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PISA2015和ATC21S的测量原理透视 被引量:40
1
作者 袁建林 刘红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56,共12页
如何利用技术测量高阶能力,是当前国际教育测评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PISA2015和ATC21S分别利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和"人人交互"的方法测量了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人机交互"基于会话代理技术,将项目嵌... 如何利用技术测量高阶能力,是当前国际教育测评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PISA2015和ATC21S分别利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和"人人交互"的方法测量了学生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人机交互"基于会话代理技术,将项目嵌入学生与代理的对话过程,获取学生的项目反应,推断其潜在能力。"人人交互"实时记录两名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对话与关键行为,形成过程流数据,利用评分算法从过程流数据中抽取证据推断学生的潜在能力。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为我国教育测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以下思考:加快发展基于计算机的测评技术,加强对高阶能力的测评研究,改进测评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测量方法 PISA2015 ATC21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定量比较研究——基于合作问题解决(CPS)的视角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娜 孔凡哲 史宁中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6-52,共7页
合作问题解决(即CPS)是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核心素养之一。以《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2000版)《美国州际核心数学课程标准》(2010版)和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为比较对象,从CPS的呈现量、呈现比例、呈现效果三... 合作问题解决(即CPS)是信息社会必备的基本核心素养之一。以《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2000版)《美国州际核心数学课程标准》(2010版)和中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为比较对象,从CPS的呈现量、呈现比例、呈现效果三方面对其进行定量刻画、定性诠释表明:先于PISA2015颁布的三版课程标准已或多或少呈现了CPS,虽有意为之,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CPS的课程样态和教学路径是今后研究的焦点;中国2011版和美国2000版的部分内容,相对高效地呈现了CPS,功能指向良好;从美国2000版到美国2010版,CPS的呈现量及效果不仅大幅下降,而且其观点与美国2000版完全相左,折射出美国数学课程改革似乎正摇摆不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合作问题解决(cPs) 呈现 量化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问题解决的概念建构——基于PISA2015 CPS的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柏毅 林娉婷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56,共5页
在国内外科学教育研究领域,CPS是一个全新的学术概念,融合了传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本文选取最新PISA2015合作问题解决框架草案为分析脚本,综合大量国际最新CPS理论研究,梳理并评价PISA2015 CPS的概念内涵。从合... 在国内外科学教育研究领域,CPS是一个全新的学术概念,融合了传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本文选取最新PISA2015合作问题解决框架草案为分析脚本,综合大量国际最新CPS理论研究,梳理并评价PISA2015 CPS的概念内涵。从合作问题解决的研究背景着手,以CPS历史沿革为载体,对关键词进行辨析;从CPS的构成,测评CPS的任务类型、影响CPS能力的其他因素以及CPS等级分类多个方面,全面展开CPS的概念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PISA2015 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C21S项目中“合作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景璐 于海波 徐海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3-16,共4页
澳大利亚、美国等六个国家开展的ATC21S项目,提出了"21世纪能力"中"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框架及方法,从社会技能和认知能力两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并对每一个维度进行了层级标准划分。这对我国基础教育中21世纪&q... 澳大利亚、美国等六个国家开展的ATC21S项目,提出了"21世纪能力"中"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框架及方法,从社会技能和认知能力两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并对每一个维度进行了层级标准划分。这对我国基础教育中21世纪"核心素养"的评价带来的启示是:重视教育评价,推动教育改革;关注对高阶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问题;加强对社会技能的评价,挖掘教育的社会性特质;组建专家团队,保证评价的专业化;将评价与教学相融合,凸显评价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C21S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技能评价 高阶能力评价 CPS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CL合作问题解决过程中情感支持框架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单美贤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105,共7页
CSCL合作问题解决活动发生在协商和共享的内容空间和关系空间中,情感维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CSCL环境中的有效合作互动。在梳理情感、学习中的情感等概念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CSCL合作问题解决中的情感维度,认为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 CSCL合作问题解决活动发生在协商和共享的内容空间和关系空间中,情感维度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推动CSCL环境中的有效合作互动。在梳理情感、学习中的情感等概念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CSCL合作问题解决中的情感维度,认为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共享心智模型/共享理解和情感管理是CSCL环境中合作问题解决的关键,其中团队成员间的亲和力是营造良好关系空间的基础,心智模型的共享促使合作过程中的交流真正开放,情感管理过程则致力于维持团队的共识和稳定的情感以推动有效的合作互动。文章最后从情感感知和情感反馈两个方面分析学习者的合作情感行为,以期为CSCL合作问题解决提供更好的情感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亲和力 情感管理 情感感知 情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儿童合作问题解决的特征:基于项目化学习中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珊云 陈爽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61,共15页
合作问题解决被认为是21世纪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是学前儿童的重要发展任务。本研究对学前儿童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话语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合作维度上,儿童“建立与维持共识”“采取合适的行动解决问题”话语出现频率较高,“建立与... 合作问题解决被认为是21世纪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是学前儿童的重要发展任务。本研究对学前儿童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话语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合作维度上,儿童“建立与维持共识”“采取合适的行动解决问题”话语出现频率较高,“建立与维持团队组织”话语出现频率较低;在问题解决维度上,“计划与执行”话语出现频率最高,“监控与反馈”话语出现频率最低;就话论转换方式来说,“争取”式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分配”式和“延续”式。学前儿童的合作问题解决总体表现出“松散性”合作与“多线性”问题解决的特征。他们通常更热衷于通过主动争取发言机会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缺乏对他人发言的关注。虽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解决计划和方案,但很少反思其可行性和实际效果。儿童的合作身份以及教师干预会对其合作问题解决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不仅要为儿童提供合作问题解决的机会,而且应加强在儿童合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监控、指导与支持,促使儿童更好地投入到合作问题解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项目化学习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合作问题解决在线评估”项目研究——基于ECD模型的“概念评估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洋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8,共8页
PISA2015测试首次引入了"合作问题解决"测验项目,受此影响,澳大利亚专门开发了"合作问题解决在线评估与澳大利亚课程项目"。为深入了解这一项目的设计运作过程、存在问题及多方评价情况,引入了ECD模型中的概念评估... PISA2015测试首次引入了"合作问题解决"测验项目,受此影响,澳大利亚专门开发了"合作问题解决在线评估与澳大利亚课程项目"。为深入了解这一项目的设计运作过程、存在问题及多方评价情况,引入了ECD模型中的概念评估框架作为分析视角:该项目以批判与创新思维、人际社交技能为学生模式变量,以五级评分量表为证据规则,以四项互动任务为测试材料,以计算机在线平台为呈现形式,各个模式协同运转共同致力于评估目的的实现。从试测结果来看,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多方支持与认可。但依然存在如技术、计时及配对等多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在线评估 ECD模型 概念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师注意--基于15位职前数学教师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让美 郭衎 曹一鸣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7,共6页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一直困扰着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相应的实证研究也比较匮乏.而教师注意是教师回应学生表现、发挥指导作用的重要前提.研究通过分析职前数学教师注意合作问题解决过程的眼动数据,并结合个人访谈,探索了职...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一直困扰着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相应的实证研究也比较匮乏.而教师注意是教师回应学生表现、发挥指导作用的重要前提.研究通过分析职前数学教师注意合作问题解决过程的眼动数据,并结合个人访谈,探索了职前数学教师对合作问题解决过程的注意特点.结果发现:职前教师习惯以学习者视角注意小组解题思路,容易关注频繁发言、善于表现的学生,忽略参与程度低、注意力不集中的成员,并且倾向于对注意到的内容提供简单描述或初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教师注意 眼动技术 职前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高中化学教材栏目中“合作问题解决”设计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符吉霞 沙莎 占小红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1,共7页
基于对教材合作问题解决设计的要素分析,提出教材合作问题解决设计分析框架,据此对新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栏目内容进行编码分析,总结合作问题解决设计特征,为优化教材合作问题解决设计及实践应用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高中化学教材 任务设计 教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合作问题解决视野下的“三教”探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唐海军 严虹 任旭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79,共8页
“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简称“三教”)作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但体现出21世纪教育变革的思想,也是培育满足21世纪技能需求人才的载体.从数学合作问题解决的视角,审视“合作问题解决”与“三教”的... “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简称“三教”)作为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不但体现出21世纪教育变革的思想,也是培育满足21世纪技能需求人才的载体.从数学合作问题解决的视角,审视“合作问题解决”与“三教”的关系,着力分析了“三教”各个要素的内容、实践机会与策略以及评价标准,以期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教思考 教体验 教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指标框架、评价标准及技术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檀慧玲 李文燕 万兴睿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3-128,共6页
对高阶能力的测评是当前教育测评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关注的重点。其中,PISA2015和ATC21S基于对"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不同定义和解释,分别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测评框架及指标体系,形成了多维度、多等级、... 对高阶能力的测评是当前教育测评领域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大型国际教育评价项目关注的重点。其中,PISA2015和ATC21S基于对"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不同定义和解释,分别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测评框架及指标体系,形成了多维度、多等级、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借助新一代计算机辅助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实现了复杂问题情境中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法,对这两个项目关于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框架、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等进行剖析,发现我国尚需拓展对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等评价内容的研究,提升测评框架构建及指标体系研制的科学水平,加强计算机测评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对中国学生高阶能力的测评,促进实施核心素养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ATC21S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 测评框架 评价标准 计算机辅助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问题解决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呈现及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孔凡哲 张丹丹 周青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2-99,共8页
合作问题解决(即CPS)是学生终身发展必需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国际PISA测试的重点。基于CPS2015测评框架,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套12册教科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可发现:就CPS的课程内容而言,人教版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具有... 合作问题解决(即CPS)是学生终身发展必需的关键能力之一,也是国际PISA测试的重点。基于CPS2015测评框架,对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套12册教科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可发现:就CPS的课程内容而言,人教版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人教版相对系统地呈现了CPS,不仅整体表现为显性呈现,呈现效果良好,而且在各年级的呈现比例相对均衡、呈现效果彼此协调一致;CPS的六种呈现水平在小学两个学段分布比例的一致性,反映出教科书编者的精心设计、统筹安排。充分考虑两个学段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数学思维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升CPS呈现的层次性、结构性,进一步凸显数学本质属性,是改进人教版CPS课程内容编制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小学数学 教科书 人教版 课程标准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测量:真实性与过程性评价视角 被引量:11
13
作者 袁建林 刘红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0-108,共9页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复杂的高阶技能,其有效测量面临困境。文章遵循真实性与过程性评价理念,尝试建构全新教育测验形式,探索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测量的方法与过程。首先,基于真实性评价理念建构真实任务情境,开发具有真实性、交互...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复杂的高阶技能,其有效测量面临困境。文章遵循真实性与过程性评价理念,尝试建构全新教育测验形式,探索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有效测量的方法与过程。首先,基于真实性评价理念建构真实任务情境,开发具有真实性、交互性、动态性的测验任务。其次,获取学生在测验任务中的过程性表现,从过程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行为模式作为观测指标,以此形成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量证据。再次,鉴于“两人交互”的合作形式和三种观测指标并存的项目结构,应用两维度Rasch模型进行测验分析和估计学生能力。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测验项目的MNSQ值处于0.87~1.34之间,项目的整体分离度为0.981,大部分项目的区分度大于0.3,学生能力分布符合一般实际,表明测量模型拟合较好,测验项目质量较高。研究结果说明基于真实任务与过程性测验表现测量合作问题解决能力是一种可行的途径,这种新测验形式对复杂技能的有效测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 测量 真实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问题解决(CPS)中“合作”价值的缺失与重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晓丹 王艳芝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9年第3期60-63,共4页
合作问题解决中"合作"的价值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将"合作"视为可观察的行为活动;将"合作"视为程序化的操作流程;将"合作"视为激发创造力的源泉。行为观、过程观和发展观下"合作"... 合作问题解决中"合作"的价值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将"合作"视为可观察的行为活动;将"合作"视为程序化的操作流程;将"合作"视为激发创造力的源泉。行为观、过程观和发展观下"合作"的价值重构,需要建立个体行为向群体行为转化的"合作",建立动态监控的"合作",建立个体意识强化的"合作"。重塑学生的角色认同,鼓励学生形成有效的表达,倡导学生形成良性的反思与批判是"合作"价值重构对合作问题解决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价值缺失 价值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干预指导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关注转型期初中数学教师的个案研究
15
作者 唐海军 赵文君 +1 位作者 孙学敏 王佳佳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6,76,共10页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如何立足学情来干预小组活动,促进小组形成共同认知,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有待探索之处.个案研究表明,教师实施的小组干预具有诊断—指导的动态实践特征;个案教师在典型事...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如何立足学情来干预小组活动,促进小组形成共同认知,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有待探索之处.个案研究表明,教师实施的小组干预具有诊断—指导的动态实践特征;个案教师在典型事件中侧重是要求学生回归任务阅读和同伴转述解释,但缺乏阅读策略与合作规范的精细指导,小组没有实现合作解决问题的目标.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尝试和践行课程改革的理念,对小组学习的干预指导要聚焦认知、社会与情感的多维融合,要激发学生在合作问题解决中的学习主体性;通过增强数学教学知识来提升干预指导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干预指导 个案研究 精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式问题解决研究的国际前沿动态追踪——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睿 王晶莹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8,共9页
本研究对1987-2018年合作式问题解决为关键词的717篇SSCI和SCI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和重要文献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分布式认知、合作学习、共建支架、实验教学、同伴指导、化学是六大研究热点主题;多学科团队、早期儿童教育... 本研究对1987-2018年合作式问题解决为关键词的717篇SSCI和SCI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和重要文献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分布式认知、合作学习、共建支架、实验教学、同伴指导、化学是六大研究热点主题;多学科团队、早期儿童教育、绿色化学以及整体型和序列型的认知风格是比较新颖的研究内容,呈现出认知进路由情境认知理论逐步向分布式认知理论发展,教育合作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发展,问题内容从传统学科向新兴学科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问题解决 核心素养 知识可视化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型教师与职前教师的专业洞察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让美 郭衎 曹一鸣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4,96,共7页
教师专业洞察力作为一项教学实践能力,在职前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以18位专家型教师和28位职前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眼动追踪技术,结合基于视频的访谈法,从教师的注意和推理两个维度,探索专家型教师与职前教师对学生... 教师专业洞察力作为一项教学实践能力,在职前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以18位专家型教师和28位职前教师为研究对象,利用眼动追踪技术,结合基于视频的访谈法,从教师的注意和推理两个维度,探索专家型教师与职前教师对学生合作过程的洞察力差异,为职前与在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依据.研究发现:教师的专业洞察力与其教学经验密切相关.在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过程中,专家型教师能够敏锐觉察关键信息,并将其与一般性教学原则建立联系,提出教学建议;职前教师的注意力容易被频繁发言的学生吸引,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更加敏感,较少关注合作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洞察力 合作问题解决 注意 推理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