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白细胞介素-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曹玲 徐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4期80-82,共3页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 ICAM-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建湖临床医学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哮喘分为哮喘组(30例)和肺炎组(6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6名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MCP-4、s ICAM-1、IL-33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支气管壁厚度(WT)、支气管腔直径(LD)、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纤维粘连蛋白1(FN1);分析血清MCP-4、ICAM-1、IL-33与FEV_(1)、PEF、FVC、WT、LD、Col-Ⅰ、FN1的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肺炎组血清MCP-4、s ICAM-1、IL-33、Col-Ⅰ、FN1水平高于对照组,FEV_(1)、FVC低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血清MCP-4、s ICAM-1、IL-33、Col-Ⅰ、FN1水平高于肺炎组,FEV_(1)、FVC低于肺炎组(P<0.05)。血清MCP-4、s ICAM-1、IL-33与FEV_(1)、FVC呈负相关(r<0,P<0.05),与Col-Ⅰ、FN1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MCP-4、s ICAM-1、IL-33在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中表达水平异常升高,与气道重塑和肺功能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 可溶性细胞黏附因子-1 细胞介素-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阮琳 焦晓民 +2 位作者 李佳 王春林 李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6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二科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痰瘀... 目的探讨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二科2013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口服,每日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汤剂通脉化浊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压、TGF-β_1、VEGF、sICAM-1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_1、VEGF、s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TGF-β_1、VEGF、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显著,其能下调TGF-β_1、VEGF、sICAM-1水平,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化浊汤 痰瘀互结型 高血压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金泉 夏宇靖 +2 位作者 李宁 方佩华 冯凭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甲状腺疾病患者137例,其中Graves病(GD)69例(GD组)[伴Graves眼病(GO)20例],桥本甲状腺炎(HT)35例(HT组),单纯性甲状腺肿(SG)20例(SG组),非...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甲状腺疾病患者137例,其中Graves病(GD)69例(GD组)[伴Graves眼病(GO)20例],桥本甲状腺炎(HT)35例(HT组),单纯性甲状腺肿(SG)20例(SG组),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NTNG)13例(NTNG组)。另选健康查体者27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125I-sICAM-1 RIA方法检测各组血清sICAM-1,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sTSH,放免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ELISA法检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sICAM-1与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GD组、HT组sICAM-1明显升高(P均<0.01),GD组与HT组、SG组与NTNG组比较,P均>0.05;GO患者的sICAM-1明显高于非GO患者(P<0.05)。GD组sICAM-1与FT3、FT4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7、0.441,P均<0.05),与TRAb、TSI、TGAb、TMAb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清sI-CAM-1可作为免疫指标之一,辅助诊断GD、HT等甲状腺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 GRAVES病 细胞黏附分子-1 放射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亓立峰 迟梅英 +2 位作者 贾秀华 杨海新 郭存举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80-81,共2页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DEACMP)血清及脑脊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探讨sICAM-1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方法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进展期、高峰期、恢复期抽血测定血...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DEACMP)血清及脑脊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探讨sICAM-1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方法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进展期、高峰期、恢复期抽血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含量。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含量较对照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Fas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爱华 张庆立 +1 位作者 张浩 朱保权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变化 ,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 5 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sICAM 1和sFas水平 ,其中重度窒息 34例 ... 目的 观察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变化 ,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 5 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sICAM 1和sFas水平 ,其中重度窒息 34例 ,轻度窒息 2 0例 ,并与 16例正常新生儿对照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窒息新生儿血清sICAM 1和sFas增高 ,3组新生儿血清sICAM 1和sFas均数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 9.6 5 ,31.10 ,P均 <0 .0 5 )。重度窒息新生儿的sICAM 1和sFas较轻度窒息和对照组均明显增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新生儿窒息患儿sICAM 1和sFas水平增高 ,提示ICAM 1和Fas可能通过缺氧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参与新生儿窒息的病理过程 ,血清s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新生儿 血管 细胞黏附分子-1 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颅内感染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建强 王满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介素2受体 脑膜炎 细菌性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IgE、嗜酸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艳梅 李亚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IgE水平及嗜酸细胞计数(EOC)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分为肾损害型(n=30)和非肾损害型(n=38)两组,选取健康儿童30例为...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IgE水平及嗜酸细胞计数(EOC)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分为肾损害型(n=30)和非肾损害型(n=38)两组,选取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儿童血sICAM-1(μg/L)、IgE(IU/ml)及末梢血中EOC三项指标,并对所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SP组急性期的sICAM-1、IgE及EOC检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IgE水平在肾损害型较非肾损害型增高(P<0.01),而sICAM-1和EO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缓解期sICAM-1和IgE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肾损害型患儿的sICAM-1值分别与IgE和EOC值改变呈正相关(r=0.7065,r=0.6090,P<0.001);非肾损害型患儿sICAM-1值分别与IgE和EOC值改变呈正相关(r=0.625,P<0.001,r=0.5963,P<0.01)。结论sICAM-1、IgE水平及EOC在伴或不伴肾损害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表明这些因子可能参与了本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免疫球蛋白E 嗜酸细胞计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L-选择素及细胞因子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文俊 袁立新 朱奋勇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3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L-选择素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外周血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白介素-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MODS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付锐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8期89-9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B7-H3)、白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变化,探讨其对SAP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SAP患者32例,根据是否发生...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B7-H3)、白介素-8(IL-8)、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变化,探讨其对SAP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SAP患者32例,根据是否发生MODS分为MODS组20例、非MODS组12例,同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MODS组予以器官支持疗法,非MODS组予以常规方案治疗,分别抽取第1、2、3、5日外周血,监测并统计B7-H3、IL-8、sICAM-1水平。结果:SAP患者外周血B7-H3、IL-8、sICAM-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MODS组更高。随着治疗的深入、病情的好转,相关指标均逐渐下降。结论:B7-H3、IL-8、sICAM-1对SAP患者早期预测MODS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清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 白介素-8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辛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及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司良毅 陈洁 何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49-349,共1页
关键词 福辛普利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功能 血浆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振华 朱豫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ra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 目的观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ra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的水平与TAO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72例TAO患者,按照临床活动性评分及眼病严重程度进行分期和分度(即活动期和非活动期,轻度、中重度和极重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TAO活动期组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分别为(272.78±33.82)μg·L-1和(452.06±45.91)μg·L-1]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66.78±22.31)μg·L-1和(231.95±31.71)μg·L-1,(165.59±21.06)μg·L-1和(230.65±28.17)μg·L-1,均为P<0.05],且随TAO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TAO非活动期组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不随TAO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与TAO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TAO诊断、分期分级、监测病情变化和观察疗效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盛志红 钱倩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63-766,共4页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其重要生物学功能是与膜型ICAM-1竞争性地结合白细胞膜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1,LFA-1)、Mac-1等分子,参...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其重要生物学功能是与膜型ICAM-1竞争性地结合白细胞膜表面的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1,LFA-1)、Mac-1等分子,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从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sICAM-1可能还具有促血管活性。文中对sICAM-1的来源、结构、功能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上的价值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疗效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烤瓷全冠对龈沟液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28-3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合金烤瓷冠修复前后龈沟液(GCF)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探讨不同金属基底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5颗牙分为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和金铂合金组,每组15颗,分别...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合金烤瓷冠修复前后龈沟液(GCF)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探讨不同金属基底烤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5颗牙分为镍铬合金组、钴铬合金组和金铂合金组,每组15颗,分别进行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金铂合金PFM全冠修复。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检测受试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龈沟探诊深度(GCD)、龈沟内GCF量和sICAM-l、IL-1β水平。结果镍铬合金组修复后6个月,SBI、GCD和GCF量和sICAM-l、IL-1β水平[(3.72±0.33)mm、(1.62±0.24)mm、(0.691±0.112)mg、(94.12±25.14)ng/mL、(8.49±3.22)ng/mL]与钴铬合金组[(3.03±0.35)mm、(1.18±0.18)mm、(0.419±0.131)mg、(74.20±26.34)ng/mL、(5.72±3.06)ng/mL]、金铂合金组[(2.21±0.27)mm、(1.42±0.21)mm、(0.325±0.115)mg、(64.89±24.01)ng/mL、(4.24±2.18)n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钴铬合金组修复后6个月,SBI、GCD和GCF量和sICAM-l、IL-1β水平与金铂合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铂合金烤瓷全冠对牙周组织的不利影响小于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钴铬合金优于镍铬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龈沟液 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消Ⅱ方对实验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细胞间黏附分子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含嫣 霍清萍 +2 位作者 梁芳 孔林 王宇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稳消Ⅱ方对兔实验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干预组(稳消Ⅱ方高、中、低剂量组)、辛伐... 目的观察稳消Ⅱ方对兔实验性颈动脉粥样硬化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干预组(稳消Ⅱ方高、中、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模型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脂饲养及颈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法建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稳消Ⅱ方干预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ICAM-1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VCAM-1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各组ICAM-1、VCAM-1均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予组和辛伐他汀组指标均显著下调(P<0.05);与辛伐他汀组比较,稳消Ⅱ方低剂量组ICAM-1明显上调(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组间比较,高剂量组ICAM-1下调明显大于低剂量组(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预组可抑制ICVM-1、VCAM-1的表达,益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与稳定,且与药物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消Ⅱ方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C-反应蛋白浓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潘建平 瞿幼存 +2 位作者 祝文娴 张松照 陈剑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49-150,176,共3页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与 C-反应蛋白 ( CRP)浓度之间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ELISA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 ,测定了 2 2例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及 CRP水平。结果 :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肺癌患者...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 s ICAM- 1)与 C-反应蛋白 ( CRP)浓度之间相关性。方法 :分别以 ELISA法和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 ,测定了 2 2例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及 CRP水平。结果 :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2 4 0μg/ L (正常对照 95%可信区的上限为 2 38.3μg/ L )的百分率分别为 77.3%和 63.6%。治疗有效组 ,化疗后 2周 ,血清s ICAM- 1浓度与化疗前相比显著降低 ( 2 4 8.6± 4 6.7μg/ L vs 377.4± 4 8.7μg/ L ,t检验 ,P<0 .0 1) ;而治疗无效组 ,化疗前后血清 s ICAM- 1浓度无显著变化 ( 32 4 .3± 12 8.1μg/ L vs330 .9±130 .4 μg/ L,t检验 ,P>0 .0 5)。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分别有 59.1%和 54.5%的肺癌患者血清CPR浓度增高。治疗有效组 ,化疗后 2周血清 CRP浓度平均值下降了 77.9% ,治疗无效组 ,化疗前后血清 CRP浓度平均值无显著变化。化疗前及化疗后 2周 ,血清 s ICAM- 1与 CRP浓度均呈显著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60 ( P<0 .0 1)和 0 .794 ( P<0 .0 1)。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 s ICAM- 1与CRP浓度呈显著相关性 ,s ICAM- 1与 CRP浓度测定可作为疗效评估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仁苷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罗德梅 单志桂 +2 位作者 葛金莲 刘青 罗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苦杏仁苷组、雷公藤多苷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5日,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8 d。ELISA检测...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苦杏仁苷组、雷公藤多苷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5日,各给药组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28 d。ELISA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TNF-α表达。结果苦杏仁苷组和雷公藤多苷组关节滑膜TNF-α阳性表达相似,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且苦杏仁苷组和雷公藤多苷组大鼠外周血中TNF-α、sICAM-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杏仁苷通过有效抑制TNF-α、sICAM-1水平及TNF-α表达,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苷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黏附分子-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谢文超 李平 +1 位作者 陈坚 林智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如血压未达标则加用缬沙坦和比索洛尔至血压达标...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如血压未达标则加用缬沙坦和比索洛尔至血压达标。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mg/d,连用4周。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和ICAM-1浓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4周血清hs—CRP和ICAM-1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周,瑞舒伐他汀组的血清hs—CRP和ICAM-1水平比常规治疗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2.1267,P=-0.0333;产5.7905,P=-0.0000)。结论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和ICAM-1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原发性高血压 超敏C反应蛋白 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ARDS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9
18
作者 耿申 吴婷 +4 位作者 穆先敏 张晨 刘晨阳 尤强 苏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介导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模型中,观察ICAM-1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2(mi... 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介导中性粒细胞肺部浸润的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小鼠模型中,观察ICAM-1以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2(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2,MK2)和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在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PMVEC)内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清洁型6~8周雄性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LPS组,每组5只。LPS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溶于100μL的PBS中),对照组腹腔注射PBS(5mg/kg),24 h处死全部小鼠。在LPS诱导的小鼠ARDS模型中,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分离得到的PMVEC内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ICAM-1的mRNA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总MK2、磷酸化MK2、HuR以及ICAM-1表达量的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MVEC表面ICAM-1的表达量及肺部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 LPS组小鼠肺组织W/D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0.40)vs(3.61±0.28),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LPS组中性粒细胞浸润率较对照组高[(13.92±3.23)%vs(3.24±1.24)%,P〈0.05]。LPS刺激后小鼠肺组织中ICAM-1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PMVEC表面ICAM-1表达较对照组也明显增加(P〈0.05)。MK2总量无明显变化,磷酸化MK2较对照组明显增加,HuR mRNA及蛋白总量无明显变化,但存在核质转移。结论特异性阻断或减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HuR的表达可使ICAM-1表达减少,从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减轻ARDS病理生理改变,可为临床治疗ARDS提供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2 人抗原R 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痰汤对颈动脉硬化家兔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JN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小波 李宗信 +1 位作者 陈文强 王宁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导痰汤是否能通过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JNK通路的调节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将2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导痰汤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和导痰汤治疗组予以高脂饲料喂... 目的研究导痰汤是否能通过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JNK通路的调节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方法将25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导痰汤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和导痰汤治疗组予以高脂饲料喂饲,并在喂饲1周后实施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治疗组分别予10、8、6 mL/kg导痰汤灌胃,每日给药1次。4周后处死家兔,取每只家兔右侧颈动脉远端1 cm,固定后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CAM-1和JNK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血管壁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浆中有ICAM-1和JNK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导痰汤治疗组细胞内ICAM-1和JNK阳性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随剂量的增加,对ICAM-1和JNK的抑制逐渐增强;JNK活性与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48,P<0.01)。结论导痰汤可以有效抑制颈动脉硬化家兔血管内皮细胞中ICAM-1和JN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痰汤 颈动脉硬化 细胞黏附分子-1 J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燕 田文景 +1 位作者 朱向东 曹燕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及柳氨磺吡啶(SASP)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TNBS/... 目的观察四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神丸组及柳氨磺吡啶(SASP)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TNBS/乙醇灌肠法制备UC大鼠模型,四神丸组给予四神丸浸膏剂5 g/kg灌胃,SASP组SASP 0.3 g/kg灌胃,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3周。肉眼观察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并进行评分,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层肉眼观察可见炎症和溃疡形成。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ICAM-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神丸组ICAM-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四神丸可能通过下调ICAM-1 mRNA和ICAM-1蛋白的表达量,抑制炎症细胞浸润,阻止并减轻结肠组织损伤,起到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黏附分子-1 蛋白表达 基因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