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司法行政化与司法独立:悖论的司法改革——兼评法官等级制与院长辞职制 被引量:22
1
作者 谢佑平 万毅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司法改革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司法独立而实现司法公正,然而有关机关近期出台的改革措施,如法官等级评定制和院长辞职制,却可能强化法院管理制度中的行政化色彩,损害司法的独立性。这显然是与司法改革的终极目标相违背的。
关键词 司法行政化 司法独立 司法制度 悖论 司法改革 法官等级制 院长辞职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行政化与上下级法院关系重塑——兼论中国司法改革的“第三条道路” 被引量:11
2
作者 廖奕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司法行政化 下级法院 第三条道路 司法权威 中国司法改革 司法权力 上级法院 制度变迁 司法体制 法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与行政:中国司法行政化及其检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廖奕 《学术界》 2000年第1期50-57,共8页
司法行政化是中国司法改革的重大阻碍和重要对象 ,它也是研究司法改革“中端”层面的很好切入。本文从中国司法行政化的宏观观察。
关键词 司法行政化 司法权力 司法权威 司法改革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革与司法管理机制的“去行政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崔永东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6期19-25,共7页
司法管理的"去行政化"改革不应该是对司法管理权的完全否定,也不应该是否定司法管理权的行政属性,它强调的是限制或弱化当前一头独大的司法管理权,剔除其高居于司法权之上的压制性力量,将其压缩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内,并发挥其... 司法管理的"去行政化"改革不应该是对司法管理权的完全否定,也不应该是否定司法管理权的行政属性,它强调的是限制或弱化当前一头独大的司法管理权,剔除其高居于司法权之上的压制性力量,将其压缩在一个合理的空间内,并发挥其正面功能。司法管理去行政化的目标就是理顺司法权与司法管理权之间的关系,达到司法权与司法管理权之间的平衡。这是司法管理机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其远期目标应当是构建一种以司法权为主、以司法管理权为辅的司法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司法行政化 两权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司法去行政化研究
5
作者 张杨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5期82-85,共4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就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司法去行政化成为深化司法改革的应然之义。然而,我国的司法独立性、公正性长期受到行政化束缚,加之"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司法去行政化还存在诸多难点。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司法独立 司法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英格兰行政司法化传统的宪政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何国强 李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7-243,共7页
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司法行政化特征不同的是,早期英格兰走上了一条行政司法化的道路,国王通过司法完成了对社会的控制。被动、消极、中立的司法程序使得王权的行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行政司法化使得早期英格兰司法获得较早的独立;权力在... 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司法行政化特征不同的是,早期英格兰走上了一条行政司法化的道路,国王通过司法完成了对社会的控制。被动、消极、中立的司法程序使得王权的行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行政司法化使得早期英格兰司法获得较早的独立;权力在行使过程中"作茧自缚";社会秩序在平稳的司法治理中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个人权利和自由得到了极大地尊重;早期英格兰地方自治传统得以维系。因此,行政司法化很好地契合了宪政的内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英格兰 行政司法 司法行政化 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法院体制的行政化及改革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安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116,共6页
法院体制行政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因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院机关地位的行政化 ;法官制度的行政化 ;审判业务的行政化 ;审级间的行政化 ;法院机关职能的行政化。法院体制行政化造成了以下弊端 :为行政权... 法院体制行政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因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院机关地位的行政化 ;法官制度的行政化 ;审判业务的行政化 ;审级间的行政化 ;法院机关职能的行政化。法院体制行政化造成了以下弊端 :为行政权干涉司法权提供了可能 ;严重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 ;严重威胁到审级监督体系 ;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应采取下列对策 :实现司法行政和司法审判的分立 ;实行新的司法机关人事制度 ;革新案件审理体制 ,保障法官独立行使职权 ;建立新的司法机关党务领导体系 ;确立新的司法机关后勤财政管理体系 ,消除上下级司法机关的行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体制 司法行政化 司法独立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激励机制改革评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包献荣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司法激励机制改革主要以人事改革为切入口,通过对法官进行分类管理,提高进入员额制内的法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激励法官以更大热情投入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司法责任制,使法官以更为谨慎的态度来审查案件。然而,改革虽然刚刚开始,其... 司法激励机制改革主要以人事改革为切入口,通过对法官进行分类管理,提高进入员额制内的法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激励法官以更大热情投入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司法责任制,使法官以更为谨慎的态度来审查案件。然而,改革虽然刚刚开始,其背后的问题已然显现出来。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使得本轮司法改革多少显得有些闭门造车,在传统科层制管理下运作的司法激励机制已然成为了法官办案积极性的掣肘,难免让人感觉此轮改革的前途莫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行政化 员额制 司法责任制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事人资源理论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变异——基于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於勇成 魏建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8,共12页
在司法行政化背景下,法院内外部多种因素严重妨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使得当事人资源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生了变异。以四个直辖市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书为研究对象,按照与政府的亲密程度将当事人分为体制内当事人和体制外当事人,并对当... 在司法行政化背景下,法院内外部多种因素严重妨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使得当事人资源理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发生了变异。以四个直辖市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书为研究对象,按照与政府的亲密程度将当事人分为体制内当事人和体制外当事人,并对当事人及其律师的归属地进行分类,研究当事人资源对判决的影响。结果发现:体制内当事人基于来自体制的资源优势,在诉讼中获得显著高于体制外当事人的胜率;基于地理优势,本地的诉讼参与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接近本地体制核心,以获取诉讼相关资源,使得本地原告在司法判决中获取显著更高的胜率,本地律师也能显著提高其当事人的胜率。由此,提出相应司法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审判 司法行政化 当事人资源理论 司法改革 合同纠纷 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适用统一的路径和方法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卫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共12页
在成文法体制下,法律适用统一是司法的一项基本理念和原则。该原则的实施关系到成文法体制语境中,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实现法律适用的统一主要有三种路径:行政性路径、法律性路径以及学理性路径。这三种路径的作用... 在成文法体制下,法律适用统一是司法的一项基本理念和原则。该原则的实施关系到成文法体制语境中,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问题。在我国,实现法律适用的统一主要有三种路径:行政性路径、法律性路径以及学理性路径。这三种路径的作用机制和效用各有所不同。尽管行政性路径和方法直接、高效,但基于司法行政化本身的结构性弊端,从今后的发展来看该路径应当调整、限缩;在法律性路径中,救济程序中的上诉审还应当进一步完善和充实,通过设立法律审强化其法律适用的统一;学理性路径和方法是今后应该大力充实和发展的方向,但这一方向面临着学术与司法实践大环境的调整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适用 案例指导 司法解释 救济程序 司法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庭审实质化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天武 陈雪珍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1,共6页
在司法行政化、控辩失衡、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制约之下,我国刑事庭审依然普遍存在走过场、庭下看案卷判案、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虚化现象。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之路在我国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庭审实质化的内涵,厘... 在司法行政化、控辩失衡、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制约之下,我国刑事庭审依然普遍存在走过场、庭下看案卷判案、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虚化现象。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之路在我国仍然面临诸多困境,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庭审实质化的内涵,厘清"审判中心主义"与"庭审实质化"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在当前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探讨刑事庭审实质化的实现路径,实现定罪量刑辩论实质化、庭审证据调查实质化和心证形成庭上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审判中心主义 司法行政化 笔录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案件质量评估制度的功能预期与超负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大军 谢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89,共6页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案件质量评估制度,旨在以量化的方式对整体司法活动进行考核、汇总与引导,其涵盖当前技术水平、认知水平进步所带来的福利,目的是促使审判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和系统化的转型。但在现有条件下,案件质量评估制度却无... 目前我国所建立的案件质量评估制度,旨在以量化的方式对整体司法活动进行考核、汇总与引导,其涵盖当前技术水平、认知水平进步所带来的福利,目的是促使审判管理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和系统化的转型。但在现有条件下,案件质量评估制度却无法实现设计者的主观意图,制度设计的失误与指标治理的困境阻碍了制度预期的"指挥棒"功能的发挥。实际上,案件质量评估制度根本就没有能力满足社会的此种功能需求,功能互惠结构中的案件质量评估制度受到结构的宰制而失去了功能自主,反而产生出强化司法行政化的隐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司法改革 案件质量评估制度 制度功能预期 “指挥棒”功能 司法行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庭审虚化的若干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步洋洋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9,共9页
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应当以庭审为中心,这不仅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遵循司法运行之规律,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刑事庭审却常常被置于一种被"虚化"的境遇,法庭审判... 刑事诉讼中的事实认定,应当以庭审为中心,这不仅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遵循司法运行之规律,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保障。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刑事庭审却常常被置于一种被"虚化"的境遇,法庭审判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导致刑事庭审虚化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的司法体制原因,又有微观的制度运行等原因。总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诉讼结构上的侦查中心主义;庭审内容上的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司法运作上的行政化模式;庭前会议实体化以及庭下、庭外活动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审虚化 侦查中心主义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 司法行政化 庭前 庭下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审:制度机理与演进路向——以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为背景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卫平 刘子赫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2-118,共17页
提审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较为独特的制度。完善提审制度是本次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改造案件报请的制度依托,其目的是在审判重心下沉的背景下,通过提高特定类型案件的审理级别,促进法律统一适用和避免地方保护主义... 提审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较为独特的制度。完善提审制度是本次四级法院职能定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改造案件报请的制度依托,其目的是在审判重心下沉的背景下,通过提高特定类型案件的审理级别,促进法律统一适用和避免地方保护主义。提审是有别于其他管辖规则的主动调整规则和例外裁量规则。提审受我国四级法院兼治初审管辖的传统以及司法行政化管理理念的影响。从实践来看,提审在过往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运行逻辑本质上与司法权和司法组织的运行理念及应有机理有隙,因此,未来可逐步通过完善保障司法公正和促进法律统一的制度予以弥补,逐渐弱化提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审 级别管辖 案件报请 司法行政化 法院审级职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