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祝尧的古赋论 |
杨赛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2
|
《古赋辩体》与明代辨体批评 |
何诗海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
3
|
祝尧《古赋辨体》的辨体理论体系 |
任竞泽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4
|
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以《古文辞类纂》等主要古文选本为例 |
王思豪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5
|
祝尧《古赋辨体》的汉赋观 |
踪凡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
6
|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 |
牛海蓉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7
|
从《古赋辨体》看祝尧的骈文观 |
于景祥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8
|
以情为本——祝尧的古赋本质论 |
杨 赛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9
|
《古赋辩体》赋体解读理论的渊薮与构建 |
庄亮亮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0
|
劝百讽一:后世论汉大赋的反转 |
王飞阳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元代科考赋集《青云梯》及其文化内涵 |
李新宇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
12
|
桐城派研究 |
王达敏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3
|
唐宋赋学批评述要 |
王以宪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
14
|
从摩登到真情:赋体流变一瞥 |
李达武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2
|
|
|
15
|
论宋人的辞赋观与创作实践 |
何玉兰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16
|
夜品龙井佳茗感赋 |
王庆华
|
《农业考古》
|
1997 |
0 |
|
|
17
|
论潘岳抒情赋的艺术特色 |
萧立生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