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祝尧的古赋论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8-61,共4页
祝尧所宗的古赋为有先秦两汉赋风的抒情赋。“祖骚宗汉”和“以情为本”构成了祝尧的古赋论,体现了他将诗教与情教、诗教与赋教合而为一的意图,反映了元代汉族知识分子既希望元代统治者推行儒教,同时又对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和歧视愤愤不... 祝尧所宗的古赋为有先秦两汉赋风的抒情赋。“祖骚宗汉”和“以情为本”构成了祝尧的古赋论,体现了他将诗教与情教、诗教与赋教合而为一的意图,反映了元代汉族知识分子既希望元代统治者推行儒教,同时又对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和歧视愤愤不平的两重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尧 古赋辩体 古赋 祖骚宗汉 以情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赋辩体》与明代辨体批评 被引量:6
2
作者 何诗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6,共8页
《古赋辩体》不仅是一部辞赋总集,更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辨体批评著作。全书融赋选、赋史、赋论于一体,以古诗之义和吟咏性情为标准,以小序、题解为主要批评方式,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体例严整、富于理论价值和思辨色彩的辨体批评体系,对... 《古赋辩体》不仅是一部辞赋总集,更是一部体大思精的辨体批评著作。全书融赋选、赋史、赋论于一体,以古诗之义和吟咏性情为标准,以小序、题解为主要批评方式,构建了一个内容丰富、体例严整、富于理论价值和思辨色彩的辨体批评体系,对明代复古论者辨体意识的张扬,以及以总集、序题等方式展开辨体批评等风气,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尧 古赋辩体》 明代 辨体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尧《古赋辨体》的辨体理论体系 被引量:4
3
作者 任竞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9,共6页
祝尧《古赋辨体》之辨体批评思想丰富,理论体系完整。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辨赋体之源流正变。二、鲜明的文体分类观和赋学发展史。三、以复古为宗旨的辨体目的和以六义为一贯的辨体方法。四、以情辞理味和丽则丽淫为辨体批评的标... 祝尧《古赋辨体》之辨体批评思想丰富,理论体系完整。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辨赋体之源流正变。二、鲜明的文体分类观和赋学发展史。三、以复古为宗旨的辨体目的和以六义为一贯的辨体方法。四、以情辞理味和丽则丽淫为辨体批评的标准原则。五、辨析历代赋作之优劣高下,从而为学者树立旗帜榜样等。祝尧辨体批评思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获,在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尧 古赋辨体 辨体批评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以《古文辞类纂》等主要古文选本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思豪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4,共8页
在清代赋坛古、律之辨视野下,观照桐城派古文选本选录古赋之风尚,可以窥见桐城派作家在革新古文意识下所形成的独特古赋观:一是应权衡古文辞、理之需,走向尊古抑律之途,在"义法"之外,增入"情、辞"因子;后弃古赋而... 在清代赋坛古、律之辨视野下,观照桐城派古文选本选录古赋之风尚,可以窥见桐城派作家在革新古文意识下所形成的独特古赋观:一是应权衡古文辞、理之需,走向尊古抑律之途,在"义法"之外,增入"情、辞"因子;后弃古赋而不录又是缘于经世目的之感召。二是在选本中逐渐将骚体、七体、赋类文以及颂赞、箴铭等纳入古赋范畴,以扩大古文堂庑,借以古赋为律赋的创作范式来讨论古文与时文之关系,论文、评赋方法相参。三是在对古赋渊源、性质与赋家赋作的择录等具体问题的认识上存有诸多差异,彰显不同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古文 选本 古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尧《古赋辨体》的汉赋观 被引量:5
5
作者 踪凡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9-65,共7页
祝尧《古赋辨体》对于汉赋的认识 ,包括赋之文体及渊源论、汉赋价值论、汉赋艺术结构论、汉赋作家作品论凡四个方面。这些观点都贯穿于该书的汉赋序论和赋作解题之中 ,论述时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呼应 ,观点鲜明而又论证细密 ,纵横开阖 ,声... 祝尧《古赋辨体》对于汉赋的认识 ,包括赋之文体及渊源论、汉赋价值论、汉赋艺术结构论、汉赋作家作品论凡四个方面。这些观点都贯穿于该书的汉赋序论和赋作解题之中 ,论述时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呼应 ,观点鲜明而又论证细密 ,纵横开阖 ,声情并茂 ,极富思辩色彩与逻辑力量。《古赋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尧 古赋辨体》 汉赋观 理论性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 被引量:1
6
作者 牛海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0,共5页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分为北方赋论与南方赋论。北方赋论上承金朝,对金朝律赋基本持否定态度,比较激进的一派如郝经等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主张上溯楚、汉古赋,影响到祝尧"祖骚宗汉"的提出;温和一派如王恽等则把律赋当... 《古赋辩体》之前的元朝赋论分为北方赋论与南方赋论。北方赋论上承金朝,对金朝律赋基本持否定态度,比较激进的一派如郝经等大力倡导和创作古赋,主张上溯楚、汉古赋,影响到祝尧"祖骚宗汉"的提出;温和一派如王恽等则把律赋当作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对唐宋律赋颇为赞赏,希望革除金朝律赋弊端。南方赋论上承宋朝,对宋朝律赋也有批评,赋家普遍提倡和创作古赋,应是元廷恢复科举之后,如刘壎,其赋论以宋朝议论说理的文赋为古赋,在南方赋家中颇有代表性,这与祝尧对宋朝古赋的批评不同,影响到祝尧对古赋的"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辩体》 北方赋论 南方赋论 元朝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古赋辨体》看祝尧的骈文观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景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0-183,共4页
祝尧在其《古赋辨体》一书中对赋体的骈化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书中一方面表现出他反对文体骈化、单纯师古的保守和偏见,但是另一方面,他对赋体总体骈化过程的描述,以及对各个历史时段骈文发展状况的介绍和概括还是比较客观的,对各个... 祝尧在其《古赋辨体》一书中对赋体的骈化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书中一方面表现出他反对文体骈化、单纯师古的保守和偏见,但是另一方面,他对赋体总体骈化过程的描述,以及对各个历史时段骈文发展状况的介绍和概括还是比较客观的,对各个时期骈文作家和作品的评价和分析也有可取之处。所以,他的骈文批评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尧 古赋辨体》 骈文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情为本——祝尧的古赋本质论 被引量:3
8
作者 杨 赛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祝尧的《古赋辩体》收录《楚辞》以迄宋代赋共八卷,又外录“代祖述楚语者”和“旁及他有赋学专著。本文以《古赋辩体》中祝氏的评述为依据,揭示了祝氏针对徘体、律体和文体赋的偏失而提出“古赋以情为本”的尚用意图,全面分析了他所说... 祝尧的《古赋辩体》收录《楚辞》以迄宋代赋共八卷,又外录“代祖述楚语者”和“旁及他有赋学专著。本文以《古赋辩体》中祝氏的评述为依据,揭示了祝氏针对徘体、律体和文体赋的偏失而提出“古赋以情为本”的尚用意图,全面分析了他所说的情的内涵,认为:祝尧提出古赋以情为本,将儒家诗教观全面发展到辞赋,提高了古赋的地位,同时,他还提出了一整套古赋的评判标准与创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抒情古赋在元代的复归,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今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 尚用 以情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赋辩体》赋体解读理论的渊薮与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庄亮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7,共8页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 《古赋辩体》的主要成就是在解读“赋”时实践了“六义”理论。赋体“六义”理论与实践虽然直接受到朱熹及元前其他文人对“六义”在诗中的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但从《古赋辩体》结集成书的角度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也应是祝尧“六义”辨体的重要理论渊薮之一。此外,祝尧对《古赋辩体》的理论构建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继承朱熹的“三义”分析法,并在朱熹文艺理论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到“六义”分析;二是祝尧意识到“六义”分析法对赋体解读上的不足,因此在辩证“诗”“骚”关系确立“楚骚”正统性的途径下,援骚入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辩体》 《文章流别论》 朱熹 祝尧 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劝百讽一:后世论汉大赋的反转
10
作者 王飞阳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5,共9页
汉儒依经衡赋,极重讽谕,然汉赋终是“劝百讽一”。只是为何重讽轻颂,盖汉儒从“赋”义溯源,与“诵”并举,强调“赋”原初的讽谕功能,后再嫁接于赋体功用的阐释。然随之汉赋日成经典,尤自元明“祖骚宗汉”以来,论者多将汉赋目为讽谏典范... 汉儒依经衡赋,极重讽谕,然汉赋终是“劝百讽一”。只是为何重讽轻颂,盖汉儒从“赋”义溯源,与“诵”并举,强调“赋”原初的讽谕功能,后再嫁接于赋体功用的阐释。然随之汉赋日成经典,尤自元明“祖骚宗汉”以来,论者多将汉赋目为讽谏典范,“劝百讽一”发生了反转。或针对创作之弊,或响应文教政策,或根柢学问经术,或出自尊体考量,或本诸文本批评,从多方面试图解构“劝百讽一”。只是这种“解构”过于放大汉赋讽谏的权重,无力改变汉赋颂多讽少的原貌,也无法否认大赋宜颂的事实。后世文人蜷缩于狭窄的政治空间,所作大赋尽呈夸颂,讽谕趋无,只能在理论空间表达对上古“谏诤”传统的追慕与怀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讽颂 劝百讽一 古赋 律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科考赋集《青云梯》及其文化内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新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1-24,61,共5页
《青云梯》为元人选录本朝赋家的赋集,编撰此书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元代科举考赋制度而指导试子取法。《青云梯》共抄录了元代辞赋作家102人的111篇赋作,均为考赋或习作,故这本选集对于研究元代辞赋创作与发展、元代科举考赋的特点和内涵... 《青云梯》为元人选录本朝赋家的赋集,编撰此书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元代科举考赋制度而指导试子取法。《青云梯》共抄录了元代辞赋作家102人的111篇赋作,均为考赋或习作,故这本选集对于研究元代辞赋创作与发展、元代科举考赋的特点和内涵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青云梯》考赋表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特点:一是考赋“变律为古”带动向古赋特质的回归;二是辞赋评判标准取法程朱,表现出对理学的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赋 《青云梯》 古赋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城派研究
12
作者 王达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39,共1页
[主持人语]这里所录三篇论文各有新见。欧明俊教授的《"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反思了桐城派研究中一些基本命题。王思豪博士的《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在清代赋坛古赋、律赋之辨视野下,对桐城派的古赋观作了探讨。... [主持人语]这里所录三篇论文各有新见。欧明俊教授的《"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反思了桐城派研究中一些基本命题。王思豪博士的《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在清代赋坛古赋、律赋之辨视野下,对桐城派的古赋观作了探讨。石珂的《桐城末学的群体构成与唐宋古文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基本命题 群体构成 主持人 古赋 流派 古文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赋学批评述要
13
作者 王以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9-84,共6页
唐代赋学突出的特点是形成群体性批评态势。史学家们反对齐梁浮艳文风,却能推尊屈宋汉魏,评价较为客观。古文家则矫枉过正,对屈宋进行了不恰当的抨击。诗赋家之论主要是叙其作赋之缘由和大旨,是其创作中的感性体验。宋代赋论最为可... 唐代赋学突出的特点是形成群体性批评态势。史学家们反对齐梁浮艳文风,却能推尊屈宋汉魏,评价较为客观。古文家则矫枉过正,对屈宋进行了不恰当的抨击。诗赋家之论主要是叙其作赋之缘由和大旨,是其创作中的感性体验。宋代赋论最为可观者在于骚赋研究,“祖骚宗汉”说成为后世古赋派最集中的理论层次。唐宋律赋研究涉及体制演变和创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批评 古赋 杂体赋 新文赋 律赋 祖骚宗汉 以悲为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摩登到真情:赋体流变一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达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58-63,共6页
赋是《诗经》六义之一,本义为“铺”刘勰所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其后,荀卿以《赋篇》爰锡名号,屈原、宋玉以楚骚广其声貌,于是,赋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呱呱坠地.从文学形式上看,赋的流变经历了从韵文、骈文到散文的过程.从文学精神上看... 赋是《诗经》六义之一,本义为“铺”刘勰所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其后,荀卿以《赋篇》爰锡名号,屈原、宋玉以楚骚广其声貌,于是,赋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呱呱坠地.从文学形式上看,赋的流变经历了从韵文、骈文到散文的过程.从文学精神上看,赋则由为文造文到为文造情,最后发展到为情造文的境界.三段曲式:为文造文·为文造情·为情造文汉代,是赋的摩登时代.此时,辞赋家多为帝王的公卿大夫、言语侍从.他们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迎合了帝王附庸风雅和好大喜功的心理需要,一时蔚为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文造情 流变 文学精神 古文运动 欧阳修 宫廷文学 摩登 心理需要 古赋 文学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人的辞赋观与创作实践
15
作者 何玉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4-59,共6页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的分裂割据,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在社会安定和统一的局面下,经济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科技、文化也都有了相当高水平的进步。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是以...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的分裂割据,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在社会安定和统一的局面下,经济有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科技、文化也都有了相当高水平的进步。 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是以武将而黄袍加身的,他接受了唐季以来“节镇太重”、“君弱臣强”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严防手下武将重蹈旧辙的措施。宋开国以来,“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这给文人进入仕途、从事政治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故终宋一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大多有长期从政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 辞赋观 苏轼 文赋 创作实践 宋代文人 欧阳修 赋体 楚辞 庄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品龙井佳茗感赋
16
作者 王庆华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245-245,共1页
夜品龙井佳茗感赋山西太原,王庆华友人杨力君目前惠赠西湖龙井珍品。清宵无事,冲而饮之,遂为其色、香、味、形“四绝”所陶醉。乃作七绝三首,以纪之。终日纷繁笔墨间,今宵难得有清闲。窗前久坐情思动,欲借佳茗唤羽仙。茶融沸水化... 夜品龙井佳茗感赋山西太原,王庆华友人杨力君目前惠赠西湖龙井珍品。清宵无事,冲而饮之,遂为其色、香、味、形“四绝”所陶醉。乃作七绝三首,以纪之。终日纷繁笔墨间,今宵难得有清闲。窗前久坐情思动,欲借佳茗唤羽仙。茶融沸水化仙汤,绿雾轻飞荣异香。莫道虎泉千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赋 笔墨 七绝 山西 茶经 幽兰 久坐 西湖 珍品 圣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潘岳抒情赋的艺术特色
17
作者 萧立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0-32,共3页
潘岳赋现存二十四篇,其中半数已残。除《射雉赋》、《藉田赋》、《西征赋》三篇大赋体制的赋外,大致可以分二类。一为抒情赋,为《秋兴赋》、《寡妇赋》、《怀旧赋》、《哀永逝文》、《悼亡赋》、《闲居赋》等六篇;一为咏物赋,其中《萤... 潘岳赋现存二十四篇,其中半数已残。除《射雉赋》、《藉田赋》、《西征赋》三篇大赋体制的赋外,大致可以分二类。一为抒情赋,为《秋兴赋》、《寡妇赋》、《怀旧赋》、《哀永逝文》、《悼亡赋》、《闲居赋》等六篇;一为咏物赋,其中《萤火赋》颇为后世称道。《藉田赋》、《西征赋》也为六朝名作。在今天看来,潘岳赋中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抒情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赋 艺术特色 李清照 潘岳诗 咏物赋 古赋辨体》 浪漫主义手法 《醉翁亭记》 虚实相生 浪漫主义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