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赋辩体》与明代辨体批评 被引量:6
1
作者 何诗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6,共8页
《古赋辩体》不仅是一部辞赋总集,更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辨体批评著作。全书融赋选、赋史、赋论于一体,以古诗之义和吟咏性情为标准,以小序、题解为主要批评方式,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体例严整、富于理论价值和思辨色彩的辨体批评体系,对... 《古赋辩体》不仅是一部辞赋总集,更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辨体批评著作。全书融赋选、赋史、赋论于一体,以古诗之义和吟咏性情为标准,以小序、题解为主要批评方式,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体例严整、富于理论价值和思辨色彩的辨体批评体系,对明代复古论者辨体意识的张扬,以及以总集、序题等方式展开辨体批评等风气,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尧 古赋辩体 明代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牛海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0,共5页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分为北方赋论与南方赋论。北方赋论上承金朝,对金朝律赋基本持否定态度,比较激进的一派如郝经等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主张上溯楚、汉古赋,影响到祝尧"祖骚宗汉"的提出;温和一派如王恽等则把律赋当...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分为北方赋论与南方赋论。北方赋论上承金朝,对金朝律赋基本持否定态度,比较激进的一派如郝经等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主张上溯楚、汉古赋,影响到祝尧"祖骚宗汉"的提出;温和一派如王恽等则把律赋当作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对唐宋律赋颇为赞赏,希望革除金朝律赋弊端。南方赋论上承宋朝,对宋朝律赋也有批评,赋家普遍提倡和创作古赋,应是元廷恢复科举之后,如刘壎,其赋论以宋朝议论说理的文赋为古赋,在南方赋家中颇有代表性,这与祝尧对宋朝古赋的批评不同,影响到祝尧对古赋的"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辩体 北方赋论 南方赋论 元朝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赋辩体》赋体解读理论的渊薮与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庄亮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辨体的重要理论渊薮之一。此外,祝尧对《古赋辩体》的理论构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继承朱熹的“三义”分析法,并在朱熹文艺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到“六义”分析;二是祝尧意识到“六义”分析法对赋体解读上的不足,因此在辩证“诗”“骚”关系确立“楚骚”正统性的途径下,援骚入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辩体 《文章流别论》 朱熹 祝尧 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尧的古赋论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1,共4页
祝尧所宗的古赋为有先秦两汉赋风的抒情赋。“祖骚宗汉”和“以情为本”构成了祝尧的古赋论,体现了他将诗教与情教、诗教与赋教合而为一的意图,反映了元代汉族知识分子既希望元代统治者推行儒教,同时又对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和歧视愤愤不... 祝尧所宗的古赋为有先秦两汉赋风的抒情赋。“祖骚宗汉”和“以情为本”构成了祝尧的古赋论,体现了他将诗教与情教、诗教与赋教合而为一的意图,反映了元代汉族知识分子既希望元代统治者推行儒教,同时又对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和歧视愤愤不平的两重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尧 古赋辩体 古赋 祖骚宗汉 以情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