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串联补偿的滑模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韩绪鹏 孙勇 +2 位作者 李志民 卢曦 李燕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84-88,共5页
为抑制电力系统中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非线性及外部扰动影响,文中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和滑模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可控串联补偿的新型非线性控制器。利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非... 为抑制电力系统中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的非线性及外部扰动影响,文中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和滑模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可控串联补偿的新型非线性控制器。利用直接反馈线性化方法对非线性模型精确线性化,采用滑模变结构理论与常规PID的复合控制策略,设计的可控串联补偿控制规律简洁,易于工程实现且鲁棒性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控制方式相比,滑模PID控制器能有效地阻尼系统振荡,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对运行点变化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tcsc) 直接反馈线性化 滑模PID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的负阻尼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葛俊 童陆园 +2 位作者 耿俊成 王仲鸿 陈全世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24-26,54,共4页
由于在暂稳控制器的设计中通常将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 (TCSC)处理为带限幅器的一阶惯性环节 ,而忽略了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对 TCSC脉冲触发过程影响以及装置动态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建立了装有 TCSC的电力系统的扩展 Phillips- Heffron模... 由于在暂稳控制器的设计中通常将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 (TCSC)处理为带限幅器的一阶惯性环节 ,而忽略了电力系统动态行为对 TCSC脉冲触发过程影响以及装置动态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建立了装有 TCSC的电力系统的扩展 Phillips- Heffron模型 ,通过分析 TCSC对系统同步和阻尼转矩的贡献 ,给出了在开环定触发角控制下 TCSC表现为负阻尼特性的解析解。基于NETOMAC的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分析的正确性 ,同时指出通过合适的底层控制策略可以减弱和消除负阻尼 ,有效地改善 TCSC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PHILLIPS-HEFFRON模型 负阻尼特性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控制角模型及其在静态电压稳定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彦魁 张焰 卢国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2,共6页
提出一个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静态模型,将TCSC基频等值电抗表达为其控制角的显函数并考虑了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将控制角作为状态变量处理,推导了4种典型控制模式下的TCSC牛顿潮流方程并在连续潮流算法中予以实现,并指出恒功率控制... 提出一个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静态模型,将TCSC基频等值电抗表达为其控制角的显函数并考虑了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将控制角作为状态变量处理,推导了4种典型控制模式下的TCSC牛顿潮流方程并在连续潮流算法中予以实现,并指出恒功率控制、恒电流控制和恒相角差控制中所需的控制参考量由系统基本工况下指定线路补偿度的恒阻抗控制获得。用IEEE30母线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及数值稳定性,通过控制角可以方便地获取线路的补偿度。用该模型进行电压稳定分析表明,选择最优的安装位置及合适的控制模式是提高电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恒阻抗控制对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不适当的控制模式以及不适当的安装位置则可能导致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电容 制角 静态电压稳定 可控 电压稳定性 应用 制模式 电压稳定裕度 tcsc 阻抗 安装位置 恒功率 恒电流 数值稳定性 静态模型 功率损耗 等值电抗 状态变量 潮流算法 潮流方程 仿真计算 母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系统中电力系统稳定器与可控串联补偿器阻尼控制器的协调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房大中 牛伟 周保荣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5-900,共6页
针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 tors,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分别有效阻尼机间振荡和区域振荡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单纯形-模拟退火法对PSS和TCSC阻尼控制... 针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 tors,TCSC)的附加阻尼控制器能分别有效阻尼机间振荡和区域振荡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单纯形-模拟退火法对PSS和TCSC阻尼控制器进行协调优化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结合单纯形算法局部搜索速度快和模拟退火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强的优点,将单纯形算法作为模拟退火算法的局部寻优算子,以增强算法的搜索能力和效率.同时,优化中使用的目标函数考虑了系统多种典型运行方式下的机电振荡模态性能,因而设计出的阻尼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4机11节点电力系统上运用该优化方法完成了阻尼控制器的协调设计.特征值分析和非线性时域仿真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设计的PSS和TCSC阻尼控制器对不同的运行方式都能有效抑制系统低频振荡.此外,算例分析结果证实了单纯形-模拟退火算法搜寻能力高、不强烈依赖初始值选择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形法 模拟退火算法 电力系统稳定 可控串联补偿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器暂态稳定的迭代自学习控制(ILC)
5
作者 郭春林 童陆园 +1 位作者 朱慧瑜 王仲鸿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8期18-22,共5页
介绍了迭代自学习控制的原理 ,将其用于 FACTS(以可控串补为例 )的暂态稳定控制 ;比较了固定串补、PI控制和迭代自学习控制的可控串补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 ;指出迭代自学习控制具有一系列常规控制算法所没有的优点 。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迭代自学习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滞影响的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的H_∞控制
6
作者 蔡超豪 刘峰 《广东电力》 2007年第12期1-4,16,共5页
对存在于广域测量系统时滞影响的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的H∞控制进行了研究,说明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进行H∞控制器设计的方法。仿真及分析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对时滞的不敏感性,可以抑制外部干扰,保持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电力系统 动态稳定 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可控串联补偿器的系统电压失稳概率研究
7
作者 任曦骏 严正 +2 位作者 赵建伟 曹路 李建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0-173,共4页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可以灵活地调节线路潮流,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传统分析方法在评估TCSC提高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作用时存在缺陷,无法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计及TCSC接入的系统负荷裕度概率模型,考虑运行参数的随机波动...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可以灵活地调节线路潮流,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传统分析方法在评估TCSC提高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作用时存在缺陷,无法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计及TCSC接入的系统负荷裕度概率模型,考虑运行参数的随机波动,通过半不变量法和Gram-Charlier级数计算负荷裕度概率特征,进而得到电压失稳概率值。分别在常态与故障下对比TCSC安装前后的IEEE39节点系统失稳概率,结果表明,TCSC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不确定性因素 负荷裕度 电压稳定 失稳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可靠性对可控串联补偿部件参数的灵敏度分解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生虎 于丽萍 +1 位作者 马燕如 董王朝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0-25,共6页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是一种常见的柔性输电设备,多用于改善输电能力。现有TCSC对其电容器组、电抗器等部件的可靠性建模较为粗略,因此无法直接描述部件可靠性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考虑部件故障模式,提出TCSC可靠性分层等值算法,建立含T...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是一种常见的柔性输电设备,多用于改善输电能力。现有TCSC对其电容器组、电抗器等部件的可靠性建模较为粗略,因此无法直接描述部件可靠性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考虑部件故障模式,提出TCSC可靠性分层等值算法,建立含TCSC线路可靠性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改进频率和持续时间(F&D)算法,求解串联补偿线路状态概率和转移率,及其对部件可靠性参数的灵敏度。联立电网可靠性对串联补偿线路可靠性、串联补偿线路可靠性对TCSC部件灵敏度,提出电网可靠性对TCSC部件参数的灵敏度分解算法。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有助于从电网角度发现和改善柔性交流输电设备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tcsc) 可靠性分层等值 改进F&D算法 电网可靠性 灵敏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源控制方法的TCSC控制器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智涛 梅生伟 +3 位作者 叶俭 庞晓艳 李明节 何源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简要介绍了一类基于无源系统理论的最优控制方法—— PBC方法 ,基于该方法设计了晶闸管控制的串联补偿器 ( TCSC)无源控制器。由于该控制器中的变量均可实现本地测量 ,故使其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中。针对川渝电力系统的仿真结果 ... 简要介绍了一类基于无源系统理论的最优控制方法—— PBC方法 ,基于该方法设计了晶闸管控制的串联补偿器 ( TCSC)无源控制器。由于该控制器中的变量均可实现本地测量 ,故使其能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中。针对川渝电力系统的仿真结果 ,证明了基于 PBC控制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制方法 tcsc 仿真 电力系统 串联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C和TCSC控制器间动态交互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祁桂刚 黎灿兵 +3 位作者 曹一家 李欣然 周炼 曾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69,共5页
在考虑电力系统传递函数元素的稳态增益和动态特性的影响下,利用有效相对能量矩阵(EREA)的方法分析了2种典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控制器间交互影响问题。对多FACTS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为FACTS控制器的变量配对、选址等... 在考虑电力系统传递函数元素的稳态增益和动态特性的影响下,利用有效相对能量矩阵(EREA)的方法分析了2种典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控制器间交互影响问题。对多FACTS控制器间的交互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为FACTS控制器的变量配对、选址等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含SVC和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装置的新英格兰系统验证了在不同电气距离下交互影响的强弱程度,并采用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静止无功补偿 可控串联补偿 有效相对能量矩阵 交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广域测量系统时滞影响的TCSC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5
11
作者 江全元 白碧蓉 +1 位作者 邹振宇 曹一家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1-25,共5页
在广域电力系统的环境下,基于相量测量单元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将引入不可忽略的时滞,这将对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测量信号的广域控制器带来影响,从而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分析了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延迟时间对可控串联电容... 在广域电力系统的环境下,基于相量测量单元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将引入不可忽略的时滞,这将对基于广域测量系统测量信号的广域控制器带来影响,从而对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产生重大的影响。分析了广域测量系统的通信延迟时间对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非线性控制器稳定特性的影响,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理论设计了TCSC控制器以提高电力系统对时滞的不敏感性,线性和非线性时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TCSC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时滞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冯可控串联补偿阻抗控制暂态特性的数字仿真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集明 郑健超 +2 位作者 刘长浥 陈葛松 吴成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5,9,共6页
本文介绍东北地区伊敏至冯屯500kV可控串联补偿装置阻抗控制暂态特性的数字仿真结果。其中包括容抗均匀调节特性、害抗阶跃响应特性、开环阻抗控制和闭环阻抗控制特性以及感性电抗和容性电抗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
关键词 交流输电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 TCSC 非线性控制器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丹 戴先中 +3 位作者 李乃湖 陈珩 范玲玲 陈毓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1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可控串联补偿(TCSC)控制器结构,将结构完全相同的TCSC控制器(仅神经网络的权值不同)分别运用于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和一个由49条等值支路和19台等值机所组成的实际电力系统的稳定控...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可控串联补偿(TCSC)控制器结构,将结构完全相同的TCSC控制器(仅神经网络的权值不同)分别运用于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和一个由49条等值支路和19台等值机所组成的实际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说明这种TCSC控制器结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广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逆系统 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控串联补偿动态模拟实验装置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可军 赵建国 孙海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71-75,共5页
介绍了一套可控串联补偿(TCSC)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在该装置中,TCSC的各组件实现了模块化,可灵活组合并根据模拟系统要求调整TCSC的结构参数;TCSC的控制器采用分层结构,各层控制系统完成不同的控制目标,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控制策略的研究... 介绍了一套可控串联补偿(TCSC)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在该装置中,TCSC的各组件实现了模块化,可灵活组合并根据模拟系统要求调整TCSC的结构参数;TCSC的控制器采用分层结构,各层控制系统完成不同的控制目标,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控制策略的研究。动模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策略该TCSC实验装置可以快速调节阻抗,较好地抑制低频振荡并灵活地完成不同阻抗模式之间的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可控串联补偿(tcsc) 动态模拟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PSS与TCSC控制器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宁琳 谭建成 +1 位作者 梁志坚 秦砺寒 《现代电力》 2008年第2期18-23,共6页
电力系统中同时装有单独设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时,两者之间可能产生一定的交互影响,导致阻尼低频振荡的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MPSO)对PSS和TCSC的控制器进行协调设计,此方法在PSO算... 电力系统中同时装有单独设计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时,两者之间可能产生一定的交互影响,导致阻尼低频振荡的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MPSO)对PSS和TCSC的控制器进行协调设计,此方法在PSO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惯性权重对其进行改进,保持了群体搜索的多样性。通过收敛性分析证明,此方法能收敛于全局最优。在IEEE-4机11节点的系统上进行了测试。时域仿真与特征值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将系统特征根移到复平面目标函数限定的区域内,很好地抑制低频振荡。对不同优化方法的收敛性及计算时间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性能优于常规遗传算法以及模拟退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可控串联补偿 改进粒子群算法 阻尼低频振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MI技术设计多机系统TCSC鲁棒控制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洋 张建成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装设在高压线路上可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指出传统的H∞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要计算Gamma迭代的优化问题,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为多个目标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新途径,设计指...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器(TCSC)装设在高压线路上可改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提高线路的传输容量。指出传统的H∞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需要计算Gamma迭代的优化问题,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为多个目标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新途径,设计指标与约束条件等可表达成LMI形式,可用有效的凸优化算法得到精确解答。提出了借鉴有极点区域配置约束的混合H2/H∞问题的LMI解法,设计了应用于多机系统的TCSC的鲁棒控制器。应用安德森3机9节点系统模型测试了所提方法的鲁棒性,在测试了小规模突发事件仿真、小规模突发事件的鲁棒TCSC控制器性能的结果后表明,TCSC控制器利用LMI方法可实现鲁棒稳定和快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 线性矩阵不等式 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的多台TCSC控制器协调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琳 叶彬 曹一家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53-458,共6页
将多台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进化规划和粒子群优的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MOEPPSO),提出了基于MOEPPSO的协调控制器设计方法.采用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得到一组Par... 将多台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进化规划和粒子群优的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MOEPPSO),提出了基于MOEPPSO的协调控制器设计方法.采用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得到一组Pareto参数解集,为运行人员提供更丰富、准确的信息.在装有两台TCSC的IEEE典型四机两区域系统研究实例中,非线性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单独设计控制器的方法相比较,所提方法能够更好地提高互联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 多目标混合进化算法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SC-STATCOM控制对风电并网系统电压稳定性的改善 被引量:26
18
作者 郑丽平 匡洪海 +2 位作者 张曙云 李圣清 丁晓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90-95,共6页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中存在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和静止同步补偿器联合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风电并网系统中,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双闭环反馈控制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足够的无功...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中存在电压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可控串联补偿装置和静止同步补偿器联合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风电并网系统中,采用静止同步补偿器双闭环反馈控制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维持其正常工作。同时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算例波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TCSC和STATCOM联合控制能有效快速恢复故障后风电并网处电压,提高电压的稳定性及风电场的故障穿越能力。且比TCSC或STATCOM单独控制所取得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系统 电压稳定 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 静止同步补偿(STATCOM)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晶闸管控制电抗器的FACTS动态相量模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鄂志君 房大中 +1 位作者 陈家荣 李传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0,共5页
利用电力系统变量的时变傅里叶系数得到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的动态相量模型,该模型忽略了对TCR动态特性影响较小的谐波分量,并通过对TCR时域模型的平均运算获得动态相量状态空间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含柔... 利用电力系统变量的时变傅里叶系数得到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controlled reactor,TCR)的动态相量模型,该模型忽略了对TCR动态特性影响较小的谐波分量,并通过对TCR时域模型的平均运算获得动态相量状态空间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含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能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同时获得较快的速度。基于TCR的动态相量模型提出了静止无功补偿器和晶闸管控制串联电容器的动态相量模型。通过与商业软件DCG/EMTP在简单测试系统上的全时域仿真结果相比较,证明了该动态相量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闸管制电抗(TCR) 静止无功补偿(SVC) 晶闸管串联电容(tcsc) 动态相量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抗器支路电阻的TCSC动态相量法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党杰 刘涤尘 +2 位作者 廖清芬 熊元新 万保权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2-545,共4页
为研究含TCSC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及设计TCSC的实用化控制策略,提出了计及电抗器支路电阻影响并结合动态相量法的TCSC建模方法。动态相量模型是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非线性、大信号模型,适合暂态过程快速而又精确地仿真,但传统动... 为研究含TCSC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及设计TCSC的实用化控制策略,提出了计及电抗器支路电阻影响并结合动态相量法的TCSC建模方法。动态相量模型是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非线性、大信号模型,适合暂态过程快速而又精确地仿真,但传统动态相量法存在状态空间方程阶数随着计及频率成分增加而迅速增长的问题。故在分析模型的状态变量特性,忽略快速变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后,由动态相量与傅立叶系数间的关系建立了计及电抗器支路电阻影响的TCSC动态相量法模型。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串联补偿(tcsc) 动态模型 阻抗特性 动态相量 谐波特性 电抗支路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