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叶片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鹏江 王天灵 +1 位作者 吴君华 高希彦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7,共7页
针对普通废气涡轮增压器低速响应和高速功率不能同时兼顾的特点,对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喷嘴环叶片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VNT的优化脉谱。同时进行了VNT的瞬态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VNT... 针对普通废气涡轮增压器低速响应和高速功率不能同时兼顾的特点,对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喷嘴环叶片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VNT的优化脉谱。同时进行了VNT的瞬态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VNT通过改变涡轮喷嘴环面积可与柴油机各工况实现最佳匹配,燃油消耗率在全工况范围内明显改善,在高速低负荷时燃油消耗率降低最多,达到了10%;通过增加低速的进气量,VNT对柴油机低速高负荷工况性能有明显改善,扭矩约增加15N·m,油耗率降低2%,烟度从原机4.5 BSU降低到2.5 BSU;通过与原机外特性的对比,在中高速的NO_x和烟度排放与原机相差不大,在低速区NO_x增加约100×10^(-6),烟度降低2 BSU,在整个转速范围内油耗率降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喷嘴 柴油机 脉谱 瞬态响应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叶片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若 赵小兰 +3 位作者 马朝臣 毕金光 施新 王剑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85,共5页
对应用气动型与对称型喷嘴环叶片的车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两种喷嘴环三维模型,应用NUMECA软件对配置两种喷嘴环的涡轮进行了流场计算与分析。设计、加工了气动型叶片喷嘴环组件,分别将两种喷嘴环组件装配在同一... 对应用气动型与对称型喷嘴环叶片的车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进行了研究。分别建立了两种喷嘴环三维模型,应用NUMECA软件对配置两种喷嘴环的涡轮进行了流场计算与分析。设计、加工了气动型叶片喷嘴环组件,分别将两种喷嘴环组件装配在同一台增压器上,进行了增压器涡轮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气动型喷嘴环涡轮具有更宽广的流量范围,且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几何涡轮增压 涡轮 喷嘴 叶片 数值模拟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及废气再循环系统改善柴油机排放性能 被引量:17
3
作者 倪计民 刘越 +3 位作者 石秀勇 陈泓 李佳琪 白炳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82-88,共7页
针对一台废气旁通阀式(wastegate,WG)增压柴油机,提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ine,VNT)+文丘里管废气再循环系统(venturi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v EGR)的VNT-v EGR系统设计,并进行匹配优化。搭建了发动机... 针对一台废气旁通阀式(wastegate,WG)增压柴油机,提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ine,VNT)+文丘里管废气再循环系统(venturi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v EGR)的VNT-v EGR系统设计,并进行匹配优化。搭建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在保证原机经济性与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氮氧化物(NOx)排放进行重点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VNT+v EGR柴油机的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uropean steady state cycle,ESC)试验加权的有效燃油消耗率、NOx排放和PM排放分别为229.4、3.53和0.055 g/(k W·h),相比于原WG柴油机的变化率分别为0.04%、-48.2%和14.6%,油耗和PM排放略有升高,而NOx排放大幅降低,且动力性整体提高约5%~10%。匹配新系统的柴油机能够满足现行的排放法规并具有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潜力。该研究为改善柴油机的排放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控制 颗粒 排放性能 废气再循 文丘里管 涡轮增压 可变喷嘴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匹配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恩华 周明 +2 位作者 李建秋 王戈一 欧阳明高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9-563,共5页
为研究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对车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国内研发的车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开发了电控系统。该电控系统采用MC68HC11E9单片机为微控制器,以进气歧管内的增压压力为控制目标,控制算法采用数字PID控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 为研究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对车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国内研发的车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开发了电控系统。该电控系统采用MC68HC11E9单片机为微控制器,以进气歧管内的增压压力为控制目标,控制算法采用数字PID控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装有国内研发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的6缸发动机的匹配和稳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国产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发动机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电控系统 增压柴油机 发动机 MC68HC11E9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5
作者 邢世凯 马朝臣 高建兵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9-143,共5页
利用GT-Power一维仿真软件,建立了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WD615.50的仿真计算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原机的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改为JK90S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建立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柴油机的... 利用GT-Power一维仿真软件,建立了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WD615.50的仿真计算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原机的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改为JK90S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建立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柴油机的仿真计算模型,对JK90S与WD615.50柴油机的匹配规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相比,在柴油机低速工况下,通过关小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叶片的开度,柴油机进气更加充足,功率及转矩稍有增加,经济性有所改善。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最佳喷嘴环叶片开度随柴油机转速及负荷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匹配 模拟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车用柴油机瞬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孙万臣 韩永强 +1 位作者 刘忠长 刘巽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应用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瞬态工况测控系统和VNT电控系统,试验研究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下烟度、增压压力、燃油消耗量及空燃比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瞬态工况下适当减小VNT的开度可以改... 应用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瞬态工况测控系统和VNT电控系统,试验研究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下烟度、增压压力、燃油消耗量及空燃比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瞬态工况下适当减小VNT的开度可以改善进气响应、增加进气充量,选取合理的VNT开度可以降低排气烟度,低速增负荷工况排气烟度可降低34%,但喷嘴环开度过小,将导致增压器效率下降,进气量降低,排气烟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柴油机 瞬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佳佳 刘忠长 +1 位作者 牛志明 刘巽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27,536,共4页
针对GT35V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开发了一套涡轮开度电控系统。该系统以步进电机为核心元件,以MCS-51系列单片机及其扩展为电控单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结构完成了控制软件的编制。通过电控系统调试及其在CA6DE1-21K柴油机上的标定试验,表明... 针对GT35V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开发了一套涡轮开度电控系统。该系统以步进电机为核心元件,以MCS-51系列单片机及其扩展为电控单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结构完成了控制软件的编制。通过电控系统调试及其在CA6DE1-21K柴油机上的标定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精度较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增压 电控系统 执行机构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系统设计 MCS-51系列单片机 设计结构 步进电机 电控单元 控制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与废气再循环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楼狄明 郭石磊 +1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31-1937,共7页
以一台重型柴油机为试验对象,研究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和废气再循环(EGR)阀门开度对柴油机增压比、空燃比、燃油消耗率及NO_x,CO,HC,CO2和烟度等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GR阀门开度的增大,增压比、空燃比降低,经济性变差.... 以一台重型柴油机为试验对象,研究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和废气再循环(EGR)阀门开度对柴油机增压比、空燃比、燃油消耗率及NO_x,CO,HC,CO2和烟度等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EGR阀门开度的增大,增压比、空燃比降低,经济性变差.EGR阀门开度和VGT阀门开度对NO_x排放影响很大,随EGR阀门开度和VGT阀门开度增大,NO_x排放的体积分数显著降低,但HC,CO,CO2的体积分数和烟度升高.为实现降低NO_x排放的同时控制燃油消耗率和烟度的升高,可在中等负荷时选择EGR阀门开度50%、VGT阀门开度45%的控制策略;在高负荷时选择EGR阀门开度75%、VGT阀门开度55%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废气再循 可变截面涡轮增压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恩华 周明 +2 位作者 李建秋 欧阳明高 王戈一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1,共4页
通过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测得增压压力和排气压力值,结合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计算了发动机的流通特性,建立了可变喷嘴增压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曲线。对联合工作曲线的分析表明设计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 通过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测得增压压力和排气压力值,结合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计算了发动机的流通特性,建立了可变喷嘴增压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曲线。对联合工作曲线的分析表明设计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不会出现喘振和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发动机 匹配 进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K90S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施新 马朝臣 鲍捷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8,共3页
将所设计的JK90S转叶式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进行了涡轮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地调节涡轮特性。进行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WD615柴油机的匹配试验,并将匹配结果与原机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柴油机低速动力性和部分负荷低... 将所设计的JK90S转叶式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进行了涡轮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地调节涡轮特性。进行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WD615柴油机的匹配试验,并将匹配结果与原机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柴油机低速动力性和部分负荷低速燃油消耗都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柴油机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匹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利君 葛蕴珊 +2 位作者 黄英 张付军 朱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488天然气发动机匹配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设计了电子控制系统,并通过发动机试验研究了VNT匹配规律。天然气发动机VNT调节规律不仅与节气门开度(负荷)有关,也与发动机的转速有关。匹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VNT增压技术后天然气... 针对488天然气发动机匹配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设计了电子控制系统,并通过发动机试验研究了VNT匹配规律。天然气发动机VNT调节规律不仅与节气门开度(负荷)有关,也与发动机的转速有关。匹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VNT增压技术后天然气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显著提高,最大功率从58 kW提高到73 kW,最大转矩从156 N.m提高到212 N.m,且最大转矩点转速降低,大幅度改善了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天然气发动机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匹配 特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液控制阀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子波 屈盛官 张宜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5,共5页
根据AVNT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凸轮位置反馈式AVNT阀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流-转角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由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和响应时间可知控制系统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AVNT阀安装到涡轮增压器上,通过... 根据AVNT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凸轮位置反馈式AVNT阀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流-转角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由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和响应时间可知控制系统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AVNT阀安装到涡轮增压器上,通过曲柄轴转角随输入电流变化的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 液压控制阀 幅值裕量 相位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截面增压器扭曲导叶对涡轮叶片激振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延昭 于效顺 +2 位作者 刘臻 李国胜 宋丽华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1,共8页
涡轮叶片高周疲劳(HCF)限制了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在可变截面增压器中尤为明显。针对某0.6 L二冲程汽油机用增压器的可调导叶径流涡轮在运行中容易出现高周疲劳失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扭曲结构的导叶叶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扭曲... 涡轮叶片高周疲劳(HCF)限制了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在可变截面增压器中尤为明显。针对某0.6 L二冲程汽油机用增压器的可调导叶径流涡轮在运行中容易出现高周疲劳失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扭曲结构的导叶叶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扭曲导叶对涡轮流场和叶片激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顺时针扭曲导叶可以减弱喷嘴导叶出口与涡轮叶片前缘之间的干涉效应,逆时针导叶会增强二者的干涉效应;相较于原对称叶型导叶,进入涡轮增压器的高温、高压气流在通过顺时针扭曲叶型导叶后,尾迹呈倾斜状,气流激振力被分散,对下游涡轮叶片前缘的影响减弱;同时,由于涡轮叶片间隙的压力梯度减小,间隙泄漏流强度降低,叶片高激励区的激励幅值也随之减小。研究综合考虑了涡轮机效率和叶片激振力的变化趋势,确定导叶扭曲角度为4°时最为合理,最优方案在不影响涡轮性能的前提下,叶片最大振动应力降低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 涡轮叶片 振动 非定常流动 压力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涡轮增压器用喷嘴环叶片样品分析研究
14
作者 林燕华 《南方农机》 2012年第6期44-45,共2页
采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GT)可有效地改善增压发动机瞬态响应性。提高发动机扭矩储备,解决低速或加速冒黑烟的问题。本研究对VGT最普遍型式的可变喷嘴环涡轮增压器(VNT)的喷嘴环叶片进行了探索分析,以国外喷嘴环叶片与国内喷嘴... 采用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GT)可有效地改善增压发动机瞬态响应性。提高发动机扭矩储备,解决低速或加速冒黑烟的问题。本研究对VGT最普遍型式的可变喷嘴环涡轮增压器(VNT)的喷嘴环叶片进行了探索分析,以国外喷嘴环叶片与国内喷嘴环叶片为样本,分析研究了其成分、物理性能、制作工艺与显微结构,探讨了喷嘴环叶片成分与制作工艺的优化组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几何涡轮增压 样品分析 喷嘴 叶片 增压发动机 制作工艺 扭矩储备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冲蚀磨损后气动特性研究
15
作者 温华兵 王家昊 +3 位作者 於克良 郭俊华 刘红丹 刘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12-321,共10页
船用柴油机排放尾气中的固体颗粒会对可变混流涡轮造成冲蚀磨损,导致喷嘴环表面材质剥落,表面粗糙度增加,降低喷嘴环使用寿命。该研究利用ANSYS CFX软件,基于气固两相流的欧拉-拉格朗日法和Finnie磨损模型,研究不同开度下,磨损产生的表... 船用柴油机排放尾气中的固体颗粒会对可变混流涡轮造成冲蚀磨损,导致喷嘴环表面材质剥落,表面粗糙度增加,降低喷嘴环使用寿命。该研究利用ANSYS CFX软件,基于气固两相流的欧拉-拉格朗日法和Finnie磨损模型,研究不同开度下,磨损产生的表面粗糙度对喷嘴环流场、静压和涡轮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喷嘴环吸力面和压力面两侧的流动边界层厚度、静熵、湍流动能和表面摩擦因数均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导致边界层附近的流动损失增大、气体内能增加、能量耗散增大;喷嘴环两侧的静压差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使喷嘴环结构载荷增大,可能会降低喷嘴环使用寿命;随着表面粗糙度增大,涡轮效率随之降低,但降低速率却有所减小,对不同开度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混流涡轮喷嘴 尾气颗粒 冲蚀磨损 表面粗糙度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稳态匹配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林福 马朝臣 +1 位作者 施新 鲍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首先建立了在稳态工况下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GT)和发动机匹配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建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了VGT与发动机匹配的模拟模型。通过大量的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建立是正确的,应用该... 首先建立了在稳态工况下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GT)和发动机匹配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建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立了VGT与发动机匹配的模拟模型。通过大量的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建立是正确的,应用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各种工况下可调叶片的位置、涡轮流量等。最后,利用该模型模拟了过量空气系数一定时叶片转角随发动机转速、负荷等的变化,以及过量空气系数不同时对叶片转角和增压压力的要求的变化,得出了一些有关可调涡轮增压器匹配和设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 发动机 稳态匹配模型 可变几何涡轮 VG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叶片形状的改善对涡轮增压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永祥 刘云岗 +1 位作者 王志明 陈礼璠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8-332,共5页
对涡轮增压器蜗壳内流场进行了三维CFD模拟,分析了蜗壳内的流动并找到了叶片造成流动损失的原因,然后引入双纽线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对叶片尤其是造成流动损失大的叶片头部进行了重新设计,进而对新方案进行了CFD模拟和叶片的加工及整机试验... 对涡轮增压器蜗壳内流场进行了三维CFD模拟,分析了蜗壳内的流动并找到了叶片造成流动损失的原因,然后引入双纽线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对叶片尤其是造成流动损失大的叶片头部进行了重新设计,进而对新方案进行了CFD模拟和叶片的加工及整机试验,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叶片对增压器效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 效率 喷嘴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分析法的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数值仿真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辽平 龚金科 +3 位作者 贾国海 章滔 蔡皓 王曙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2-997,共6页
基于以往对涡轮增压器的耦合分析中大都忽略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导热,或者将导热过程简化,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将涡轮增压器轴承体、浮环轴承、涡轮轴、润滑油、冷却水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各部件及相应物理场间的耦合关系,采... 基于以往对涡轮增压器的耦合分析中大都忽略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导热,或者将导热过程简化,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的实际情况,将涡轮增压器轴承体、浮环轴承、涡轮轴、润滑油、冷却水作为一个耦合体,考虑各部件及相应物理场间的耦合关系,采用耦合分析法建立涡轮增压器轴承体的三维非稳态耦合数值仿真模型。该模型以三维瞬态热传导模型、动压润滑模型和润滑油膜传热模型为基础,对某型涡轮增压器浮环轴承的热、润滑、摩擦耦合进行分析,得到浮环轴承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并用试验证实耦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涡轮增压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 轴承 导热 耦合分析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柴油机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研制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策 马朝臣 沈宏继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1-55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设计过程。对比了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与原涡轮增压器在性能上的差别。对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跑车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在最大转矩... 介绍了一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设计过程。对比了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与原涡轮增压器在性能上的差别。对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跑车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在最大转矩点的缸内爆发压力和最大转矩点的转矩,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安装了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的加速时间比原发动机的加速时间缩短了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柴油机 可变几何 涡轮增压 台架试验 跑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可变喷嘴涡轮增压系统的天然气发动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名山 马朝臣 +4 位作者 成森 郝利君 王延生 王舜琰 张焕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共3页
在CA4G22E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台多点顺序喷射的天然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了增压中冷技术及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压中冷技术和可变喷嘴涡轮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优化发动机在全工况范围内与增压器... 在CA4G22E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台多点顺序喷射的天然气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了增压中冷技术及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增压中冷技术和可变喷嘴涡轮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优化发动机在全工况范围内与增压器的匹配,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天然气发动机 增压中冷 可变喷嘴涡轮 增压系统 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