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巴人的虎钮錞于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君凡 《民族音乐》 2011年第3期4-5,共2页
"虎钮錞于"是古代巴人广泛使用的一门古老乐器,主要用于祭祀、宴乐、节日和战争。"虎钮錞于"大部分出土于我国西南部,尤其是湘、鄂、川黔边界古代巴人集聚的地方。历史考证"虎钮錞于"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制打击乐器,是祖先留给我们... "虎钮錞于"是古代巴人广泛使用的一门古老乐器,主要用于祭祀、宴乐、节日和战争。"虎钮錞于"大部分出土于我国西南部,尤其是湘、鄂、川黔边界古代巴人集聚的地方。历史考证"虎钮錞于"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制打击乐器,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消失了的王国的记忆。它的出现,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悬念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巴人 錞于 打击乐器 历史考证 西南部 泛使 出土 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古代巴人青铜兵器中的虎纹样艺术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健 赵丹丹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5期26-27,共2页
古代巴人崇巫尚武,纵观其历史,战争在其疆域的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巴人生活的地域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而扩张或缩减。该文概括分析古代巴人生活地区出现的青铜兵器上的虎纹样艺术特征,探讨其背后的... 古代巴人崇巫尚武,纵观其历史,战争在其疆域的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巴人生活的地域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而扩张或缩减。该文概括分析古代巴人生活地区出现的青铜兵器上的虎纹样艺术特征,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巴人 青铜兵器 虎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诗歌中的水意象与意境营造——评《图说水与文学艺术》
3
作者 文迪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5-I0006,共2页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多元视角对古代诗歌展开研究始终是文学界的热点。意象作为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元素,往往承载着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水意象作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自然意象,其绝不仅是对自然...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多元视角对古代诗歌展开研究始终是文学界的热点。意象作为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元素,往往承载着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水意象作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自然意象,其绝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再现,更暗含着作者深邃的思想意境和情感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 自然意象 情感内涵 水意象 古诗词 文学艺术 多元视角 自然景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说文解字·女部》的古代女性身份与地位研究
4
作者 洪飏 刘宝怡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5-78,共4页
《说文解字》所收“女”部字,多维度展现了女性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地位变化,以及女性在审美观念、道德规范和婚姻制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角色变迁。由此出发,为深入思考古代女性生存状态提供思路。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女部 古代女性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性论:中国古代乐教与近代音乐教育思想中的传统学术话语
5
作者 罗凌 《美育学刊》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心性论既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古代乐教以心性论为哲学基础,强调通过礼乐教化实现对人心的化育,其理论话语带有浓厚的心性论色彩。中国近代音乐教育虽建立在借鉴西学的基础上,但是其价值... 心性论既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哲学基础,也是中国音乐教育理论话语创生的文化之源。古代乐教以心性论为哲学基础,强调通过礼乐教化实现对人心的化育,其理论话语带有浓厚的心性论色彩。中国近代音乐教育虽建立在借鉴西学的基础上,但是其价值理论却承续了古代乐教思想“立足心性论乐”的学术传统,其理论话语具有较为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性论 古代乐教 近代音乐教育 传统学术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如何“看图说话”——以韩休墓乐舞壁画研究为例
6
作者 王军 《北方音乐》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音乐史研究需要包括音乐图像在内的多方材料的汇入。视觉化的音乐图像潜藏着所处时代的形态特征和历史文化认同。如何在研究中“看图说话”,处理好图与文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唐韩休墓中的乐舞壁画研究为例,试析之。
关键词 古代音乐史 韩休墓 乐舞壁画 图文关系 “看图说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中国古代史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与实践价值——以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课程为例
7
作者 刘春玲 《阴山学刊》 2025年第2期101-106,共6页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大思政”教育理念,其根本任务是实现立德树人。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师资之重担,各学科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深远。中国古代史作为历史学科的“源头”课程,富含思政教育资源,有其内在逻辑和价值优势,应...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大思政”教育理念,其根本任务是实现立德树人。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中学师资之重担,各学科全方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意义深远。中国古代史作为历史学科的“源头”课程,富含思政教育资源,有其内在逻辑和价值优势,应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明确思政教学目标的价值引领,构建有机嵌入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创新课堂思政教学方式,提升实践思政教学功效,从而形成历史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课程思政 包头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皮革的鞣制工艺复原及模拟样品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皓月 汪徽 +4 位作者 余跃 杨海亮 周旸 杨汝林 王亚楠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复原古代鞣制工艺并制备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对研究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来源于动植物和矿物的天然材料处理皮革,复原了铝鞣、铁鞣、植鞣、烟熏鞣、硝面鞣和油鞣等古代鞣制工艺,制得6种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并分析了所得皮... 复原古代鞣制工艺并制备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对研究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来源于动植物和矿物的天然材料处理皮革,复原了铝鞣、铁鞣、植鞣、烟熏鞣、硝面鞣和油鞣等古代鞣制工艺,制得6种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并分析了所得皮革模拟样品的形貌特征、热稳定性和物理感官性能。结果表明,植鞣革和铁鞣革纤维分散良好,热稳定性高,手感丰满柔软;其他鞣法鞣性较弱,成革相对僵硬扁薄。但是,所有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均具有与现代皮革相似的外观、手感和力学强度。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复古鞣制工艺的可行性,能为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文物 鞣制 古代制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古代文献分析与考证
9
作者 李雨丰 张工彧 陈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通过文献溯源,梳理导痰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病证等关键问题,为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支撑。经分析与考证,导痰汤出自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其组方为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 通过文献溯源,梳理导痰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病证等关键问题,为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支撑。经分析与考证,导痰汤出自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其组方为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茯苓五味药。除赤茯苓外,其余药物基原皆遵循2020年版《中国药典》。赤茯苓、橘红用生品,半夏为清半夏,枳实为麸炒枳实,天南星为制南星。药物剂量建议半夏18.59 g,天南星4.65 g,枳实4.65 g,橘红4.65 g,赤茯苓4.65g。导痰汤煎煮时须将药物锉碎,过一号筛,加入生姜10 g,加水600 mL,煎至300 mL,滤去药渣,食后服用。该方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要用于治疗痰厥,或胸膈痞塞、胁肋胀满、食少纳呆等多种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导痰汤 古代文献 考证 药物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花岗-绿岩带新太古代晚期动力学特征——来自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的证据
10
作者 于萍 王东明 +2 位作者 张志刚 王晶晶 张学松 《山东国土资源》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地球早期构造体制及地壳演化过程是前寒武纪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争论的焦点。鲁西花岗-绿岩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是新太古代基底岩系出露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带内发育一系列走滑型韧性剪切带。本文通过细致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韧性剪... 地球早期构造体制及地壳演化过程是前寒武纪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争论的焦点。鲁西花岗-绿岩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是新太古代基底岩系出露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带内发育一系列走滑型韧性剪切带。本文通过细致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韧性剪切带具有近于一致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即NW—NWW走向和左行走滑剪切,暗示其形成于统一的动力学过程,此外,这些韧性剪切带为不同岩性组合单元的构造边界。结合以往岩石地球化学及变形年代学研究,认为鲁西花岗-绿岩带由NE—SW向可划分为鲁山-沂水岩浆弧、七星台-蒙阴地块、肥城-滕州岩浆弧3个主要构造单元,新太古代晚期鲁西花岗-绿岩带经历了SE向的洋壳俯冲及斜向的弧-陆碰撞过程,暗示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晚期已经存在以块体水平位移为特征的现代板块构造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韧性剪切带 弧-陆斜向碰撞 新太古代 鲁西花岗-绿岩带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态写作:一种新的中国古代艺术史书写
11
作者 李源锋 彭修银 《美育学刊》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活态写作关注艺术的发生、演变、流通、交易与收藏,主张融儒教、美学、风格学和实证理论于一体,形成一种大文化史观。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叙述原则是将这种大文化史观贯穿于行旅空间、水文空间、石窟空间、集市空间、宫殿空间等各类文化空... 活态写作关注艺术的发生、演变、流通、交易与收藏,主张融儒教、美学、风格学和实证理论于一体,形成一种大文化史观。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叙述原则是将这种大文化史观贯穿于行旅空间、水文空间、石窟空间、集市空间、宫殿空间等各类文化空间中,聚焦于不同文化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因艺术趣味的丕变而引起的空间转移,同时兼顾思潮的消长、朝代的更替、社会的治乱、节日与历法等因素的历史分期法。其最终目标是试图弥合艺术品与社会之间的罅隙,并为解决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精英写作与非精英写作的对立、艺与术的分离、史料与原物的错位等问题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艺术史 活态写作 艺术史观 文化空间 历史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代汉语实践思维的大棚温室无线控制系统
12
作者 罗杨 胡士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8-223,共6页
为了实现对大棚温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将古代汉语实践思维注重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应用到大棚温室无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注重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设计无线采集子模块、无线... 为了实现对大棚温室内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将古代汉语实践思维注重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应用到大棚温室无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注重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设计无线采集子模块、无线控制子模块、供电网络子模块和各个子电路,实现了整个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采集温度的差值为±0.2℃,相对湿度差值为±2%RH,且与系统预设的温湿度值基本一致,准确性较高,符合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无线控制 农作物 古代汉语 实验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乐相和——从中国古代悯农诗的角度剖析柴可夫斯基《杜姆卡》的思想与美学
13
作者 李团 张浩 黄浩钉 《剧影月报》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杜姆卡》是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悯农诗作为一种诗歌题材,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都反映了对应时期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以及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本文先就两者联系对比研究... 《杜姆卡》是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民族乐派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悯农诗作为一种诗歌题材,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都反映了对应时期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以及对他们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本文先就两者联系对比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再分别从历史与文学的角度分析《杜姆卡》创作背景,以及悯农诗歌在中国古代的背景及其大体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悯农诗 诗歌题材 诗乐 钢琴独奏曲 浪漫主义时期 柴可夫斯基 历史与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文明——中国古代交通及文化传播研讨暨《函古道史》新书发布会纪要
14
作者 宋海波 樊莉娜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2024年12月20日上午,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研讨暨《函古道史》新书发布会在河南三门峡市天鹅湖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大象出版社、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 2024年12月20日上午,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研讨暨《函古道史》新书发布会在河南三门峡市天鹅湖酒店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大象出版社、三门峡市仰韶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大象出版社和三门峡市本地专家学者代表等50余人参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史 专家学者 交通史 仰韶文化研究中心 科研院所 中国古代交通 新书发布会 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采伐渔猎伦理思想探析
15
作者 齐文涛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中国古代针对野生动植物利用逐渐形成系列的伦理规范,是为采伐渔猎伦理思想。采伐要求不伐夭蘖,还要求斩伐以时,即春夏禁砍、九月始伐。狩猎要求不焚林薮、不合围、不掩群、不覆巢,要求不麛不杀胎、不卵不,还要求田猎以时,即春夏禁狩,... 中国古代针对野生动植物利用逐渐形成系列的伦理规范,是为采伐渔猎伦理思想。采伐要求不伐夭蘖,还要求斩伐以时,即春夏禁砍、九月始伐。狩猎要求不焚林薮、不合围、不掩群、不覆巢,要求不麛不杀胎、不卵不,还要求田猎以时,即春夏禁狩,约九月十月始猎兽、七月八月始猎禽。渔捕要求不涸泽而渔,要求禁鲲鲕、禁孕别,还要求渔捕以时,即夏季禁捕、约十二月正月始渔,也有说十月始渔。总体可用焚涸之禁、童胎之禁、非时之禁进行概括。中国古代采伐渔猎伦理思想以对野生动植物的持续利用为最终旨归。这些思想表明先民对野生动植物利用试图保持比较充分的节制,可以视为先民对生态环境作出文化的生物性适应。挖掘并整理分析先民采伐渔猎伦理思想,能够促进今人野生动植物利用规范的完善和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 渔猎 中国古代农业伦理 文化适应 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工官与建筑师职业比较研究——从《营造法式》与《建筑十书》谈起
16
作者 周甜甜 杨健 《中外建筑》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古代中国工官和西方建筑师是影响中西方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造法式》与《建筑十书》分别为中外建筑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专著书籍。通过对两者的编写目的、编纂体系以及具体内容等进行比较,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工官与建筑师职业的发展... 古代中国工官和西方建筑师是影响中西方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营造法式》与《建筑十书》分别为中外建筑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建筑专著书籍。通过对两者的编写目的、编纂体系以及具体内容等进行比较,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工官与建筑师职业的发展,从社会职能、社会地位和建设思想3个方面,窥探其在建筑领域中的异同。为古代工官及建筑师的研究提供参考,丰富对古代建筑领域理论层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建筑十书 古代工官 古代建筑师 职业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版画的古代与现代的创作思想性研究
17
作者 高冰清 《丝网印刷》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版画是一门复数艺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性。中国现代版画是跟随着新中国成立而产生发展的,从题材和内容上,都是进步的艺术。将中国古代版画与中国近现代版画思想性作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 版画 古代版画 近现代版画 创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撷英集萃——无锡博物院藏古代绘画精品赏析
18
作者 臧晓敏 周寅韬 《书画世界》 2025年第2期4-11,共8页
丹青文化是江南文化中璀璨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作为江南地区的一家博物馆,无锡博物院拥有丰富的书画藏品体系,书画藏品量多且质精。其中所藏古代绘画作品,时间跨度自宋元至明清,艺术价值斐然。本文通过介绍无锡博物院馆藏的古代绘画,... 丹青文化是江南文化中璀璨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作为江南地区的一家博物馆,无锡博物院拥有丰富的书画藏品体系,书画藏品量多且质精。其中所藏古代绘画作品,时间跨度自宋元至明清,艺术价值斐然。本文通过介绍无锡博物院馆藏的古代绘画,精选部分佳作进行赏析,旨在让读者在领略历史名城无锡的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绘画艺术所蕴含的深厚民族性和悠久历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绘画 无锡博物院 历史文化 收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哲学视角下声乐演唱中表演力分析
19
作者 王琪琪 《戏剧之家》 2025年第6期83-85,共3页
声乐演唱不仅要注重情感表达,还要展现作品的文化意蕴。古代哲学在声乐作品演绎中有所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中的辩证关系“有”与“无”、“有为”与“无为”在声乐演唱中有一定的体现。本文从古代哲学视角出发对声乐演唱中的表演力进行... 声乐演唱不仅要注重情感表达,还要展现作品的文化意蕴。古代哲学在声乐作品演绎中有所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中的辩证关系“有”与“无”、“有为”与“无为”在声乐演唱中有一定的体现。本文从古代哲学视角出发对声乐演唱中的表演力进行分析,立足声乐的音乐本体,探讨老子“有”与“无”思想在声乐演唱中的体现,提出声乐表演外在形式之“有”应追求整体、忘形、自然的境界,这体现了声乐表演的至高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哲学 声乐演唱 表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瓷药具设计研究
20
作者 王媛媛 孙婷婷 +2 位作者 张宁 朱衍珅 宋媛媛 《辽宁丝绸》 2025年第1期112-113,共2页
陶瓷药具不仅是煎药、盛药的实用工具,更是古代工匠艺术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其设计独特,造型别致,釉色丰富,纹饰精美,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远古时期的粗犷朴素,到唐宋时期的精致细腻,再到明清时期的丰富多样,陶瓷药具的设计... 陶瓷药具不仅是煎药、盛药的实用工具,更是古代工匠艺术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其设计独特,造型别致,釉色丰富,纹饰精美,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远古时期的粗犷朴素,到唐宋时期的精致细腻,再到明清时期的丰富多样,陶瓷药具的设计不断演变,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智慧。通过对中国古代陶瓷医药器具设计的深入研究,可以一窥古代陶瓷工艺的发展脉络,了解古代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应用。挖掘陶瓷药具设计在实用性与审美性之间的平衡与融合,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古代陶瓷药具设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陶瓷医药器具 设计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