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积岩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天堂 卢应发 +1 位作者 J.F.Shao S.Pietruszczak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给出了沉积岩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用一个各向异性参数描述这类材料的固有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参数和单轴抗压强度是一个分布函数,其分布用一个微结构张量和加载方向表示。建立了一个描述各向异性沉积岩变形过程的全塑性模型。用该模型对... 给出了沉积岩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用一个各向异性参数描述这类材料的固有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参数和单轴抗压强度是一个分布函数,其分布用一个微结构张量和加载方向表示。建立了一个描述各向异性沉积岩变形过程的全塑性模型。用该模型对一些三轴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描述沉积岩的固有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 各向异性模型 微结构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蒙脱混合黏土渗透各向异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杰 周建 +1 位作者 罗凌晖 余良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9-476,共8页
完善的渗透各向异性模型有助于指导地下建筑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排水注浆方案的选定,为了建立完善的渗透各向异性模型,利用三轴渗透仪对高岭-蒙脱混合黏土开展一系列渗透试验,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尝试建立渗透各向异性模型。研究结果表... 完善的渗透各向异性模型有助于指导地下建筑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排水注浆方案的选定,为了建立完善的渗透各向异性模型,利用三轴渗透仪对高岭-蒙脱混合黏土开展一系列渗透试验,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尝试建立渗透各向异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掺入量增加,混合黏土中小孔隙含量不变,中孔隙含量增多,而大孔隙含量减少;随着固结应力的增大,混合黏土中孔隙均减少,且孔隙最大孔径减小;宏观参数孔隙比和液限孔隙比与渗透各向异性比之间的规律性较弱,说明孔隙比和液限孔隙比不是决定渗透各向异性比的关键参数;用微观参数表述的渗透各向异性模型有较强的规律性,说明从微观角度探究渗透各向异性模型不仅可行,而且更能揭示混合黏土渗透各向异性的本质,且微观参数模型中,用能反映较大孔隙变化的孔径指数D50~D70表述的渗透各向异性模型相关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黏土 渗透各向异性模型 宏观参数 微观参数 孔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网组织表面力学特性及其各向异性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常金龙 王川 +3 位作者 李坦 闫义涛 韩苗苗 刘志成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0-1005,共6页
目的 探讨小梁网组织表面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并使用各向异性模型模拟,验证各向异性模型的合理性。方法 对2只大鼠的4个小梁网样本在表面不同位置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压痕实验,并使用本课题组提出的各向异... 目的 探讨小梁网组织表面弹性模量的变化趋势,并使用各向异性模型模拟,验证各向异性模型的合理性。方法 对2只大鼠的4个小梁网样本在表面不同位置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压痕实验,并使用本课题组提出的各向异性小梁网力学模型对小梁网组织表面不同位置处测得的弹性模量进行模拟实验。结果 测试得到的小梁网组织表面弹性模量会随着位置不同而变化,并且在小梁网中段达到最小值;各向异性小梁网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这一现象。结论 各向异性小梁网力学模型在描述小梁网力学特性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同时,该模型可以解释对小梁网组织进行单轴拉伸与AFM压痕实验获得的弹性模量之间的巨大差别。因此,各向异性小梁网模型是对小梁网力学特性的一种更好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网 弹性模量 压痕测试 各向异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Low-k材料各向异性特性声表面波测量模型
4
作者 李志国 姚素英 +1 位作者 肖夏 白茂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91-1396,共6页
声表面波技术可无损测量纳米多孔介电薄膜材料的机械特性参数.采用横观各向同性模型表征二维周期性多孔薄膜的结构特性,推导了表面波在周期性纳米多孔薄膜/硅基底结构中的传播模型.通过编程计算数值算例,得到了薄膜各向异性结构特性及... 声表面波技术可无损测量纳米多孔介电薄膜材料的机械特性参数.采用横观各向同性模型表征二维周期性多孔薄膜的结构特性,推导了表面波在周期性纳米多孔薄膜/硅基底结构中的传播模型.通过编程计算数值算例,得到了薄膜各向异性结构特性及弹性模量对表面波色散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通孔方向与传播方向间的角度差会对色散曲线产生明显影响,在垂直于通孔的传播方向不能测出弹性模量E′.最后给出了有助于改善测量精度的措施.此模型可用于纳米多孔低介电常数材料各向异性特性测试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表面波测试 纳米多孔低介电常数材料 各向异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字型各向异性扩散模型的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6
5
作者 翟东海 鱼江 +2 位作者 段维夏 肖杰 李帆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94-1498,共5页
针对原始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在对带噪图像去噪时,只利用了邻域内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的参考信息,使得去噪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提出了米字型各向异性扩散模型的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在利用了原始算法中待修复点周围4个方向上参考信... 针对原始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在对带噪图像去噪时,只利用了邻域内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的参考信息,使得去噪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提出了米字型各向异性扩散模型的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在利用了原始算法中待修复点周围4个方向上参考信息的基础上,还引入了该点邻域内对角线方向上的新信息,给出了采用周围8个方向上的信息进行对图像去噪的新模型,同时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用新提出的算法与原算法以及一种改进的同类算法对4幅带噪图像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算法去噪效果的峰值信噪比(PSNR)相比原算法和改进同类算法平均提高1.90 dB和1.43 dB,平均结构相似度(MSSIM)分别平均提高0.175和0.1,说明该算法更适合于图像去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字型各向异性扩散模型 图像去噪 峰值信噪比 平均结构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软土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 被引量:22
6
作者 赵锡宏 姜洪伟 +1 位作者 袁聚云 张启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2-330,共9页
根据同济大学真三轴仪所做的上海典型软土的排水试验、Kirkgard和Lade真三轴仪所做的旧金山湾淤泥的不排水试验资料,以及日本太-关口(Ohta-Sikiguchi)模型,提出上海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简称上海软土模型),该模型包括形状函数、屈服函数... 根据同济大学真三轴仪所做的上海典型软土的排水试验、Kirkgard和Lade真三轴仪所做的旧金山湾淤泥的不排水试验资料,以及日本太-关口(Ohta-Sikiguchi)模型,提出上海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简称上海软土模型),该模型包括形状函数、屈服函数、应力-应变关系。为了证明模型的合理性,从理论和试验中对形状函数和屈服函数进行了检验。最后,提供了上海软土模型的有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 真三轴试验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应力各向异性涡黏模型的层析TRPIV测量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楠 管新蕾 于培宁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21,共9页
利用层析TRPIV测量水洞中平板湍流边界层3D-3C速度场的高分辨率时间序列数据库.提出了空间局部平均多尺度速度结构函数的新概念,描述湍流多尺度涡结构的空间拉伸、压缩、剪切变形和旋转.用空间局部平均多尺度速度结构函数对湍流脉动速... 利用层析TRPIV测量水洞中平板湍流边界层3D-3C速度场的高分辨率时间序列数据库.提出了空间局部平均多尺度速度结构函数的新概念,描述湍流多尺度涡结构的空间拉伸、压缩、剪切变形和旋转.用空间局部平均多尺度速度结构函数对湍流脉动速度进行了空间多尺度分解.用空间流向局部平均多尺度速度结构函数,根据湍流多尺度涡结构在流向的拉伸和压缩物理特征,提出了新的湍流相干结构条件采样方法,检测并提取了层析TRPIV数据中相干结构"喷射"和"扫掠"事件中的脉动速度、平均速度变形率、雷诺应力等物理量的空间拓扑形态.通过研究平均速度变形率各分量与雷诺应力各分量之间的空间相位差异,肯定了壁湍流相干结构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复涡黏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湍流相干结构 局部平均速度结构函数 平均速度变形率 雷诺应力 各向异性涡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在图像滤波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长胜 冯广 +2 位作者 刘子裕 李川 钱斌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4期157-160,共4页
为了增强锅炉水位计图像滤波去噪效果,提高图像清晰度,便于后期液位计图像识别研究,通过分析P-M各向异性扩散模型、选择扩散模型及You Yu-Li和Kaveh M四阶偏微分方程的滤波去噪算法,提出了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滤波算法。所提算法对Per... 为了增强锅炉水位计图像滤波去噪效果,提高图像清晰度,便于后期液位计图像识别研究,通过分析P-M各向异性扩散模型、选择扩散模型及You Yu-Li和Kaveh M四阶偏微分方程的滤波去噪算法,提出了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滤波算法。所提算法对Perona和Malik两个扩散函数均值化,并引入标准差作为梯度期望值的偏差裕度,结合了P-M各向异性扩散模型保边缘特性的优点,并消除了由于传统各向异性滤波算法迭代过度所造成的阶梯缺陷问题,确保图像有用信息不缺失和像素点平滑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更好地降低噪声对目标信号提取产生的影响,提高了图像识别鲁棒性,增强了图像平滑滤波效果,保证了锅炉水位计图像边缘清晰度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去噪 液位计图像识别 改进各向异性扩散模型算法 边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去噪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海勇 贾仰理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A期147-149,169,共4页
为了既能有效地去除噪声,又能够较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以及重要的细节信息,在Perona和Malik提出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P-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扩散方程中扩散函数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具备自适应性的去噪扩散模型,该模型对图像去噪处理更加... 为了既能有效地去除噪声,又能够较好地保持图像的边缘以及重要的细节信息,在Perona和Malik提出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P-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扩散方程中扩散函数的改进,提出了一种具备自适应性的去噪扩散模型,该模型对图像去噪处理更加高效。改进的扩散函数在梯度较小时为一个常数,大于某个阈值后变为单调递减函数,直至某个梯度时递减为零。以上扩散函数特性使各向异性扩散模型能够达到在同质区加速平滑、在边缘区停止平滑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扩散模型是一种更为理想的保边缘平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平滑 各向异性扩散模型 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隐式算法在ABAQUS软件中的实现 被引量:5
10
作者 钦亚洲 孙钧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7-313,共7页
基于Wheeler土体各向异性旋转硬化法则,结合边界面理论,构造一个能够反映土体初始各向异性及加载后应力诱发各向异性的边界面本构模型,并借助ABAQUS软件提供的UMAT子程序接口,采用隐式积分算法——图形返回算法实现。通过对正常固结状态... 基于Wheeler土体各向异性旋转硬化法则,结合边界面理论,构造一个能够反映土体初始各向异性及加载后应力诱发各向异性的边界面本构模型,并借助ABAQUS软件提供的UMAT子程序接口,采用隐式积分算法——图形返回算法实现。通过对正常固结状态下(OCR=1)高岭土试样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ABAQUS自带的修正剑桥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本模型的模拟结果能够反映土体在偏压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各向异性现象。在此基础上,采用本模型对中等超固结(OCR=4)高岭土试样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进行模拟,并再次与ABAQUS自带的修正剑桥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中等超固结土在小应变情况下的非线性特性。相比于经典弹塑性模型,如修正剑桥模型,本模型的模拟结果更符合中等超固结土的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各向异性边界面模型 图形返回算法 ABAQUS软件 UMAT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恒高阶各向异性交通流模型基于POD方法的降阶外推差分格式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振东 徐源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75-886,共12页
利用Godunov流方法和特征投影分解方法,对守恒高阶各向异性交通流模型建立一种自由度很少、精度足够高的降阶外推差分算法,并给出这种降阶外推差分算法近似解的误差估计和算法实现.最后,用数值例子说明数值结果与理论结果相吻合,并阐明... 利用Godunov流方法和特征投影分解方法,对守恒高阶各向异性交通流模型建立一种自由度很少、精度足够高的降阶外推差分算法,并给出这种降阶外推差分算法近似解的误差估计和算法实现.最后,用数值例子说明数值结果与理论结果相吻合,并阐明这种降阶外推差分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dunov流 各向异性交通流模型 降阶外推差分算法 特征投影分解 误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Gaussian改进模型的卫星材料BRDF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超超 吴晓迪 +1 位作者 杨华 蒋剑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8-670,共3页
对目标表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进行研究,在各向异性Gaussia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波长因子,提出了改进的BRDF各向异性Gaussian计算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卫星太阳能板及包裹多层隔热材料进行了BRDF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 对目标表面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进行研究,在各向异性Gaussia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波长因子,提出了改进的BRDF各向异性Gaussian计算模型。运用该模型对卫星太阳能板及包裹多层隔热材料进行了BRDF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简洁高效,能够有效地计算物体表面材料BRDF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各向异性Gaussian改进模型 波长因子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扭曲各向异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燕 李相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3,共5页
该文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利用部分相干光复曲率张量推导出了离轴扭曲各向异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播的解析表达式,详细研究了该类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特性。研究表明:离轴扭曲各向异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光斑在湍... 该文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利用部分相干光复曲率张量推导出了离轴扭曲各向异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播的解析表达式,详细研究了该类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特性。研究表明:离轴扭曲各向异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光斑在湍流大气中将退化为非离轴高斯圆形光斑;离轴参数与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曲线随着湍流强度的减弱、扭曲参数的增大以及光源相干性减弱变化缓慢。结果还表明,利用部分相干光复曲率张量分析各类高斯-谢尔光束在大气湍流中的传播和变换特性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传输 离轴扭曲各向异性高斯-谢尔模型光束 湍流大气 复曲率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三自旋相互作用的横场中各向异性XY模型的协作参量
14
作者 刘小贤 钟鸣 陈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9,共5页
讨论了具有三自旋相互作用的横场中各向异性XY模型的量子相变和量子纠缠.数值研究了协作参量在相变点附近的行为.发现协作参量可以很好地体现系统的量子相变.
关键词 横场中各向异性XY模型 三自旋相互作用 量子相变 量子纠缠 协作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板料各向异性断裂模型及断裂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顾彬 何霁 +1 位作者 李淑慧 林忠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共14页
对金属板料各向异性断裂模型及断裂实验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细观损伤力学模型通过考虑基体的塑性各向异性,孔洞的形状、大小及空间分布来描述变形过程中损伤的各向异性演化;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CDM)通过将标量形式的... 对金属板料各向异性断裂模型及断裂实验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细观损伤力学模型通过考虑基体的塑性各向异性,孔洞的形状、大小及空间分布来描述变形过程中损伤的各向异性演化;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模型(CDM)通过将标量形式的损伤因子替换成一个损伤张量来描述材料的各向异性损伤;非耦合型各向异性断裂模型通过改变等效塑性应变增量的度量方法或对应力张量进行线性变换两种方法来描述材料的各向异性断裂。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不同几何形状的试样或者通过在试样边界上施加不同的载荷组合这两种途径来实现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断裂实验。此外,开展金属板料厚度方向的实验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板料 各向异性断裂模型 断裂实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多孔介质模型的刷式密封无间隙泵喷推进器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汤王豪 王浩然 +2 位作者 黄飞 黄修长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8-34,44,共8页
间隙流动对泵喷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及流激振动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刷式密封无间隙泵喷推进器的设计和性能开展研究,采用各向异性多孔介质模型表征刷式密封,建立了刷丝束双向流固耦合模型与含多孔介质的泵喷推进器敞水计算流体力学模... 间隙流动对泵喷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及流激振动特性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刷式密封无间隙泵喷推进器的设计和性能开展研究,采用各向异性多孔介质模型表征刷式密封,建立了刷丝束双向流固耦合模型与含多孔介质的泵喷推进器敞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根据流固耦合仿真试验确定多孔介质模型控制方程动力源项中的阻力系数,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刷式密封的结构参数,计算了优化后的刷式密封无间隙泵喷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通过与空泡水筒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相比于理想无间隙泵喷计算模型,采用多孔介质可以将扭矩计算精度提高4%。基于验证的多孔介质数值模型,开展非定常计算,获得刷式密封无间隙泵喷推进器的激励力特性,结果表明,刷式密封无间隙泵喷推进器的轴向推力脉动频谱与扭矩频谱在叶频及倍叶频处下降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间隙泵喷 刷式密封 各向异性多孔介质模型 水动力性能 非定常激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各向异性扩散LLT模型的新的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武婷婷 顾广泽 杨余飞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70,共4页
基于四阶各向异性扩散的图像去噪LLT模型,提出了一种修正不动点迭代算法.该算法以最速下降方向为搜索方向,以避免直接计算逆矩阵,减小了舍入误差,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矩阵的谱性质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56&... 基于四阶各向异性扩散的图像去噪LLT模型,提出了一种修正不动点迭代算法.该算法以最速下降方向为搜索方向,以避免直接计算逆矩阵,减小了舍入误差,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利用矩阵的谱性质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256×256的'Lena'图像,在标准差为15的高斯白噪声情况下,本文提出的算法将信噪比由SNR=11.208 8提高到SNR=16.51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各向异性LLT模型 修正不动点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模型在玉米叶面积指数垂直分布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震 杨贵军 +6 位作者 孙林 杨浩 朱耀辉 雷蕾 陈日强 张成健 刘淼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50,共12页
为更准确地监测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垂直分布,以多层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discrete anisotropic radiative transfer,DART)模型构建的模拟数据集为基础,提出一种条件约束的LAI垂直分布反演方法。首先,基于3层垂直分布... 为更准确地监测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垂直分布,以多层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discrete anisotropic radiative transfer,DART)模型构建的模拟数据集为基础,提出一种条件约束的LAI垂直分布反演方法。首先,基于3层垂直分布场景,评价DART模型对玉米冠层反射率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的模拟效果,并构建相应的模拟数据集。其次,基于模拟数据集构建LAI和PAR单参数反演模型。最后,以单参数反演模型为先验知识,通过求解约束化问题实现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玉米冠层LAI垂直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相较于单参数反演模型,约束优化条件下的反演模型精度更高。玉米上层LAI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R^(2))提高0.022,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降低0.016 m^(2)/m^(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mean-square error,NRMSE)降低1.3%;玉米中层LAI反演结果的R^(2)提高0.08,RMSE降低0.219 m^(2)/m^(2),NRMSE降低10.1%;玉米下层LAI反演结果的R^(2)提高0.069,RMSE降低0.041 m^(2)/m^(2),NRMSE降低4.6%。说明利用条件约束优化的方法进行玉米冠层LAI的垂直分布反演,能有效提高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遥感 离散各向异性辐射传输模型 光合有效辐射 叶面积指数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网络模型研究δ阿片受体的动力学与关键残基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磊 巩卫康 李春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6-1154,共9页
目的阿片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主要通过变构转导胞外区内源性配体结合信号,使其与胞内区效应蛋白偶联来介导镇痛反应。δ阿片受体(DOP)除了与疼痛控制有关外,还与情绪控制有关,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本文旨在分析DOP... 目的阿片受体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主要通过变构转导胞外区内源性配体结合信号,使其与胞内区效应蛋白偶联来介导镇痛反应。δ阿片受体(DOP)除了与疼痛控制有关外,还与情绪控制有关,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本文旨在分析DOP的结构动力学和变构效应。方法首先利用各向异性网络模型(anisotropic network model,ANM)对DOP进行建模,通过慢运动模式和快运动模式残基涨落探索DOP的结构动力学与功能的关系。然后,结合微扰响应扫描(perturbation-response scanning,PRS)对DOP中与变构通信相关的关键残基进行识别。结果慢运动模式可以很好地识别DOP的结构以及功能性钠离子结合位点,快运动模式可以识别出对蛋白质结构稳定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残基。残基运动相关性分析发现胞外/胞内的跨膜螺旋与环状区域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这些区域相互作用促进DOP与配体的结合。PRS分析中敏感性高和效应性高的关键残基在DOP的变构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这项工作有助于加强对δ阿片受体变构通讯机制的理解,并为药物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阿片受体(DOP) 各向异性网络模型 微扰响应扫描 动力学 变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Ginzburg-Landau超导模型的整体极小元 被引量:1
20
作者 寇艳蕾 丁时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7-16,共10页
研究当磁场hex小于第一临界磁场HC1时,各向异性Ginzburg-Landau超导模型整体极小元的存在性.找到了存在无涡漩的整体极小元.当Hc1《hex《Hc2时,证明了涡漩的密度等于外加磁场.
关键词 临界磁场 涡漩 各向异性Ginzburg—Landau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