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4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籽仁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星 张嘉楠 +5 位作者 张一鸣 金欣欣 苏俏 宋亚辉 李玉荣 王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6-233,共8页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 本研究以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建立检测范围宽、适用于优良单株筛选的蔗糖含量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技术测定325份材料的蔗糖含量,并利用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基于18~23粒花生籽仁的蔗糖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范围可达2.07%~12.37%,决定系数为0.9054,均方根误差为0.6774。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独立测试集决定系数为0.9478。该模型对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预测准确,可实现杂交早期世代单株蔗糖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提升高蔗糖含量花生品种的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籽仁 蔗糖含量 HPLC-RID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发明 郭涛 +2 位作者 李飞 郝生燕 刘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以数学和化学计量学方式分析光谱数据,构建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实际生产中高效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从西北5个省区共采集190份全株玉米青贮,测定干... 本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以数学和化学计量学方式分析光谱数据,构建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实际生产中高效合理利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从西北5个省区共采集190份全株玉米青贮,测定干物质(DM)、淀粉(Starch)、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含量;根据Kennard-stone方法将所有样品按照4∶1随机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通过主成分分析剔除异常光谱,并结合数学和化学计量学分别构建各营养成分预测模型,同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表明,ADF含量预测模型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1-VR)和预测决定系数(RSQ)分别为0.946 7和0.90,可以用于饲料检测中的精确预测。CP、Ash和DM含量预测模型的1-VR分别为0.634 4、0.777 3和0.747 0,RSQ分别为0.68、0.70和0.71,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的预测。NDF含量预测模型的1-VR和RSQ分别为0.289 4和0.39,预测准确性较低,模型还需进一步优化。EE和Starch预测模型的1-VR分别为0.181 0和0.170 5,预测模型不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营养成分 近红外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部烟叶灰分及其钙、镁、硫、磷含量与烟叶品质的关系及近红外模型研究
3
作者 付秋娟 郝贤伟 +2 位作者 杜咏梅 毕一鸣 孙婷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1-206,共6页
为明确灰分含量及其钙、镁、硫、磷含量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选取2020年全国12个省份27个产烟区111份代表性烤烟样品(等级为B2F),比较灰分及钙、镁、硫、磷在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外观质量下的含量差异及其与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感... 为明确灰分含量及其钙、镁、硫、磷含量对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选取2020年全国12个省份27个产烟区111份代表性烤烟样品(等级为B2F),比较灰分及钙、镁、硫、磷在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外观质量下的含量差异及其与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评吸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建立近红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区域灰分、钙、镁、硫、磷含量差异显著,且不同成分在不同种植区域含量分布规律不一致;上部烟叶不同外观质量对灰分、钙、镁、磷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对颜色的影响最小;4项物理指标与硫和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叶宽、叶片结构与钙和镁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灰分与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灰分、钙含量与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烟碱含量除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尤其是灰分含量与总糖、还原糖等含量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达0.674 4、0.644 6;灰分含量与感官质量评分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灰分含量升高,其细腻感、清晰度、香气量、杂气、润感、刺激性、余味等评分及评吸总分越低,灰分含量大于9.5%,样品评分显著降低;灰分含量与钙、镁、硫含量均建立了较好的近红外数学模型,校正模型及交叉验证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可以用于上部烟叶灰分及钙、镁、硫含量的快速检测。综上,灰分含量是影响上部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 外观质量 物理指标 感官质量评分 近红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近红外Na_(3)CrF_(6)荧光粉的水热合成及发光性能
4
作者 张涵 孙剑锋 梁金生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56,共8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宽带近红外Na_(3)CrF_(6)荧光粉,研究了其结构、微观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435nm激发光的照射下,Na_(3)CrF_(6)荧光粉可发出650~850nm宽带近红外光,其峰值位于738nm处,半高宽为95nm;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发...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宽带近红外Na_(3)CrF_(6)荧光粉,研究了其结构、微观形貌和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435nm激发光的照射下,Na_(3)CrF_(6)荧光粉可发出650~850nm宽带近红外光,其峰值位于738nm处,半高宽为95nm;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发现Cr3+在Na_(3)CrF_(6)荧光粉中的晶体场强度为1.72,处于弱晶体场环境中;298~473K温度范围内,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Na_(3)CrF_(6)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缓慢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近红外荧光粉 水热合成 Na_(3)CrF_(6) 光致发光性能 荧光粉转换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和水的水平气液两相流近红外吸收特性分析
5
作者 孔维航 张恒恒 +3 位作者 李佩宇 李洋 回耀智 李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1-1556,共6页
相含率是计算水平气液两相流分相流速、压降、平均密度、产气量的一项重要参数。为解决页岩气水平井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问题,以甲烷和水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近红外吸收技术的水平气液两相流吸收特性研究。首先根据HITRAN、Refractivei... 相含率是计算水平气液两相流分相流速、压降、平均密度、产气量的一项重要参数。为解决页岩气水平井气液两相流相含率测量问题,以甲烷和水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近红外吸收技术的水平气液两相流吸收特性研究。首先根据HITRAN、Refractiveindex数据库获取甲烷和水的全波段吸收光谱,由此分析得到甲烷和水的特征吸收峰范围;然后实验得到不同压强下甲烷和不同液面厚度水的近红外光谱图,通过分析吸收峰的位置与变化幅度确定甲烷与水的吸收特征波长分别为1650和980 nm;最后搭建安装1650和980 nm波长激光器水平管段实验平台,分析不同压强、气液比、返排液中有机物与总溶解性固体等因素对近红外吸收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980 nm近红外光强仅受液面高度影响,且随着液面高度增加,接收端近红外光强对数值线性逐渐减小;1650 nm近红外光强同时受水液面高度及甲烷气体压强影响,且随着液面高度、压强增大,接收端近红外光强对数值线性逐渐减小;返排液中的总溶解性固体对近红外光透过率的影响略大于有机物,增加有机物和总溶解性固体的浓度对近红外光强影响均小于6%。由此可利用980 nm近红外光测量水的液面高度变化,1650 nm近红外光测量水和甲烷压强变化,然后根据Lambert-Beer、线性叠加定律求出页岩气水平井气液两相流相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水平井 气液两相流 相含率测量 近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蓉 郝璐 +5 位作者 袁洪福 何桂梅 邓天龙 杜彪 龚丽 岳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1,共9页
常用的多元分析模型评价指标尚缺乏评价近红外分析软件多项重要预测性能指标的能力,成为近红外光谱仪预测性能以及实际近红外应用中模型适用性评价的痛点。为此,旨在发展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近红外测定汽油烯... 常用的多元分析模型评价指标尚缺乏评价近红外分析软件多项重要预测性能指标的能力,成为近红外光谱仪预测性能以及实际近红外应用中模型适用性评价的痛点。为此,旨在发展一种近红外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近红外测定汽油烯烃浓度为研究对象,收集了192个国Ⅵ汽油样品,包括92#、95#和98#;采集其近红外光谱;按照GB/T 30519-2014测定其烯烃浓度作为参考值,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多元分析软件(1种是偏最小二乘(PLS)建模软件,另1种是非PLS的软件),建立了两个校正模型。研究发现,与参考值相比,PLS模型对低浓度样品预测值呈正偏差,高浓度的呈负偏差,即“均值化”现象。常用的模型预测性能评价指标尚不能评价模型预测值的均值化程度,也不能评价:(1)预测值与参考值偏差大于参考方法再现性的样本占比,(2)模型泛化能力。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4项新评价指标包括均值化指数(AE)、预测偏差超限值样本占比(Ratio)、异常样本预测偏差(DAS)和孤立样品预测偏差(DIS)。综合常用的评价指标和新评价指标(共12项),对仪器选型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软件预测性能的评价、实际近红外分析应用中模型适用性的评价均具有实际意义,对近红外分析学术研究也具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多元分析模型评价 近红外分析软件评价 汽油烯烃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D的阿达玛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快速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硕 谢振坤 魏志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数字微镜器件(DMD)的近红外光谱仪,具有波长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和抗振动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研究。随着DMD的微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仪器的成本和性能仍然是研发的关键。尽管大部分将重点放... 数字微镜器件(DMD)的近红外光谱仪,具有波长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和抗振动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研究。随着DMD的微小型近红外光谱仪发展逐渐趋于成熟,仪器的成本和性能仍然是研发的关键。尽管大部分将重点放在了软件开发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而仪器硬件的处理速度至关重要。只有确保光谱仪能够快速准确的采集并传输数据,才能有效实现光谱分析。在多数研究中,阿达玛矩阵的生成和解码工作通常由上位机完成,并通过FLASH存储的方式导入模板。这种方式可能会限制采集一幅完整光谱数据的时间效率。为了提高光谱采集速度和信噪比,提出一种高速驱动DMD和快速数据采集的方法,并基于DMD微小型近红外光谱仪设计一套硬件电路系统。采用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和ARM的架构,创新性地实现了奇偶阿达玛模板的生成与解码过程在嵌入式系统底层执行,加快了光谱分析的速度并提高信噪比。通过与市面上DMD型光谱仪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所研发的光谱仪完成单次光谱的采集时间仅需214 ms,相比商用DMD型光谱仪,采集效率提升了4倍。在同等3 s的采集时间内,所研发光谱仪的信噪比为4600,相比商用DMD型光谱仪,信噪比提升了1.5倍。通过所研发的光谱仪对油菜籽样品进行光谱扫描,分析了油菜籽的脂肪、蛋白质和水分的含量,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了相应的模型。油菜籽脂肪含量的校正相关系数为0.9865、预测相关系数为0.9672;蛋白质含量的校正相关系数为0.9854、预测相关系数系数为0.9636;水分含量的校正相关系数为0.9875、预测相关系数为0.9614。模型评估的结果表明,该光谱仪能够满足油菜籽成分检测的需求,验证该光谱仪在商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镜器件 近红外光谱仪 阿达玛 信噪比 嵌入式 油菜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来自近红外功能成像的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彬彬 李丹阳 +1 位作者 吕辰楠 吕万刚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4,共17页
目的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对不同加压强度下抗阻训练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血氧活动进行监测,验证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大脑皮层适应性反应,探究训练效益产生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为4(加压强度:0 m... 目的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对不同加压强度下抗阻训练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血氧活动进行监测,验证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大脑皮层适应性反应,探究训练效益产生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为4(加压强度:0 mmHg、150 mmHg、250 mmHg、350 mmHg)×3[兴趣脑区:初级运动皮层(M1)、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PMC-SMA)、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双因素被试内设计,对血流限制结合30%1RM颈后深蹲训练中的大脑皮层含氧血红蛋白浓度(HbO)变异进行测量,同时使用主观疲劳量表和心率表监控内负荷。结果①相比无加压条件(0 mmHg),150 mmHg和250 mmHg加压强度下的皮层HbO水平更高,而350 mmHg加压强度下的HbO水平对比150 mmHg和250 mmHg出现大幅下降;②加压强度和兴趣脑区的交互作用显著,加压强度对于皮层HbO水平的调控在M1、PMC-SMA区域相比DPLFC更加明显;③加压条件下的平均心率显著大于无加压条件,但不同加压强度之间的平均心率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加压强度和评估阶段(前、后)在主观疲劳等级(RPE)上有显著交互作用,血流限制训练前的RPE无明显差异,训练后的RPE随加压强度增加同步上升;⑤深蹲1RM和血流限制训练中皮层HbO水平呈负相关,并且相关程度在M1、PMC-SMA区域较DLPFC更高;⑥深蹲1RM和250 mmHg加压强度下获得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流限制训练能够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反应,中等强度的加压能够获得最佳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效果;M1、PMC-SMA在血流限制训练中发挥重要的主动调控作用;在有抗阻训练经验的人群中,最大力量素质不同的个体能够在血流限制训练中获得等量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抗阻训练 近红外功能成像 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近红外快速响应型硫化氢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细胞成像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长江 黄鑫 +2 位作者 田亚洋 余海峰 王小波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0,共9页
基于CuS的生成,设计合成了一个含氟硼二吡咯(Boron-dipyrromethene,BODIPY)的硫化氢荧光探针Mito-BPN-Cu。光物理性质研究发现,探针的最大吸收峰为694 nm,最大发射波长为805 nm。Mito-BPN-Cu对硫化氢表现出高的选择性,且具有极快的响应... 基于CuS的生成,设计合成了一个含氟硼二吡咯(Boron-dipyrromethene,BODIPY)的硫化氢荧光探针Mito-BPN-Cu。光物理性质研究发现,探针的最大吸收峰为694 nm,最大发射波长为805 nm。Mito-BPN-Cu对硫化氢表现出高的选择性,且具有极快的响应速度(10 s内)。在纯乙腈体系及V(乙腈)∶V(水)=1∶1体系中,Mito-BPN-Cu对硫化氢(H2S)均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其中在后者溶剂体系中的检测限达到了0.56μmol/L。Mito-BPN-Cu具有低的细胞毒性,在48 h、最大浓度150μmol/L下,HCT116细胞的存活率仍大于80%。此外,该探针能特异性靶向线粒体,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为0.92。鉴于该探针上述优点,Mito-BPN-Cu成功用于对HCT116细胞中的硫化氢荧光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荧光探针 荧光成像 线粒体靶向 近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杂交种AhMITE分子标记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鉴定研究
10
作者 毕竞男 樊兆博 +7 位作者 殷祥贞 赵旭红 赵健鑫 陈娜 姜骁 马俊卿 许静 迟晓元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杂交育种是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前提。本研究以12个杂交组合F1代和3个杂交组合F1代自交获得的F2种子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 杂交育种是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前提。本研究以12个杂交组合F1代和3个杂交组合F1代自交获得的F2种子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标记和近红外技术对F1代杂交种进行真伪性检测。共筛选出10对在杂交亲本中有明显差异条带的AhMITE引物,对215个F1代单株(12个杂交组合)进行真伪杂种鉴定。每个杂交组合同时使用两对AhMITE引物进行鉴定,保证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根据PCR扩增的父母本带型,共鉴定出91个真杂种单株,真杂种比例为42.33%。其余3个普通油酸×高油酸杂交组合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选择油酸含量大于75%的F2单粒种子,即为真实的杂交后代。本研究的鉴定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花生品种选育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hMITE 分子标记 杂种鉴定 近红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酶体靶向近红外CO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荧光成像应用
11
作者 黄超 朱津进 +1 位作者 郭小峰 王红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3,共7页
一氧化碳(CO)作为重要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血管舒张、神经信号传递及炎症免疫调控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CO在细胞内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且在不同细胞器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理功能。为研究CO在溶酶体内的动... 一氧化碳(CO)作为重要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血管舒张、神经信号传递及炎症免疫调控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CO在细胞内的分布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且在不同细胞器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理功能。为研究CO在溶酶体内的动态分布与功能,本研究以连接有二氰基异佛尔酮的萘酰亚胺作为荧光团,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近红外溶酶体靶向CO荧光探针Ang-CO。Ang-CO通过吗啉基团在弱酸性环境下的质子化实现溶酶体靶向,利用Pd^(0)介导的烯丙基酯断裂反应实现对CO的快速响应,在709 nm处产生23.5倍的荧光增强,检出限低至17.5 nmol/L(S/N=3)。实验表明,Ang-CO具有高选择性、优异的光稳定性及低毒性,可实现细胞溶酶体内源和外源CO的高灵敏荧光成像,解决了现有溶酶体靶向荧光探针波长较短的问题,为揭示CO在溶酶体相关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型可视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溶酶体 近红外荧光探针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皮颜色花生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近红外检测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尚艳侠 侯名语 +3 位作者 崔顺立 刘盈茹 刘立峰 李秀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9-1136,共8页
花生籽仁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是重要的品质性状,探索无损、高效的含量检测方法是花生育种及生产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据样品外观颜色分别构建近红外模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利用市场常见的黑色、红色、粉色共282个花生种质,采用考... 花生籽仁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是重要的品质性状,探索无损、高效的含量检测方法是花生育种及生产的重要研究方向。根据样品外观颜色分别构建近红外模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利用市场常见的黑色、红色、粉色共282个花生种质,采用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检测蛋白含量,与近红外光谱值拟合,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构建近红外预测模型。共构建黑色种皮粗蛋白、黑色种皮清蛋白、黑色种皮球蛋白、黑色种皮伴球蛋白、红色种皮粗蛋白、红色种皮清蛋白、红色种皮球蛋白、红色种皮伴球蛋白、粉色种皮清蛋白、粉色种皮球蛋白、粉色种皮伴球蛋白等共11个近红外预测模型,光谱值预处理方法为多种复合处理法,黑色种皮粗蛋白、黑色种皮清蛋白、黑色种皮球蛋白、黑色种皮伴球蛋白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分别为Baseline+Detrend、Detrend+MSC、2^(nd)-der+Detrend+1^(st)-der、Baseline+SNV,红色种皮粗蛋白、红色种皮清蛋白、红色种皮球蛋白、红色种皮伴球蛋白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分别为Baseline+SNV、Baseline+SNV+MSC、SNV+MSC+Baseline、SNV+MSC+Baseline,粉色种皮清蛋白、粉色种皮球蛋白、粉色种皮伴球蛋白模型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分别为2^(nd)-der+1^(st)-der、2^(nd)-der+Detrend+1^(st)-der、2^(nd)-der+Baseline+1^(st)-der,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Rc为0.825~0.925,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10~1.383。对所建模型进行外部验证,11个模型的外部验证集相关系数Rp在0.822~0.971之间,均方根误差RMSEP在0.102~0.954之间。将不同种皮颜色花生利用其他颜色模型检测并与其化学值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在0.002~0.877范围内,标准误差在0.257~9.464范围内,相关系数均低于外部验证集相关系数,最佳检测模型为对应种皮颜色的模型。构建的不同种皮颜色的花生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模型,可快速无损的检测其含量,为花生蛋白加工原料的选择和花生专用型种质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近红外光谱分析 种皮颜色 蛋白质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阻力系数动静态任务在卒中后康复训练中的研究
13
作者 付灵弟 窦佳轩 +3 位作者 应婷婷 尹立勇 唐敏 梁振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0-1903,共14页
目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脑功能检测方法,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及时获取脑功能变化指标,并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康复机器人设计有被动、主动、阻力3种训练模式,其... 目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脑功能检测方法,结合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及时获取脑功能变化指标,并应用于神经康复领域。康复机器人设计有被动、主动、阻力3种训练模式,其中阻力模式对具有一定肌力水平的患者有更好的康复效果。阻力模式下的控制方式分为动态控制和静态控制,而有关阻力模式下不同控制方式对于卒中上肢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不同控制模式下的重要参数——力度对脑区激活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与静态阻力模式在不同阻力水平下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期间脑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20名患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并预先进行了适应性训练和两种运动模式下3种不同力度的训练。采集双侧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ices,PFC)、双侧初级感觉运动皮层(primary motor cortices,M1)、双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ices,S1)和双侧前运动皮层和辅助运动皮层(premotor and supplementary motor cortices,PM)在静息和运动训练状态下的fNIRS数据,并计算样本数据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偏侧化指数(lateralization index,LI)、锁相值(phase locking value,PLV)和网络测度,来考察皮层激活特性和脑连接拓扑特性。结果与静息态相比,动态模式和静态模式显著激活了脑的对侧M1区和同侧的PM区。与动态相比,静态模式对对侧M1区的激活更明显。脑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和静息状态下的对侧PFC区和对侧M1区(F=4.709,P=0.038),对侧PM区和同侧M1区(F=4.218,P=0.049)的网络连接强度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动态模式下M1区激活同力度增加呈正相关,静态模式下则相反。结论动、静态两种阻力训练模式均能激活相应的脑功能区。动态阻力模式比静态阻力模式使脑氧水平变化更大、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之间的连通性更强,且力度的增加对于不同的模式产生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针对脑卒中患者,动态模式可能对运动相关的脑功能区激活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阻力模式 功能性近红外 皮层激活 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沼液中化学需氧量预测研究
14
作者 邱嘉玲 徐志宇 +6 位作者 孙元丰 贺莉 茹成翔 张云红 魏欢欢 代廷广 刘庆玉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5-592,共8页
文章首先采集含Cl^(-),Br^(-)和NO_(2)^(-)标准水样的近红外光谱及其对应的COD质量浓度,然后基于间隔随机蛙跳算法确定最优近红外特征波长组合,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中COD质量浓度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 文章首先采集含Cl^(-),Br^(-)和NO_(2)^(-)标准水样的近红外光谱及其对应的COD质量浓度,然后基于间隔随机蛙跳算法确定最优近红外特征波长组合,并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中COD质量浓度预测模型,最后将该模型用于真实沼液的COD质量浓度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水样中Cl^(-),Br^(-)和NO_(2)^(-)预测模型对应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0.99和0.99,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8.89,8.95和11.75;沼液中COD预测模型的R^(2)分别为0.77,0.95和0.76,RPD分别为2.23,5.02和2.19。该模型可以实现对高质量浓度无机阴离子沼液的COD质量浓度近红外光谱数据的有效特征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预测模型 沼液 化学需氧量 无机还原性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面体和四面体双格位发射Cr^(3+)掺杂莫来石结构近红外荧光粉
15
作者 常金昊 潘梓欣 +1 位作者 梁思思 朱浩淼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0-1441,共12页
近红外荧光粉是实现高效荧光转换型LED(pc-LED)光源的关键材料,然而,开发具有较长发射波长、较宽发射带宽且光谱易于调节的近红外荧光粉仍然是重要挑战。本研究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r^(3+)掺杂的具有固溶性质的铝/硅莫来石(Al_(4... 近红外荧光粉是实现高效荧光转换型LED(pc-LED)光源的关键材料,然而,开发具有较长发射波长、较宽发射带宽且光谱易于调节的近红外荧光粉仍然是重要挑战。本研究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r^(3+)掺杂的具有固溶性质的铝/硅莫来石(Al_(4+2z)Si_(2-2z)O_(10-z)∶Cr^(3+))荧光粉,揭示了Cr^(3+)在八面体[CrO_(6)]和四面体[CrO_(4)]格位的发光特性,并通过浓度调控实现了光谱位移与展宽。通过调节铝/硅的比例,可实现光谱的调控。进一步调节Cr^(3+)掺杂浓度,观察到八面体发光因激活离子间交换相互作用发生浓度猝灭,导致光谱随掺杂浓度增加显著红移(785→850 nm)。在405 nm激发下,优化后的1.6/1-mullite∶Cr^(3+)样品发射光谱涵盖了695~950 nm范围,其半高宽(FWHM)达到190 nm,该发射来源于Cr^(3+)在八面体中间晶体场(D_(q)/B=2.3)下的^(4)T_(2g)→^(4)A_(2)及^(2)Eg→^(4)A_(2g)跃迁,以及Cr^(3+)在四面体弱晶体场(D_(q)/B=1.02)中的^(4)T_(2g)→^(4)T_(1g)跃迁。此外,该荧光粉在423 K下仍保持63%的室温发光强度,其发光内量子产率和外量子产率分别达到53%和24%,表明该材料是一种有应用潜力的宽带近红外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掺杂 近红外荧光粉 晶体场 近红外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相剥离石墨烯的可见-近红外光隐身锦纶织物
16
作者 赵登 张燚 +2 位作者 郑梦杰 毕曙光 冉建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为赋予锦纶织物近红外光隐身功能,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辅助下,以纤维素纳米晶须(CeNW)作为分散剂,液相剥离石墨粉制备稳定的石墨烯水分散液(SCG),协同酸性染料上染锦纶织物。对所制备织物热稳定性、Zeta电位、电导率、微观形貌... 为赋予锦纶织物近红外光隐身功能,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辅助下,以纤维素纳米晶须(CeNW)作为分散剂,液相剥离石墨粉制备稳定的石墨烯水分散液(SCG),协同酸性染料上染锦纶织物。对所制备织物热稳定性、Zeta电位、电导率、微观形貌、反射率、颜色特征及色牢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DBS质量浓度为0.5 mg/mL,且石墨粉与CeNW质量比为1∶2时,SCG分散性最佳,石墨烯质量分数达18.5%;上染后的锦纶织物在可见光范围内K/S值高,显示了良好的染色效果;近红外光范围内的反射率从33%降到29%,实现了锦纶织物的近红外光隐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隐身 纤维素纳米晶须 石墨烯 酸性染料 锦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团簇的近红外二区发光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振华 马慧珍 +2 位作者 王浩 刘昌龙 张晓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68-2086,共19页
近红外二区(NIR-II,1000~3000 nm)成像因其高组织穿透能力和高时空分辨率而备受关注。目前的无机荧光探针和有机荧光探针在生物安全性、光稳定性和发射波长方面有待提升。金团簇具有强光致发光、大斯托克斯位移、高光稳定性、良好生物... 近红外二区(NIR-II,1000~3000 nm)成像因其高组织穿透能力和高时空分辨率而备受关注。目前的无机荧光探针和有机荧光探针在生物安全性、光稳定性和发射波长方面有待提升。金团簇具有强光致发光、大斯托克斯位移、高光稳定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高生物活性等优势。因此,金团簇成为理想的NIR-II荧光探针,并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展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原子精度金团簇具有明确的三维结构和清晰的空间配位,可实现原子水平的结构调控,因此可以通过配体调控和合金化策略等方式实现NIR-II荧光性能的提升。本综述旨在全面介绍金团簇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不同原子精度、配体、合金化对金团簇尺寸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其次,讨论了通过杂原子掺杂、配体工程和构建核壳结构等策略对NIR-II荧光强度的调控方法。然后,总结了金团簇在血管、肾、肝、骨、肿瘤成像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此外,还概述了金团簇的生物活性和调控方法及其在生物诊疗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金团簇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可能的与新兴技术结合的潜力。这将为金团簇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意义,并加快金团簇临床转化的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团簇 近红外二区 荧光调控 生物医学成像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变量筛选-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的金银花与山银花近红外无损鉴别
18
作者 柳薇 谭惠珍 +3 位作者 蒋立文 杜国荣 李跑 唐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5-1611,共7页
金银花和山银花均为忍冬科植物,二者外形颇为相似,但化学组成和含量、功效以及价格存在着显著差异。一些不法商家为获取超额利润,以价廉的山银花冒充金银花进行售卖,消费者仅凭肉眼较难准确鉴别。现阶段尚缺少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无损鉴别... 金银花和山银花均为忍冬科植物,二者外形颇为相似,但化学组成和含量、功效以及价格存在着显著差异。一些不法商家为获取超额利润,以价廉的山银花冒充金银花进行售卖,消费者仅凭肉眼较难准确鉴别。现阶段尚缺少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无损鉴别研究。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复杂样品的快速无损分析,通过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模式识别方法可以实现不同来源样品的鉴别分析。然而,光谱变量过多易导致PLS-DA方法出现过拟合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光栅型便携式NIR光谱仪采集了3个产地的643份金银花与本地200份山银花的光谱。此外,一个月后收集3个产地金银花与本地山银花样品各50份作为独立验证集。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式识别方法——随机检验(RT)-PLS-DA,并与主成分分析(PCA)、PLS-DA以及现有的变量筛选-PLS-DA方法如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PLS-DA和蒙特卡罗-无信息变量消除法(MC-UVE)-PLS-DA进行了比较,利用光谱预处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NIR原始光谱中存在严重的谱峰重叠、基线漂移及背景干扰;即使结合优化预处理方法,PCA模型仍无法实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准确鉴别;一阶导数(1st)或连续小波变换(CWT)预处理结合PLS-DA模型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鉴别结果,验证集和独立验证集的鉴别率分别为100%和98%;3种变量筛选方法-PLS-DA方法中,CARS方法选择变量数最少,RT方法在选择特征变量的同时还可获得满意的鉴别率。1st-RT-PLS-DA模型最佳,验证集和独立验证集的鉴别率分别为100%和99.50%。以上结果表明,便携式NIR光谱仪结合变量筛选-PLS-DA策略可实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准确鉴别,为中药材掺伪快速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 金银花 山银花 无损鉴别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蓓蓓 郭军伟 +9 位作者 马骥 张诺涵 赵乐 王洪波 刘雨 金哲 李山 刘金霞 王志才 聂聪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60,共13页
对烟草行业近十五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新鲜烟叶、初烤/复烤烟叶、醇化烟叶、卷烟产品配方、卷烟制丝、卷烟成品及卷烟辅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 近红外 烟草 新鲜烟叶 初烤烟叶 复烤烟叶 醇化烟叶 卷烟产品配方 卷烟制丝 卷烟成品 卷烟辅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脑成像的认知评估脑连接特征研究
20
作者 田一竹 张晔 +3 位作者 覃天 毛珍芳 李德玉 夏美云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8,共12页
阿尔茨海默症(AD)认知衰退具有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是否在AD前期,甚至更早阶段已出现是未知的。本研究利用近红外脑成像(fNIRS)技术,通过对比健康群体和轻度认知障碍(MCI)群体在言语流畅性测试(VFT)任务下的全脑活动性别差异,旨在发... 阿尔茨海默症(AD)认知衰退具有性别差异,这种性别差异是否在AD前期,甚至更早阶段已出现是未知的。本研究利用近红外脑成像(fNIRS)技术,通过对比健康群体和轻度认知障碍(MCI)群体在言语流畅性测试(VFT)任务下的全脑活动性别差异,旨在发现与性别和行为显著相关的fNIRS功能连接特征,进而找到基于功能连接的认知评估指标,为开展性别特异性AD早期筛查奠定基础。研究发现,健康受试者和MCI受试者性别主效应差异显著,且差异性功能连接位于大脑中后部和半球间的长程功能连接。相对于健康组,MCI组男性和女性的功能连接差异模式发生改变,功能连接z值差异减小。其中,类别VFT任务中,顶叶(MCI男性:P=0.03;MCI女性:P=0.02)、尤其是顶叶-左顶下小叶(MCI女性:MMSE,P=0.01;正确词数,P=0.05)功能连接z值表现出性别因素敏感,且与量表和任务表现显著相关,可能是AD女性早期评估的潜在指标,未来值得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近红外成像 轻度认知障碍 性别差异 言语流畅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