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首发精神分裂症和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及其可溶性受体的对照研究 |
师天元
郭新胜
张红亚
李恒芬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2
|
白细胞介素1受体颉颃剂抑制脂多糖促奶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研究 |
郭咏梅
齐敬宇
闫素梅
赵艳丽
郭晓宇
|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白血病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
富宁
杨贵贞
王冠军
易永林
刘晓玲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34
|
|
4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
朱海兵
郭扬波
侯静
殷青云
胡号应
马崔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5
|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影响的研究 |
华咏梅
王宏伟
牟福元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6
|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意义 |
林德馨
高永琳
黄伟明
何艳
叶庆林
|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7
|
肾安冲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NF-α的影响 |
符逢春
刘百祥
王萍
段建平
彭桂阳
刘彬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08 |
4
|
|
8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清可溶性Fas和可溶性Fas配体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临床价值 |
葛长江
胡申江
郑霞
武垚森
陈治奎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9
|
血液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彭永麟
胡建达
吕联煌
|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
1996 |
7
|
|
10
|
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变化的研究 |
张缭云
李德华
张玲荣
王守义
|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1
|
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
王德全
王秀问
任建民
王洁贞
李玉芳
王宜民
韩效才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12
|
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_(80)KD)含量测定 |
王江方
刘蓓玲
郑列琳
钱黎
张学光
|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
1995 |
1
|
|
13
|
乙型肝炎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 |
韩捷
陈龙邦
解慧
冷南
王树宽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14
|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的关系 |
柳金
吴登蜀
张伸
阎晨华
周宇
张永顶
齐振华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5
|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吕先科
尹正
许亚兰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4 |
3
|
|
16
|
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观察 |
叶红军
杨世忠
邵建
冯雪梅
汤琬清
|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
1995 |
8
|
|
17
|
肺移植受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
张晓峰
陈国千
吴国荣
肖华龙
胡志刚
叶书高
朱艳红
陈静瑜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8
|
胸腺肽α1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影响 |
徐晓武
杨小敏
李春明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8 |
1
|
|
19
|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在结缔组织病中初步应用 |
陈世义
付爱华
陈玉妨
张林
王桂兰
杜柏榕
|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20
|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在食管癌放疗前后的临床意义 |
刘小平
安怀伦
姜缨
张哲舫
赵洪涛
|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