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GIS的西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高雅玉
张新民
田晋华
于惠
-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8,共7页
-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组通字[2014]93号)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1203FKDA035)
+4 种基金
甘肃省水利科研技术推广项目(甘水科外发[2013]293号
[2014]223号
[2015]55号)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NKCA087)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甘财农[2010]162号)
-
文摘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Quickbird影像资料对西峰区沟道特征进行沟道特征分析,并分析了沟道不同降水频率下雨洪特征。以司家沟为典型沟道,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不同降水频率典型年中大于20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典型年的雨洪总量(可收集利用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降水保证率的各区域雨洪资源量。结果表明,西峰区各沟道雨洪资源量的总体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少、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但是由于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不同步,在干旱年降水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
-
关键词
单次暴雨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GIS技术
-
Keywords
single rainstorm analysis method
typical year method
rainwater resources
collectible amount
GIS technology
-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西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田晋华
张新民
高雅玉
-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6期83-88,共6页
-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甘组通字[2014]93号)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1203FKDA035)
+4 种基金
甘肃省水利科研技术推广项目(甘水科外发[2013]293号
[2014]223号
[2015]55号)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1204NKCA087)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甘财农[2010]162号)
-
文摘
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数据、Quickbird资料和GIS软件对西峰区沟道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雨洪资源计算所需的沟道属性,选取暴雨频率为1%~99%的情况,进行沟道雨洪特征分析。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水频率统一,计算出典型年的雨洪总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得到降雨频率P=25%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3970.47×10~4m^3,P=50%为3842.82×10~4m^3,P=75%为1641.52×10~4m^3,P=95%为2008.87×10~4m^3。将西峰区内的沟道按照地理位置属性划分至沟道所属乡镇中,计算出不同降水保证率、不同乡镇的沟道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得到沟道雨洪资源量排名前三的乡镇为:什社、董志和后官寨。结果表明:西峰区不同降水保证率沟道雨洪资源量的基本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少,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与降水保证率总体趋势相一致,但是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并不同步,在干旱年降水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
关键词
单次暴雨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西峰区
-
Keywords
single rainstorm analysis method
typical year method
rainwater resources
collectable a-mount
Xifeng district
-
分类号
TV21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陇东地区沟道雨洪资源可利用量研究
- 3
-
-
作者
高雅玉
田晋华
吴玉锋
金毅
彭倩
-
机构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4,98,共5页
-
基金
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
甘肃省科技厅重大专项(1203FKDA035)
+2 种基金
甘肃省水利科研技术推广项目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04NKCA087)
甘肃省水利厅水资源费项目
-
文摘
根据甘肃陇东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及雨洪资源特点,以西峰区司家沟为例,分析计算该流域的雨洪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利用庆阳市西峰区的DEM数据、Quickbird资料和GIS软件对沟道特征进行分析,获得雨洪资源计算所需的沟道属性,选取暴雨频率为1%、5%、10%、20%、33%、50%和99%,进行沟道洪水特征分析。采取典型年法和单次暴雨分析法将暴雨频率与降雨频率统一,将不同降雨频率典型年大于20 mm的单次降水与基准暴雨量相对应,计算出典型年沟道的雨洪总量(可收集利用量)和单次降水的洪峰流量,得到降水保证率为25%时(1973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83.98万m^3,降水保证率为50%时(1980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81.28万m^3,降水保证率为75%时(2009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34.72万m^3,降水保证率为95%时(1986年)雨洪资源可利用量为42.49万m^3。计算结果表明,司家沟不同降水保证率沟道雨洪资源量的基本趋势为高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小,低保证率雨洪资源量大,与降雨频率总体趋势一致;洪水频率跟降雨频率不同步,在干旱年降雨频率低时,洪水频率有可能较大,因此干旱年份对雨洪资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
关键词
单次暴雨分析法
典型年法
雨洪资源
可收集利用量
陇东地区
-
Keywords
single rainstorm analysis method
typical year method
rainwater resources
collectable amount
Longdong area
-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我国农作物秸秆转化生物能源潜力评估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艾斌凌
郑丽丽
郑晓燕
盛占武
-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74-79,共6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54194)
-
文摘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燃料化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农作物经济产量为依据,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可收集利用量进行估算,进而评估其生物转化甲烷和燃料乙醇的潜力。2014年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达72 836.9万t,其中可收集利用量达60 986.1万t。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为前三大秸秆资源。河南省、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的秸秆资源是最为丰富。以热值估算,仅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三大秸秆可折合标准煤量20 177.5万t。基于微生物发酵工艺估算,我国主要农作物秸秆可生产甲烷1 286.8亿m^3,或可生产燃料乙醇1 823.5亿升。我国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量巨大,以其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可收集利用量
生物能源
甲烷
燃料乙醇
潜力评估
-
Keywords
Crop straw
collectable amount
biofuels
methane
fuel ethanol
potential estimate
-
分类号
TQ35
[化学工程]
X7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