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占相思可可球二孢菌溃疡病 被引量:9
1
作者 梁子超 《广东林业科技》 1990年第5期7-8,共2页
马占相思溃疡病最明显的症状是溃疡,发生于枝条或主干上,病株生长受影响,林相紊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病害问题。为此,作者对该病的症状、病原菌、病害发生原因和为害情况分别作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关键词 马占相思 溃疡病 可可球二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复配对杧果蒂腐病菌的毒力增效 被引量:7
2
作者 叶火春 冯岗 +3 位作者 杨佳何 王瑶 闫超 张静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10期37-42,共6页
为延缓吡唑醚菌酯抗药性发展及科学防治杧果蒂腐病,探索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毒力增效的最佳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及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的室... 为延缓吡唑醚菌酯抗药性发展及科学防治杧果蒂腐病,探索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毒力增效的最佳配方,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嘧菌环胺及松脂酸铜对杧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采用Horsfall法定性筛选复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测定联合毒力并确定最佳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增效配比体积为7∶3、6∶4、5∶5、3∶7、2∶8和1∶9,其中以6∶4增效作用最显著,CTC值达880.96;吡唑醚菌酯与松脂酸铜按Horsfall法设计9种配比均无拮抗作用,除配比8∶2为相加作用外,其他配比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3∶7增效毒性比率最大,CTC值为430.30,增效显著。吡唑醚菌酯与嘧菌环胺、松脂酸铜2种杀菌剂复配对杧果蒂腐病菌最佳毒力增效配比体积分别为6∶4和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 环胺 松脂酸铜 可可球二孢菌 联合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对芒果蒂腐病菌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2
3
作者 叶火春 周颖 +2 位作者 张静 闫超 冯岗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89-93,共5页
为明确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混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的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百里香酚、苯醚甲环唑及其混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结合Horsfall法筛选混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 为明确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混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的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百里香酚、苯醚甲环唑及其混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结合Horsfall法筛选混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毒系数法评价其联合毒力。结果显示,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配比为8∶2、7∶3和6∶4时,对抑制芒果蒂腐病菌菌丝生长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以7∶3时增效最明显,毒性比率TR值为1.26;共毒系数法显示,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以7∶3混配时的EC_(50)值为16.53μg/m L,CTC值达175.25,增效显著。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混剂抑制芒果蒂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增效配比为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苯醚甲环唑 可可球二孢菌 混配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楹树枝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4
作者 叶新峰 梁远楠 +2 位作者 伍慧雄 程伟文 欧萍萍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66-67,共2页
文章描述了楹树枝枯病的症状 ,经分离培养 ,初步鉴定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 (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 .) ,并对该病的病原及其发生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木蠹蛾的发生与楹树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楹树 枝枯病 病原 可可球二孢菌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