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神经源性诱导因子Agrin及其受体-肌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 SK在成长期(离乳-性成熟)骨骼肌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神经肌肉连接(NMJ)发育中的作用及早期运动干预的影响。方法:出生18天SD雄性大鼠130只随机分为运动组5...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神经源性诱导因子Agrin及其受体-肌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 SK在成长期(离乳-性成熟)骨骼肌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神经肌肉连接(NMJ)发育中的作用及早期运动干预的影响。方法:出生18天SD雄性大鼠130只随机分为运动组50只、悬吊组和对照组各40只,运动组和悬吊组分别进行运动增强(跑台运动)和运动减弱(尾部悬吊)干预。对照组3周龄时,各组4周龄、5周龄、6周龄、8周龄时分别取材10只。测定并比较正常发育(3~8周龄)及运动干预下腓肠肌Agrin和Mu SKm RNA水平(RT-PCR法)及腓肠肌Mu SK蛋白水平(ELISA法)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的Agrin m RNA在4周龄较3周龄表达减少(P<0.01),5周龄再次出现表达高峰(P<0.01),在4周龄后Mu SK m RNA表达减少(P<0.01),6周龄再次出现Mu SK m RNA表达高峰(P<0.01);运动组Mu SK m RNA表达水平在5周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悬吊组Mu SK m RNA表达水平在各周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运动组Mu SK蛋白水平在各周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悬吊组在4周龄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长期腓肠肌Agrin及其受体Mu SK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在出生3~4周(离乳前后)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5~6周(青春期)再次出现表达高峰;在此期间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促使Agrin及其受体Mu SK表达增多,这可能作为一种机制,促进NMJ在成长期的发育过程。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基于上转换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UCL/MRI)的纳米材料UCNP-PEG-Trastuzumab,探讨其用于HER2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SKBR3的多模态显像研究。方法:采用课题组前期制备稀土掺杂钆的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与HER2受体特异结合的抗体曲妥...目的:构建基于上转换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UCL/MRI)的纳米材料UCNP-PEG-Trastuzumab,探讨其用于HER2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SKBR3的多模态显像研究。方法:采用课题组前期制备稀土掺杂钆的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与HER2受体特异结合的抗体曲妥单抗(Trastuzumab)的偶联获得UCL/MRI靶向探针。以高表达HER2受体的人乳腺癌细胞SKBR3细胞为观察对象,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TT)进行细胞毒性检测。加入靶向探针UCNP-PEG-Trastuzumab共同孵育作为实验组,细胞加入UCNP-PEG共同孵育作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探针的细胞作为空白组,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和MRI进行体外细胞成像;进行视觉分析与比较各组细胞光学和MRI信号,检测其结合效率。结果:1透射电子显微镜下(TEM),UCNP呈球形颗粒状,粒径约60nm;在980nm波长光激发下,发出绿色的荧光;2体外毒性试验MTT结果表明UCNP-PEG对SKBR3细胞毒性较小;320μg/m l浓度的UC N P-PEG-Tr a st u z u m ab与SK BR 3细胞孵育30分钟后,UCL/M R I成像结果均显示UC N P-PEGTrastuzumab能与SKBR3细胞靶向性结合。结论:构建HER2受体靶向特异性探针UCNP-PEG-Trastuzumab,能在体外与目的细胞特异性结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神经源性诱导因子Agrin及其受体-肌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 SK在成长期(离乳-性成熟)骨骼肌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神经肌肉连接(NMJ)发育中的作用及早期运动干预的影响。方法:出生18天SD雄性大鼠130只随机分为运动组50只、悬吊组和对照组各40只,运动组和悬吊组分别进行运动增强(跑台运动)和运动减弱(尾部悬吊)干预。对照组3周龄时,各组4周龄、5周龄、6周龄、8周龄时分别取材10只。测定并比较正常发育(3~8周龄)及运动干预下腓肠肌Agrin和Mu SKm RNA水平(RT-PCR法)及腓肠肌Mu SK蛋白水平(ELISA法)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的Agrin m RNA在4周龄较3周龄表达减少(P<0.01),5周龄再次出现表达高峰(P<0.01),在4周龄后Mu SK m RNA表达减少(P<0.01),6周龄再次出现Mu SK m RNA表达高峰(P<0.01);运动组Mu SK m RNA表达水平在5周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悬吊组Mu SK m RNA表达水平在各周龄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运动组Mu SK蛋白水平在各周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悬吊组在4周龄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长期腓肠肌Agrin及其受体Mu SK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在出生3~4周(离乳前后)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5~6周(青春期)再次出现表达高峰;在此期间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促使Agrin及其受体Mu SK表达增多,这可能作为一种机制,促进NMJ在成长期的发育过程。
文摘目的:构建基于上转换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UCL/MRI)的纳米材料UCNP-PEG-Trastuzumab,探讨其用于HER2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SKBR3的多模态显像研究。方法:采用课题组前期制备稀土掺杂钆的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与HER2受体特异结合的抗体曲妥单抗(Trastuzumab)的偶联获得UCL/MRI靶向探针。以高表达HER2受体的人乳腺癌细胞SKBR3细胞为观察对象,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TT)进行细胞毒性检测。加入靶向探针UCNP-PEG-Trastuzumab共同孵育作为实验组,细胞加入UCNP-PEG共同孵育作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探针的细胞作为空白组,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和MRI进行体外细胞成像;进行视觉分析与比较各组细胞光学和MRI信号,检测其结合效率。结果:1透射电子显微镜下(TEM),UCNP呈球形颗粒状,粒径约60nm;在980nm波长光激发下,发出绿色的荧光;2体外毒性试验MTT结果表明UCNP-PEG对SKBR3细胞毒性较小;320μg/m l浓度的UC N P-PEG-Tr a st u z u m ab与SK BR 3细胞孵育30分钟后,UCL/M R I成像结果均显示UC N P-PEGTrastuzumab能与SKBR3细胞靶向性结合。结论:构建HER2受体靶向特异性探针UCNP-PEG-Trastuzumab,能在体外与目的细胞特异性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