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绿地系统可达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仁才 张娜娜 +3 位作者 李思远 张永霖 王韬 付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56-3263,共8页
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所在城市均十分重视绿地系统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不但能提高城市生态空间容量,也能充分满足不同位置城市居民的需求,这使得城市绿地与其被服务对象——城市居民之间的可达性成为... 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所在城市均十分重视绿地系统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不但能提高城市生态空间容量,也能充分满足不同位置城市居民的需求,这使得城市绿地与其被服务对象——城市居民之间的可达性成为评价城市绿地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指标。以高德公司生产的电子导航地图中居民区点和绿地系统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缓冲区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我国4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西城区、石景山区、绍兴市和日照市这4个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斑块特征,以及<5,5—15,15—30min时间距离内所覆盖城市居民点数量,对其绿地可达性及其服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内的绿地系统分布均比较合理,覆盖面广,尤其是30min时间距离内可达的绿地满足了95%的住区;80%以上的住区居民可以在15min内到达周边任意绿地,为城市绿地管理部门打造"一刻钟生活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发现,提供服务的绿地斑块面积比较细碎,大型绿地的配置率相对较低;而且多数绿地斑块从属于多个时间距离半径内,承受较大人口压力。最后,建议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绿地系统与住区从时间尺度上的协调分析。此外,尝试性地采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电子导航地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可达性分析,研究结果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达性 缓冲分析 绿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计划实施现状及成效 被引量:17
2
作者 姚娜 宋敏 刘学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8-161,共4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多年来,秉承科技支撑发展的原则,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及实验示范。在对现有实验区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计划类别、经费来源、参与形式、应用领...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多年来,秉承科技支撑发展的原则,实验区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及实验示范。在对现有实验区开展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计划类别、经费来源、参与形式、应用领域等方面,分析了"十一五"以来实验区承担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现状,并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了总结分析。分析发现,实验区承担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通过破解区域发展制约因素,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突出科技示范与引领,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创新了管理机制与模式,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通过部门联动,科技惠民计划成效凸显。文章通过探寻科技在实验区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发现实验区项目对接的特点与规律,查找实验区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科技支撑实验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科技计划 现状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唐明方 卫星 +2 位作者 曹慧明 邓红兵 吴钢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目的选取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陆良县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准则层... 目的选取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陆良县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云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准则层的权重比较大,分别为0.234,0.234,0.251;能源利用和科技进步的权重分别为0.130,0.103;公众参与的权重最小,仅为0.048。结论总体上,麒麟区、陆良县两个实验区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今后应以实现有效的政府主导联动机制、渗透多方加入的公众参与机制和开启全方位监督保障机制,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层次分析法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估工具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晓彤 姚娜 +2 位作者 张茜 刘剑锋 何建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51,共12页
我国历来重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自1986年开始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又颁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并把研究建立基于监测与评价结果的实验区激励与淘汰机制提到了重要... 我国历来重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自1986年开始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又颁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并把研究建立基于监测与评价结果的实验区激励与淘汰机制提到了重要位置。该研究基于4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统计数据,采用情景分析的方法,筛选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6种区域发展情景包括商贸服务(西城区)、生态宜居(石景山区)、制造业(日照市)、物流服务(日照市)、科教创意(绍兴市)以及旅游文化(石景山区、绍兴市)。评估指标体系分为资源安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创新驱动5个领域、18个指标、45个变量。对4个实验区的评估结果表明:西城区和石景山区在经济效率和创新驱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西城区在科教创意和商贸服务情景下发展较有优势,石景山区在生态宜居和旅游文化的定位下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日照市在公共环境和经济效率指标上具有优势,在商贸物流发展定位下,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绍兴市在创新驱动指标上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在旅游文化的发展定位下还需在公共环境、社会发展领域进行提升。通过情景设置和指标权重的赋予,有效地判断了评估对象的发展情况是否满足其区域发展定位,为创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实验区和示范区评估工具提供了依据。由于该研究仅是实验性的评价,还需今后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 评估工具 情景分析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源配置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伟 乔治 +1 位作者 黄小芬 胡韫频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80,共4页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对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其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提升及生...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对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科学评价可以为其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自然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提升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个方面,统筹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对实验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评价。以湖北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资源配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可为衡量和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生态文明建设 数据包络分析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模式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彭乾 邵超峰 鞠美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55-360,共6页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是落实《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和推进天津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实验区建设模式的探索是提升实验区发展质量的基本要素。本文系统分析了天津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转型区县等三类区域发展面临的不可持续问题,并依...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是落实《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和推进天津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对实验区建设模式的探索是提升实验区发展质量的基本要素。本文系统分析了天津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转型区县等三类区域发展面临的不可持续问题,并依此提出了三类实验区的建设思路。在总结当前不同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对天津市三类实验区建设模式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主攻方向:中心城区应选择楼宇经济和生态社区模式;滨海新区应选择生态城市模式;转型区县中综合发展型应选择城乡统筹和生态产业模式,循环经济型应选择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生态发展型应选择生态旅游和都市农业模式。最后从指标体系建立、示范工程实施、生态文化体系、人居保障体系和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讨论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发展模式 建设对策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路与实践——以浙江省诸暨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班茂盛 方创琳 李铭 《规划师》 2008年第5期41-45,共5页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县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应重点包括以培育循环经济体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规划、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的资源环境规划、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导向的社会事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县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应重点包括以培育循环经济体系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规划、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的资源环境规划、以建设和谐社会为导向的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其编制需确定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实验区内的多试点,通过空间管制实现规划目标。诸暨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应采取四大战略、分区管理策略,开展多点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总体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俊莉 曹明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0-164,共5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介绍了实验区发展概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方法。以全国14个地级市实验区为例,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为4个子系统,选择出4组19个评价指标,计算了各实验区各子系统发...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介绍了实验区发展概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计算方法。以全国14个地级市实验区为例,以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为4个子系统,选择出4组19个评价指标,计算了各实验区各子系统发展指数、协调度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依据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将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分为高协调强可持续型(ChSh),低协调弱可持续型(CLSL),中等型(CmSm)。其中,CmSm型又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型,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均衡型两个亚类,并指出了各类型对应的城市组群,提出了不同组群实验区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协调度 可持续发展水平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立新 李遂亮 +2 位作者 任素琴 姚新胜 赵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980-6982,共3页
结合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具体情况,借鉴根植于本土NREF模式制定了衡量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惠济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对实验区未... 结合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具体情况,借鉴根植于本土NREF模式制定了衡量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惠济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对实验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NREF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惠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与中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以浙江省横店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个案 被引量:6
10
作者 郎友兴 周津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都有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但是,地方政府可以说是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之关键。以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个案,深入探讨地方政府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章的一个基本结...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都有其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但是,地方政府可以说是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之关键。以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个案,深入探讨地方政府与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文章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从横店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案例来看,我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走政府主导的模式,而只有强化地方政府的能力(包括规划、资源与领导能力等),方能培育地方良治(good governance)与支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中国乡村 东阳市横店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可持续性评估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俊莉 曹明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176,共5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实验区发展的可持续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榆林实验区为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总量、能值集约度、能值效率角度构建实验区能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指...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验示范基地,实验区发展的可持续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榆林实验区为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总量、能值集约度、能值效率角度构建实验区能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可持续发展指数(ESI)、改进的可持续发展指数(SDI)、生态效率指数(UEI)评价了实验区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实验区ESI不断减小,而且处于远大于10的状态,表明该实验区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不发达状态;实验区SDI逐年减小,意味着单位环境压力下的社会经济效益逐年降低;实验区UEI逐年减小,表明城市自组织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再生循环能力有待提高。研究证明能值分析方法提供了一种对实验区可持续性判定的新途径,该方法对实验区发展水平的评价更为客观,而且能够消除实验区研究类型障碍,进而实现对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实验区可持续水平的评估与比较,对于寻求实验区发展症因和优化实验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能值分析 持续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龙岩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探讨及实践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亮 刘卫东 余金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84-287,共4页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其总体规划的理解和认识,文章指出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应当回归到"问题指向型"的出发点上来。规划编制思路应当紧密结合宏...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其总体规划的理解和认识,文章指出地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应当回归到"问题指向型"的出发点上来。规划编制思路应当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社会事业新要求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压力等背景,从地区人地关系的突出问题入手,制定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通过重点项目落实到规划实施中,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体现实验、探索、示范、创新的作用。文章以福建龙岩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编制的实践经验为例,对规划编制思路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总体规划 问题指向 龙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1
13
作者 孙新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5,共6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诞生于1986年,是我国针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发起的一项地方试点工作,旨在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推广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诞生于1986年,是我国针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发起的一项地方试点工作,旨在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推广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相协调。30年来,实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突出体现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内的普及、探索出了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地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发挥了向世界展示中国可持续发展成就的窗口作用三个方面。但是,实验区建设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中没有占据应有位置以及能力建设工作滞后三个方面。随着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形势变化,特别是国际上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国内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实验区建设新的历史使命。着眼未来,实验区建设应在深入分析总结30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统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为目标,以破解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着力点,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探索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凝练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实验和示范效应,并依托"一带一路"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经验和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创新示范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协调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徐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93,共4页
县域实验区的协调性评价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在县域实验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确定了指标的标准化与相应权系数方法,提出了协调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及具... 县域实验区的协调性评价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在县域实验区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个由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确定了指标的标准化与相应权系数方法,提出了协调度计算的一般公式及具体形式。最后运用县域实验区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及相应方法的实际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状态评估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俊莉 丁桂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3-86,共4页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基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测算和探讨实验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对实验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日照实验区为例,在阐述实验区发展概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践基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测算和探讨实验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对实验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日照实验区为例,在阐述实验区发展概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四层面选取36个指标,核算各子系统可持续指数、水平指数、协调度指数和协同度指数。结果显示,各子系统可持续指数与水平指数波动增长,协调度和协同度指数波动较大,实验区呈现低协调弱可持续发展特征,环境和科技子系统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今后应在保持地方生态环境优势的前提下,强化科技对经济和环境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协调度 综合评价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灾害风险定量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鲁川 魏光兴 +1 位作者 孙昭民 安伯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3,共4页
作者将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区域灾害风险的定量估算 ,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灾害风险的定量估算方法。计算实例表明 ,文中给出的方法可便捷地用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灾害风险评估。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灾害风险评估 定量估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思路初探
17
作者 李婧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3期29-31,共3页
围绕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现状,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天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需求,提出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方向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天津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带动效应评估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建春 程钰 +1 位作者 袁文华 王庆松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1-170,共10页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评估实验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淘汰与动态管理机制,是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突破聚焦于实验区自身发展水平的传统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基于个体绩...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评估实验区的示范带动效应,建立科学的激励淘汰与动态管理机制,是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突破聚焦于实验区自身发展水平的传统单一评价模式,构建基于个体绩效和空间关联的二维评估框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利用“个体绩效指数”与“空间关联指数”分别衡量实验区的示范与带动效应,并以2014—2018年山东省24个县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个体绩效指数不断提升,实验区的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尤其在资源环境方面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表率,但在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仍有待加强。②实验区对周边区县的带动效应整体持续增强,但个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且研究期内排名较稳定,表明实验区的空间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③从示范效应与带动效应两个方面对实验区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大多数实验区的示范效应与带动效应处于耦合状态。其中,紧密型实验区绩效提升明显,平衡型实验区绩效呈下降趋势,松散型实验区绩效基本维持稳定,表明实验区所引领的可持续发展逐渐由个体竞争转向组团协同式发展,实验区的带动作用越发凸显。因此,强化实验区自身特色创新能力,以组团发展模式促进实验区创新绩效的空间外溢,从空间关联视角确定实验区的发展阶段与目标,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实验区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示范效应 带动效应 社会网络 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翔 刘海燕 +1 位作者 甘启宁 农思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7,28,共6页
评价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南宁市沙井分区为例,以低碳为特色,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构建了"目的—理论—政策—反映"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通过对评... 评价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南宁市沙井分区为例,以低碳为特色,探讨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构建了"目的—理论—政策—反映"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通过对评价系统进行分类,采用频度分析法和改进的德尔菲法筛选指标,建立了一套主客观相结合、五类四层次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落实指标体系的保障措施。该研究对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评价指标体系 建设期 沙井分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文献计量研究——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婧 李秋杰 赵文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914-8927,共14页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一项地方试点示范工作,倡导实验区基于自身特点设计实验主题,自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做法,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建设时间最长、覆盖规模最广、实验主题...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是一项地方试点示范工作,倡导实验区基于自身特点设计实验主题,自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做法,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建设时间最长、覆盖规模最广、实验主题最为多样的政策试点,实验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对发展理念的概念和框架探讨、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估、区域发展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以及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效率差异等,为实验区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打下基础。为了系统梳理实验区研究的整体演进情况,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参考,从文献计量的视角,对实验区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创新示范区”)为主题的研究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厘清实验区研究的阶段性特点、研究领域、核心问题、前沿热点和科学合作网络结构,基于此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区主题的发文量总体上呈波动趋势,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的局部性合作较强;研究的核心问题始终围绕可持续发展在实验区的政策实践;研究前沿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相呼应,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一直都是热点问题;经历了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到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的历程。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这一全球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区和创新示范区作为政策试点的作用,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加强与SDGs研究的衔接;二是增加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三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 政策试点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科学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