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雷 叶树培 +2 位作者 黄玉娥 陈翠仪 陈美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人正常肺叶支气管分离出ASMCs,取第3~8代细胞,转染重组pcDNA3.1-RAMP-1,同时将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细胞作对照,并设置空白组。... 目的:探讨过表达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对人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人正常肺叶支气管分离出ASMCs,取第3~8代细胞,转染重组pcDNA3.1-RAMP-1,同时将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细胞作对照,并设置空白组。转染48h后,Westernblot检测RAMP-1、IκBα、p65NF-κB、PCNA和CyclinD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CCK-8法检测转染24、48和72h后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cDNA3.1-RAMP-1组ASMCs中RAMP-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和pcDNA3.1组比较,pcDNA3.1-RAMP-1组细胞增殖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降低,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65NF-κB、PCNA和CyclinD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RAMP-1可抑制人ASMCs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平滑肌细胞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捕获法的CYFRA21-1蛋白活性浓度定量方法研究
2
作者 占宇华 刘鹏鹏 +3 位作者 梁媛媛 俞晓平 宋阳 申屠旭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7-1253,共7页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的无标浓度分析(CFCA)方法可以不借助任何标准品,仅利用已知的蛋白质扩散系数和在扩散受限条件下测定蛋白的活性浓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捕获形式下的CFCA方法(CCFCA),用于测定CYFRA21-1蛋白活性浓度。结...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的无标浓度分析(CFCA)方法可以不借助任何标准品,仅利用已知的蛋白质扩散系数和在扩散受限条件下测定蛋白的活性浓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捕获形式下的CFCA方法(CCFCA),用于测定CYFRA21-1蛋白活性浓度。结果表明,CCFCA法的测定值为0.67 mg/mL,日间精密度为4.6%,而CFCA法的测定值为0.7 mg/mL,日间精密度为6.5%。此外,抗体偶联水平一直是限制CFCA使用的关键性因素,若芯片储存方法或活化方法不当,将导致芯片表面偶联抗体水平达不到CFCA方法所要求的克服传质限制要求(CFCA进行拟合方法学要求QC_(ratio)>0.2),导致测定结果不可靠。由于捕获法能够在Protein G蛋白辅助下使抗体的空间朝向更为合适,使得在低偶联水平下CCFCA法的检测结果仍准确稳定。与经典CFCA方法相比,CCFCA法检测结果可靠,单块芯片通过再生可用于多个抗体-分析物检测,可作为未来测定蛋白质活性浓度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定量 CYFRA21-1 活性蛋白浓度 捕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初蕾 李星瑶 +4 位作者 张译元 唐红 郭延华 王立民 周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9-658,共10页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 绵羊繁殖性能在绵羊产业中有着重要意义,除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超数排卵等)之外,在目前已知的关于能够提高绵羊繁殖力的16个基因共20个突变体当中,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type-1B,BMPR-1B)基因对绵羊繁殖力的影响最大。BMPR-1B基因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多羔主效基因,其编码区的A746G突变导致蛋白质序列中第249位的谷氨酰胺被置换为精氨酸(Q249R),最终能够引起绵羊排卵数和产羔数增加。作者介绍了绵羊多羔主效基因BMPR-1B及其突变体FecB(A746G)的发现与结构,简述了该基因分子方面的作用机理,对BMP/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与绵羊繁殖之间的联系,并简单分析了FecB突变后对绵羊卵巢、卵泡等组织细胞功能,激素调节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对BMPR-1B基因的了解,为研究人员探明该基因诱使绵羊等动物提高产羔数的调控机制,相关配体、调控因子和上下游信号蛋白的影响以及加快哺乳动物高效育种繁殖、扩大种群规模和多胎品系的建立,增加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等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 FECB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活性氧簇 线粒体DNA 线粒体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兔血管成形术后新生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龙仙萍 赵然尊 +1 位作者 石蓓 许官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5-682,共8页
目的:探讨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hRAMP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加贴壁培养法获得MSCs,并以携带hRAMP1的腺病毒转染MSCs获得hRAMP1基因修... 目的:探讨人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hRAMP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颈动脉球囊成形术后新生内膜增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加贴壁培养法获得MSCs,并以携带hRAMP1的腺病毒转染MSCs获得hRAMP1基因修饰的MSCs(hRAMP1-MSCs)。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并球囊损伤血管成形术的兔模型,随机分为hRAMP1-MSCs组、MSCs组和对照组,模型建立成功后经耳缘静脉分别注射携带pAd2-EGFP-hRAMP1或pAd2-EGFP的MSCs和PBS,于细胞移植后7 d、14 d和28 d分别处死动物取材,观察MSCs归巢、血管内皮化程度及内膜增生程度,同时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血管局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表达。结果: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损伤血管增生内膜均有CD31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分布,但以hRAMP1-MSCs组内皮化程度明显,MSCs组次之,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内膜增生面积及再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尤以hRAMP1-MSCs组降低明显;细胞移植后不同时点hRAMP1-MSCs组和MSCs组血清VEGF水平和血管eNOS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而hRAMP1-MSCs组又明显高于MSCs组(P<0.05);损伤血管新生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在hRAMP1-MSCs组最少,对照组最多。结论:hRAMP1基因修饰的MSCs能更有效促进损伤内膜快速内皮化,重组hRAMP1腺病毒载体不影响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潜能。基因联合干细胞治疗能更好地促进损伤动脉快速内皮化,降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间充质干细胞 新生内膜 再内皮化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对血管紧张素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诱导的A10细胞降钙素受体样受体膜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飞 唐江琼 +3 位作者 郑元斌 秦又发 陈临溪 秦旭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索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导的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GRP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 目的探索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导的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GRP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构建pCDNA3.1(+)-RAMP1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至鼠源性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10中,获得稳定高表达RAMP1的细胞系。无转染细胞、转染空载体〔pCDNA3.1(+)〕细胞和RAMP1高表达组细胞〔pCDNA3.1(+)-RAMP1〕分别用AngⅡ100 nmo.l L-1、CGRP 100 nmo.l L-1和CGRP+AngⅡ处理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逆转录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RLR mRNA含量、蛋白表达及细胞膜分布。结果 单纯转染空质粒或RAMP1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AngⅡ处理对3种细胞存活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CDNA3.1(+)-RAMP1细胞经CGRP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经CGRP+AngⅡ处理,细胞存活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AngⅡ,CGRP和CGRP+AngⅡ处理对3种细胞CRLR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但CGRP处理使pCDNA3.1(+)-RAMP1细胞中CRLR蛋白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P<0.05),而CGRP+AngⅡ处理使pCDNA3.1(+)-RAMP1细胞中CRLR蛋白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细胞(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经无血清或CGRP处理后,无转染细胞和pCDNA3.1(+)细胞中的RAMP1和CRLR主要分布在胞浆区域;经AngⅡ或CGPR+AngⅡ处理后,pCDNA3.1(+)-RAMP1细胞中RAMP1和CRLR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多于无转染细胞和pCDNA3.1(+)细胞。结论 高表达RAMP1能增强CGRP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RAMP1增加CRLR的膜分布,从而增强CGRP受体对CGRP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降钙素受体受体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冷诱导RNA结合蛋白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政 陈雪儿 卢献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40例住院的COPD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组,其经过治疗进入稳定期后纳入稳定期组,同...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中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BP)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40例住院的COPD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组,其经过治疗进入稳定期后纳入稳定期组,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CIRBP、TREM-1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测定CIRBP mRNA和TRE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检测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肺功能。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外周血中的CIRBP、TREM-1表达水平均高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外周血中的CIRBP、TREM-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CIRBP水平均与TREM-1水平呈正相关;急性加重期CIRBP、TREM-1水平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呈正相关;稳定期CIRBP、TREM-1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呈负相关,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呈正相关。结论CIRBP和TREM-1的表达水平在COPD患者外周血中升高,CIRBP的表达与TREM-1表达具有相关性,并且与肺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率等临床指标相关,提示CIRBP和TREM-1可能共同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冷诱导RNA结合蛋白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
8
作者 王桂杰 杜传冲 +4 位作者 陆叶 赵健 沈勰 金冬林 耿佳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7,共8页
目的·检测多发伤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 目的·检测多发伤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伤组(n=24)、重伤组(n=58)、严重伤组(n=10);依据入院后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n=20)和非MODS组(n=72);根据创伤发生后28 d内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3)和存活组(n=79)。检测患者入院后静脉血炎症因子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创伤发生后24 h、72 h及7 d的血清HMGB1、sTREM-1水平。分析不同分组间血清HMGB1、sTREM-1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HMGB1、sTREM-1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重伤和严重伤组各时间点HMGB1、sTREM-1水平明显高于轻伤组(均P<0.05),严重伤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和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重伤组(均P<0.05)。各时间点HMGB1与sTREM-1水平呈正相关性(r=0.645,r=0.942,r=0.722;均P<0.05)。MODS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和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均P<0.05);死亡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及入院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是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92.3%。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发生后不同时间点HMGB1及sTREM-1水平与MODS及生存结局相关,且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是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根化学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活性研究
9
作者 赵金诺 覃怡发 +3 位作者 张轩 张梦娇 晏晶晶 梁皓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8-1706,共9页
为研究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8 S-9-hydroxyt... 为研究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8 S-9-hydroxythymol(1)、8,10-dehydro-9-hydroxythymol(2)、1-[4-hydroxy-3-methoxy-5-(3-methylbut-3-en-1-ynyl)phenyl]wethanone(3)、speciosin L(4)、(R)-8-hydroxy-9-isobutyryloxythymol(5)、1,4-[13C]-1,2,3,4-tetrahydro-5-naphthyl-amin(6)、eupatriol(7)、3β,6-hydroxytremetone(8)、泽兰酮(9)、(2 R,3 S)-5-acetyl-6-hydroxyl-2-isopropenyl-3-ethoxy-dihydrofuran(10)、(2 R,3 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呋喃(11)、6-羟基-2 H-苯并呋喃-3-酮(12)、3,5-dimethyl-2,3-dihydrobenzofuran(13)、2,4-bis-(5-acetyl-6-hydroxy-benzofuran-2-yl)-4-methyl-pent-1-ene(14)、1,1′-[[(2 E)-4-methylpent-2-ene-2,4-diyl]bis(6-hydroxy-1-benzofuran-2,5-diyl)]diethanone(15)。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泽兰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4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获得。采用对硝基苯基-β-吡喃半乳糖苷法与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分别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诱导糖尿病发生的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进行评价,化合物3、4、5和12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 50值分别为3.7、10.1、21.3、22.5μg/mL,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优于良性药阿卡波糖(4.6μg/mL);化合物1、3、4和12具有良好的PTP1B抑制活性,其IC 50值分别为15.2、8.6、2.2和21.2μg/mL,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优于良性药齐墩果酸(12.5μg/mL),化合物4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药正钒酸钠(7.5μg/mL)和齐墩果酸(12.5μg/mL)。研究表明,炔类化合物3和4均具有较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抑制活性。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计算化合物3和4分别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均具有较强的结合力。本论文首次采用双靶点对华泽兰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抗糖尿病活性及构效研究,发现化合物3和4可作为抗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化学成分 抗糖尿病活性 Α-葡萄糖苷酶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Cav-1、S1P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
10
作者 邓斌 王爱莲 +3 位作者 程波利 陈伽豪 何云 刘崇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94-209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血清陷窝蛋白-1(Cav-1)、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1)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关系。方法选取KD患儿223例作为KD研究组,病例收集地点为本院,收集时间为2023年3月至... 目的探讨外周血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血清陷窝蛋白-1(Cav-1)、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1)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关系。方法选取KD患儿223例作为KD研究组,病例收集地点为本院,收集时间为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将患儿按CAL情况分为CAL组、非CAL组,各为71例、152例,另选本院体检正常儿童22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血清Cav-1、S1P1水平,分析KD患儿CAL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及血清Cav-1、S1P1水平对KD患儿CAL的诊断价值。结果KD研究组外周血NLRP3、caspase-1、ASC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血清Cav-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S1P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AL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NLRP3、caspase-1、ASC mRNA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Cav-1水平高于非CAL组(P<0.05),血清S1P1水平低于非CAL组(P<0.05)。外周血NLRP3、caspase-1、ASC mRNA及血清Cav-1、血清S1P1水平均是KD患儿CAL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NLRP3、caspase-1、ASC mRNA、血清Cav-1、S1P1水平联合检测诊断KD患儿CAL的AUC值为0.926,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0.844、0.785、0.821、0.843、0.833,P<0.05)。结论外周血NLRP3炎症小体及血清Cav-1水平在KD患儿中呈高表达,而血清S1P1水平呈低表达,上述指标可参与患儿CAL过程,且上述指标联合检测诊断KD患儿CAL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Nod样受体蛋白3 炎症小体 陷窝蛋白-1 1磷酸鞘氨醇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过载对小鼠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刘玉梅 王化泉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68,共7页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小鼠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以分析铁过载抑制T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铁过载小鼠模型外周血T细胞内不稳定的铁池、活性氧以及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结果:铁过载组小鼠T细胞内... 目的:探讨铁过载对小鼠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影响,以分析铁过载抑制T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铁过载小鼠模型外周血T细胞内不稳定的铁池、活性氧以及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结果:铁过载组小鼠T细胞内钙黄绿素平均荧光强度为2492±311.1,较对照组的3136±537.3明显降低(P<0.01),提示铁过载组小鼠T细胞内不稳定的铁池含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铁过载组小鼠外周血T细胞CD4/CD8比例正常或升高;铁过载组小鼠T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为2452±393.3,较对照组的1874±121.8明显增加(P<0.001);铁过载组小鼠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表达明显升高,其中CD8+T细胞PD-1+比例为(12.97±6.92)%,对照组为(6.18±2.95)%(P<0.05);铁过载组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PD-1+比例为(33.55±15.69)%,对照组为(12.51±4.11)%(P<0.001)。结论:铁过载小鼠外周血T细胞表面PD-1表达明显升高,可能参与抑制T细胞效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载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促进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勤 宫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30-36,共7页
生理状态下,骨吸收与骨形成过程的动态平衡对维持骨组织功能至关重要。而在骨损伤状态下,如何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促进骨愈合过程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在骨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已受到... 生理状态下,骨吸收与骨形成过程的动态平衡对维持骨组织功能至关重要。而在骨损伤状态下,如何通过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促进骨愈合过程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在骨代谢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AMP1广泛存在于骨组织中,它可以与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合,修饰受体行为,调节相应的配体作用。此外,它还能进一步参与到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中,影响成骨相关细胞内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成骨相关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等生物学特性。本文就近年来RAMP1促进成骨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成骨作用 G蛋白偶联受体 降钙素受体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柴静 张家弘 李梦雪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4-579,共6页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 目的:研究组织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VISTA)表达与子宫内膜癌(EC)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EC患者(EC组)、9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AH组)及94例无EC、AH等子宫和子宫内膜相关疾病人群(对照组),比较各组组织中PD-1、VISTA的表达及子宫内膜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水平,应用Pearson分析组织PD-1、VISTA表达与EC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组织PD-1、VISTA阳性表达情况。结果:(1)EC组、AH组中PD-1、VIST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高于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组、AH组子宫内膜微环境中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对照组,Th2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且EC组Th1/Th2、Th17/Treg表达低于AH组,Th22表达高于AH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PD-1、VISTA的表达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均无相关性(P>0.05);AH组和EC组中PD-1、VISTA的表达均与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呈负相关(r<0,P<0.05),与Th22呈正相关(r>0,P<0.05)。(3)EC患者中,PD-1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ISTA的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EC组织中PD-1、VISTA呈高表达,与肿瘤微环境中Th1/Th2、Th17/Treg、Th22失衡及EC侵袭性密切相关,PD-1、VISTA免疫检查点双抑制策略或能为EC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含V结构域抑制T细胞活化的免疫球蛋白 子宫内膜癌 辅助性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微环境免疫失衡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早期血清白介素1受体1和活性蛋白C及降钙素原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石晓娜 徐梅先 +4 位作者 霍习敏 王晓冬 刘刚 张静 孙素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459-2462,共4页
目的测定脓毒症患儿白介素1受体1(IL-1R1)、活性蛋白C(APC)、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探讨其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6例,根据诊断标准,其中脓毒症38例(脓毒症组),严重... 目的测定脓毒症患儿白介素1受体1(IL-1R1)、活性蛋白C(APC)、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探讨其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6例,根据诊断标准,其中脓毒症38例(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28例(严重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脓毒症组及严重脓毒症组入院24 h时、对照组体检时血清IL-1R1、APC、PCT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24 h时IL-1R1、APC、PCT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 3组入院24 h时IL-1R1、APC、PC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脓毒症组IL-1R1、PCT水平高于对照组,APC水平低于对照组;严重脓毒症组IL-1R1水平高于对照组,AP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于脓毒症组,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脓毒症组(P<0.05)。入院24 h IL-1R1判断脓毒症患儿发生严重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597,与AUC=0.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入院24 h APC判断脓毒症患儿发生严重脓毒症的AUC为0.686,与AUC=0.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入院24 h PCT判断脓毒症患儿发生严重脓毒症的AUC为0.817,与AUC=0.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院24 h三者联合判断脓毒症患儿发生严重脓毒症的AUC为0.834,与AUC=0.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IL-1R1、PCT、APC水平较正常儿童存在差异。PCT及三者联合判断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价值较高,可以作为判断病情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白介素1受体1 活性蛋白C 降钙素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凝血酶敏感蛋白-1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柏林 邢之华 +4 位作者 唐涛 刘宜峰 阳鹤鹏 刘清娥 吴汉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将1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和活...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将1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和活血组;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再对相应的组分别灌服补阳还五汤及该方的益气药组和活血药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取脑组织并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鼠脑TSP-1及CD36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TSP-1和CD36表达无明显变化。模型组TSP-1在脑出血后4 d达高峰,CD36分别在脑出血后4、28 d达高峰。益气活血组1 d TSP-1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4 d TSP-1和CD36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28 d CD36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有可能通过影响脑出血后损伤区TSP-1及其受体CD36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促进新生血管成形、成熟和脑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益气活血法 凝血酶敏感蛋白-1 受体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罗运山 刘易林 +2 位作者 邓霞梅 张健 李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61-286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 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ELISA检测39例脓毒症患者、15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和1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 TREM-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ELISA检测39例脓毒症患者、15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组。通过分析3种因子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与SIRS组中血清s TREM-1及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RP只在脓毒症组与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中s TREM-1、PCT及CRP均明显高于SIRS组(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s TREM-1、PCT及CRP对SIRS和非SIRS进行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4、0.887和0.831。结论:血清s TREM-1是脓毒症早期诊断的较好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脑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高度聚糖化作用终产物受体和β淀粉样蛋白1-4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兴泳 张旭 +2 位作者 汪银洲 汪效松 雷惠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脑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LRP-1)、高度聚糖化作用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A)组、高血压生理盐水治疗(B)... 目的:探讨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脑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LRP-1)、高度聚糖化作用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A)组、高血压生理盐水治疗(B)组、高血压灯盏生脉胶囊治疗(C)组、高血压运动训练(D)组、高血压灯盏生脉胶囊治疗联合运动训练(E)组,每组10只。双肾双夹法制作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灯盏生脉胶囊溶解于0.9%生理盐水中。A组只进行假手术,B组按照20mg/d·kg体重每天灌胃给生理盐水,连续4周。C组给予同剂量灯盏药液灌胃,D组跑笼运动训练,E组给予药液灌注与运动训练。采用伊文思蓝(EB)示踪法监测血脑屏障损伤程度。Western blot分析LRP-1和RAGE蛋白水平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区Aβ1-4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高血压组大鼠脑组织EB水平、海马区RAGE蛋白表达和Aβ1-42水平升高,而海马区LRP-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差异显著(P<0.001)。给予灯盏生脉胶囊或者/和运动训练可逆转这一现象,以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效果最为显著(P<0.001)。结论:灯盏生脉胶囊口服结合运动训练能够改善高血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调节脑LRP-1和RAGE蛋白的表达,减少高血压大鼠海马区Aβ1-42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生脉胶囊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受体蛋白-1 高度聚糖化作用终产物受体蛋白 高血压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单侧前牙反修复体对大鼠髁突软骨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和PTH/PTHrP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敏 张婧 +3 位作者 鹿蕾 王艳丽 张勉 王美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单侧前牙反修复体对大鼠髁突软骨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及PTH/PTHrP受体-1(PTH1R)表达的影响。方法在6周龄SD大鼠左侧上、下切牙粘接金属不良修复体,使其呈反关系,2、4、8周后取颞下颌关节(TMJ),苏木精-伊红(... 目的探讨实验性单侧前牙反修复体对大鼠髁突软骨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THrP)及PTH/PTHrP受体-1(PTH1R)表达的影响。方法在6周龄SD大鼠左侧上、下切牙粘接金属不良修复体,使其呈反关系,2、4、8周后取颞下颌关节(TMJ),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THrP、PTH1R的表达情况。结果 8周时,实验组髁突软骨出现明显退行性变,PTHrP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PTH1R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实验组髁突软骨PTHrP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PTH1R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髁突软骨PTHrP的高表达因PTH1R的低表达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可能是髁突软骨骨关节病样变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软骨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PTH PTHrP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的β_2-糖蛋白-1诱导抗心磷脂抗体的产生 被引量:7
19
作者 时彤 魏征人 +1 位作者 李晓梅 杨翰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59-360,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的氧化修饰与体内抗磷脂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首先,在体外以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氧化系统氧化大鼠β_2-GP1,然后以氧化的β_2-GP1(oxβ_2-GP1)免疫同种大鼠,最后以ELISA方法检测被免疫大鼠β_2-GP1血清中的... 目的:探讨蛋白质的氧化修饰与体内抗磷脂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首先,在体外以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氧化系统氧化大鼠β_2-GP1,然后以氧化的β_2-GP1(oxβ_2-GP1)免疫同种大鼠,最后以ELISA方法检测被免疫大鼠β_2-GP1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ACA)。结果:氧化的β_2-GP1免疫的大鼠血清中产生高滴度的ACA。结论:β_2-GP1的氧化修饰在ACA的产生上可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蛋白1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氧化修饰 A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被引量:11
20
作者 齐永芬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3,共3页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中的降钙素、胰淀粉样酶、两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RAMP)是新近从蟾蜍卵细胞中发现并克隆出来的蛋白质。受体活性修饰蛋白是具有单一跨膜功能域的蛋白 ,可调节降钙...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中的降钙素、胰淀粉样酶、两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RAMP)是新近从蟾蜍卵细胞中发现并克隆出来的蛋白质。受体活性修饰蛋白是具有单一跨膜功能域的蛋白 ,可调节降钙素受体样受体 (CRLR)向细胞膜的转运和识别配体的特异性。不同的RAMP可与降钙素受体样受体或降钙素受体结合表现为对不同配体具有亲和的、不同的受体表型而决定了体内的生物学效应。RAMP1转运的是末端糖基化的成熟的CRLR蛋白 ,使CRLR表现为功能性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受体表型 ;RAMP2转运的CRLR是核心糖基化的未成熟的CRLR蛋白 ,使CRLR表现为功能性的肾上腺髓质素 (Adm)受体表型。RAMP亦可与降钙素受体作用产生Amylin受体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降钙素受体受体 受体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