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盐分条件下新疆杨可溶性盐离子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静 王林和 +1 位作者 张芳 吕景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对2种含盐量土壤条件下新疆杨可溶性盐离子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退水渠土壤各盐离子含量均高于灌渠土壤,且二者除HCO3-和K+外,其余盐离子含量差异显著;但2种含盐量土壤同龄新疆杨地上部可溶性盐离子含量差异不显著,仅根内Cl-、Mg2+、Na+... 对2种含盐量土壤条件下新疆杨可溶性盐离子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退水渠土壤各盐离子含量均高于灌渠土壤,且二者除HCO3-和K+外,其余盐离子含量差异显著;但2种含盐量土壤同龄新疆杨地上部可溶性盐离子含量差异不显著,仅根内Cl-、Mg2+、Na+和K+含量差异显著,说明新疆杨对土壤中较高浓度盐离子有一定排斥作用,并将对树木产生毒害的Cl-、Na+控制在根系中,限制其向地上部输送;新疆杨根系对SO24-和Ca2+有较强的选择吸收性,并将过多的SO2-和Ca2+排除其体外,而对Cl-、Mg2+和Na+的选择吸收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可溶性盐离子 土壤含 可溶性盐 含量变化 离子 土壤 SO4^2- MG^2+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盐对土壤pH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初探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嫒华 段增强 +4 位作者 董金龙 赵宇 汤英 李汛 沈文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98-1308,共11页
在我国大量施肥的背景下,最近几十年农田土壤酸化速率加快,尤其是设施栽培体系土壤。在淋洗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土壤可伴随有次生盐渍化现象,而可溶性盐的存在对土壤pH(H2O)(用水浸提土壤测得的pH)的测定有显著影响。由于pH是酸... 在我国大量施肥的背景下,最近几十年农田土壤酸化速率加快,尤其是设施栽培体系土壤。在淋洗强度较弱的情况下,土壤可伴随有次生盐渍化现象,而可溶性盐的存在对土壤pH(H2O)(用水浸提土壤测得的pH)的测定有显著影响。由于pH是酸化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有必要深入探究农田土壤常见可溶性盐对pH(H2O)测定的影响。本研究中,为精确评估积盐农田土壤的酸化状况,以潮土、褐土、水稻土和红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农田土壤尤其是设施土壤中常见六种可溶性盐(Ca(NO3)2、KNO3、MgSO4、K2SO4、CaCl2、KCl)对土壤pH测定的影响;并以硝酸钾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四种消除可溶性盐对pH(H2O)测定影响的方法,这四种方法分别为:用石灰位代替pH(H2O);用0.01 mol L-1 CaCl2浸提代替水浸提;先用模型计算出盐分对pH(H2O)测定的影响,然后从pH(H2O)中减去;用蒸馏水或50℃的50%酒精溶液将土壤中可溶性盐洗除后风干再测定pH(H2O)。结果表明:10 g kg-1可溶性盐的存在可使土壤pH下降0.09~0.87个单位,可溶性盐浓度及土壤电导率(EC)均与pH、△pH(pH的下降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自然对数相关性。同种土壤,不同盐类对pH测定的影响程度不同,强弱顺序因离子组成和土壤类型而异,总体表现为硝酸盐和氯化物对pH测定的影响高于硫酸盐,氯化钙的影响程度高于钾盐及硝酸钙和硫酸镁,三种钾盐之间差异不明显;同种盐类,四种土壤受盐分影响的程度强弱顺序为:褐土 〉 水稻土 〉 潮土 〉 红壤。四种方法均可以减弱或消除硝酸钾对pH测定的影响,6.9 g kg-1硝酸钾施入土壤中可使土壤pH下降0.24~0.71个单位,消除影响后,硝酸钾仅可使土壤pH下降-0.38~0.19个单位。四种方法的简单有效程度为:石灰位〉 0.01 mol L-1CaCl2浸提测定pH 〉 模型拟合计算〉 洗盐处理。消除可溶性盐对pH测定的影响可以使积盐的农田土壤酸化评估更为精确,使土壤酸化风险预测更为准确,有利于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盐 PH 酸化 石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辛明亮 何新林 +2 位作者 吕廷波 陈思 曹玉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1,共3页
为了能解决土壤可溶性盐测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采集了石河子大学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试验室土壤样品110个,系统研究了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与土壤浸出液电导率之间的关系,从5种函数模型中筛选出土壤浸出液电导率与其残渣烘干法可溶... 为了能解决土壤可溶性盐测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采集了石河子大学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试验室土壤样品110个,系统研究了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与土壤浸出液电导率之间的关系,从5种函数模型中筛选出土壤浸出液电导率与其残渣烘干法可溶性盐含量之间的最优回归拟合方程y=0.071 2 x0.576 8;探究土壤浸出液电导率随其静置时间的变化规律,得出电导测定和残渣烘干法测定的准确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浸出液 可溶性盐含量 电导法 残渣烘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可溶性盐及其组分计算公式错误解析与纠正 被引量:4
4
作者 袁金华 乔万得夸 +1 位作者 俄胜哲 车宗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9-1746,共18页
公开出版的专业书籍中土壤可溶性盐及其组分计算公式存在诸多意料不到的错误,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并提出修正措施,这些错误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盐分含量计算结果的出错和对盐碱土分类分级的错误判定。选取出版日期介于2000—2020年包含土... 公开出版的专业书籍中土壤可溶性盐及其组分计算公式存在诸多意料不到的错误,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并提出修正措施,这些错误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盐分含量计算结果的出错和对盐碱土分类分级的错误判定。选取出版日期介于2000—2020年包含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和阴阳离子(CO_(3)^(2–)、HCO_(3)^(–)、SO_(4)^(2–)、Cl^(–)、K^(+)、Na^(+)、Ca^(2+)、Mg^(2+))含量9个指标计算公式的12本专业书籍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进行公式推导。结果表明,9个指标共出错68次,其中HCO_(3)^(–)出错次数最高,为11处,占比16.2%;其次为Ca^(2+),10处,占比14.7%;最低的是可溶性盐总量和Cl^(–),4处,占比5.88%。根据9个指标的出错特征,将其归纳为系数2、换算系数、公式、指代意义和公式不规范5种错误。5种错误中,换算系数出错次数最高,出现31处,占比45.6%;其次为公式,出现13处,占比19.1%;最低的是系数2,出现4处,占比5.88%。通过对土壤可溶性盐及其组分计算公式出错种类的特点和原因解析,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纠正措施,以期为相关公式的修正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溶性盐 八离子 农业化学 土壤化学 土壤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浓度氨氮和可溶性盐的废水农灌对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潘绍先 杨国栋 +2 位作者 冀静平 高振华 梁丽明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1年第6期252-254,共3页
本文采用采样监测分析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某地区用化肥厂焦化厂混合废水农灌造成小麦苗急性死亡的原因,在对废水中多种污染因子监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氨氮和可溶性盐为优先污染物,并对土壤麦苗进行取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 本文采用采样监测分析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某地区用化肥厂焦化厂混合废水农灌造成小麦苗急性死亡的原因,在对废水中多种污染因子监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氨氮和可溶性盐为优先污染物,并对土壤麦苗进行取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所选优先污染物是造成该灌区麦苗受害的主要原因,其氨氮对麦苗的致死浓度为576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污水灌溉 废水农灌 含氨氮废水 可溶性盐 高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添加膨润土对猪粪腐解中可溶性盐的动态影响研究
6
作者 胡克伟 李文一 +1 位作者 刘翠华 丁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4,共3页
以猪粪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好氧模拟堆腐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剂膨润土对猪粪腐解过程中可溶性盐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外源膨润土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猪粪堆腐中可溶性盐的含量。中高添加量的膨润土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达... 以猪粪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好氧模拟堆腐试验,研究了外源添加剂膨润土对猪粪腐解过程中可溶性盐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用量的外源膨润土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猪粪堆腐中可溶性盐的含量。中高添加量的膨润土处理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添加量的膨润土处理,通过LSD多重比较2,%与10%添加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非金属矿物膨润土作为外源添加剂可以有效的控制猪粪腐解中可溶性盐的含量,减少其潜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膨润土 可溶性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2-己烯醛与可溶性盐联用对柑橘酸腐病菌和酸腐病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秋丽 吴垚焱冰 +3 位作者 刘洋梅 葛云舒 陶能国 袁星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64-170,共7页
由酸腐病菌引起的酸腐病是柑橘采后贮藏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探讨反式-2-己烯醛与可溶性盐联用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酸腐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磷酸钠对酸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由酸腐病菌引起的酸腐病是柑橘采后贮藏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主要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探讨反式-2-己烯醛与可溶性盐联用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酸腐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磷酸钠对酸腐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分别为4.00 mg/mL和16.00 mg/mL;双乙酸钠的抑制作用较弱,MIC=MFC=16.00 mg/mL;而丙酸钙质量浓度达到16.00 mg/mL时仍无法完全抑制酸腐病菌生长。反式-2-己烯醛与脱氢乙酸钠、磷酸钠、双乙酰钠、丙酸钙两两复合处理的离体实验结果表明,反式-2-己烯醛与磷酸钠、双乙酸钠和丙酸钙联用为协同作用,MIC和MFC均为0.23 mg/mL;反式-2-己烯醛与脱氢乙酸钠联用的MIC=MFC=0.46 mg/mL,为相加作用。活体应用实验结果表明,5×MFC和10×MFC反式-2-己烯醛+脱氢乙酸钠复合处理对接种酸腐病菌的柑橘果实防腐效果最好,处理6 d时其腐烂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果实(100%)。结论:反式-2-己烯醛与脱氢乙酸钠联用可有效抑制酸腐病菌生长,降低柑橘酸腐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2-己烯醛 可溶性盐 酸腐病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含可溶性盐高硫铅锌矿无碱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冯忠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48,56,共5页
云南某铅锌矿有些高硫铅锌矿石中硫酸锌、硫酸亚铁等可溶性盐类含量高,使浮选矿浆中存在大量的Zn2+,Fe2+等金属离子。按常规浮选工艺用石灰抑制黄铁矿时,这些金属离子与石灰作用产生大量的氢氧化物沉淀,对铅锌矿物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造... 云南某铅锌矿有些高硫铅锌矿石中硫酸锌、硫酸亚铁等可溶性盐类含量高,使浮选矿浆中存在大量的Zn2+,Fe2+等金属离子。按常规浮选工艺用石灰抑制黄铁矿时,这些金属离子与石灰作用产生大量的氢氧化物沉淀,对铅锌矿物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造成铅锌矿物不能有效分选。为减少可溶性盐对铅锌浮选的影响,采用在矿浆自然酸碱性(酸性)下浮选铅锌矿物的无碱工艺,选铅时以硫酸锌和亚硫酸钠作抑制剂,以苯胺黑药和丁铵黑药作铅捕收剂,选锌时以水玻璃、亚硫酸钠、羧甲纤维素作调整剂,以PN405作锌捕收剂,获得了含铅59.57%,铅回收率为75.14%的铅精矿和含锌53.93%,锌回收率为93.70%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铅锌矿 可溶性盐 无碱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材表面可溶性盐浓度的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孟祥军 林永凯 《造船技术》 2009年第2期29-30,32,共3页
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船厂钢材表面可溶性盐的现状、来源分析、应对措施以及对造船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 钢材 可溶性盐 浓度 表面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可溶性盐类测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萍 刘洪林 张涛 《山东地质》 2003年第C00期22-24,共3页
用水浸法测定土壤中的可溶性盐类,当土壤与加入水的质量之比为1∶6,水浸时间为24~42h,此时测定的可溶性盐类的量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关键词 水浸法 土壤 可溶性盐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协同去除烟气中颗粒物及可溶性盐的研究
11
作者 刘铁军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9期72-73,共2页
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硫领域,含尘烟气经过脱硫塔会除去一部分颗粒物,但又会产生新的雾滴和可溶性盐,对脱硫后烟气中的可溶性盐的去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800t/d玻璃炉窑烟气处理系统为对象,试验研究在脱硫塔内增... 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广泛应用于烟气脱硫领域,含尘烟气经过脱硫塔会除去一部分颗粒物,但又会产生新的雾滴和可溶性盐,对脱硫后烟气中的可溶性盐的去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800t/d玻璃炉窑烟气处理系统为对象,试验研究在脱硫塔内增加冷凝相变装置对颗粒物及可溶性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脱硫塔除雾器后面增加冷凝相变装置,饱和湿烟气流过冷凝装置低温壁面,烟气中的水蒸气在壁面冷凝产生液膜,大大提高了烟气中的细雾滴与细颗粒物同液膜进行惯性碰撞、凝聚的效果。脱硫后烟气中可溶性盐占颗粒物总排放量由63%降至42.8%,颗粒物总去除效率由60%提高到84%,对可溶性盐的去除效果达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脱硫 颗粒物 可溶性盐 冷凝 惯性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出苗与土壤可溶性盐分离子组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伟 魏光辉 庄亮亮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49,共4页
为探求土壤pH值、可溶性总盐及其离子组成对棉花出苗的影响,对土壤的可溶性总盐、盐分离子组成及pH值进行经典统计、相关性分析和模糊聚类。结果表明,K++Na+、Cl-质量分数呈强变异,pH值呈弱变异,SO2-4、Ca2+、Mg2+呈中等或中等偏强变异... 为探求土壤pH值、可溶性总盐及其离子组成对棉花出苗的影响,对土壤的可溶性总盐、盐分离子组成及pH值进行经典统计、相关性分析和模糊聚类。结果表明,K++Na+、Cl-质量分数呈强变异,pH值呈弱变异,SO2-4、Ca2+、Mg2+呈中等或中等偏强变异;pH值及SO2-4、Ca2+、Mg2+与土壤可溶性总盐显著相关;出苗和不出苗情况下,SO2-4、Ca2+、可溶性总盐差异显著;Cl-、K++Na+归为一类,HCO-3为一类,SO2-4、Ca2+、可溶性总盐归为一类,均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渍土 可溶性 分离子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可溶性盐类的测定
13
《农业科技通讯》 1975年第2期37-38,共2页
一、测定的意义盐碱土壤中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重碳酸盐等可溶性盐类,如果含量过大,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就会提高,使植物根系不能借助于细胞液的渗透压从土壤溶液中吸取水分和养分,直接危害植物种子的发芽和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使... 一、测定的意义盐碱土壤中的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重碳酸盐等可溶性盐类,如果含量过大,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就会提高,使植物根系不能借助于细胞液的渗透压从土壤溶液中吸取水分和养分,直接危害植物种子的发芽和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使其枯死。各种作物耐盐性不同,在土壤含盐量0.2%以下时,一般都可以生长。土壤可溶性盐类含有CO8=、HCO3-、Cl-、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根 可溶性盐 土壤浸出液 碳酸 碳化合物 毫克当量 硝酸银 硝酸 氯化物 卤化物 醋酸钙 土壤溶液 白色沉淀 阴离子 酚酞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钙盐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的热力学分析及应用设计
14
作者 贺军四 胡泽宇 +5 位作者 蔡沛沛 林业伟 蔡耿生 蔡志红 张晓宏 刘福平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819-825,共7页
针对可溶性钙盐处理含氟废水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且处理效果存在不确定性问题,通过热力学分析,研究了可溶性钙盐沉淀反应处理含氟废水的过程,揭示了去除F-过程的化学和物理现象,由此设计出两阶段可溶性钙盐处理含氟废水工艺。通过推导... 针对可溶性钙盐处理含氟废水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且处理效果存在不确定性问题,通过热力学分析,研究了可溶性钙盐沉淀反应处理含氟废水的过程,揭示了去除F-过程的化学和物理现象,由此设计出两阶段可溶性钙盐处理含氟废水工艺。通过推导出的残余F-含量与Ca^(2+)浓度的平衡关系式,计算出残余F-含量低至1.91 mg·L^(-1),明显低于国家现行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含氟废水两阶段处理工艺:第一阶段,将待处理含氟废水的pH值调整至5.0—6.5,边搅拌边加入氯化钙,其加入量为理论计算总量的1/4,搅拌10 min后静止30 min;第二阶段,将经第一阶段处理后的污水pH值调整至7.5—8.5,加入剩余的氯化钙,搅拌30 min后静止20 min,再加入400 mg·L^(-1)的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结果表明,当氯化钙药剂的实际添加总量为理论计算添加总量的82.29%时,采用两阶段可溶性钙盐处理工艺可去除含氟废水中99.88%的F-,残余F-的含量为3.33 mg·L^(-1),符合国家现行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当含氟废水中F-含量大于100 mg·L^(-1)时,随着可溶性钙盐添加量增加残余F-含量迅速下降;而当含氟废水中F-含量小于100mg·L^(-1)时,随着可溶性钙盐添加量增加Ca^(2+)与F-反应的速率减慢,残余F-的含量下降趋缓。可溶性钙盐处理偏碱性含氟废水时,适当提高处理后污水的pH值有助于降低残余F-的含量,同时也能相应地减少Ca^(2+)的添加量。若含氟废水处理后的值小于处理前时,其pH值下降越少,添加可溶性钙盐的量亦越少。因此,pH值是影响Ca^(2+)添加量及处理结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 可溶性 沉淀反应 处理 氟废水 热力学 沉淀物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文德 胡志芬 +1 位作者 张琳 李东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评价微波法、阿贝折射法(糖量计法)及国标法测定酱油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准确度和实用性。方法:随机抽取18种不同品牌酱油样品,分别用不同方法测出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比较各自方法的精密度;将微波法、阿贝折射法(糖量计法... 目的:评价微波法、阿贝折射法(糖量计法)及国标法测定酱油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的准确度和实用性。方法:随机抽取18种不同品牌酱油样品,分别用不同方法测出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比较各自方法的精密度;将微波法、阿贝折射法(糖量计法)、国标法测量值彼此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波法、阿贝折射法(糖量计法)测量值与国标法之间、微波法与阿贝折射法(糖量计法)之间作配对t检验,均P>0.05,即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于酱油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测定,3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标准方法测量结果准确,但时间长;微波法比国标法操作简便、快速、自动化程度高;阿贝折射法(糖量计法)简便,适宜作现场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可溶性固形物 微波法 阿贝折射法 国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光计法测定酱油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含量 被引量:10
16
作者 胡志芬 孙仕萍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基于可溶性固形物的折射原理,用折光计法测定酱油中可溶性无盐固形物的含量,取得了与重量法基本一致的结果。该方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操作简便、快速,10~20s即可测定1份样品。
关键词 折光计法 测定 酱油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硅磷酸盐复合体系驱油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新强 李佰广 赵劲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报道了用可溶性硅磷酸盐替代NaOH构成的可用于大庆油田的三元及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能的室内研究结果,实验温度45℃。一般性地介绍了该可溶盐的化学结构及作用原理。该可溶盐商品有缓蚀阻垢作用。由4~12g/L该可溶盐、1~4g/L烷基苯... 报道了用可溶性硅磷酸盐替代NaOH构成的可用于大庆油田的三元及二元复合体系驱油效能的室内研究结果,实验温度45℃。一般性地介绍了该可溶盐的化学结构及作用原理。该可溶盐商品有缓蚀阻垢作用。由4~12g/L该可溶盐、1~4g/L烷基苯磺酸盐、1.2g/L聚合物组成的三元复合体系与原油之间产生超低(10-3mN/m)界面张力。分别与12/3/1.2(g/L)NaOH/表/聚三元体系及1.2(g/L)聚合物溶液相比,12/3/1.2可溶盐/表/聚三元体系和8/1.2可溶盐/聚二元体系,在0.2时人造均质岩心中的流动压差相近,流度控制能力较强,根据岩心分流率测定结果,高、中、低渗(1.2、0.6、0.2μm^2)并联岩心中调剖能力相当但耐水冲刷能力较强。在高、中、低渗并联岩心上,水驱后注入0.5PV8/3/1.2可溶盐像/聚体系的采收率增值(37%)与12/3/1.2强碱像/聚体系相当,如将可溶盐浓度提高至12g/L,则采收率增值可达40.7%。表4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硅磷酸 可溶性硅磷酸/烷基苯磺酸/聚合物三元体系 可溶性磷硅酸/聚合物二元体系 复合驱油剂 流动压降 分流 驱油效率 非均质岩心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于田绿洲盐渍化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古丽格娜·哈力木拉提 阿布都沙拉木·加拉力丁 +2 位作者 海米提·依米提 热比娅·吐尔逊 胡小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土壤含盐量对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分析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对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有较大意义。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河流域于田地区典型盐渍化地进行4次野外调研,在GPS定点,土壤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借助Excel,SPSS... 土壤含盐量对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分析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对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有较大意义。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河流域于田地区典型盐渍化地进行4次野外调研,在GPS定点,土壤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借助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对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壤含量盐及pH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平均pH值为9.1,属于碱土,盐分含量表聚强烈,土壤可溶性盐及pH的变化趋势为9月>5月>7月>3月。土壤阳离子主要以Na+,K+,Ca2+和Mg2+为主。3月、5月、7月中各阴离子在土体中的含量依次为Cl->CO32->SO42->HCO3-,在易溶性盐类上行过程中,以氯化盐最为活跃,硫酸盐次之,碳酸盐较稳定。而9月各阴离子在土体中的含量依次为HCO3->CO32->Cl->SO42-。0-20 cm土层中盐离子相关性分析表明:3月、5月、7月、9月各离子之间及各离子与总可溶性盐之间的相关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绿洲 土壤剖面 渍化土壤 土壤可溶性盐 土壤分动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港疏浚含盐淤泥烧结陶粒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明东 夏霆 +2 位作者 刘洋洋 张志峰 田安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5,共5页
选用连云港港疏浚泥为代表,测试了其基本性能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直接烧胀陶粒和复掺污泥烧胀陶粒试验,测试了陶粒的基本性能和可溶性盐含量。研究表明:连云港港疏浚淤泥主要化学成分为Si O2,Al2O3,Fe2O3,颗粒细小,液塑限高、塑性指数大,... 选用连云港港疏浚泥为代表,测试了其基本性能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直接烧胀陶粒和复掺污泥烧胀陶粒试验,测试了陶粒的基本性能和可溶性盐含量。研究表明:连云港港疏浚淤泥主要化学成分为Si O2,Al2O3,Fe2O3,颗粒细小,液塑限高、塑性指数大,适于烧胀陶粒。连云港港疏浚淤泥复掺35%污泥能够烧制成密度低于600 kg/m3、筒压强度达到3.8 MPa的陶粒,最佳烧胀温度为1 020℃,烧胀陶粒可溶性盐含量极低,不存在吸湿、泛霜、腐蚀性和重金属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工程 岩土工程 淤泥 氯化钠 陶粒 可溶性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耐盐牧草根际盐分动态分布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利苹 李先婷 +3 位作者 曹靖 苏怡兵 代立兰 初金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6,共9页
本试验以引大灌区永登县次生盐渍化土壤为背景,采用盆栽根袋法对4种耐盐牧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和盐分离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pH、电导率和6种主要可溶性盐离子含量降低,4种耐盐牧草根际土壤pH值低... 本试验以引大灌区永登县次生盐渍化土壤为背景,采用盆栽根袋法对4种耐盐牧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和盐分离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pH、电导率和6种主要可溶性盐离子含量降低,4种耐盐牧草根际土壤pH值低于非根际土壤,差异显著(P<0.05)。培养90d后,4种牧草根际土壤电导率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不同培养时段内,盐分离子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分布呈动态变化;除培养90d的新疆大叶外,Ca2+和Mg2+在4种牧草的培养期内均在根际土壤出现富集;在培养60d时,田菁根际土壤中K+出现亏缺,但在随后的生长周期内则出现富集,而其他3种牧草培养期间在根际土壤中K+均出现亏缺;除培养90d的新疆大叶和中兰一号外,Na+和Cl-在4种耐盐牧草的培养期内在根际土壤中均出现富集。4种牧草在同一培养时间内,6种可溶性盐离子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之间差异显著(P<0.05)。Na+/Ca2+和Na+/Mg2+降低,表明在大部分生长期间田箐、朝鲜碱茅、中兰一号3种耐盐牧草根际聚集的盐分为NaCl,新疆大叶为MgCl2和Mg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可溶性盐离子 牧草 渍化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