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幽门螺杆菌hp0169基因三维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玲辉 李娜 +5 位作者 尹晓燕 王晓凌 胡亚平 刘威 费瑞 田新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9-748,共10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 hp0169基因并进行晶体学研究,分析其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方法:由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Hp NCTC26695菌株hp016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p重组胶原蛋白酶(HpPrtC)蛋白理化性质,SOPMA和DNASt...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 hp0169基因并进行晶体学研究,分析其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方法:由UniProt数据库中检索Hp NCTC26695菌株hp0169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p重组胶原蛋白酶(HpPrtC)蛋白理化性质,SOPMA和DNAStrar软件预测HpPrtC蛋白二级结构特征,SWISS-MOPEL软件构建HpPrtC蛋白三维结构,IEDB和ABCpred软件预测HpPrtC蛋白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SYFPEITHI网站预测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专家库(EP)算法和随机森林(RF)算法预测HpPrtC蛋白可结晶性。原核表达HpPrtC重组蛋白,经Ni^(2+)亲和层析和分子筛技术纯化蛋白,结晶试剂盒筛选HpPrtC的结晶条件。结果:hp0169基因共包含1 269个碱基配对,编码蛋白全长42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7.64,相对分子质量为47 300。HpPrtC蛋白为亲水性、可溶性蛋白。HpPrtC蛋白α螺旋的氨基酸数量占全部氨基酸数量百分率为35.78%,β片层为18.72%,β转角为6.87%,无规则卷曲为38.63%。抗原表位分析,HpPrtC蛋白含有B淋巴细胞的5个优势线性表位和3个构象表位及多个T淋巴细胞潜在优势抗原表位。同源建模,HpPrtC蛋白呈二聚体,单体由β折叠围成桶状结构,周围被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围绕。HpPrtC蛋白为中等难度结晶,且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在0.2 mol·L^(-1)氯化镁、 0.1 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3.4 mol·L^(-1)己二醇和pH 8.5条件下出现细小成簇的针状晶体。结论:HpPrtC是一种亲水型蛋白,呈二聚体构造,在适宜条件下呈细小成簇针状晶体,其具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优势抗原表位,可作为Hp疫苗设计的抗原,用于构建多价融合疫苗或多表位疫苗,本研究结果为Hp的防治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0169基因 抗原表位 蛋白结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孙佳 法永红 +2 位作者 杨永进 蔡兴伟 吕晓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牙菌斑、唾液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且以牙菌斑中居多,而龈沟和牙周袋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集聚地。幽门螺杆菌不但与牙周炎密切相关,还与口腔黏膜疾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牙周炎或促进牙周炎进展的重要细菌,... 牙菌斑、唾液以及口腔黏膜等部位均存在着幽门螺杆菌,且以牙菌斑中居多,而龈沟和牙周袋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的一个集聚地。幽门螺杆菌不但与牙周炎密切相关,还与口腔黏膜疾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可能是牙周炎或促进牙周炎进展的重要细菌,牙周炎也可能是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或者感染复发的重要因素。牙周袋较深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龈下幽门螺杆菌可能是胃幽门螺杆菌的再感染源。口腔幽门螺杆菌不仅导致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还会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道疾病复发的始作俑者。三联疗法结合牙周基础治疗较单纯的三联疗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日常菌斑控制加牙菌斑专业处理更利于对口腔菌斑的控制。本文就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清除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口腔 疾病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两所幼儿园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险因素及口腔清洁措施对降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徐月娥 李淑湘 +1 位作者 高鑫 汪宪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提供积极有效的口腔清洁措施,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方法选择苏州市两所幼儿园的儿童204例,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配对资料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提供积极有效的口腔清洁措施,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方法选择苏州市两所幼儿园的儿童204例,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配对资料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采用幽门螺杆菌唾液检测试剂(HPS)方法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口腔和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选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专用牙膏进行口腔清洁,2个月后用HPS方法复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结果儿童的个人卫生如爱啃手指、爱啃玩具、饭前便后不常洗手;照养人的带养方式如咀嚼食物喂养、使用自己的筷子喂食、经常亲吻幼儿、饭前不常洗手;父母胃病史等为学龄前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204例儿童中HPS阳性158例(占77.45%),13C-UBT阳性37例(占18.14%),HPS与13C-UBT均阳性28例(占13.73%),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显著高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P<0.01)。接受口腔清洁措施干预后,口腔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显著增高,表明干预有效(P<0.01)。结论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家庭分餐制或应用公筷,尽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定期选择专用牙膏进行口腔清洁,对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学龄前儿童 危险因素 口腔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被引量:26
4
作者 龙宝军 陈柯 +1 位作者 吴补领 段建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7-478,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发病与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以RAU患者唾液为模板,设计引物,用PCR,检测82例RAU患者口腔中Hp阳性率情况。结果82例RAU患者和74例健康人群,Hp阳性率分别为43.9%和16.2%(P<...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发病与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联。方法以RAU患者唾液为模板,设计引物,用PCR,检测82例RAU患者口腔中Hp阳性率情况。结果82例RAU患者和74例健康人群,Hp阳性率分别为43.9%和16.2%(P<0.001);82例RAU患者中,伴有胃肠道疾病的22例,占26.82%;74例健康人群中,伴有胃肠道疾病的7例,占10.45%。比较RAU与非RAU患者中,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p感染与RAU的发病之间有某种潜在的关联。RAU患者较健康人群胃肠道疾病患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幽门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0318基因在幽门螺杆菌适应性定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刚 童文德 +2 位作者 邹全明 吴超 刘开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06-1009,共4页
目的通过构建幽门螺杆菌(Hp)HP0318缺失突变株,初步探明该基因在Hp适应性定植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在HP0318基因上下游片段之间连入氯霉素抗性基因(catGC)作为筛选标记,并克隆到质粒pBluescript SK中构建成缺失突变的... 目的通过构建幽门螺杆菌(Hp)HP0318缺失突变株,初步探明该基因在Hp适应性定植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在HP0318基因上下游片段之间连入氯霉素抗性基因(catGC)作为筛选标记,并克隆到质粒pBluescript SK中构建成缺失突变的打靶载体,将其转化沙鼠适应株M13,经过同源重组,对出发菌的HP0318基因进行置换突变,然后用经氯霉素抗性筛选的突变菌株感染蒙古沙鼠,观察其与未突变的M13出发菌在定植能力和致病性上的差异。结果经PCR鉴定成功构建1株缺失HP0318基因的Hp菌株。突变株与非突变株对蒙古沙鼠的感染率相差显著(P<0.05),2个菌株在胃内的定植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突变株定植密度有约5倍的减少。结论HP0318基因在Hp的沙鼠适应性定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0318 同源重组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与幽门螺杆菌及丙肝病毒感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敏 郭志敏 +5 位作者 齐艳云 刘会敏 孙玉茹 张旭 田晓滨 刘亚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幽门杆菌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感染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的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孙佩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且胃、口腔Hp阳性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且胃、口腔Hp阳性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给予10 d序贯疗法和口腔洁治法,对照组单纯给予10 d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胃Hp根除率、口腔Hp阳性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病理、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序贯治疗后1个月进行胃、口腔Hp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胃Hp根除率、口腔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病理评分、症状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治疗后1个月,两组的病理评分、症状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序贯治疗后3个月进行胃、口腔Hp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胃Hp根除率、口腔Hp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联合口腔洁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Hp根除效果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胃炎 萎缩性 序贯疗法 口腔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hp118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学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韩飞 杨致邦 +1 位作者 郭丽媛 范贵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Hp1188重组蛋白的基因工程菌pQE30-hp1188-DH5α,提纯重组蛋白,鉴定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通过小鼠灌胃试验,验证Hp1188蛋白阻止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胃内定植的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QE30-hp...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Hp1188重组蛋白的基因工程菌pQE30-hp1188-DH5α,提纯重组蛋白,鉴定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通过小鼠灌胃试验,验证Hp1188蛋白阻止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胃内定植的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QE30-hp1188,DNA测序分析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用Ni2+-NTA树脂纯化,SDS-PAGE分析纯度,Bradford法测定浓度,Western blot鉴定对相应抗原的特异性,双向琼脂扩散实验检测效价。纯化重组蛋白和粘膜佐剂霍乱毒素B亚单位(Cholera toxin subunit B,CTB)的混合液灌胃免疫接种预防组BALB/c小鼠,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免疫4周后用H.pylori NCTC 11637攻击3次,末次攻击4周后处死小鼠,进行胃组织H.pylori培养;H.pylori定植半定量、炎症程度及其炎症活动度的评分,以评价重组蛋白对胃组织H.pylori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0-hp1188经DNA测序证实序列完整,插入的基因片段全长810bp,与基因文库中的hp1188基因同源性达98%,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出分子量约为30kD大小的可溶性目的蛋白,表达量占全菌总量的47%,表达蛋白纯化后纯度达90%,浓度为1.0mg/ml。Western blot证实有良好抗原结合特异性,双向琼脂扩散效价为1∶16。预防组H.pylori感染率、定植及炎症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预防组不仅可以降低H.pylori的定植,而且能减轻H.pylori造成的小鼠胃组织的局部慢性炎症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基因工程菌pQE30-hp1188-DH5α,并高效表达了Hp1188重组蛋白,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在小鼠体内能阻止H.pylori的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1188基因 表达 免疫原性 体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婷婷 曹蕾 曹永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4,共10页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原菌,其感染遍及全球,感染率居高不下。抗菌药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效果差,因而需同时针对细菌和胃酸进行治疗。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曾是经典的杀菌和抗酸二联疗法,随后发展成三联疗法,即铋剂或质子泵抑制...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原菌,其感染遍及全球,感染率居高不下。抗菌药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效果差,因而需同时针对细菌和胃酸进行治疗。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曾是经典的杀菌和抗酸二联疗法,随后发展成三联疗法,即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菌药;随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开始使用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沃诺拉赞(VPZ)替代的三联疗法,在克拉霉素耐药率高的地区采用铋四联疗法,但仍难以阻挡根除率下降的趋势。科学家在继续深入研究耐药机制的同时,也在寻找非抗菌药物的策略。益生菌辅助疗法和Hp疫苗有望提高根除率,刺激响应材料也显示出根除Hp的潜力,特别是改变胃液中的氧环境使Hp无法存活的思路为根除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hp) 抗菌耐药性 益生菌 疫苗 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hp1188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飞 杨致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2-825,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1188基因,为研究该基因所编码蛋白在H.pylori的黏附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H.pylori标准株NCTC11637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p1188基因片段,克隆至质粒pQE-30中获得重... 目的:重组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1188基因,为研究该基因所编码蛋白在H.pylori的黏附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以H.pylori标准株NCTC11637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p1188基因片段,克隆至质粒pQE-30中获得重组质粒pQE30-hp1188,经DNA测序确认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Ni2+-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表达蛋白,SDS-PAGE检测表达,Westernblot鉴定相应抗原表位。结果:扩增的hp1188基因片段全长810bp,与基因文库中的hp1188基因同源性达98%。SDS-PAGE显示表达产物相对分子量约为30600Dalton,与预期相符;大肠杆菌裂解液中表达产物接近可溶性蛋白总量的一半,但沉淀中仍能检测到表达蛋白。目标蛋白纯化后均一性接近90%,Westernblot证实与多克隆抗体有良好结合能力。结论:成功克隆了hp1188基因,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1188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口腔疾病患者粘膜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程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口腔粘膜 幽门杆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发明 孙海花 +1 位作者 邓玲玲 周明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近年来不断有人报道从口腔中检测出Hp,并提出Hp可能与某些口腔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的研... 幽门螺杆菌是公认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致病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近年来不断有人报道从口腔中检测出Hp,并提出Hp可能与某些口腔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口腔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史、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及结果,该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牙菌斑 聚合酶链反应 口腔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1188-IgY对感染幽门螺杆菌BALB/c小鼠的治疗作用
13
作者 韩飞 杨致邦 +4 位作者 李建英 周政 彭方毅 姜海蓉 杜红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3,共6页
目的:评价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1188蛋黄抗体(HP1188-immunoglobulin yolk,HP1188-Ig Y)对BALB/c小鼠胃内H.pylori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H.pylori感染BALB/c小鼠的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80只小鼠随机分为8... 目的:评价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HP1188蛋黄抗体(HP1188-immunoglobulin yolk,HP1188-Ig Y)对BALB/c小鼠胃内H.pylori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H.pylori感染BALB/c小鼠的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8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第1组(抗生素治疗组)、第2组(1 mg HP1188-Ig Y)、第3组(1 mg HP1188-Ig Y+30%硫糖铝)、第4组(5 mg HP1188-Ig Y)、第5组(5 mg HP1188-Ig Y+30%硫糖铝)、第6组(PBS对照组)和第7组(30%硫糖铝对照组)分别连续治疗10 d,每天1次;第8组间隔48 h皮下注射2.5 mg HP1188-Ig Y,共2次;另10只正常小鼠为第9组(健康对照组)。处理完成2周后取各组小鼠胃组织作H.pylori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PCR检测H.pylori特异性vac A和cag A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H.pylori清除情况并进行评分。结果:在小鼠体内,灌胃(1 mg HP1188-Ig Y+30%硫糖铝)即可有效治疗H.pylori感染引起的胃黏膜损害,其治疗效果与抗生素相似。结论:成功构建了H.pylori感染的BALB/c小鼠模型,选择30%硫糖铝为抗体保护剂,经口服HP1188-Ig Y可抑制小鼠胃内H.pylori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hp1188蛋黄抗体 硫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赖跃兴 朱佳莉 +2 位作者 徐萍 李清华 吴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胃Hp,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检测口腔Hp。根据14C-UBT和HPS检测结果,选取14C-UBT、HPS均为阳性的患者60例(HP... 目的:研究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对胃幽门螺杆菌根除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应用14碳呼气试验(14C-UBT)检测胃Hp,幽门螺杆菌唾液测试板(HPS)检测口腔Hp。根据14C-UBT和HPS检测结果,选取14C-UBT、HPS均为阳性的患者60例(HPS阳性组),及14C-UBT阳性、HPS阴性的患者60例(HPS阴性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四联疗法抗Hp治疗10 d,在治疗结束的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14CUBT和HPS。结果 :治疗结束1月复查14C-UBT,四联疗法总的胃Hp根除率为82.5%%,其中HPS阳性组根除率为75.00%,HPS阴性组根除率为9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675,P=0.031);治疗结束6个月后,复查14C-UBT,HPS阳性组胃Hp复发率为24.44%,HPS阴性组复发率为5.60%,HPS阳性组胃Hp复发率显著高于HPS阴性组(χ2=5.563,P=0.018)。结论:口腔Hp能降低胃Hp根除率,且显著提高6个月后胃Hp的复发率,口腔Hp可能是胃Hp根除失败和复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幽门杆菌 唾液测试板 根除治疗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5
作者 杨锴毓 李雨庆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18,共5页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它与胃部疾病密切相关。要防治幽门螺杆菌,了解其传播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在幽门螺杆菌传播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口腔幽门螺杆菌在幽门螺杆菌传播、诊断和预防...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它与胃部疾病密切相关。要防治幽门螺杆菌,了解其传播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而口腔幽门螺杆菌可能在幽门螺杆菌传播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口腔幽门螺杆菌在幽门螺杆菌传播、诊断和预防方面所起的作用和目前研究所遇到的难点,以及口腔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幽门杆菌 传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嗜酸乳杆菌重组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丽芳 龙北国 +2 位作者 罗军 姜容 范宏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4-337,共4页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嗜酸乳杆菌重组菌株。方法从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中扩增出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Hp0410,克隆入穿梭质粒pMG36e中,通过电穿孔将重组质粒转入嗜酸乳杆菌,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嗜酸乳杆菌重组菌株。方法从幽门螺杆菌标准株NCTC11639中扩增出幽门螺杆菌黏附素基因Hp0410,克隆入穿梭质粒pMG36e中,通过电穿孔将重组质粒转入嗜酸乳杆菌,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硝酸银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并检测重组质粒的稳定性。结果扩增的黏附素Hp0410基因与基因库公布的一致,构建的重组质粒成功转入嗜酸乳杆菌中,表达出分子量约34kD的目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蛋白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清所识别。重组质粒pMG36e-Hp0410在含有红霉素和不含有红霉素的环境下均稳定。结论成功构建了高效组成型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0410的重组嗜酸乳杆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黏附素hp0410 嗜酸乳杆菌 活载体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牙周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祁璐璐 肖俐 王永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对牙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10~2016-10于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阳性的牙周炎患者63例,对照组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对牙周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10~2016-10于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阳性的牙周炎患者63例,对照组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性的牙周炎患者64例,2组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6周及3个月通过临床随访复查观察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情况(AL),来判断口腔幽门螺杆菌对牙周炎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D、BI、AL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数均下降(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组患者各项牙周指数均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患者(均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降低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口腔幽门杆菌(hp) 牙周病基础治疗 牙周探诊深度(PD) 牙龈出血指数(BD) 附着丧失(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联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光耀 吴龙云 +1 位作者 夏巧云 鲁晓岚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2-1008,共7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作为一类致癌因子,参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HP的现症感染可显著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而HP的根除能改善代谢紊乱和缓解N...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作为一类致癌因子,参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发现,HP的现症感染可显著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而HP的根除能改善代谢紊乱和缓解NAFLD。一些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了探索,认为这可能和HP造成的能量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衡等因素相关。本文综述了HP与NAFLD之间的关联性的研究现状以及HP促进NAFLD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hp)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种植体周围炎及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薛昌越 谭洋 王亚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8-731,共4页
目的比较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与非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种植位点龈下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种植体周围炎3项典型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随访的67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和63例非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种植位... 目的比较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与非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种植位点龈下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种植体周围炎3项典型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随访的67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和63例非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种植位点进行检测。收集微生物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并记录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溢脓等临床指标,统计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种植体周围炎及典型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59.70%,显著高于非种植体周围炎组的41.27%。此外,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与探诊出血、探诊深度增加和溢脓这3项临床指标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种植体周围感染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幽门杆菌 种植体周围炎 阳性率 探诊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3通过增强肝组织维生素D受体活性阻断JAK/STAT3通路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小鼠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
20
作者 徐文娇 王丽萍 +3 位作者 杨利娟 李向妮 李昌平 刘保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0-526,共7页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VD3)能否通过降低血脂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JAK/STAT3)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方法 建立高胆固醇小鼠模型和Hp感染小鼠模型,采用VD3灌胃8周。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肝组织维生素D...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VD3)能否通过降低血脂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JAK/STAT3)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方法 建立高胆固醇小鼠模型和Hp感染小鼠模型,采用VD3灌胃8周。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小鼠肝组织维生素D受体(VDR)、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及小鼠胃组织胃泌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JAK、STAT3、环加氧酶2(COX2)蛋白的表达,生化分析法检测小鼠血清胆固醇水平,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水平,HE染色小鼠肝组织及胃组织的病变情况。结果 高胆固醇组及高胆固醇联合Hp感染组小鼠在灌胃VD3后,小鼠肝组织VDR、Insig-2的水平明显上升,胃泌素水平表达降低;胃组织JAK、STAT3及COX2蛋白的表达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降低,IL-6水平无明显变化,IL-8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高胆固醇联合Hp感染组肝细胞气球样变减少,胃组织炎症减轻,胆固醇组、Hp感染组胃组织炎症也减轻。结论 VD3通过增强肝组织VDR的活性,阻断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胃炎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维生素D受体(VDR) Janus激酶(JAK)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高胆固醇血症 幽门杆菌(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