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负荷工况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1
作者 杨士敏 《内燃机》 1994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分析变负荷工况对发动机动力性影响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变负荷工况下,由于发动机扭矩调速外特性的非线性引起的发动机平均转速的下降,指出发动机平均转速的下降导致了发动机的实际平均输出功率下降,并提出了改善工程机械发动机动力... 在分析变负荷工况对发动机动力性影响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变负荷工况下,由于发动机扭矩调速外特性的非线性引起的发动机平均转速的下降,指出发动机平均转速的下降导致了发动机的实际平均输出功率下降,并提出了改善工程机械发动机动力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负荷工况 平均转速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再特征面积在火电机组变负荷工况能耗试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俊 王异成 +6 位作者 蔡文方 顾正皓 包劲松 马思聪 李龙 陈立明 杨典兵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2-386,共5页
针对汽轮机能耗计算采用水侧流量DCS数据精度受限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热再特征面积的概念以及对变负荷工况能耗计算的修正方法。以某650MW汽轮机从额定负荷到40%调峰负荷进行的ASME性能考核试验为例,对热再特征面积在变负荷工况下保持不... 针对汽轮机能耗计算采用水侧流量DCS数据精度受限的瓶颈问题,提出了热再特征面积的概念以及对变负荷工况能耗计算的修正方法。以某650MW汽轮机从额定负荷到40%调峰负荷进行的ASME性能考核试验为例,对热再特征面积在变负荷工况下保持不变的特性进行了论证,基于热再特征面积的修正方法在能耗实测、深度调峰、滑压优化等试验项目中进行了应用,提高了火电机组采用水侧流量DCS数据进行能耗计算的试验精度,为掌握和分析火电机组变负荷运行的能耗相对差异和变化趋势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撑,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火电机组调峰目标未来存在进一步下探的可能,面对极端低负荷工况的能耗变化分析,热再特征面积修正方法应亦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变负荷工况 能耗化计算 热再特征面积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自备电厂燃气发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
3
作者 安硕 冯旭刚 +5 位作者 张景 王正兵 唐得志 沈浩 王兵 宋爱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3,共15页
针对冶金自备电厂燃料热值、压力和负荷多变的复杂工况与发电机组燃烧、汽机系统存在的大滞后、扰动大、多变量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辨识得到以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与燃料量为控制量、... 针对冶金自备电厂燃料热值、压力和负荷多变的复杂工况与发电机组燃烧、汽机系统存在的大滞后、扰动大、多变量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辨识得到以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与燃料量为控制量、有功功率与主蒸汽压力为被控量的单元机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策略,构建机炉协调控制器,通过在线预测、反馈校正实现对系统进行滚动优化,并转换为内模控制结构分析其动态特性;最后,得到基于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multivariable dynamic matrix control,MDMC)的燃气发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PSO,IPSO输出曲线拟合效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模型预测控制、广义预测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相比,MDMC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动态性能,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调节时间最短为112 s,超调量仅为1.81%。应用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后,有功功率与主蒸汽压力标准偏差分别降低48.03%和33.33%,在满足现场设计要求的同时更有利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负荷工况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改进粒子群算法 量动态矩阵控制 稳定性 抗干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