谱在时频平面上进行压缩重排,重排之后对时频谱上的能量脊线进行提取,再利用压缩重排逆变... 利用同步压缩短时Fourier变换(SSTFT)方法,改进了其非线性非稳态多成分信号的瞬时频率提取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将短时Fourier变换(STFT)之后的时频谱在时频平面上进行压缩重排,重排之后对时频谱上的能量脊线进行提取,再利用压缩重排逆变换,将各脊线对应的时域信号恢复出来,通过时频最优连接,改进了脊线提取不完整的缺点,将零碎曲线连接成完整的频率曲线,并利用该方法提取出了信号的瞬时频率成分。利用改进的SSTFT方法对多成分的模拟信号和高速列车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分离信号的各个成分,并能够完整得到具有物理意义的瞬时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同步压缩短时fourier变换 瞬时频率 钢轨波磨 锁相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毫米波雷达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楠 汪恩铭 +1 位作者 于欣瑶 李姝雅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9期46-49,共4页
针对人体动作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使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人体动作数据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其时频图;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动作进行微多普勒特征提取... 针对人体动作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使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人体动作数据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其时频图;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动作进行微多普勒特征提取并分类。在数据采集部分,使用毫米波雷达进行数据采集,有效地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时频分析部分,使用窗函数优化的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提高了时频聚集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人体动作识别系统对不同人体动作的识别率可达到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毫米波雷达 同步压缩 短时傅里叶变换 数据采集 特征提取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微型无人机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延鹏 赵越 屈乐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5,共7页
针对利用雷达微多普勒效应的微型无人机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Synchrosqueezing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STFT)的分类识别方法。首先对无人机的微多普勒回波信号进行SSTFT从而获得信号时频谱,然后对时... 针对利用雷达微多普勒效应的微型无人机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Synchrosqueezing 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STFT)的分类识别方法。首先对无人机的微多普勒回波信号进行SSTFT从而获得信号时频谱,然后对时频谱进行多维度特征提取获得回波信号的时频特征及频率变化特征,最后将所获得联合特征输入到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中进而实现无人机的分类识别。基于实际雷达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无人机分类方法准确率可达到9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无人机识别 微多普勒效应 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窗口旋转同步压缩变换及其在电机转速估计上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兵奇 吕勇 +1 位作者 易灿灿 于李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7-1023,共7页
针对同步压缩变换(Synchrosueezing Transform,SST)中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固定窗效应在处理非线性时变信号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窗口旋转短时傅里叶变换(Adaptive Window Rotating Short Time Four... 针对同步压缩变换(Synchrosueezing Transform,SST)中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固定窗效应在处理非线性时变信号上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窗口旋转短时傅里叶变换(Adaptive Window Rotating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AWRSTFT)方法,该方法通过自适应匹配一系列的旋转算子,实现信号在全局上的频率带宽最小。进一步地,在SST的框架下,用AWRSST方法替换STFT,提出了自适应窗口旋转同步压缩变换(Adaptive Window Rotating Synchrosueezing Transform,AWRSST)方法,并用于电机转速信号的处理,该方法能够兼顾AWRSTFT和SST的优势,进一步锐化时频脊线,从而增强时频表示的能量聚集水平。通过数值仿真和电机转速估计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非线性时变信号 自适应窗口旋转短时傅里叶变换 同步压缩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窗口伸缩优化的同步压缩算法及其在变转速工况瞬时频率估计上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红安 吕勇 +1 位作者 易灿灿 袁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4,共11页
针对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的固定窗在分析非线性调频信号时存在时频聚集性不高等问题,在短时傅里叶变换基础上引入同步压缩理论,利用信号的局部信息特征,提出一种窗口伸缩优化的时频同步压缩变换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二阶及高阶的窗口伸... 针对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的固定窗在分析非线性调频信号时存在时频聚集性不高等问题,在短时傅里叶变换基础上引入同步压缩理论,利用信号的局部信息特征,提出一种窗口伸缩优化的时频同步压缩变换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二阶及高阶的窗口伸缩优化的同步压缩变换算法。该方法能够兼顾同步压缩变换和重排的优势,进一步锐化时频脊线,从而增强时频表示的能量聚集水平,提高信号时频分辨率。鉴于信号的先验知识未知,以最小信息熵准则为依据对截取信号窗口进行伸缩优化,利用熵值对时变窗口参数进行估计从而确定各时刻的最优窗宽。仿真信号和实际信号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多分量非平稳信号 短时傅里叶变换 同步压缩变换 窗口伸缩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涛 叶楠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0-128,共9页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耗散能量流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时-频域定位方法。首先,根据节点各量测通道间信息相关性,利用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节点多通道量测信息,构建节点统一时-频系数矩阵;然后,根据强迫振荡分量的能量特性,利用时-频域能量筛选并同步提取时-频系数矩阵中的时-频域强迫振荡分量;进一步,根据测量信息的时-频域特性,在传统时域强迫振荡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并根据系统强迫振荡期间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能量特性定位强迫振荡源;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WECC 179节点测试系统、WECC 240节点测试系统的仿真振荡场景以及美国New England的实际振荡事件,所得结果表明所提时-频域定位方法可快速、精准定位强迫振荡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强迫振荡 振荡源定位 耗散能量流 耗散能量谱 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TFT与KSVD的异种材料FSW在线监测
7
作者 龙海威 张佳莹 +3 位作者 刘锐 孙屹博 魏晓 杨鑫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84,共8页
异种材料轻量化结构是航空航天、铁路、汽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之一,搅拌摩擦焊(FSW)是连接异种材料的有效方法,由于异种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容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缺陷.针对铝合金与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CFRTP)搅拌摩擦... 异种材料轻量化结构是航空航天、铁路、汽车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之一,搅拌摩擦焊(FSW)是连接异种材料的有效方法,由于异种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容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缺陷.针对铝合金与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CFRTP)搅拌摩擦焊(FSW)缺陷监测提出了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立叶变换与K-奇异值分解(SSTFT-KSVD)在线监测方法.使用声发射(AE)信号实时监测FSW状态,利用同步压缩短时傅立叶变换(SSTFT)提取时频域特征,最后通过K-奇异值分解(KSVD)模型对焊接状态与焊接缺陷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AE信号频率成分集中在10 kHz,17 kHz,23 kHz和25 kHz 4个频段,熔核塌陷和表面擦伤缺陷发生时,23 kHz频段的功率分别转移到10 kHz,而表面擦伤发生时,25 kHz频段的功率转移到17 kHz.在缺陷预测方面,KSVD预测模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90%,响应时间达到10 ms量级,比神经网络快100倍.基于SSTFT-KSVD在线监测方法可以实现对Al-CFRTP异种材料的FSW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 声发射信号 同步压缩短时傅立叶变换 K-奇异值分解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