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可变气门机构中的液压压力波动现象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宗法 秦磊 +2 位作者 王志明 刘永田 陈俭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460,共6页
液压压力波动决定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最高允许转速.当发动机转速达到或超过该最高允许转速时,液压系统内压力波动将加剧,最低压力波谷值将会达到或低于低压系统的压力值.在此情况下,液压油将不能及时得到排泄,气门运动规律已失去有... 液压压力波动决定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最高允许转速.当发动机转速达到或超过该最高允许转速时,液压系统内压力波动将加剧,最低压力波谷值将会达到或低于低压系统的压力值.在此情况下,液压油将不能及时得到排泄,气门运动规律已失去有效控制,气门机构对进气量也失去调节作用.通过研究发现,降低气门机构运动件质量,提高液压气门机构的刚度,减小液压系统内的节流作用,合理设计配气凸轮型线,能够有效降低气门机构中液压压力波动.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设计后,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中的压力波动明显降低,最高允许转速已达5,6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机构 液压压力波动 压力测量 最高允许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机构设计及运动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解方喜 钟兵 +3 位作者 杨国志 赵平 洪伟 苏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7-314,共8页
降低汽油机部分负荷泵气损失需要灵活的可变气门机构,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依然面临压力波动和气门落座速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中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使0~4 800 r·min^-1的气门升程在0~8.2 mm范围内连续可... 降低汽油机部分负荷泵气损失需要灵活的可变气门机构,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依然面临压力波动和气门落座速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中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使0~4 800 r·min^-1的气门升程在0~8.2 mm范围内连续可变,仿真探究了活塞直径对压力波动和节流孔径对气门落座速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了活塞直径和节流孔径,试验研究了液压油温度对气门运动特性和气门落座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适当增大活塞直径能降低系统工作压力并减小压缩波峰值,有利于降低压力波动,最终选取挺柱和气门活塞直径分别为17和14.5 mm,小于1.6 mm的节流孔径可使4 000 r·min^-1时的气门落座速度小于0.5 m·s^-1。转速不变,气门最大升程随节流阀开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相同节流阀开度,转速越高气门最大升程越大,节流阀开度越大,不同转速时的最大升程差异也更大。节流阀全关,液压油温度对升程的影响很小;相同节流阀开度,随液压油温度升高,气门腔压力和气门最大升程逐渐降低。气门落座速度对液压油温度不敏感,不同温度的气门落座速度方差仅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可变气门机构 气门运动特性 压力波动 气门落座速度 液压油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可变气门机构动态调节特性对汽油HCCI运行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谢辉 张岩 +2 位作者 李楠 秦静 赵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利用GT-Power和Simulink搭建了进排气门升程相位全可变(4V)HCCI发动机仿真平台,其中包括单缸机模型、HCCI燃烧模型、4V型线生成器模型、4V机构执行器模型及发动机控制器模型.在此平台上分别研究了全可变气门的升程及相位的正向和反向... 利用GT-Power和Simulink搭建了进排气门升程相位全可变(4V)HCCI发动机仿真平台,其中包括单缸机模型、HCCI燃烧模型、4V型线生成器模型、4V机构执行器模型及发动机控制器模型.在此平台上分别研究了全可变气门的升程及相位的正向和反向动态调节特性对HCCI过渡运行的影响.仿真结果给出了HCCI过渡运行中相对于气门调节的时间滞后特性,为进一步的HCCI动态过程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HCCI 可变气门机构 动态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驱动的液压全可变气门机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波澜 余锡洋 +4 位作者 王晓刚 颜超 于飞 王文泰 韩耀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5-940,共6页
考虑到电液式可变气门大多需要高响应性的电磁阀,成本高昂控制复杂,而目前市面上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VVT和VVL技术,对于配气参数的调节是有限且有级的.作者设计了一种凸轮驱动的可变液压气门机构,并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该可变液压气... 考虑到电液式可变气门大多需要高响应性的电磁阀,成本高昂控制复杂,而目前市面上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较广VVT和VVL技术,对于配气参数的调节是有限且有级的.作者设计了一种凸轮驱动的可变液压气门机构,并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该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提前泄油量的调节可以使气门升程和关闭角同时可变,而延后压油量的调节可以使气门升程,开启角和关闭角均可变.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变气门机构实现了气门开启角,关闭角和气门升程的配气参数全无极可变,并且该系统成本低廉、控制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机构 凸轮驱动 液压 可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可变气门机构的无节气门汽油机进气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宗法 秦磊 +1 位作者 刘永田 王志明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全可变气门机构(FVVS)对汽车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位移传感器试验测量了全可变气门机构的气门升程,采用进气流量计试验测量了无节气门汽油机的进气量。根据实测气门升程和充量系数,分析了全可变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讨... 全可变气门机构(FVVS)对汽车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位移传感器试验测量了全可变气门机构的气门升程,采用进气流量计试验测量了无节气门汽油机的进气量。根据实测气门升程和充量系数,分析了全可变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讨论了全可变气门机构对进气量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全可变气门机构可实现气门最大升程和气门开启持续角在较大范围内的连续可变,完全能够采用进气门早关或进气门晚关的方式实现对进气量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节气门汽油机 可变气门机构(FVVS) 试验 气门升程 充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性能试验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年业 杨晓 蓝志宝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1,共6页
基于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设计了负气门重叠配气策略,并研究了其对汽油压缩着火(GCI)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电磁阀输入信号对气门正时的影响,发现气门正时随电磁阀输入信号线性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负气门重叠控制策略。进一步地,... 基于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设计了负气门重叠配气策略,并研究了其对汽油压缩着火(GCI)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电磁阀输入信号对气门正时的影响,发现气门正时随电磁阀输入信号线性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负气门重叠控制策略。进一步地,在发动机着火状态下,验证气门升程曲线的可重复性,结果表明排气门升程波动比进气门略大,其最大波动幅值为0.2 mm,最大标准差为0.056 mm,重复性较好,满足使用要求。同时,随着气门开启持续期的减小,气门升程出现小幅降低。在上述基础上,研究了进、排气门正时对GCI燃烧性能的影响,其中排气门关闭时刻对内部EGR率的改变影响较大,对GCI燃烧性能的影响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驱动 可变气门机构 气门重叠 汽油压缩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机构进气充量模型研究
7
作者 段伟 牛贝妮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12期37-42,共6页
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机构可以降低泵气损失、实现米勒循序和提高燃烧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对发动机进气充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响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介绍了一种凸轮驱动式电液可变气门机构及其工作模式,并在不同的工作... 凸轮驱动式液压可变气门机构可以降低泵气损失、实现米勒循序和提高燃烧效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也对发动机进气充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响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介绍了一种凸轮驱动式电液可变气门机构及其工作模式,并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建立了相对应的进气充量预估模型,验证了此充量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液压可变气门机构 凸轮驱动 充量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宗法 王岩 +4 位作者 王志明 马希利 顾珂韬 常英杰 刘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通过对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升程和液压压力的试验测量,研究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采用流通面积随气门升程可变的节流孔控制气门落座速度,分析了节流孔形状、最小节流面积和节流面积变化率等对气门落座过程的影响;采... 通过对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升程和液压压力的试验测量,研究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运动特性.采用流通面积随气门升程可变的节流孔控制气门落座速度,分析了节流孔形状、最小节流面积和节流面积变化率等对气门落座过程的影响;采用单向阀通道降低液压系统内的液压流体的压力波动,保证了气门的平稳开启.通过对多种工况下气门落座速度的分析,得出气门最大升程对气门落座速度有重要影响,而发动机转速对气门落座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的结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匹配有关结构参数,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可实现气门平稳开启和平稳落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机构 气门升程 试验测量 气门落座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进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谢宗法 孔超 +1 位作者 王建昕 刘树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5-439,共5页
在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中,通过设置在配气凸轮与进气门之间的液压气门驱动机构驱使进气门开启,用泄油控制机构释放液压系统中的油压使进气门关闭。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该液压气门机构中气门运动规律的主要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液压气门... 在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中,通过设置在配气凸轮与进气门之间的液压气门驱动机构驱使进气门开启,用泄油控制机构释放液压系统中的油压使进气门关闭。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该液压气门机构中气门运动规律的主要特征,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液压气门机构可通过改变泄油初始相位角实现进气门最大升程和进气迟闭角的连续可变。新研制了具有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发动机样机,并试验测量了样机的进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能够控制发动机气缸内的进气量。这对于降低发动机泵气损失、研制无节气门汽油机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节气门汽油机 可变气门机构 进气性能 泵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缸机液压可变气门运动特性测量试验平台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兆辉 张科超 +1 位作者 解方喜 张汾滨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150,共9页
该文研发了四缸机液压可变气门机构,该机构由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和落座缓冲机构组成。低压系统为可变气门机构补油,高压系统提供驱动气门开启的压力,并与复位弹簧和落座缓冲机构控制气门开启和关闭。通过AMESim仿真平台对可变气门机构... 该文研发了四缸机液压可变气门机构,该机构由低压系统、高压系统和落座缓冲机构组成。低压系统为可变气门机构补油,高压系统提供驱动气门开启的压力,并与复位弹簧和落座缓冲机构控制气门开启和关闭。通过AMESim仿真平台对可变气门机构关键零部件进行优化选型,基于可变气门机构搭建液压可变气门运动试验平台,并开展了柔性化可变气门运动特性测量研究。结果表明:气门升程在0~9.5mm连续可变,且气门落座速度小于0.5 m/s,气门关闭时刻可提前约100°CA;在不同发动机循环下,气门最大升程误差和4个缸的气门升程误差均小于0.77%;随着气门开启升程增大或者发动机转速的增加,气门启闭工作模式转换所需的过渡周期增加,最大过渡周期为0.6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可变气门机构 气门运动特性 AMESim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的气门落座特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玉珍 谢宗法 +2 位作者 常英杰 陈飞 李小蕊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3-529,共7页
在BJ486EQ汽油机上开发了一种全可变液压气门系统(FHVVS),采用凸轮驱动和液压传动控制进气门开启和关闭,采用气门落座缓冲机构控制气门落座速度.建立FHVVS气门运动特性测试平台,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试验测量了FHVVS的气门升程.讨论了FHVV... 在BJ486EQ汽油机上开发了一种全可变液压气门系统(FHVVS),采用凸轮驱动和液压传动控制进气门开启和关闭,采用气门落座缓冲机构控制气门落座速度.建立FHVVS气门运动特性测试平台,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试验测量了FHVVS的气门升程.讨论了FHVVS的气门落座过程和特性,重点分析了两种气门落座缓冲机构的气门落座速度和反跳高度.结果表明:液压活塞侧面节流的气门落座缓冲机构显著降低了FHVVS的气门落座速度和反跳高度.与传统气门机构相比,FHVVS实现了气门平稳落座,且4缸汽油机的各缸落座特性均匀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液压气门机构 气门落座缓冲机构 气门升程 气门落座速度 气门反跳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动态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孟 张力 +2 位作者 谢博强 江亮 黄永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5,共5页
为一台可变气门正时(VVT)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调节器开发了一套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测试系统,完成了机油控制阀(OCV)工质流量特性的测试。分析了VVT动态响应特性的测试原理。借助该测试系统,测得不同的OCV、转速、温度和压力时相位器的动态... 为一台可变气门正时(VVT)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调节器开发了一套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测试系统,完成了机油控制阀(OCV)工质流量特性的测试。分析了VVT动态响应特性的测试原理。借助该测试系统,测得不同的OCV、转速、温度和压力时相位器的动态响应曲线。最后进行了相位器泄漏量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测试系统 机油控制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气门二次开启的内部EGR排气热管理试验
13
作者 窦文政 张晋群 +3 位作者 赵淇东 王晓艳 常英杰 谢宗法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6-313,共8页
以搭载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FHVVS)的6缸、高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台架上实测柴油机中等负荷工况时的缸内压力、进/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和燃油消耗率等参数,开展了基于排气门二次开启的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EGR)排气热管理试验.... 以搭载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FHVVS)的6缸、高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台架上实测柴油机中等负荷工况时的缸内压力、进/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和燃油消耗率等参数,开展了基于排气门二次开启的柴油机内部废气再循环(EGR)排气热管理试验.提出了油耗温升比λ,以表征某种排气热管理下排气温度每提高100℃时柴油机额外增加的燃油消耗率.结果表明:在进气冲程中,来自排气道的高温含氧废气回流使进气流量明显减少,排气温度显著上升;与相同进气流量的进气节流阀热管理相比,内部EGR热管理的进/排气压差明显减小,泵气损失降低62.2%以上,优化后的燃油消耗率降低4.26%~6.62%;采用“内部EGR+节流阀”的复合热管理模式,使试验样机在转速为1200 r/min、中等负荷工况下的排气温度大幅升至522℃,且油耗温升比λ仅为3.0 g/(kW·h)·(100℃),而相同进气流量下节流阀模式的油耗温升比λ高达9.6 g/(kW·h)·(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可变液压气门机构 排气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液压可变气门系统控制参数对气门运动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东建 樊利康 +3 位作者 韩伟强 韩志强 刘智 王喻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9-104,共6页
通过试验分析在电控液压可变气门机构中油压和控制脉宽对气门附加升程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气门晚关角度主要受控制脉宽影响,油压则影响附加升程的开启速度;影响附加升程的最大升程和附加升程波动率最主要的因素是油压,控制脉宽对... 通过试验分析在电控液压可变气门机构中油压和控制脉宽对气门附加升程工作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气门晚关角度主要受控制脉宽影响,油压则影响附加升程的开启速度;影响附加升程的最大升程和附加升程波动率最主要的因素是油压,控制脉宽对附加升程的波动率影响很小;在压力油压为3.5MPa时,附加升程波动率较小,气门工作稳定;通过对气门附加升程的运动特性分析,随着油压降低,气门加速度和速度减小,整个过程工作柔和,气门落座冲击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液可变气门机构 附加升程 附加升程最大值 气门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CI/SI双模式汽油机全可变气门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能辉 谢辉 +2 位作者 张岩 陈韬 赵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6-401,共6页
全可变气门技术是目前汽油机上实现均质充量压缩燃烧(HCCI)及HCCI与火花点火(SI)燃烧模式之间过渡最为切实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为了进行HCCI的研究,开发了一套进气门升程、进气门相位、排气门升程和排气门相位等4个参数均可独立自由控... 全可变气门技术是目前汽油机上实现均质充量压缩燃烧(HCCI)及HCCI与火花点火(SI)燃烧模式之间过渡最为切实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为了进行HCCI的研究,开发了一套进气门升程、进气门相位、排气门升程和排气门相位等4个参数均可独立自由控制的全可变气门机构控制系统。在介绍了其运动机构、系统构成等方面后,提出了全可变气门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并研究了在不同的发动机运行参数(包括转速、油压和油温)的控制特性,提出了在此控制特性下发动机负荷控制策略及其HCCI/SI模式过渡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充量压缩燃烧 可变气门机构 自适应PID 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气门正时配气机构(VVA)
16
作者 王强 王海 姜思远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3年第3期6-7,共2页
常规内燃机配气相位都是按内燃机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某一转速和负荷条件下较为适合的配气相位,自然只对这一转速最为有利.然而为了在更大的曲轴转速范围内提高功率指标,降低燃油消耗,现代多气门内燃机气门开启相位、升程也可以改变,... 常规内燃机配气相位都是按内燃机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某一转速和负荷条件下较为适合的配气相位,自然只对这一转速最为有利.然而为了在更大的曲轴转速范围内提高功率指标,降低燃油消耗,现代多气门内燃机气门开启相位、升程也可以改变,称作可变气门运动配气机构(V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正时配气机构 VVA 凸轮相位 气门升程 内燃机 VTEC结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驱动可变气机构缓冲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涂波 田华 +1 位作者 卫海桥 潘明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652-2658,共7页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缓冲过程影响气门机构的冲击性能及气门运动的响应性能。基于AMESim仿真软件,设计了电液驱动可变气门系统,研究了节流阀节流面积和节流行程对气门运动缓冲过程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节流阀控制参数进行寻优,... 电液驱动可变气门机构缓冲过程影响气门机构的冲击性能及气门运动的响应性能。基于AMESim仿真软件,设计了电液驱动可变气门系统,研究了节流阀节流面积和节流行程对气门运动缓冲过程的影响规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节流阀控制参数进行寻优,改善气门运动缓冲性能。结果表明,减小节流行程和增大节流面积可以提高气门运动的响应性能。通过遗传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寻优,在优化的控制参数下气门行程终了速度明显改善,气门开启至最大行程时速度降至0.11m/s,气门关闭落座速度降至0.07m/s,同时保证气门运动的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SIM仿真 电液驱动 可变气门机构 缓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液压可变气门驱动系统鲁棒控制器的设计(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超 黄岩军 +1 位作者 张健 Amir KHAJEPOUR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00-107,共8页
液压油粘度的变化会对液压可变气门系统(VVA)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提高内燃机的性能,应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调整最佳的气门正时及升程。该文建立了全可变气门机构的AMESim仿真模型,分析了液压油粘度对气门升程的影响。基于能量守恒定律... 液压油粘度的变化会对液压可变气门系统(VVA)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提高内燃机的性能,应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调整最佳的气门正时及升程。该文建立了全可变气门机构的AMESim仿真模型,分析了液压油粘度对气门升程的影响。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系统平均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设计了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滑模控制器通过调节液压泵的转速,调节气门升程,使气门工作精度提高了9.3%左右。因此,该控制器降低了液压油粘度变化带来的扰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ICE) 可变气门机构(VVA) 液压油粘度 平均模型 滑模控制(S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仿真及方案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戴正兴 宋义忠 +1 位作者 崔毅 邓康耀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6,共5页
以一台四缸1.6L汽油机为研究对象,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性能和NOx排放分析的双区燃烧一维流动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几种可变气门正时方案对发动机的影响,包括全负荷扭矩和部分负荷时的油耗、NOx排放。结果表明,依靠凸轮相... 以一台四缸1.6L汽油机为研究对象,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性能和NOx排放分析的双区燃烧一维流动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几种可变气门正时方案对发动机的影响,包括全负荷扭矩和部分负荷时的油耗、NOx排放。结果表明,依靠凸轮相位调节可使发动机外特性功率平均提高3%左右,部分负荷的油耗和NOx排放均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可变液压气门运动特性及其泵气损失 被引量:15
20
作者 魏枫展 张晋群 +3 位作者 常英杰 谢宗法 付文超 房佩鸽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3,共7页
一种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FHVVS)可实现气门最大升程、开启持续角和配气相位的连续可变.通过分析实测气门升程,发现FHVVS机构的进气门开启过程可分为凸轮驱动段、液压控制段和落座节流段.在液压控制段中气门开启不受凸轮型线的控制,使进... 一种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FHVVS)可实现气门最大升程、开启持续角和配气相位的连续可变.通过分析实测气门升程,发现FHVVS机构的进气门开启过程可分为凸轮驱动段、液压控制段和落座节流段.在液压控制段中气门开启不受凸轮型线的控制,使进气门的运行速度和加速度明显提高.与传统配气凸轮机构相比,在气门开启持续角相同时,FHVVS系统的气门开启角面值明显提高,且转速越低角面值提高幅度越大.试验表明:点燃式发动机采用FHVVS控制负荷,大幅度缩短了进气门开启时间,并在较短的进气门开启持续期内,提供了较大的气门开启角面值,使小负荷工况的泵气损失得到大幅度降低,尤其在小负荷、低转速时的改善幅度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燃式发动机 可变液压气门机构 气门升程 泵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