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油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仿真及方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正兴 宋义忠 +1 位作者 崔毅 邓康耀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6,共5页
以一台四缸1.6L汽油机为研究对象,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性能和NOx排放分析的双区燃烧一维流动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几种可变气门正时方案对发动机的影响,包括全负荷扭矩和部分负荷时的油耗、NOx排放。结果表明,依靠凸轮相... 以一台四缸1.6L汽油机为研究对象,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性能和NOx排放分析的双区燃烧一维流动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几种可变气门正时方案对发动机的影响,包括全负荷扭矩和部分负荷时的油耗、NOx排放。结果表明,依靠凸轮相位调节可使发动机外特性功率平均提高3%左右,部分负荷的油耗和NOx排放均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可变气门机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原理及其发展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颖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第3期49-51,共3页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减排等。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气门正时系统结构原理分析,结合发动机性能指标,探究当前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方面的新技术、新特点,以...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减排等。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气门正时系统结构原理分析,结合发动机性能指标,探究当前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方面的新技术、新特点,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可变气门 充气效率 vvt-I Dvv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电控发动机上应用的探讨
3
作者 李英娟 邓丽君 韩明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可变气门技术 电控发动机 应用 发动机功率 汽车技术 充气效率 气门 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动态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孟 张力 +2 位作者 谢博强 江亮 黄永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5,共5页
为一台可变气门正时(VVT)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调节器开发了一套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测试系统,完成了机油控制阀(OCV)工质流量特性的测试。分析了VVT动态响应特性的测试原理。借助该测试系统,测得不同的OCV、转速、温度和压力时相位器的动态... 为一台可变气门正时(VVT)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调节器开发了一套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测试系统,完成了机油控制阀(OCV)工质流量特性的测试。分析了VVT动态响应特性的测试原理。借助该测试系统,测得不同的OCV、转速、温度和压力时相位器的动态响应曲线。最后进行了相位器泄漏量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机构 测试系统 机油控制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电液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响应性能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班智博 谢辉 何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18,29,共8页
汽油机电液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的响应性能对发动机燃烧、排放均有重要影响,汽油机瞬态过程中电液式VVT应根据发动机工况快速调整到目标相位,但由于电液VVT的响应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速度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基于试验和... 汽油机电液式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VT)的响应性能对发动机燃烧、排放均有重要影响,汽油机瞬态过程中电液式VVT应根据发动机工况快速调整到目标相位,但由于电液VVT的响应性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速度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基于试验和仿真分析,对影响电液VVT响应性能的发动机转速、机油温度、机油压力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分析了VVT阶跃响应过程各阶段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MAP查表的VVT前馈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VVT快速响应,同时保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可变气门 相位器 响应性能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级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的新型凸轮 被引量:1
6
作者 詹长书 邸立明 +1 位作者 李宏刚 杨春婧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8-231,共4页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新型凸轮结构,对此凸轮各区段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说明,阐述了凸轮各区段之间过渡曲面连续性等级的选择依据,并对此凸轮的初步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这种新型凸轮结构可以实现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适应了...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新型凸轮结构,对此凸轮各区段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说明,阐述了凸轮各区段之间过渡曲面连续性等级的选择依据,并对此凸轮的初步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这种新型凸轮结构可以实现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适应了无级式机电一体化可变气门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 可变升程 凸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阀的微分先行的PID控制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智君 袁强 赵禹涵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18-524,共7页
为优化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VVT)阀原有的控制,提出了微分先行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分析了VVT阀的工作原理与机械结构,测定了VVT阀的关键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与Simulink仿真模型,借助于Matlab/Simulink平台。用实机平台与仿真... 为优化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VVT)阀原有的控制,提出了微分先行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分析了VVT阀的工作原理与机械结构,测定了VVT阀的关键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与Simulink仿真模型,借助于Matlab/Simulink平台。用实机平台与仿真平台,验证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结果表明:在VVT阀控制中,面对目标期望值的波动,与传统PID算法相比,在阶跃测试时,微分先行PID算法超调量降低0.8%,静态误差降低0.15%;在追踪测试时,其超调量降低1%,静态误差降低0.15%。因此,本算法完成了对VVT阀的优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发动机 可变气门阀(variable valve timing vvt) Simulink仿真建模 比例积分微分(PID) 微先行PID控制 实机验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装置的结构设计及控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屈小贞 陈双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4期12-14,共3页
介绍了一种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装置。该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装置是基于油压作用,使滑移环形钢珠保持架在套筒上左右滑移来实现保持架外壳和套筒的相对转动,以实现固定在外壳上的正时链轮或带轮与连接套筒的凸轮轴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凸轮轴... 介绍了一种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装置。该连续可变气门正时装置是基于油压作用,使滑移环形钢珠保持架在套筒上左右滑移来实现保持架外壳和套筒的相对转动,以实现固定在外壳上的正时链轮或带轮与连接套筒的凸轮轴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凸轮轴上的凸轮相位连续可变,使气门开启时间始终处于理想状态,能兼顾发动机低速及高速不同工况,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提高动力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 保持架 套筒 凸轮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电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于飞 刘波澜 +2 位作者 颜超 韩耀辉 王文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8-477,共10页
高强化柴油机通过实现米勒循环可有效控制爆发压力,进气门晚关角的加大导致有效压缩比的进一步降低,带来启动困难的技术问题,采用可变气门相位技术可有效兼顾爆发压力与柴油机启动的关系。研究设计一种全新的电动可变气门相位控制机构... 高强化柴油机通过实现米勒循环可有效控制爆发压力,进气门晚关角的加大导致有效压缩比的进一步降低,带来启动困难的技术问题,采用可变气门相位技术可有效兼顾爆发压力与柴油机启动的关系。研究设计一种全新的电动可变气门相位控制机构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由无刷直流电机、少齿差型减速机构及相关的测控系统组成,可实现高响应的相位调节,调节精度为±0.116°.依据机构的特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电机特性进行试验校核,分析基本调节特性,优选控制初始PID参数。开展模拟台架试验研究,验证正时基本调节特性、启动调节特性及电压影响特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可实现基本的正时角度调节,兼顾米勒循环配气相位与启动工况配气相位;启动工况下5 s即可到达最大晚关角;模拟试验条件下,蓄电池电压降低对相位角提前有较大影响,但并不影响相位角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电动可变气门 机构 相位调节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气门升程与正时对直喷汽油机缸内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景晶 钱叶剑 +3 位作者 罗琳 龚震 邵小威 赵鹏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6,共7页
利用CFD三维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1台缸内直喷汽油机的进气及压缩过程,分析比较了不同最大气门升程及进气正时下缸内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减小最大气门升程可以使进气行程中缸内气体的速度及湍动能显著增加,但在压缩末期的滚流比要略... 利用CFD三维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1台缸内直喷汽油机的进气及压缩过程,分析比较了不同最大气门升程及进气正时下缸内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减小最大气门升程可以使进气行程中缸内气体的速度及湍动能显著增加,但在压缩末期的滚流比要略小;在小气门升程下,进气门早开或者晚开都会使得进气过程的湍动能显著增加,在距上止点5mm,10 mm,15 mm的3个横截面上,早开和晚开进气门会使最大平均湍动能分别增加28.29%和43.47%,20.7%和40.81%,23.07%和49.58%,但在压缩后期间,进气门早开或者晚开时对缸内的平均湍动能影响不大;在小气门升程下,进气门的开启时间对压缩末期湍动能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早开或者晚开进气门会使缸内的湍动能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汽油机 可变气门升程 可变气门 流场 湍动能 滚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的发动机效率研究
11
作者 冯丹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3,39,共6页
针对不同负载条件下发动机循环输出效率较低问题,设计了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并对其输出效率进行仿真验证。创建了节气门控制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P-V简图,分析各自工作过程。建立不可逆条件下发动机循环效率方程式,比较节气门... 针对不同负载条件下发动机循环输出效率较低问题,设计了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并对其输出效率进行仿真验证。创建了节气门控制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P-V简图,分析各自工作过程。建立不可逆条件下发动机循环效率方程式,比较节气门控制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的发动机输出效率表达式,并且给出了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计算方程式。采用仿真实验对发动机不同负荷情况下的输出效率进行仿真验证,与传统节气门控制的发动机输出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可逆性条件下发动机输出效率较低,在满载条件下,发动机采用节气门控制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输出效率差别不大;在小负荷条件下,采用节气门控制的发动机,输出效率较低,而采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的发动机,输出效率较大。不可逆性对发动机工作循环的输出效率产生强烈影响,在小负荷条件下,采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能够节约发动机燃油的消耗,并且随着膨胀比指数的增大,输出效率就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可变气门 发动机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进排气供油正时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世友 顾宏中 郭中朝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8-243,共6页
提出了一种改善车用高速增压中冷柴油机低速大扭矩性能的自动变进排气供油正时 (AVIEIT)涡轮增压系统 ,阐述了 AVIEIT系统的基本原理。利用“有限体积法”程序 ,对 1 2 V1 50及 D61 1 4柴油机采用 AVIEIT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优化模拟计算... 提出了一种改善车用高速增压中冷柴油机低速大扭矩性能的自动变进排气供油正时 (AVIEIT)涡轮增压系统 ,阐述了 AVIEIT系统的基本原理。利用“有限体积法”程序 ,对 1 2 V1 50及 D61 1 4柴油机采用 AVIEIT系统进行了大量的优化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AVIEIT系统具有改善低速大扭矩点的气缸充量及替代高速工况放气的功能。对 AVIEIT系统控制机构的设计与计算进行了研究 ,导出了基本控制方程。给出了控制机构设计与计算的一般步骤 ,并设计了整套调节器。对 AVIEIT系统进行了原理性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涡轮增压系统 可变气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门正时对柴油燃料HCCI燃烧影响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磊 邓康耀 +2 位作者 崔毅 刘宇 何方正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368,共4页
开发了变进排气正时控制机构,实现气门正时的调节.采用在进气上止点前进行柴油燃料的喷射,利用缸内残余高温废气余热加速燃油蒸发,实现了柴油燃料的HCC I燃烧.同时,研究了不同气门重叠期下HCC I燃烧的燃烧特性,不同负荷的工作稳定性和... 开发了变进排气正时控制机构,实现气门正时的调节.采用在进气上止点前进行柴油燃料的喷射,利用缸内残余高温废气余热加速燃油蒸发,实现了柴油燃料的HCC I燃烧.同时,研究了不同气门重叠期下HCC I燃烧的燃烧特性,不同负荷的工作稳定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对于低温自燃性好的柴油燃料,排气门早关和进气门晚开引起的缸内温度升高比由此引起的残余废气增加对工质的稀释效果更大,使HCC I燃烧的着火始点提前,易引起大负荷工况HCC I燃烧的工作粗暴,但有利于小负荷工况HCC I燃烧的工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压燃 柴油燃料 可变气门 燃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控制全可变配气机构工作特性研究
14
作者 刘波澜 范文浩 +2 位作者 唐静娴 钟大伟 王永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3-459,共7页
针对陆基装备用柴油机的强化程度提升带来的传统固定式配气系统的不适应情形,开发了一种电液控制全可变配气机构,基于凸轮驱动,结合电磁阀控制油压变化,可以实现快速有效地调整配气特性参数.首先,提出整体方案,包括多种运行模式:全升程... 针对陆基装备用柴油机的强化程度提升带来的传统固定式配气系统的不适应情形,开发了一种电液控制全可变配气机构,基于凸轮驱动,结合电磁阀控制油压变化,可以实现快速有效地调整配气特性参数.首先,提出整体方案,包括多种运行模式:全升程模式、进气早关模式、进气晚开模式、多次进气模式和关闭模式;其次,搭建数学模型,对关键参数进行仿真设计,液压活塞直径和连接油道直径分别选为21 mm和10 mm;最后,搭建试验台架,进行多角度、多转速的试验,验证了该可变配气系统的可行性.在进气早关和多次进气模式下,曲轴转速越高,气门关闭越晚,而进气晚开模式中曲轴转速对气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可变配气 气门 气门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柴油机和气体机可变气门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秋颖 王伟才 Christoph Mathey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0期56-62,共7页
针对大功率发动机和燃气机,为提高进气控制的灵活性ABB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新型可变气门正时系统。介绍了这种可变气门正时系统的设计、试验和市场应用潜力的预期。
关键词 可变气门 vvt 两级增压 米勒 瞬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液压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靖 王子昌 +3 位作者 王毅 李洋涛 Amir Khajepour 冯仁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5,共7页
为了满足发动机设计及性能指标要求,比较分析国内外先进气门执行机构的优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压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气门驱动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计算平台搭建本系统计算仿真模型并用试验结果... 为了满足发动机设计及性能指标要求,比较分析国内外先进气门执行机构的优缺点,设计一种新型电控液压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气门驱动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计算平台搭建本系统计算仿真模型并用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保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根据系统结构,详细分析了可控性参数旋转阀相位差角及蓄压器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对气门最大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期、气门启闭时刻、气门速度及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阀相位差角通过改变气门开启持续期改变气门关闭时刻,但不影响气门开启段升程规律;蓄压器压力对气门最大升程有重要影响,但不改变气门开启持续期及启闭时刻;在不同发动机转速下,气门最大升程、关闭时刻均有改变;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气门升程断面积减小,气门关闭时刻推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可变气门 可变气门升程 气门速度 流体控制 电控液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式可变气门系统的仿真与实验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翔宇 尧命发 +1 位作者 郑尊清 刘海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8-544,552,共8页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电液可变气门机构模型,以研究关键参数如电磁阀特性、液压缸直径、供油压力、油泵流量、蓄能器容积和进回油管直径等对气门升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缸直径与进回油管直径存在最优值,分别为16和6mm。在此基础上...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电液可变气门机构模型,以研究关键参数如电磁阀特性、液压缸直径、供油压力、油泵流量、蓄能器容积和进回油管直径等对气门升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缸直径与进回油管直径存在最优值,分别为16和6mm。在此基础上建造了电液可变气门系统试验平台,对气门落座速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多脉冲信号控制使落座速度由1.43降至0.82m/s时,其所对应发动机转速由2 370降至1 497r/min,难以满足要求。利用单向节流阀进行节流可以使落座速度降至0.3m/s,但因回落过程一直存在节流损失,回落时间较长,与此对应发动机转速为1 130r/min。采用开关电磁阀与单向节流阀并联策略,可在有效降低落座速度的同时,缩短气门回落时间,在供油压力为15MPa,落座速度为0.3m/s条件下,该系统可满足柴油机2 500r/min工况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可变气门 气门落座速度 仿真 实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可变气门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勤学 崔可润 朱国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共5页
介绍了中压共轨电控柴油机可变气门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试验台来,并对电控可变气门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给出了不同参数对可变气门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电控可变气门系统对气门正时与持续期、气门... 介绍了中压共轨电控柴油机可变气门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了该系统的试验台来,并对电控可变气门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给出了不同参数对可变气门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电控可变气门系统对气门正时与持续期、气门升程、气门动作速度等参数都能进行灵活、准确地调节,并且调节途径多样。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共轨柴油机 电控可变气门系统 试验 电子控制 气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气门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勤学 崔可润 朱国伟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根据对气门正时、气门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期及气门动作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的方式 ,对发动机各种可变气门系统进行了分类 ,介绍了不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关键词 发动机 可变气门系统 气门 综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全可变气门机构的运行能耗 被引量:2
20
作者 班智博 谢辉 何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65-671,共7页
在汽油机中配置可变气门机构会改变因驱动气门机构而消耗的能量.为了研究全可变气门机构汽油机气门机构消耗的能量,在实验台架上测取了可变气门正时(VVT)、可变气门升程(VVL)执行器消耗的电能以及驱动气门机构的扭矩,并计算了驱动功率.... 在汽油机中配置可变气门机构会改变因驱动气门机构而消耗的能量.为了研究全可变气门机构汽油机气门机构消耗的能量,在实验台架上测取了可变气门正时(VVT)、可变气门升程(VVL)执行器消耗的电能以及驱动气门机构的扭矩,并计算了驱动功率.实验结果表明,VVT及VVL电子执行器消耗的电能较小,气门机构驱动消耗机械能量相对较大.发动机转速为1,500,r/min,机油温度为60,℃时,气门升程从9,mm下降到1,mm,气门机构驱动功率从700,W下降到50,W.负气门重叠角负荷控制在发动机转速1,500,r/min,平均有效压力0.2 MPa时最高可节油18.8%,进排气门最大升程均较小是其节油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 可变气门升程 能耗 驱动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