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变技术的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俊 胡宗杰 +2 位作者 于水 栗工 李理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7,共6页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是目前发动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分析可变技术对HCCI着火燃烧相位控制的原理及其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实现HCCI成功应用及扩大HCCI功率及转速范围探寻切实可行的方案。分析表明,综合利用可变技术是在更大范...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是目前发动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分析可变技术对HCCI着火燃烧相位控制的原理及其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为实现HCCI成功应用及扩大HCCI功率及转速范围探寻切实可行的方案。分析表明,综合利用可变技术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HCCI稳定燃烧、扩大HCCI燃烧功率输出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均质压燃 可变技术 着火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内燃机可变技术概述 被引量:4
2
作者 邢世凯 闻德生 潘景昇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共4页
介绍了压缩比、配气相位和进气管等的可变技术 ,并探讨了可变技术在内燃机上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车用内燃机 可变技术 压缩比 配气相位 进气管 动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3
作者 李志军 饶里 +2 位作者 罗德强 杨祥海 韩宝初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共3页
为了适应柴油机变工况的需要 ,必须使柴油机的某些参数随柴油机的工况变化而相应变化 ,以使柴油机发挥出最大潜能。传统的柴油机设计和参数选择都采用固定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 ,不免使柴油机在某些性能方面付出牺牲。由于微机、电子等技... 为了适应柴油机变工况的需要 ,必须使柴油机的某些参数随柴油机的工况变化而相应变化 ,以使柴油机发挥出最大潜能。传统的柴油机设计和参数选择都采用固定结构参数的设计方法 ,不免使柴油机在某些性能方面付出牺牲。由于微机、电子等技术的飞速发展 ,可变技术可使柴油机在各个工况下都能优化运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技术 柴油机 应用 可变进气涡流强度 可变配气相位 可变喷孔截面 可变涡轮增压技术 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可变技术的光学并行模糊逻辑
4
作者 张树群 林森茂 陈彩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提出一种在阴影投射系统下使用空间可变技术的光学并行模糊逻辑系统,通过对模糊变量进行空间编码,模糊逻辑的两个基本运算最大和最小可由叠加相应的解码板于编码输入模板之后而得到同时实现,并给出实验结果。
关键词 模糊逻辑 空间可变技术 光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载可变气门机构的柴油机二冲程制动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旭 谭慧莹 +1 位作者 吴伟海 谢宗法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针对重型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中气门开启压力较高导致的驱动系统负荷过大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实现气门运动模式动态切换的集成式液压变模式气门驱动系统(HVMVS),利用GT-Power搭建了六缸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能够产生高制动转矩... 针对重型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中气门开启压力较高导致的驱动系统负荷过大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实现气门运动模式动态切换的集成式液压变模式气门驱动系统(HVMVS),利用GT-Power搭建了六缸柴油机仿真计算模型,仿真分析了能够产生高制动转矩且将最大缸压维持在较低水平的气门运行参数最佳值,研究了不同转速下搭载HVMVS柴油机的二冲程制动性能,对比分析了该系统与其他可变气门系统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在柴油机额定转速时,HVMVS二冲程制动可以产生1158 Nm的有效制动转矩,缸内最大压力为2.3 MPa,相比于其他系统降低了62%。HVMVS可以显著降低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的缸内最大压力和驱动机构负荷,提高柴油机二冲程制动过程可靠性,在重型发动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安全性 缸内制动技术 可变气门技术 液压气门系统 二冲程制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可变增压技术改善柴油机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学东 袁兆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可变涡轮入口截面积的电控可变增压 (VGS)技术进行了匹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VGS技术不仅有效地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特性 ,同时使得柴油机和增压器两种不同机械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的匹配。VGS技术在整个工况范围内能有效地提高... 采用可变涡轮入口截面积的电控可变增压 (VGS)技术进行了匹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VGS技术不仅有效地改善柴油机的性能和排放特性 ,同时使得柴油机和增压器两种不同机械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的匹配。VGS技术在整个工况范围内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性 ,说明该技术在节能和控制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 排放 特性 电控可变增压技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丰 孙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1-77,共7页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RIM)的原理、成型设备、成型材料、特点及其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并对微细发泡技术和模内涂层搪塑工艺等先...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RIM)的原理、成型设备、成型材料、特点及其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并对微细发泡技术和模内涂层搪塑工艺等先进技术进行了介绍,这些先进工艺与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最后探讨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可变纤维注入技术 微细发泡技术 模内涂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郜振海 李丽艳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期197-198,共2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呈现出全面进步的态势,在汽车发动机和可变气门技术进行融合的基础上,能提升装置应用效果,减少能耗对环境的影响。文章集中分析了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类,并对技术作用和技术发展展开了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呈现出全面进步的态势,在汽车发动机和可变气门技术进行融合的基础上,能提升装置应用效果,减少能耗对环境的影响。文章集中分析了汽车发动机的可变气门技术分类,并对技术作用和技术发展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可变气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AP法角反射器可变RCS模拟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郝炎祯 诸德放 +1 位作者 陈朋 高松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8-144,共7页
根据几何光学/区域投影(GO/AP)法对三面角反射器雷达散射面积(RCS)进行分析,得出旋转角反射器部分侧面实现可变RCS模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角反射器可变RCS装置,并利用FEKO电磁仿真软件验证了角反射器可变RCS技术。该技术采用小角度... 根据几何光学/区域投影(GO/AP)法对三面角反射器雷达散射面积(RCS)进行分析,得出旋转角反射器部分侧面实现可变RCS模拟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角反射器可变RCS装置,并利用FEKO电磁仿真软件验证了角反射器可变RCS技术。该技术采用小角度(5°~15°)、逆向旋转方式可实现-5~20 dBm^2空中目标的雷达辐射模拟,且尺寸较小、控制装置简单,可用于靶机模拟各类不同空中目标,提升靶机的功能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机 角反射器 GO/AP法 雷达散射面积 小角度逆向旋转 可变RCS模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可变几何技术实现农用车发动机节能降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晓强 黑中垒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9期48-50,共3页
传统农用车发动机通常使用固定几何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和进气道,会导致燃油浪费和能量损失。为进一步提高农用车发动机燃油效率,引入可变几何技术优化涡轮增压器和进气道,使用skfuzzy库实现模糊控制,构建自适应控制系统,使涡轮增压器和进... 传统农用车发动机通常使用固定几何结构的涡轮增压器和进气道,会导致燃油浪费和能量损失。为进一步提高农用车发动机燃油效率,引入可变几何技术优化涡轮增压器和进气道,使用skfuzzy库实现模糊控制,构建自适应控制系统,使涡轮增压器和进气道能够根据发动机负荷和转速进行智能调整,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燃油效率。仿真实验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可变几何技术的农用车发动机在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上均有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农用车辆整体性能及环保性提供理论参考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几何技术 农用车 发动机 节能 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可变配气技术及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哈菲 史楠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24期64-64,共1页
近年来,生态问题与环境保护引发全球关注,因为它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低能耗与低污染已然变成了当前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研发目标。而目前的种种现代技术中,可变配气技术脱颖而出,成为主流研发目标之一,此技术主要通过改变汽车... 近年来,生态问题与环境保护引发全球关注,因为它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低能耗与低污染已然变成了当前汽车发动机的主要研发目标。而目前的种种现代技术中,可变配气技术脱颖而出,成为主流研发目标之一,此技术主要通过改变汽车发动机的供气实现降低油耗与污染的要求,为此本文便针对发动机可变配气技术及发展进行简要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可变配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在电控发动机上应用的探讨
12
作者 李英娟 邓丽君 韩明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2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电控发动机 应用 发动机功率 汽车技术 充气效率 进气门 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发动机连续可变气门装置原理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爱农 李辛沫 张承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7-283,共7页
为了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对进气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连续可变气门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新装置以液压作为驱动进气门运动的动力,其特色在于采用可控转角的调相凸轮调控进气门的相位、采用可控升程的气门升程调节器调控进气门的升程... 为了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对进气系统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连续可变气门装置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新装置以液压作为驱动进气门运动的动力,其特色在于采用可控转角的调相凸轮调控进气门的相位、采用可控升程的气门升程调节器调控进气门的升程,据此实现发动机配气相位及气门升程的连续无级可变。对一台采纳新型配气机构的摩托车发动机进行了数学建模及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进气迟闭角(IVC)的调节范围可达16~44℃A,进气早开角(IVO)的调节范围可达8~14℃A,进气门升程h调节范围可达0~7.825 mm,由此将配气机构的最佳适应范围拓宽至常用工况区域,从而有利于改善摩托车在中小负荷和中低转速区的性能,并为研制无节气门汽油机奠定了设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连续可变气门技术 液压驱动气门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及其混合头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丰 孙宇 +1 位作者 张蔚 王成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3,共3页
为了克服反应注射成型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采用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并设计了新型混合装置。实践表明:这种先进成型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该新型混合装置实... 为了克服反应注射成型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存在的诸多缺陷,提出采用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并设计了新型混合装置。实践表明:这种先进成型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该新型混合装置实现了可变纤维(纤维长度、含量、种类和分布等可变)与A/B料的良好混合,制备了性能优良的汽车内饰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纤维注入技术 反应注射成型 混合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马南 刘耀武 +1 位作者 张所金 郭玉山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分析了进气管长度可变系统的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工作原理,指出了此系统的优点、发展趋势和故障检查方法。
关键词 进气管长度可变技术 电磁控制阀 阀门控制器 进气歧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凸轮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玉梁 陈家兑 +1 位作者 刘洁 刘征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52,57,共5页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是一种新型可变气门技术及系统,调节后的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与发动机不同转速时最优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对进一步提升发动机中低转速的有效转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分段地针对性凸轮设计方... 液压可变配气系统是一种新型可变气门技术及系统,调节后的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与发动机不同转速时最优气门升程曲线变化趋势相同,对进一步提升发动机中低转速的有效转矩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分段地针对性凸轮设计方法,使凸轮既能满足充气效率、接触应力、工作平稳等基本要求,又能满足气门调节匹配和油液压缩补偿的特殊设计要求。通过对配气凸轮进行优化,不同转速时的气门实际相位与最优相位接近,气门实际升程均大于最优升程,有利于提高换气效率,实验结果较好地满足了发动机最优配气参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系统 可变气门技术 气门升程 气门相位 配气凸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
17
作者 邹玉红 任焕焕 禹如杰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研究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比例发展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美国环境署(EPA)、欧洲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建立技术渗透率"初始、快速增长、饱和"3阶段曲线模型,本文分析... 研究乘用车节能技术应用比例发展对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美国环境署(EPA)、欧洲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建立技术渗透率"初始、快速增长、饱和"3阶段曲线模型,本文分析了美国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中国的增压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及先进变速器的应用情况;剖析了节能政策、整车企业推动作用等对技术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油经济性法规加严和原油价格升高的双重作用使美国VVT技术的应用比例增长速度加快,而较为成熟的多气门技术基本不受影响。中国的进气增压、缸内直喷、先进变速器3项节能技术的发展受欧系、美系、日系乘用车推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能源汽车 能源安全 节能技术 技术渗透率 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介质飞行器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子懿 赵长见 马奥家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跨介质飞行器是指兼具空中飞行能力和水下潜航能力的新概念特种飞行器,包括潜水飞机、潜射无人机等。聚焦可多次跨域的飞行器,通过文献调研,阐述了跨介质飞行器的特点和应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跨介质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实现跨介质... 跨介质飞行器是指兼具空中飞行能力和水下潜航能力的新概念特种飞行器,包括潜水飞机、潜射无人机等。聚焦可多次跨域的飞行器,通过文献调研,阐述了跨介质飞行器的特点和应用,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跨介质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实现跨介质飞行的技术难点,对跨介质飞行器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结合调研的结果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跨介质飞行器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飞行器 飞行器可变技术 潜水飞机 潜射无人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漂移检测的土石坝压实质量评价模型更新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佳俊 钟登华 +2 位作者 吴斌平 刘明辉 张宗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2-500,共9页
土石坝压实质量评价模型的更新对保证其长期高精度评价压实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对于压实质量模型的更新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借鉴流数据中概念漂移检测的思想,同时针对碾压施工流数据具有不平衡数据、含有噪声且流速缓慢的特点,本... 土石坝压实质量评价模型的更新对保证其长期高精度评价压实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对于压实质量模型的更新还缺乏相应的研究.借鉴流数据中概念漂移检测的思想,同时针对碾压施工流数据具有不平衡数据、含有噪声且流速缓慢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念漂移检测的土石坝压实质量评价模型更新方法.首先提出基于K-means的下抽样技术处理不平衡数据;其次提出基于增强概率神经网络(enhancedprobabilisticneuralnetwork,EPNN)和可变窗口技术(variablewindowtechnique,VWT)的碾压施工流数据概念漂移检测方法;最后若检测到有概念漂移则进行压实质量评价模型的更新.工程应用表明:基于K-means的下抽样技术能保证分类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于EPNN与VWT的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碾压施工流数据概念漂移;同时以出现概念漂移为条件而更新的压实质量评价模型能够长期高精度评价压实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实质量评价模型 概念漂移检测 碾压施工流数据 增强概率神经网络 可变窗口技术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个阐释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3
20
作者 万光彩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9-80,共12页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技术进步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扩展 微观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