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曲轴扭振系统耦合建模与曲轴扭振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小莉 上官文斌 +1 位作者 张少飞 陈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513,共9页
为了综合研究曲轴扭振与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的系统(FEAD)的旋转振动,建立了发动机FEAD-曲轴扭振系统的耦合模型。两系统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曲轴前端的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的惯量环可为驱动FEAD的皮带轮,或独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系... 为了综合研究曲轴扭振与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的系统(FEAD)的旋转振动,建立了发动机FEAD-曲轴扭振系统的耦合模型。两系统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曲轴前端的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的惯量环可为驱动FEAD的皮带轮,或独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系统的固有特性,研究曲轴前端安装不同形式的扭转减振器时,FEAD对曲轴扭振的影响和FEAD的动态负载波动对曲轴扭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AD与曲轴扭振系统之间存在振动耦合;发动机的低频激励不会激起曲轴扭振,但易激起FEAD的旋转振动;高频激励易同时激起FEAD和曲轴系统的共振;FEAD对曲轴扭振有一定的衰减作用;考虑FEAD、扭转减振器具有独立的惯量环时,曲轴系统的扭振较皮带轮兼做惯量环时曲轴的扭振要小。只有当FEAD的动态负载波动等于或大于发动机单缸激振力矩的最大值时,FEAD动态负载波动的增大将增大曲轴的扭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 发动机曲轴扭振系统 耦合建模 曲轴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冯骁 上官文斌 +2 位作者 邓建向 陈强 王军成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5,共9页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探讨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设计的要点,给出了自动张紧器的张紧臂支点位置和张紧臂角度确定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分析了自动张紧器弹簧刚度、臂长等参数对多楔带张力的影响.提出了...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探讨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设计的要点,给出了自动张紧器的张紧臂支点位置和张紧臂角度确定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分析了自动张紧器弹簧刚度、臂长等参数对多楔带张力的影响.提出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多楔带张力的计算方法,讨论了附件轮布置次序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稳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附件驱动系统性能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验证了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 布局设计 多楔带 张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轮旋压成形仿真 被引量:4
3
作者 赵立杰 郑强 +3 位作者 聂均 上官文斌 孔战军 荣俊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6,共7页
通过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得到了旋压带轮板材的力学特性参数;分析了旋压成形仿真过程中的网格划分、求解器选择、质量放大等技术;通过系统能量法,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得到最佳质量放大系数1×107。同时,以一发动机附件的带... 通过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得到了旋压带轮板材的力学特性参数;分析了旋压成形仿真过程中的网格划分、求解器选择、质量放大等技术;通过系统能量法,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得到最佳质量放大系数1×107。同时,以一发动机附件的带轮为研究对象,仿真分析其旋压成形过程、成形过程中毛坯材料的应变分布和材料流速,以及对比分析仿真轮齿的几何形状与实际加工轮齿的几何形状。基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毛坯截面形状和旋轮进给量对旋压成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轮 旋压成形 仿真 应变分布 材料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带横向振动的计算与实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上官文斌 林浩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9,共6页
以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两相邻轮之间的带为研究对象,将带简化成纵向运动的黏弹性弦,建立了带横向振动计算的模型。在带的模型中,运用Standard黏弹性模型表征其应力-应变关系。将带离散成为一系列的微段,使带横向振动的动力学方程... 以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两相邻轮之间的带为研究对象,将带简化成纵向运动的黏弹性弦,建立了带横向振动计算的模型。在带的模型中,运用Standard黏弹性模型表征其应力-应变关系。将带离散成为一系列的微段,使带横向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和描述带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方程离散为对时间的常微分方程;运用Runge-Kutta法求解带横向振动的位移。试验测试了某一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带的横向振动位移,将实测值与考虑或不考虑带的黏性时带的横向振动位移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黏性时带横向振动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带的黏弹性弦模型和横向振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带的黏弹性参数(弹性模量和黏性系数)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带横向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黏弹性参数对带横向振动的影响较大,带横向振动位移随着带的弹性模量与黏性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 横向振动 固有频率 计算与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固有频率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象武 侯之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3-947,共5页
为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对一种Holzer型双循环迭代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多带轮系统给出了双循环迭代算法的计算过程,推导了内循环迭代收敛的充要条件;并考虑内循环迭代发散的可能性而采用直接法代替内循环迭代,得... 为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对一种Holzer型双循环迭代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多带轮系统给出了双循环迭代算法的计算过程,推导了内循环迭代收敛的充要条件;并考虑内循环迭代发散的可能性而采用直接法代替内循环迭代,得到了一种混合算法。最后通过两个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算法能准确有效地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 固有频率 收敛性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轮系附件能耗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先锋 杨建军 张佳力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28,共4页
基于能量流的方法,在整车状态下研究发动机前端轮系附件(FEAD)的空间特性、转速特性和扭矩精度,设计 了基于应变原理的能耗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并在某车型上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NEDC工况下,所验证车型的FEAD 能耗占发动机总能耗的3.... 基于能量流的方法,在整车状态下研究发动机前端轮系附件(FEAD)的空间特性、转速特性和扭矩精度,设计 了基于应变原理的能耗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并在某车型上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NEDC工况下,所验证车型的FEAD 能耗占发动机总能耗的3.07%,占整车总能耗的2.03% ,其中发电机的总能耗为318kJ,水泵总能耗为204.7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 发动机前端轮系附件 发电机能耗 水泵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稳态力矩损失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陶润 侯之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2-479,共8页
为有效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力矩损失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计算多轮带传动系统力矩损失的"带-轮单元方法".首先简要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即将一个多轮带传动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带-轮单元,然后通过两轮带传动系统的... 为有效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力矩损失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计算多轮带传动系统力矩损失的"带-轮单元方法".首先简要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即将一个多轮带传动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带-轮单元,然后通过两轮带传动系统的试验或仿真计算而拟合带-轮单元传动阻力表达式,最后通过带-轮单元传动阻力的累加得到原多轮系统的力矩损失.方法的关键在于带-轮单元传动阻力表达式的构建及带-轮单元传动阻力的累加.以某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传动系统为对象,应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了空载工况下系统的力矩损失,并与台架试验结果相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 带传动 传动阻力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