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式省形与反问标记“不”的形成 被引量:2
1
作者 邵洪亮 胡建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20-127,共8页
在一个构式中,各成分意义的相加不一定能得出这一构式的整体意义。与此相关,一个构式内部某些构件的变化也可能不影响构式义。语言中存在着某些构式可以隐省一些构件或子构件而不影响构式义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构式省形。构式省形是语言... 在一个构式中,各成分意义的相加不一定能得出这一构式的整体意义。与此相关,一个构式内部某些构件的变化也可能不影响构式义。语言中存在着某些构式可以隐省一些构件或子构件而不影响构式义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构式省形。构式省形是语言经济性作用的结果,其条件是省形不影响意义的传递和理解,被隐省的一般不是核心构件。省形的最终结果可能使某些构件成为专职的话语标记词。汉语的反问标记"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它标记的反问句传承了原构式的构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省形 反问标记“不” 构式义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声性反问标记“谁说”和“难道”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宇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1,共8页
"谁说"和"难道"是现代汉语中稳定性很高的反问标记。它们有共同的来源特征,即由言说动词"说/道"引入评价对象,其语境具有话语交互性。作为回声评价,"谁说"和"难道"的评价方式差异制... "谁说"和"难道"是现代汉语中稳定性很高的反问标记。它们有共同的来源特征,即由言说动词"说/道"引入评价对象,其语境具有话语交互性。作为回声评价,"谁说"和"难道"的评价方式差异制约着其标记反问的方式及语用效果的差异。"谁说"和"难道"的标记化历程体现出反问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回声评价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标记 回声 谁说 难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