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残余环流暴雨模式预报检验分析
1
作者 国肖祎 王承伟 齐铎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101-107,共7页
为了了解气象数值模式对台风残余环流暴雨的预报能力,以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全球模式降水预报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023年8月2日和2024年7月31日的超强台风“杜苏芮”“格美”残余环流影响... 为了了解气象数值模式对台风残余环流暴雨的预报能力,以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全球模式降水预报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对2023年8月2日和2024年7月31日的超强台风“杜苏芮”“格美”残余环流影响黑龙江的暴雨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3种模式120~216 h时效对2次暴雨基本没有预报能力,均从96 h开始稳定预报出有大范围暴雨,但预报的落区偏差较大,预报的最大降水量比实况明显偏小,CMA模式暴雨落区预报相较于ECMWF、JMA模式有一定优势。基于以上分析,针对模式预报存在的偏差提出了应对台风残余环流暴雨的防灾减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气象数值模式 预报检验 防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葵”台风残涡极端暴雨的对流组织特征及成因
2
作者 陈涛 李嘉睿 +1 位作者 许先煌 谌芸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92,共16页
基于多源观测数据揭示了台风“海葵”残涡极端降水过程中的对流组织和发展特征,并从环流热动力特征和涡度收支分析了大湾区极端降水成因。粤港澳大湾区极端暴雨发生在“海葵”减弱残涡环流背景下,在累计降水量、短时雨强等方面具有显著... 基于多源观测数据揭示了台风“海葵”残涡极端降水过程中的对流组织和发展特征,并从环流热动力特征和涡度收支分析了大湾区极端降水成因。粤港澳大湾区极端暴雨发生在“海葵”减弱残涡环流背景下,在累计降水量、短时雨强等方面具有显著极端性特征。2023年9月7—8日台风残涡环流在珠江口北侧停滞回旋并重新增强,珠江口地区附近出现罕见的准静止“人”字形的组织化对流结构,对流单体在港岛南侧合并增强,并自南向北经过港深地区造成极端强降水。雨滴谱观测表明降水具有高粒子密度的海洋型对流降水特征,在降水增强时段雨滴直径显著增加,有效提升了暖云降水强度。雷达观测表明对流垂直结构具有低质心特征,云顶高度超过8 km,深厚暖云中的降水粒子的碰并增长特征明显,产生了高数密度、大直径的雨滴特征。在弱环境场引导气流下台风残涡移动缓慢,残涡低层环流的复苏增强与对流层中层潜热垂直梯度有直接关系;7日夜间开始粤东沿海边界层东风急流快速增强,在残涡旋转作用下与来自南海的西南暖湿季风气流汇合为涡旋东部的东南急流,边界层中尺度东南风急流脉动风速超过20 m·s^(-1),急流出口区的中尺度辐合和锋生作用导致了气流交汇点附近出现持续性的对流触发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残余环流 极端暴雨 对流 低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格美”(2403号)致湘东南极端暴雨成因分析
3
作者 罗源 王瑶 +3 位作者 刘炼烨 唐明晖 谭可欣 胡燕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4,123,共7页
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影响,湘东南遭遇破历史极值的极端暴雨过程,其中资兴市天鹅山站24 h累积降雨量高达642.5 mm。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和WRF模式模拟,探讨极端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1)台风“格... 2024年7月受台风“格美”影响,湘东南遭遇破历史极值的极端暴雨过程,其中资兴市天鹅山站24 h累积降雨量高达642.5 mm。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和WRF模式模拟,探讨极端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1)台风“格美”沿西北路径移动时,台风西侧西北气流在南岭山脉前侧出现低层风速辐合加强了上升运动,且湖南处于高能高湿环境中,有利于极端暴雨发生。(2)湘东南整层水汽饱和、具有较强热力不稳定、较强上升运动等条件。(3)湘东南降雨最强时段,较高浓度的大雨滴维持时间长达10 h,降雨效率高。(4)南岭山脉地形的抬升,使得降雨较无地形时增加约150 mm,是湘东南出现极端暴雨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格美” 极端暴雨 双偏振雷达 地形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花”台风影响下扬州市大暴雨天气多尺度分析
4
作者 谢礼莎 沙维茹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45-147,共3页
利用ERA5的1°×1°再分析数据对2021年7月28日扬州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发现台风“烟花”滞留时间长,强度减弱慢是其造成极端降水的重要原因。在鞍形场背景下,引导气流弱,在陆地上长时间滞留;高空辐散抽吸、低层... 利用ERA5的1°×1°再分析数据对2021年7月28日扬州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发现台风“烟花”滞留时间长,强度减弱慢是其造成极端降水的重要原因。在鞍形场背景下,引导气流弱,在陆地上长时间滞留;高空辐散抽吸、低层急流输送及平坦的下垫面是其强度减弱缓慢的原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和水汽通量的输送及辐合,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通过ERA5的0.25°×0.25°再分析数据对7月28日的两段强降水时段进行诊断分析,发现两段时间的降水性质有所差异,早晨的降水为台风本体螺旋雨带降水,而傍晚的降水是高层冷空气入侵后产生的对流降水,傍晚时段的大气层结、对流能量和热力、动力条件均更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暴雨天气 台风 螺旋雨带 对流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贝碧嘉”影响下的砀山县大暴雨过程分析
5
作者 张欣然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108-112,共5页
为提高安徽砀山县台风暴雨预报能力,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高空实况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数值预报资料等,对2024年9月17—18日台风“贝碧嘉”影... 为提高安徽砀山县台风暴雨预报能力,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利用地面自动站降水资料、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高空实况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数值预报资料等,对2024年9月17—18日台风“贝碧嘉”影响下的大暴雨天气实况、大气环流背景及天气形势、单站探空和物理量场、雷达回波演变特征、数值预报检验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台风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台风倒槽,辐合明显;台风移动缓慢,维持时间较长,东部水汽输送通道维持,水汽条件好等。温度特征、水汽条件、风场特征、稳定度指标等均有利于此次台风暴雨的发生。雷达回波中组合反射率因子的大小对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依据。在各个数值预报中,EC模式对此次台风“贝碧嘉”的路径预报和降水预报准确率较高,其预报的台风路径、降水落区和降水量级更接近实况。本文为相关地区提供更精准的台风气象预报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贝碧嘉” 暴雨 天气实况 雷达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暴雨对河南地区农作物生产影响的空间分析
6
作者 刘春玲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172-174,共3页
依靠空间分析手段,全面探究了台风暴雨对河南地区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河南是我国关键的粮食产地,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对极端天气状况十分敏感。研究表明,台风暴雨会通过直接物理破坏、土壤冲刷以及二次灾害等途径来影... 依靠空间分析手段,全面探究了台风暴雨对河南地区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河南是我国关键的粮食产地,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对极端天气状况十分敏感。研究表明,台风暴雨会通过直接物理破坏、土壤冲刷以及二次灾害等途径来影响农作物生长,而且不同地方所受影响的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别。利用创建的“灾害强度—农作物脆弱性—区域恢复力”三维分析架构,表现出河南东部平原地带和西部丘陵地带农作物受损的区别之处。不仅有助于为区域农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提供供应新的技术路线,还对捍卫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农作物生产 空间分析 河南地区 灾害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感市一次台风低压暴雨过程诊断及中尺度分析
7
作者 姜敏 包钟秀 +2 位作者 罗金芳 周婷 宋哲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178-180,183,共4页
利用各家数值预报资料,结合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卫星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22年7月4—5日孝感市一次低压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台风登陆后北上,在台风低压、低空急流和高空槽共同作用下,暴雨中尺度系... 利用各家数值预报资料,结合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卫星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对2022年7月4—5日孝感市一次低压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台风登陆后北上,在台风低压、低空急流和高空槽共同作用下,暴雨中尺度系统活动产生,具有局地性强、短时雨量大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2)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造成了此次大暴雨,第一阶段在4日下午MCS云团从江汉平原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发展期间,暴雨出现在云顶温度迅速降低后;第二阶段在5日下午至夜间低涡云系向东北方向旋转移动时,冷暖空气交汇,在孝感上空出现短时强降水。(3)地面复合线是此次过程的触发条件,低空急流是暴雨的重要水汽和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台风“暹芭” 中尺度云团 地面中尺度辐合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Morakot(2009)暴雨中关键尺度位涡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冉令坤 郝寿昌 +1 位作者 刘璐 齐彦斌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6-850,共15页
采用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格点分析资料进行多尺度分解,诊断分析台风Morakot(2009)登陆福建省霞浦市过程中位涡的多尺度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尺度位涡正压项通量散度对位涡正压项局地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次台风登陆过程中... 采用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格点分析资料进行多尺度分解,诊断分析台风Morakot(2009)登陆福建省霞浦市过程中位涡的多尺度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多尺度位涡正压项通量散度对位涡正压项局地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次台风登陆过程中位涡主要包含第4、5关键尺度(理论波长范围为96.4~160.67 km)动力扰动和第3、4关键尺度(理论波长范围为64.27~128.54 km)热力扰动的综合信息.由于关键尺度位涡正压项的强度大于斜压项,因而位涡主要体现了第4、5动力尺度垂直涡度与第3、4热力尺度广义位温垂直梯度的耦合作用.第4、5动力尺度西南扰动气流为台风暴雨提供充足的水汽供应,在台风环流西北侧产生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为强对流系统的发生提供有利动力条件.第3、4热力尺度的广义位温扰动一方面增加降水区大气湿斜压性,另一方面在降水区低层形成位势不稳定,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潜在不稳定能量.位涡正压项方程强迫项的分析表明,关键尺度位涡正压项通量输送对位涡正压项局地变化有一定贡献,影响位势稳定度的变化.在台风登陆后,关键尺度位涡及位涡正压项通量散度都有所减小,使得垂直涡度和位势稳定度的变化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morakot暴雨 位涡 广义位温 关键尺度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台风暴雨型滑坡的降雨阈值研究——以泰顺县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强 刘明军 +4 位作者 张泰丽 伍剑波 朱延辉 史洪峰 常晓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7-205,共9页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暴雨诱发了大量山体滑坡。建立诱发台风暴雨型滑坡的降雨阈值模型,可为该地区的滑坡预警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浙江省泰顺县2007—2022年以来发生的滑坡信息和日降雨量数据,进行了诱发滑坡的台风暴雨事件编目,初步...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暴雨诱发了大量山体滑坡。建立诱发台风暴雨型滑坡的降雨阈值模型,可为该地区的滑坡预警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浙江省泰顺县2007—2022年以来发生的滑坡信息和日降雨量数据,进行了诱发滑坡的台风暴雨事件编目,初步揭示了台风暴雨型滑坡的发育规律和触发降雨特征,通过降雨强度(I)、降雨历时(D)的幂律关系构建了滑坡临界降雨阈值模型,并开展了不同台风降雨雨型的阈值模型对比。结果表明:台风暴雨型滑坡大量发生在与台风登陆方向接近的迎风坡,坡表植被多为乔木和竹林;诱发滑坡的台风降雨一般持续2~3 d,且降雨过程集中,降雨雨型以单峰型为主,总降雨量一般在200 mm以上;台风暴雨诱发滑坡的降雨阈值显著高于一般性的降雨,这种差异与台风降雨模式及大尺度气候环境有关;雨型也会显著影响降雨阈值,随着降雨峰值的后移,阈值逐渐降低,表明台风暴雨型滑坡对长时间降雨后出现的强降雨事件更加敏感。通过降雨阈值模型对9次台风降雨事件是否诱发滑坡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证明该模型及研究思路对台汛期东南沿海的滑坡监测预警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滑坡 降雨阈值 雨型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侯慧 吴文杰 +4 位作者 魏瑞增 何浣 王磊 李正天 林湘宁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6-102,共7页
极端台风暴雨灾害具有非线性、极差大以及多峰值等特点。为使电网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辨识关键台风暴雨灾害特征;然... 极端台风暴雨灾害具有非线性、极差大以及多峰值等特点。为使电网及时获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XGBoost台风暴雨电力气象混合预测模型。首先,利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辨识关键台风暴雨灾害特征;然后,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训练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以挖掘台风暴雨时序特征,使用极限梯度提升算法替换模型输出层以缓解过拟合问题;最后,以2023年台风泰利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预测精度的提升可达40.8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暴雨预测 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电网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城市台风暴雨时空变化致涝特征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冰雪 史超 +4 位作者 侯精明 王添 陈光照 王兴桦 申若竹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0-452,共13页
为探明台风暴雨时空变化对中国沿海城市内涝过程的影响,应用地表水及其伴随输移过程数值模型,以中国沿海城市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种移动台风降雨情景和静止台风降雨情景下的城市内涝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移动方向下... 为探明台风暴雨时空变化对中国沿海城市内涝过程的影响,应用地表水及其伴随输移过程数值模型,以中国沿海城市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种移动台风降雨情景和静止台风降雨情景下的城市内涝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移动方向下的降雨会导致内涝监测点积水时间滞后,向正西方向及西北方向移动时,积水时间滞后0~0.5 h;向正北方向移动时,积水时间滞后1.5 h;向北偏东30°方向移动时,积水时间滞后1.5~2 h。(2)在92%的模拟工况下降雨的移动会削减积水量和积水深度,水深峰值最大削减率达4.46%;降雨重现期从5 a增大到50 a时,积水水深峰值削减率从0.49%下降到0.10%。(3)双峰型降雨与单峰型降雨对城市内涝积水的影响规律相似,但前者的影响作用更小。因此,在受台风暴雨侵袭的城市区域,防灾减灾部门应考虑台风暴雨的时空移动特征,进一步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降雨移动 城市内涝 数值模拟 沿海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引发中国东部暴雨的影响原因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怡轩 于翡 徐国强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4-844,共11页
台风“暹芭”不仅是2022年首个登陆中国的台风,也是自2015年台风“彩虹”以来登陆粤西的最强台风,其登陆后减弱的残余环流不断北移,深入内陆与中纬度西风槽相结合,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了影响范围广且持续性强的暴雨过程,为了研究引起这... 台风“暹芭”不仅是2022年首个登陆中国的台风,也是自2015年台风“彩虹”以来登陆粤西的最强台风,其登陆后减弱的残余环流不断北移,深入内陆与中纬度西风槽相结合,给我国东部地区带来了影响范围广且持续性强的暴雨过程,为了研究引起这种罕见天气过程的影响因子,基于区域中尺度预报系统CMA-MESO(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scale Model)5.1版本对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北上过程共设计6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暹芭”东西两侧的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两个反气旋有利于低压环流北上,在我国东部广阔平原和丘陵的地形条件下,槽前西南气流不断引导其快速向东北方向移动;台风“暹芭”进入渤海后,受槽后干冷空气影响,冷空气入侵环流底部,斜压性增强,暖湿气流显著抬升,对流不稳定结构进一步增强;同时有来自南海的深厚西南暖湿气流和台风“艾利”外围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在地形、动热力和水汽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台风“暹芭”残余环流在我国东部引发大暴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暹芭” 地形 西风槽 水汽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的江西台风暴雨分布环境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星球 李婕 +1 位作者 尹小飞 马锋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4-724,共11页
基于1961—2019年影响江西的179个台风暴雨过程降雨资料和ECMWF再分析0.125°×0.125°资料,结合台风暴雨分布的EOF分型和登陆地点分类分析得出江西的台风强降水主要有5种分布类型,构建台风暴雨的预报模型,以期提高台风暴... 基于1961—2019年影响江西的179个台风暴雨过程降雨资料和ECMWF再分析0.125°×0.125°资料,结合台风暴雨分布的EOF分型和登陆地点分类分析得出江西的台风强降水主要有5种分布类型,构建台风暴雨的预报模型,以期提高台风暴雨的预报准确率。所有台风强降雨个例中台风环流与副高之间存在明显的急流,进入江西时仍有螺旋雨带,除了台风路径和强度,暴雨落区主要与高层辐散、环流内低层辐合、地形、西风带系统、西南季风等有关。全省型:200 hPa上江西中北部处南亚高压中,台风登陆福建在副高西侧西北行穿过江西,环流四周的低层急流和气旋性切变造成暴雨、大暴雨;台风登陆广东在两环副高之间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结合造成江西大范围强降雨和远距离暴雨;台风登陆浙江在副高南侧西行进入江西北部,螺旋雨带造成大范围强降雨。中南型:配合200 hPa上江西北部有辐合区、南部为辐散区,台风登陆福建西行穿过江西中南部,对流层中层急流位于江西北部限制了雨区向北发展,强降雨出现在台风西侧、东侧的急流前部或南侧气旋性切变中;台风登陆广东东行,东侧东南急流与地形、西风带系统结合,造成江西中南部强降雨。东北型:台风登陆福建北上穿过赣东北,受西南季风影响,环流四周低空急流和气旋性切变配合高层辐散造成江西东北部强降雨。台风登陆浙江西行在安徽境内徘徊,螺旋雨带造成赣东北强降雨。东南型:200 hPa上有高空槽东移影响江西,台风登陆福建从副高西侧北上,台风长轴转为东北-西南向,环流东侧偏南急流、南侧气旋性切变造成江西东部、南部强降雨。中部型:台风登陆福建西北行穿过江西中部,对流层中层急流位于江西北部,台风南侧辐合区配合200 hPa上江西中部有辐散区造成强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EOF 环境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启动时间和双台风对“21.7”河南极端暴雨事件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心怡 张熠 +2 位作者 刘昊炎 王其伟 王迪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8,共15页
对发生在2021年7月18日至21日的河南极端暴雨事件(“21.7”河南暴雨)进行集合模拟数值试验,旨在探究模拟启动时间以及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对此次暴雨事件的影响.不同模拟启动时间的试验组分析表明,在降水峰值发生前24 h启动的一组... 对发生在2021年7月18日至21日的河南极端暴雨事件(“21.7”河南暴雨)进行集合模拟数值试验,旨在探究模拟启动时间以及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对此次暴雨事件的影响.不同模拟启动时间的试验组分析表明,在降水峰值发生前24 h启动的一组试验能够最准确地模拟双台风的路径和强度演变特征,其再现了“21.7”河南暴雨中心位置、强度及时间演变特征,这主要是由于该试验很好地再现了低层东南风急流及其动力辐合特征,基于此最优试验移除台风环流后,副热带高压西伸南压且水汽输送路径随之发生调整.通过定量分析降水关键区的整层水汽通量发现,在降水最大峰值出现的时段内,台风“烟花”和“查帕卡”分别削弱了东南风和偏南风的水汽输送,表明台风的存在对降水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某些时段内反而减缓了河南地区的极端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7”河南暴雨 水汽输送 台风“烟花”(2021) 模拟启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15
作者 满好 熊朝正 +3 位作者 吉锋 石豫川 王敬勇 赵涛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5-132,共8页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具有很高的突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对这种特殊类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利奇马”台风引发的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泥石流灾害为典型案例,在现场勘探、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查明了泥石流沟谷特征、形... 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具有很高的突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对这种特殊类型泥石流启动机理的研究尤为重要。以“利奇马”台风引发的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泥石流灾害为典型案例,在现场勘探、调查、测试的基础上,查明了泥石流沟谷特征、形成条件及物源分布;采用人工降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监测降雨过程中土体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率、土压力和侵蚀特征等指标变化,研究了台风暴雨型泥石流的启动机理。结果表明:①台风暴雨型泥石流过程分为降雨入渗、超渗径流、物源侵蚀堆积、短历时强降雨启动4个阶段。②台风暴雨型泥石流发生在浅层土体达到高含水率和高孔隙水压力之后,需要前期一定的累积降雨。③较小雨强条件下沟谷产生稀性泥石流,降雨强度的陡增引起径流强度及侵蚀作用急剧加强,大量固体物质启动,暴发的泥石流由稀性转为黏性,沟口可见较大规模堆积扇。④整个沟谷均可见侵蚀沟道不同程度贯通分布,沟道侵蚀深度随高程的降低呈现增大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台风暴雨型泥石流灾害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泥石流 启动机理 模型试验 安徽宁国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台风暴雨强度-历时-频率关系分析
16
作者 李瑜萱 徐羽 高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5,共8页
基于1971—2018年浙江省62个气象站点降水和台风路径数据,识别台风降水场次与强度。采用基于Hill估计的分位数图法(Q-Q图)的超门限阈值模型法(POT法),获取合适的台风暴雨事件样本。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PD分布)分别开展最大1、2、3d台... 基于1971—2018年浙江省62个气象站点降水和台风路径数据,识别台风降水场次与强度。采用基于Hill估计的分位数图法(Q-Q图)的超门限阈值模型法(POT法),获取合适的台风暴雨事件样本。利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PD分布)分别开展最大1、2、3d台风暴雨频率特征分析,揭示台风暴雨强度-历时-频率关系。总体上,浙江省年均台风发生频次与台风降水量指标均呈现由东南向西部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通过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理论与经验频率曲线的拟合程度可以看出,GPD分布能够很好地拟合浙江省极端台风降水的频率特征;不同重现期条件下的最大1、2和3d台风暴雨量也呈现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暴雨 强度-历时-频率关系 超门限阈值法 Hill估计 广义帕累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台风“杜苏芮”对东北地区暴雨影响的分析
17
作者 孙亮 李莹 +1 位作者 赵冰 李展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202-204,共3页
分析了2023年8月初东北地区出现的极端强降水天气过程成因,通过环流分析发现:此次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台风受异常偏强副高影响,登陆后一边围绕西伸副高外围沿偏西路径北上,一边变性减弱为低压环流,再配合中西伯利亚高原高脊前南下的冷空气... 分析了2023年8月初东北地区出现的极端强降水天气过程成因,通过环流分析发现:此次过程是一次典型的台风受异常偏强副高影响,登陆后一边围绕西伸副高外围沿偏西路径北上,一边变性减弱为低压环流,再配合中西伯利亚高原高脊前南下的冷空气,在东北地区中部产生大范围极端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同时包括连续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持续时间长,小时雨强大;地形抬升作用也对强降水过程增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台风环流 冷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碧”与“海贝思”台风特点及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巍巍 庄毅斌 缪语沛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7期254-256,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1°×1°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等资料,从路径、环流背景、雷达回波特征、涡度与垂直速度条件、假相当位温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对“卢碧”和“海贝思”台...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1°×1°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等资料,从路径、环流背景、雷达回波特征、涡度与垂直速度条件、假相当位温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对“卢碧”和“海贝思”台风特点及其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认识台风暴雨天气影响系统发展演变规律,为做好台风暴雨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低空急流 涡度 假相当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台风“美莎克”引发的吉林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季小琪 王海燕 +1 位作者 李策 李永刚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169-171,共3页
利用自动气象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9月2日08:00—4日20:00台风“美莎克”引发的吉林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台风“美莎克”外围云系和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因副热... 利用自动气象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9月2日08:00—4日20:00台风“美莎克”引发的吉林地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台风“美莎克”外围云系和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因副热带高压偏弱东退,为台风“美莎克”北上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西风带中的短波槽活动也促使冷空气南下,与台风暖湿气流交汇,加剧了吉林省的降水过程。此外,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与山地交界地带,当台风携带的暖湿气流遇到地形阻挡时,容易产生显著的地形抬升作用,导致大气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强烈的上升运动,从而增强降水强度和延长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美莎克” 暴雨 吉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暹芭”不同阶段的大暴雨雨滴谱特征分析
20
作者 吴亚昊 唐明晖 +3 位作者 游枭雄 陈紫妍 杨湘婧 赵浩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以国家气象观测站雨滴谱资料为主,结合雨量计、雷达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别选择江永站和宁乡站代表倒槽、低压阶段,分析2022年台风“暹芭”影响湖南不同阶段的大暴雨雨滴谱特征。研究表明:①层状云降水频次远高于对流云降水,江永站降水... 以国家气象观测站雨滴谱资料为主,结合雨量计、雷达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别选择江永站和宁乡站代表倒槽、低压阶段,分析2022年台风“暹芭”影响湖南不同阶段的大暴雨雨滴谱特征。研究表明:①层状云降水频次远高于对流云降水,江永站降水稳定连续而宁乡站降水随时间波动明显,直径0~1 mm的粒子数浓度最大,高于东亚普通对流性降水;②直径0~1 mm的雨滴对数浓度贡献最大,雨量贡献以直径1~3 mm粒子为主,直径大于1 mm的粒子对宁乡站对流降水贡献最大;③江永站平均尺度谱谱宽与雨强成反比,宁乡站大滴端“上翘”且小雨滴谱浓度和谱宽与雨强成正比;④江永站对流云降水的平均lg_(10)N_(w)-D_(m)值偏向海洋性对流,宁乡站介于海洋性对流和大陆性对流;⑤江永站的μ-λ关系式为λ=0.02μ^(2)+0.48μ+3.58,宁乡站是λ=-0.01μ^(2)+0.9μ+1.59;根据降水类型选择Z-R关系反演的雨强与真实雨强更接近,可改善强降水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暹芭” 暴雨 不同阶段 雨滴谱 GAMMA分布 微物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