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ISI下异同判断的同反应启动效应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之光 禤宇明 傅小兰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2,共6页
通过改变刺激对中的第一个刺激消失到第二个刺激出现之间的间隔 (interstimulusinterval,简称ISI) ,并控制呈现的刺激前后试验不重复 ,分别进行不同形状白色图形的异同判断实验和不同颜色圆形的异同判断实验 ,系统地考察不同ISI下异同... 通过改变刺激对中的第一个刺激消失到第二个刺激出现之间的间隔 (interstimulusinterval,简称ISI) ,并控制呈现的刺激前后试验不重复 ,分别进行不同形状白色图形的异同判断实验和不同颜色圆形的异同判断实验 ,系统地考察不同ISI下异同判断的同反应启动效应 ,研究异同判断的加工机制。两个实验均采用 2 (前次试验类型 :异、同 )× 2 (当前试验类型 :异、同 )× 6(ISI :1 0 0ms、2 0 0ms、30 0ms、40 0ms、50 0ms、60 0ms)重复测量设计。被试为2 1名大学本科生 ,其中男生 1 0名 ,女生 1 1名。结果发现 ,在两实验中的每一种ISI条件下 ,同反应后的试验的反应时均显著短于异反应后的试验的反应时 ,即表现出显著的同反应启动效应。实验的结果支持异同判断的双过程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同判断 序列效应 反应启动效应 刺激间隔(ISI) 双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蹄蝠下丘单反应和双反应神经元加工多普勒频移补偿信号的特点及生理机制
2
作者 王俏超 孔慧芳 +4 位作者 程亚稳 王慧美 付子英 陈其才 唐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3-735,共13页
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CF-FM)蝙蝠独特的多普勒频移补偿(Doppler-shift compensation,DSC)行为可保证其对回声信息的精确提取.那么听中枢加工DSC信号的适应性机制是什么?本实验模拟CF-FM蝙蝠DSC后的回声... 恒频-调频(constant frequency-frequency modulation,CF-FM)蝙蝠独特的多普勒频移补偿(Doppler-shift compensation,DSC)行为可保证其对回声信息的精确提取.那么听中枢加工DSC信号的适应性机制是什么?本实验模拟CF-FM蝙蝠DSC后的回声定位信号,研究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神经元加工DSC信号的特点及生理机制.实验共获得117个IC神经元,在CF-FM声刺激下,神经元表现为single-on(SO,n=83)和double-on(DO,n=34)两种反应模式.无论是在蝙蝠的正向还是负向补偿过程中,SO和DO神经元对回声反应恢复到50%时的双声刺激间隔(inter-pulse interval,IPI)值,均会随补偿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双声刺激由无补偿转变为最佳补偿条件时,两类神经元的50%IPI显著缩短(P<0.001),但SO神经元50%IPI缩短率超过70%的神经元数目较DO神经元多,且偏好正向补偿的IC神经元中,SO神经元的平均DSC范围也要显著宽于DO神经元(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IC中SO神经元可能较DO神经元更能充分利用蝙蝠DSC行为,来提高对回声反应的恢复能力,以最大程度地获取猎物信息并准确判断与猎物的相对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 反应神经元 反应神经元 多普勒频移补偿 双声刺激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隐序列学习远迁移的促进与限制因素
3
作者 戴惠 疏德明 刘电芝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1-208,共8页
内隐序列学习的近迁移已得到证实,但内隐序列学习的远迁移能否发生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采用内隐序列学习经典范式,通过一阶规则、刺激呈现方式以及按键反应的同时改变设置远迁移条件,同时关注测量指标敏感性和反应刺激间隔(RSI)等影响... 内隐序列学习的近迁移已得到证实,但内隐序列学习的远迁移能否发生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采用内隐序列学习经典范式,通过一阶规则、刺激呈现方式以及按键反应的同时改变设置远迁移条件,同时关注测量指标敏感性和反应刺激间隔(RSI)等影响因素,以考察内隐序列学习远迁移的促进与限制因素。研究发现:(1)只有在750 ms和1000 ms较长的RSI时,才能产生更好的内隐学习和远迁移效果。(2)远迁移的产生得益于有效的内隐学习,但有效的内隐学习并不一定能产生远迁移;新异组段对内隐学习的远迁移有促进作用,但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3)对早期研究提出的内隐学习内在机制的强限定性提出挑战,为证实内隐学习具有超限定性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序列学习 远迁移 反应刺激间隔(rsi) 边缘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学习是否是内隐学习?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玲丽 吴家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0-504,共5页
序列学习是继人工语法之后内隐学习的另一研究范式。以往观点认为,在练习后,被试对规则刺激和随机刺激在反应时上出现差异,就表明被试是内隐学习,这种差异量就是内隐学习量。但现在很多学者对序列学习是否内隐这一问题提出了疑问;运用... 序列学习是继人工语法之后内隐学习的另一研究范式。以往观点认为,在练习后,被试对规则刺激和随机刺激在反应时上出现差异,就表明被试是内隐学习,这种差异量就是内隐学习量。但现在很多学者对序列学习是否内隐这一问题提出了疑问;运用新方法(过程分离法,简称PDP)的研究发现,序列学习是否内隐同反应-刺激间隔(RSI)有关,当RSI = 0时,序列学习才是内隐的;根据RSI提出了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学习 内隐学习 过程分离法(PDP) 反应一刺激间隔(rsi) 序列反应时(SRT)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卫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4-380,共7页
内隐学习是当今认知和学习领域继内隐记忆之后又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该研究利用序列反应时研究程式,通过两个实验,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序列反应时任务程式中,随着反应一刺激间隔的延长,序列... 内隐学习是当今认知和学习领域继内隐记忆之后又一重要的研究课题。该研究利用序列反应时研究程式,通过两个实验,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序列反应时任务程式中,随着反应一刺激间隔的延长,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学习量逐渐减少;(2)异形同模式迁移组和异形异模式迁移组被试间内隐学习量无显著差异,被试未能内隐地习得抽象的序列模式。说明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的基础是水平联结,在该实验条件下没有发现垂直联结存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学习 序列反应时任务 反应-刺激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