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可能”与“可能性”:关于历史事实认识与表述的思考——对一种史学观的质疑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丹阳
刘建一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21,共18页
曾业英在一篇评论中表示相信史学研究能够复原和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认为史学家可以断然肯定自己的历史认识;并对提出推测、写有较多“可能”的历史论文提出批评笔者针对该评论集中表达的一种史学观,从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等角度,指...
曾业英在一篇评论中表示相信史学研究能够复原和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认为史学家可以断然肯定自己的历史认识;并对提出推测、写有较多“可能”的历史论文提出批评笔者针对该评论集中表达的一种史学观,从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等角度,指出历史发展呈多面性、复杂性、偶然性,且由于过去的事无法直接观察和检验,史家在历史认识上又难免有局限性,因而历史记载和历史构图很难做到客观、全面和准确无误。文中通过援引中外史著的例子来说明,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史家可以、而且应当就历史的若干未知环节及可能情况发挥想象力作出推论和假设,并使用“可能”、“大概”的语词来表述。此外,对史事这种经验知识的陈述进行论证只能用归纳法,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或然性的结论。因此那些充满“必然”、“确实”等用语和声称其结论是唯一正确的史著的真实可靠性反而值得怀疑。而对未确定的史事进行可能判断,则显示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史学研究上的可错性、开放性和选择性有助于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真相
历史认识
可能
性
可能判断与表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能”与“可能性”:关于历史事实认识与表述的思考——对一种史学观的质疑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丹阳
刘建一
机构
剑桥大学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4-121,共18页
文摘
曾业英在一篇评论中表示相信史学研究能够复原和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认为史学家可以断然肯定自己的历史认识;并对提出推测、写有较多“可能”的历史论文提出批评笔者针对该评论集中表达的一种史学观,从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等角度,指出历史发展呈多面性、复杂性、偶然性,且由于过去的事无法直接观察和检验,史家在历史认识上又难免有局限性,因而历史记载和历史构图很难做到客观、全面和准确无误。文中通过援引中外史著的例子来说明,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史家可以、而且应当就历史的若干未知环节及可能情况发挥想象力作出推论和假设,并使用“可能”、“大概”的语词来表述。此外,对史事这种经验知识的陈述进行论证只能用归纳法,而归纳论证只能得出或然性的结论。因此那些充满“必然”、“确实”等用语和声称其结论是唯一正确的史著的真实可靠性反而值得怀疑。而对未确定的史事进行可能判断,则显示了更为谨慎的态度。史学研究上的可错性、开放性和选择性有助于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
历史真相
历史认识
可能
性
可能判断与表述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可能”与“可能性”:关于历史事实认识与表述的思考——对一种史学观的质疑
李丹阳
刘建一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