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合同计算的有效协商机制研究
1
作者 于明远 胡亚红 王子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10-113,155,共5页
随着网格商业化的不断深入,网格计算要求: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间在组合服务中需达成端对端的高服务质量协议,高可靠性的组合服务协商机制和保障机制在网格计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提出的网格合同计算模型,在组合服务过程中提供... 随着网格商业化的不断深入,网格计算要求: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间在组合服务中需达成端对端的高服务质量协议,高可靠性的组合服务协商机制和保障机制在网格计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提出的网格合同计算模型,在组合服务过程中提供统一的用户接口,使交易双方自动动态协商满足每个单独服务的服务质量约束条件。在网格合同计算模型中,利用代理技术实现了自治网格合同计算协商机制,该协商机制遵循改进的两阶段提交FIPA协议。在服务合同中导入了软服务合同SSC和硬服务合同HSC概念,并指出动态绑定服务之前所生成的软服务合同SSC仅仅起到占位符的作用,只有在绑定时通过"硬化"才获得真实的服务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合同 合同计算 代理技术 服务组合 动态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环境合同计算元服务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朱穗晖 都志辉 林伟坚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6-494,共9页
网格用户在使用网格服务的时候,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给网络服务添加有保障的特性,并为网格服务的使用提供一个通用的接口,将会提高网格服务的QoS.为此,文章提出了合同计算元服务(CCM).CCM和 Foster等人提出的SNAP协议结合,得到了C -... 网格用户在使用网格服务的时候,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给网络服务添加有保障的特性,并为网格服务的使用提供一个通用的接口,将会提高网格服务的QoS.为此,文章提出了合同计算元服务(CCM).CCM和 Foster等人提出的SNAP协议结合,得到了C -SLA环境以及 C- SNAP协议.通过这个环境和协议,提供一种服务间对话和协商的方式,从而为网格服务过程提供保障性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协议的达成和调度,分别是通过自动协商和静态优先级调度完成的.文中叙述了这两种算法的细节以及如何在 C -SLA中发挥作用.最后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说明CCM是如何为G- QoSM等其它网格服务框架提供保障性服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OGSA 合同计算 元服务 SLA SN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计算操作系统的设计问题
3
作者 林伟坚 李三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1-404,共4页
合同计算技术是一种崭新的计算资源管理策略.在该策略中,使用计算资源的实体需要获取计算资源的使用情况,但在一般系统中却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在本文里,我们介绍了如何使得计算资源可被预先估计的系统设计问题.
关键词 合同计算 调度策略 资源管理 VDPM 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法学: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以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冬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5,共11页
计算机技术与法学的融合促进了计算法学的形成。计算法学注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法律进行编码,用计算机代码表示、适用、解释和履行法律,甚至执行法律。为推动计算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研究必须回答“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这个基本的理... 计算机技术与法学的融合促进了计算法学的形成。计算法学注重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法律进行编码,用计算机代码表示、适用、解释和履行法律,甚至执行法律。为推动计算法学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研究必须回答“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研究发现,在方法论和认识论视角下,有法律信息检索的智能化、法律合规标准的动态规则化、法律学术的数据化、法律规制工具的代码化,以及法律认知的可识别化五种途径实现可计算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五种途径背后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流派与设计理念的提炼,可在理论上回答和论证“法律如何实现可计算”的问题。这种“一花五蕊”的繁荣景象大大拓展了计算法学的疆域和学科前沿,在理论上初步构建了计算法学概念的外延。要完善计算法学的理论体系,还应在本体论之上构建概念内涵。从方法论和认识论到本体论的升华,是计算法学走向成熟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法律编码 法律信息学 计算合同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Al_3(Sc_(1-x)Zr_x) precipitates' kinetics in Al-Zn-Mg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被引量:6
5
作者 段佳琦 尹志民 +2 位作者 赵凯 邓英 雷学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579-586,共8页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s of two A1-Zn-Mg alloys, one of which was alloyed with Sc and Zr, and the kinetics of A13(SCl-xZrx) precipitates in the A1-Zn-Mg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oth alloy...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s of two A1-Zn-Mg alloys, one of which was alloyed with Sc and Zr, and the kinetics of A13(SCl-xZrx) precipitates in the A1-Zn-Mg alloy during homoge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oth alloys under as-cast condition with supersaturated, non-equilibrium T(Mg32(A1, Zn)49) phase and impurities phase were displayed. When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are below 350 ~C, Zn and Mg atoms precipitate from matrix; however, when the temperatures are above 400 ~C, T phase dissolves into matrix, enhancing solid-solution strengthening. Kinetics of A13(Scl.xZrx) precipitates was studied based on Jmat Pro software calcul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values between the hardness of the two alloys in each homogenization condition. The calculations predict that the Sc and Zr solubilities in ct-A1 decline with the presence of Mg and Zn.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erence values reveals that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between 300 ~C and 350 ~C, the nucleation rate of A13(Sc1-xZrx) precipitates is the highest and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from A13(SCl_xZrx) precipitates is the best. After homogenization at 470℃ for 12 h, non-equilibrium T phase disappears, while impurity phase remains. The mean diameter of A13(Scl_xZrx) precipitates is around 18 urn. Ideas about better fulfilling the potentials of Sc and Zr were proposed at 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Zn-Mg-Sc-Zr alloy HOMOGENIZATION A13(SCl_xZrx) precipitates KINETICS microstruc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