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重建技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建新 袁燕文 +5 位作者 彭伟谦 唐煜欣 陈新岐 王毅钧 沈海平 李瑞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0-765,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5月~2021年3月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前检查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术前...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对右半结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5月~2021年3月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前检查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术前行薄层增强CT检查后运用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指导实际手术,对照组术前只行常规增强CT检查,观察实验组术中探查血管变异、肿瘤动脉供血、肿瘤定位等情况与三维可视化重建模型符合率、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结直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意外损伤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比例、术后住院时间、腹腔总引流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手术耗时更短(P<0.05),在术中出血量、血管意外损伤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比例、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腹腔引流量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术前清晰显示结肠形态和走向、肿瘤位置、各主要血管的解剖与变异以及癌肿供血血管,与实际手术探查符合率100%,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100%。结论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右半结肠癌的血管解剖和变异、以及肿瘤与供血动脉的关系,能更安全有效地从肿瘤学角度施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技术 腹腔镜 右半肠癌 d3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蔚东 张阳德 +1 位作者 Choi Gyuseog Lee Intaek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遵循非接触分离原则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D3根治术的方法。方法:1996年6月~2004年8月对87例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行D3根治术,按照沿外科干游离肠系膜上血管根部淋巴结、游离右半横结肠与升结肠、体外肿瘤肠管切除并吻合的手术... 目的:探讨遵循非接触分离原则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D3根治术的方法。方法:1996年6月~2004年8月对87例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行D3根治术,按照沿外科干游离肠系膜上血管根部淋巴结、游离右半横结肠与升结肠、体外肿瘤肠管切除并吻合的手术路径进行手术。结果:手术时间120~397min,平均212min。淋巴结清扫总数9~91枚,平均35枚;其中结肠上旁淋巴结0~50枚,平均17.5枚;系膜间淋巴结0~20枚,平均10.4枚;血管根部淋巴结0~39枚,平均7.5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1%(14/87),其中切口感染8例(9.2%),术后肠梗阻2例(2.3%),术后吻合口周围炎2例(2.3%),腹腔脓肿与局限性积液2例(2.3%)。84例随访12~113个月,平均45个月,生存3年以上30例,期间失访36例。结论:在遵循肿瘤完整切除原则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操作路线明确、出血少、视野清晰,是完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痛切除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腹腔镜 d3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中间入路逆行法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要点与难点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祖定 伍家发 +4 位作者 刘中宁 陈翌 黄永柱 刘滨洋 姚松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741-743,75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逆行法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6月,对20例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曲癌,采用腹腔镜中间入路逆行法,以解剖肠系膜上静脉进行淋巴结清扫,进入正确的外科平面,最后离断外周固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逆行法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方法。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6月,对20例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曲癌,采用腹腔镜中间入路逆行法,以解剖肠系膜上静脉进行淋巴结清扫,进入正确的外科平面,最后离断外周固定装置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果17例用腹腔镜中间入路逆行法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1例游离肠系膜血管根部时出血,2例腹腔粘连)。17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26~186rain,平均145.3min,术中出血60~200ml,平均85ml,清扫淋巴结12~18枚,平均16.5枚,阳性淋巴结0~7枚,平均4.4枚,术后24~72h恢复胃肠功能,术后住院8~13d,平均11d,均顺利恢复,术后切缘病理均无肿瘤残余。术后均予以化疗,随访6~26个月,平均20个月,无复发、转移。结论掌握腹腔镜中间入路逆行法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要点与难点,可简化手术程序,节省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该方法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入路逆行法 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半结肠癌患者完整系膜切除术和D3根治术的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短期结果比较 被引量:13
4
作者 丛进春 陈春生 +3 位作者 冯勇 马明星 夏志秀 刘鼎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591-1596,共6页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的比较,探讨对Ⅱ/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术/D3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7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别实施完整系膜切除术/D3根治术,其中开腹... 目的:通过与开腹手术的比较,探讨对Ⅱ/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术/D3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7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别实施完整系膜切除术/D3根治术,其中开腹组82例、腹腔镜组96例,比较两组间的并发症、生存率以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要少于开腹组,切口长度也明显较开腹组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后者快,住院时间也较短(P<0.001),两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检出的淋巴结数无差异(P>0.05)。术后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出血、尿潴留、肠梗阻、淋巴漏的并发症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随访56个月,开腹组和腹腔镜组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9.0%和91.7%(P=0.357),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4.6%和94.3%(P=0.8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Ⅱ/Ⅲ期右半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完整系膜切除术/D3根治术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肠癌 腹腔镜 完整系膜切除术 d3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D3根治术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建新 沈海平 +8 位作者 袁燕文 李伊敏 李新 宋睿 唐煜欣 彭伟谦 王毅钧 李力波 李瑞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3-1540,共8页
目的初步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D3根治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薄层增强CT检查后运用商业重建软件进... 目的初步探索三维可视化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D3根治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薄层增强CT检查后运用商业重建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并指导实际手术。结果三维可视化重建模型清晰显示结肠形态和走向、肿瘤位置、各主要血管以及癌肿供血血管解剖与变异,与实际手术探查符合率100%,根据三维模型术前拟定的结直肠癌D3根治术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方案符合率100%。全组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血管意外损伤数目为0,手术时间(162.1±51.7)min,术中失血量(58.6±46.3)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51.7±36.7)h,术后住院时间(8.2±6.5)d。术后出现并发症者4例,其中炎性肠梗阻1例,吻合口漏1例,淋巴漏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所有并发症均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无术中及术后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1±3.8)cm,淋巴结(包含系膜内癌结节)清扫数目(28.8±39.1)枚,其中阳性淋巴结数目(3.9±2.5)枚;肿瘤分期:Ⅰ期4例,Ⅱa期8例,Ⅱb期5例,Ⅲa期15例,Ⅲb期5例,Ⅲc期3例。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及其血管变异基础上,不但能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更能在符合肿瘤学基础上施行精准的腹腔镜结直肠癌D3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腹腔镜 肠癌 d3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肠系膜上动脉入路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6
作者 徐李帅 胡昊 +5 位作者 杨成 符清胜 汪嘉伟 张旭 黄晓旭 许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入路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D3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7... 目的探讨改良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入路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D3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77例临床资料。2022年8月前42例行传统SMA入路(对照组,仅以回结肠血管蒂为SMA尾侧标识),2022年8月后35例行改良SMA入路(改良组,以屈氏韧带和回结肠血管蒂分别为SMA的头、尾侧标识)。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手术时间短[(147.3±35.8)min vs.(173.4±29.9)min,t=-3.428,P=0.001],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引流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SMA入路行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安全性和可行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肠癌 肠系膜上动脉 d3淋巴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半结肠癌行完整结肠手膜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近期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孔琦 王道明 +3 位作者 胡凯峰 朱家胜 姚凯 夏亚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1,共3页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7例行CME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和同期行传统根治术治疗的3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7例行CME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和同期行传统根治术治疗的3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评价手术质量,对比短期疗效。结果:CME组达到优层面切除26例(96.3%),显著高于对照组14例(43.8%),淋巴结清扫平均总量CME组明显多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阳性淋巴结检出率CME组Dukes A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Dukes B期和C期患者阳性淋巴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ME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根治术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E手术通过高质量的标准化手术完整切除结肠系膜并最大化地清扫淋巴结,从而提高结肠癌的手术疗效,且不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肠系膜切除 右半肠癌 传统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8
作者 杨卫华 高愫 张松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0,328,共4页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CME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施...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CME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4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手术组施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清扫淋巴结(22.1±7.8)枚,明显多于开腹组(18.6±4.3)枚(t=2.436,P=0.017),其中Ⅱ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t=0.758,P=0.454),Ⅲ期腹腔镜组明显多于开腹组[(23.0±6.0)枚vs.(18.2±5.1)枚,t=2.699,P=0.000]。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P=0.476;t=-1.547,P=0.126)。腹腔镜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9.0±1.3)d vs.(10.3±2.2)d,t=-2.950,P=0.004],术后排气时间[(3.1±1.2)vs.(4.8±1.4)d,t=-5.767,P=0.000],术后进食时间[(4.3±0.8)d vs.(6.2±1.3)d,t=-7.817,P=0.000],术后住院时间[(10.6±2.8)d vs.(15.8±4.6)d,t=-6.065,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vs.28.9%,χ2=4.504,P=0.034)均显著短于/低于开腹组。结论 CME在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安全、可行,可保证切除系膜的完整性和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切除术 右半肠癌根治术 淋巴清扫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快速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9
作者 林天胜 张庆洪 +2 位作者 蔡桦立 熊迪生 尤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3-687,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科147例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接受快速康复治疗(fast track surgery,FTS),79例依我院常规执行围术期准备及处理,比较...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1月我科147例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接受快速康复治疗(fast track surgery,FTS),79例依我院常规执行围术期准备及处理,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常规组相比,FTS组在术后胃管留置时间[(1.6±0.6)d vs.(3.0±0.9)d,t=-10.565,P=0.000],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2±1.1)d vs.(9.3±2.3)d,t=-16.700,P=0.000],导尿管留置时间[(3.3±0.8)d vs.(3.7±1.0)d,t=-2.804,P=0.006],首次下地活动时间[(2.2±0.4)d vs.(2.5±0.6)d,t=-3.506,P=0.000],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4±0.9)d vs.(3.8±0.8)d,t=-2.853,P=0.002]以及术后住院时间[(8.6±2.7)d vs.(12.4±2.3)d,t=-9.369,P=0.000]明显缩短,而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4.5±1.1)d vs.(4.8±1.2)d,t=-1.570,P=0.059]。与常规组相比,FTS组术后非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减少[1.5%(1/68)vs.11.4%(9/79),χ~2=4.217,P=0.040],而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4%(3/68)vs.11.4%(9/79),χ~2=2.375,P=0.123]。结论基于FTS指南的术前营养支持减少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非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使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营养支持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右半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德森 李国材 +3 位作者 张亚奇 陈敏山 马国胜 梁文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3期60-63,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癌瘤。近年来尽管采取了各种治疗措施,其根治术的效果提高甚微。本文分析我院36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效果,旨在寻找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和探索提高手术疗效的途径。
关键词 肠癌根治术 长期随访 淋巴转移 癌瘤 癌局部复发 实际局部复发率 右半 左半肠切除术 肠癌 隆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19d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其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天明 严群 +1 位作者 王向阳 王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2-617,共6页
目的观察miR-519d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结肠癌细胞系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系NCM460和结肠癌细胞系HCT116、SW620、LOVO、HT29中miR-519d的表... 目的观察miR-519d在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结肠癌细胞系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人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系NCM460和结肠癌细胞系HCT116、SW620、LOVO、HT29中miR-519d的表达差异。将结肠癌细胞系SW620分为3组,即miR-519d过表达组(miR-519d组)、阴性对照组(miR-NC组)及空白对照组(Blank组),采用Lipofetamine^(TM) 3000分别转染miR-519d mimics及阴性对照序列(Scramble),Blank组仅给予空白对照。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采用PI/AnnexinⅤ-FITC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能力,采用Transwell法测定细胞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测定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变化。结果结肠癌细胞系HCT116、SW620、LOVO和HT29的miR-519d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系NCM460(均P<0.05)。转染24 h后,miR-519d组miR-519d相对表达量高于miR-NC组(t=43.060,P<0.01),Blank组与miR-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T实验显示,细胞铺板72 h及96 h时miR-519d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miR-NC组(均P<0.05),Blank组与miR-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519d组细胞凋亡率高于miR-NC组[(23.65±1.23)%vs.(4.96±0.63)%,P=0.002],miR-NC组与Blank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519d组侵袭细胞数少于miR-NC组[(55±8)vs.(137±14),P=0.003],Blank组与miR-NC组侵袭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519d组XIAP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iR-NC组[(0.32±0.04)vs.(1.0±0.05),P<0.01],Blank组与miR-NC组XIAP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519d组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miR-NC组[(0.44±0.04)vs.(1.05±0.07),P<0.01],Blank组与miR-NC组STAT3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R-519d过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TAT 3和XIAP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19d 肠癌 增殖 凋亡 STAT3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辅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技能评价
12
作者 魏鹏宇 高加勒 +2 位作者 季冒童 谭园园 姚宏伟 《中国癌症杂志》 2025年第7期637-641,共5页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作为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标准术式,因其复杂的解剖层次和精细的操作技术要求,对手术医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临床实践中,手术技能评估仍主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评价,而这种传统模式存在评估效率低下、标准...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作为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标准术式,因其复杂的解剖层次和精细的操作技术要求,对手术医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临床实践中,手术技能评估仍主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评价,而这种传统模式存在评估效率低下、标准不统一等固有局限性。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为建立客观、精准的手术自动化评价体系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支撑。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现状,深入论证了构建智能化手术评价系统的临床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并系统呈现了本中心在该领域的前沿探索成果。展望未来,基于AI的智能评价系统将有望实现手术技能评估的标准化和定量化,这不仅将革新外科医师培训体系、提升多中心临床研究质量,更将推动精准外科诊疗规范的标准化进程,对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腹腔镜右半肠癌根治术 手术技能评价 人工智能 智能评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肿瘤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辉 詹刚 +4 位作者 周骏 杨瑞 李中虎 杨凯 孙炜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胃泌素-17(gastrin-17,G-17)、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进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10例进行临床及随访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每组55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血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以及生存情况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腹腔镜组患者血清PGⅠ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G-17、HIF-1α及MACC1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早期,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开腹组(5.45%vs.20.00%)(P<0.05)。腹腔镜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91%、80.00%、78.18%,开腹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27%、74.55%、70.91%,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治疗的患者生存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安全性较好,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改善患者PG、G-17、HIF-1α及MACC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远端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低氧诱导因子-1Α 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1例
14
作者 李燕霞 周晓莉 +2 位作者 顾文贤 李婷 程羽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4-215,共2页
患者男性,67岁,2020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胃镜示十二指肠乳头处类圆形低回声团块,向腔内突出,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大小约1.5 cm×1.8 cm,表面糜烂(图1)。超声胃镜示十二指肠乳头隆起,开口呈颗粒型,乳头... 患者男性,67岁,2020年8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胃镜示十二指肠乳头处类圆形低回声团块,向腔内突出,边界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大小约1.5 cm×1.8 cm,表面糜烂(图1)。超声胃镜示十二指肠乳头隆起,开口呈颗粒型,乳头下方见黏膜下隆起,大小约2.0 cm×1.0 cm。患者无腹痛、腹泻、黄疸、黑便。术前血清肿瘤指标AFP、CEA、CA-199、CA724、CY211、NSE均正常,鳞状上皮癌抗原轻度升高为1.68 ng/mL(正常范围0~1.5 ng/mL)。于2018年9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018年8月于本院行结肠管状腺瘤内镜下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 医院体检 CA724 超声胃镜 低回声团块 右半肠癌根治术 内部回声 颗粒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实现虚拟现实技术手术直播
15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5-925,共1页
2016年5月3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郑民华教授成功为一名82岁的女性患者实施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并首次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展现手术室全景、3D腹腔镜画面同时通过VR... 2016年5月3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外科/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郑民华教授成功为一名82岁的女性患者实施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并首次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展现手术室全景、3D腹腔镜画面同时通过VR眼镜直播。手术观摩者不仅能通过VR眼镜实现两种画面的实时观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手术观摩 右半肠癌 根治术 胃肠外科 腔镜 沉浸式 微创外科 医学教育 空间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