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师天元 郭新胜 +1 位作者 张红亚 李恒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在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异同。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各30例,分别单一接受利培酮(6mg/d)、帕罗西汀(20mg/d)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用汉密尔顿抑... 目的在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病理机制的异同。方法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各30例,分别单一接受利培酮(6mg/d)、帕罗西汀(20mg/d)治疗6周,治疗前后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组和3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浓度。结果治疗前,2个患者组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IL-6、sIL-6R低于抑郁症组(P<0.05)。②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浆IL-2、sIL-6R较治疗前下降(P<0.05),抑郁症组血浆IL-2、sIL-2R、IL-6、sIL-6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精神分裂症组血浆sIL-2R高于抑郁症组(P<0.05),而IL-2、sIL-6R低于抑郁症组(P均小于0.05)。③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变化率与PANSS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64,P<0.001);抑郁症组治疗前后血浆IL-2和IL-6的变化率均与HAMD总分减分率正相关(r=0.42,P=0.02;r=0.54,P=0.002)。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细胞因子均存在异常,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机制,但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可能与二者存在不同的生物学基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白细胞介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抑制脂多糖促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咏梅 齐敬宇 +2 位作者 闫素梅 赵艳丽 郭晓宇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 试验以脂多糖(LPS)为刺激源,以细胞活力、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为判断指标,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IL-1Ra)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活性,对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PBMCs被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第1组是阴性对照组(Neg组),完全培养基培养30 h;第2组损伤组(Dam组),是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 h后,再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第3至7组(R0.25、R0.5、R1、R5组和R10组)细胞分别经浓度为0.25、0.5、1、5、10 ng/mL的IL-1Ra培养6 h,接着经10μg/mL的LPS工作液培养24 h。结果表明:与Neg组相比,Dam组的细胞活力、抗氧化相关酶[包括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浓度、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含量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Dam组相比,R1组显著逆转了氧化损伤引起的上述抗氧化活性的降低和炎症因子浓度的升高,其他IL-1Ra处理组对上述指标的逆转效果不同程度地低于R1组(P≤0.05)。上述结果说明,LPS通过诱发PBMCs产生大量IL-1β进而导致细胞氧化损伤,IL-1Ra剂量依赖性地缓解了LPS引起的氧化损伤,添加剂量以1 ng/m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氧化应激 剂量依赖性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 预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白血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富宁 杨贵贞 +2 位作者 王冠军 易永林 刘晓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4-307,共4页
检测34例白血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並分析了sIL—2R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组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p<0.01);2.sIL-2R水平>2000u/ml的6名患者中有5名在采血后1个月内死亡,余1例亦... 检测34例白血病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並分析了sIL—2R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各组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p<0.01);2.sIL-2R水平>2000u/ml的6名患者中有5名在采血后1个月内死亡,余1例亦在1年内死亡;3.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及单个核细胞数无明显关系。分析表明:sIL—2R测定适用于对急性淋巴细胞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及淋巴瘤合并白血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 受体 可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朱海兵 郭扬波 +3 位作者 侯静 殷青云 胡号应 马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SIL-2R含量,并进行有关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SIL-2R含量,并进行有关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SIL-2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男女患者间无差异;Ⅰ型精神分裂症血清SIL-2R浓度显著高于Ⅱ型和混合型(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SIL-2R浓度与起病年龄呈负相关(r=-0.469,P<0.05),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446,P<0.05);氯氮平和利培酮能显著升高血清SIL-2R浓度(P<0.01,P<0.05);此外,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升高与病程,治疗前的SIL-2R和PANSS总分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SIL-2R升高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亦可能成为其临床亚型分布和早期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新指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尤其是氯氮平)可能通过升高SIL-2R血清浓度达到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抗精神病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华咏梅 王宏伟 牟福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64只雄性SD大鼠,从加力第1天起在大鼠牙齿局部分别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Ⅱ(sIL-1-R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两者混合物,测量磨牙移动距离,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被移动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应用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组织化学染色对破骨细胞和破牙骨质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的时相性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各受体组大鼠磨牙牙周组织形态学时相性变化与对照组相似,但各时间点牙槽骨吸收程度均较轻微,多数大鼠牙根表面很少或几乎没有明显牙骨质吸收迹象。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天所有受体注射组牙槽骨及牙根表面TRAP染色阳性细胞降低了约50%(P<0.05),但受体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正畸牙局部注射重组人类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可以减少牙齿移动距离并减少牙根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正畸牙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德馨 高永琳 +2 位作者 黄伟明 何艳 叶庆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223,共2页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胆碱酯酶 (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 7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血清sIL - 2R含量。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 - 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并且其升高与ALT、AST、PTA、ChE相关 ,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急性、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测定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符逢春 刘百祥 +3 位作者 王萍 段建平 彭桂阳 刘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658-2659,共2页
目的:观察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一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 目的:观察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L一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造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肾安冲剂小剂量组、肾安冲剂中剂量组、肾安冲剂大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每组12只。造模后开始给药,治疗8周后以ELISA检测大鼠血清slL-2R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slL-2R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各治疗组,各治疗组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血清slL-2R和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且以肾安冲剂大剂量组对血清slL-2R和TNF-α水平的调节作用最好。结论:肾安冲剂通过调节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免疫功能,发挥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安冲剂 阿霉素肾病大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Fas配体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葛长江 胡申江 +2 位作者 郑霞 武垚森 陈治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测定了 3 5例ACS病人 (ACS组 )、2 3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SAP组 )及 2 0...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 (ELISA)方法 ,测定了 3 5例ACS病人 (ACS组 )、2 3例稳定性心绞痛病人 (SAP组 )及 2 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结果 :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平均水平 ,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 <0 0 1) ,而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组间血清可溶性Fas配体平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CS组血清可溶性Fas水平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 (γ =0 45 7,P <0 0 1)。结论 :研究表明ACS病人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水平明显升高 ,提示其可能与ACS有关。血清可溶性Fas可能通过维持自身免疫炎性反应而导致AC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清 可溶性FAS 可溶性FAS配体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彭永麟 胡建达 吕联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6-70,共5页
应用ELISA方法检测253例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除多发性骨髓瘤(MM)外,各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 应用ELISA方法检测253例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结果显示,除多发性骨髓瘤(MM)外,各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和外周血白细胞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并影响预后;缓解期sIL-2R含量降至正常,但复发时又恢复至初诊水平。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轻度高于正常,但加速期和急变期升高明显。再障患者血清sIL-2R正常,区别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而免疫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sIL-2R水平升高。因此,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鉴别疾病类型、监测疾病过程、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受体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缭云 李德华 +1 位作者 张玲荣 王守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7-88,共2页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R)与戊型肝炎肝细胞损害和病期的关系。采用双抗夹心法对 18例戊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进行SIL - 2R测定。急性期SIL - 2R与恢复期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P <0 0 5 ) ,恢复期与正常...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 2R)与戊型肝炎肝细胞损害和病期的关系。采用双抗夹心法对 18例戊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进行SIL - 2R测定。急性期SIL - 2R与恢复期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P <0 0 5 ) ,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相关分析表明 ,急性期SIL - 2R与ALT存在正相关 ,(r =0 85 7,t=6 7788,(P <0 0 5 ) ,而与Bil虽也存在正相关 ,但差别无显著性 (r =0 10 5 7,t=0 42 5 2 ,(P >0 0 5 )。戊型病毒性肝炎时 ,肝功能的损害与免疫参与有关 ,测定血清SIL - 2R可作为对戊型肝炎病情预测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戊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德全 王秀问 +4 位作者 任建民 王洁贞 李玉芳 王宜民 韩效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0-62,共3页
某些甲状腺疾病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与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未治疗组(A)及甲亢... 某些甲状腺疾病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与游离甲状腺素(F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相关性比较。结果发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未治疗组(A)及甲亢未治疗伴突眼组(D)血清sIL-2R明显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经治疗甲状腺功能灭常组(G)sIL-2R明显高于甲减未治疗组(F);10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sIL-2R明显降低;Graves病及甲减患者血清sIL-2R均与FT_3呈正相关。提示除自身免疫外,甲状腺素水平也是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重要调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可溶性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甲状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_(80)KD)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江方 刘蓓玲 +2 位作者 郑列琳 钱黎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45-345,共1页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细胞中止在某一分化发育阶段,并呈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疾病,这种分化障碍和恶性增殖与参与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和增殖的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密切相关。已经证实,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是许多肿瘤的生...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细胞中止在某一分化发育阶段,并呈恶性克隆性增殖的疾病,这种分化障碍和恶性增殖与参与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和增殖的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密切相关。已经证实,白细胞介素6(IL-6)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是许多肿瘤的生长因子。由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80kD)可以与IL-6协同作用增强IL-6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SIL-6R 急性白血病 分化发育 患者 造血细胞 血清 生物效应 分泌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捷 陈龙邦 +2 位作者 解慧 冷南 王树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65-366,共2页
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03例乙型肝炎各型患者及26倒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型患者及HBV 携带者sIL-2R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 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03例乙型肝炎各型患者及26倒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各型患者及HBV 携带者sIL-2R 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0.001),其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呈正比,在去除危重患者酶—胆分离时谷丙转氨酶(ALT)过低的影响后,sIL-2R 水平与ALT 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38.p<0.05);作者认为sIL-2R 能够较好地反映疾病的活动状况,动态观察血清sIL-2R 水平的变化,对判断和评价HBV 感染后的病情演变及免疫失衡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柳金 吴登蜀 +4 位作者 张伸 阎晨华 周宇 张永顶 齐振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ilityinterleukinreceptor,sIL 2R)表达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8例ALL患者初诊、复发未治疗前及第1次完全缓解后sIL 2R表达水平。结果:ALL初诊组和复发组sIL 2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ALL缓解组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初诊或复发组患者sIL 2R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动态观察30例患者发现,治疗有效达到完全缓解时sIL 2R水平明显下降, 而病情复发时患者sIL 2R水平显著上升,sIL 2R水平上升出现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之前一个月左右。结论:动态检测完全缓解后患者sIL 2R表达水平,有利于ALL复发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复发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水平 受体表达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receptor 骨髓细胞形态学 正常对照组 ALL 患者发现 动态观察 完全缓解 病情复发 动态检测 早期诊断 缓解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先科 尹正 许亚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111例各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膀胱癌、卵巢癌... 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111例各类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而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膀胱癌、卵巢癌及宫颈癌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45例肺癌中,有转移者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1)。sIL-2R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可溶性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叶红军 杨世忠 +2 位作者 邵建 冯雪梅 汤琬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75-77,共3页
本文用~3HTdR掺入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69例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淋转)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结果显示患者淋巴细胞在体外经ConA刺激后的转化和增殖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乙肝病人血... 本文用~3HTdR掺入法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69例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淋转)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结果显示患者淋巴细胞在体外经ConA刺激后的转化和增殖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乙肝病人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急性肝炎和慢活肝较慢迁肝升高更为明显。血清ALT水平高低与HBV标志物和ALT有密切关系。提示急、慢性乙肝病人均存在淋巴细胞功能障碍,血清SIL-2R检测可望做为观察病程、临床诊断分型及判断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淋巴细胞 转化功能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晓峰 陈国千 +5 位作者 吴国荣 肖华龙 胡志刚 叶书高 朱艳红 陈静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63-346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SA-ELISA法,动态检测18例肺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每月、急性排斥和感染时血清sIL... 目的:探讨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以及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SA-ELISA法,动态检测18例肺移植受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每月、急性排斥和感染时血清sIL-2R的浓度,将术后所测的各组结果分别与术前比较。结果:sIL-2R在肺移植术24h后血清水平均急剧升高,达(226.0±42.5)ng/L,1周后下降至(89.9±25.0)ng/L,与术前比仍偏高(P<0.01),sIL-2R在出现急性排斥反应时有高水平表达,与术前及感染时比较显著升高(P<0.01)。结论:肺移植受者血清sIL-2R的表达可以反映肺移植术后的免疫状态,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急性排斥反应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晓武 杨小敏 李春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83-584,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为胆总管结石所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成梗阻性黄疸组(以下简称梗黄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全部为胆总管结石所致,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分成梗阻性黄疸组(以下简称梗黄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15例,为健康献血员。术后梗黄组予一般性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加胸腺肽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14天清晨空腹各采血标本1次,测定血清总胆红素、IL-2、sIL-2R水平。结果: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sIL-2R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术后IL-2水平升高,sIL-2R水平下降,两者的变化速度在治疗组明显快于梗黄组(P<0.05)。结论:胸腺肽可纠正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血清IL-2/sIL-2R系统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胸腺肽Α1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世义 付爱华 +3 位作者 陈玉妨 张林 王桂兰 杜柏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8-58,共1页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初步应用陈世义,付爱华,陈玉妨,张林(白求恩医科大学一院皮肤科,长春130021)王桂兰,杜柏榕(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长春130021)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初步应用陈世义,付爱华,陈玉妨,张林(白求恩医科大学一院皮肤科,长春130021)王桂兰,杜柏榕(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长春130021)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因其在IL-2介导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胶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在食管癌放疗前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小平 安怀伦 +2 位作者 姜缨 张哲舫 赵洪涛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561-563,共3页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7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和食管病变长度密切相关。放疗后血清S...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7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且和食管病变长度密切相关。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放疗前显著降低,且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降低程度在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病人之间无明显差异。食管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其肿瘤的消长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