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期反复干旱法鉴定谷子抗旱性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荫梅 《河北农业科学》 1992年第4期9-11,共3页
苗期反复干旱法鉴定谷子抗旱性是供鉴材料在同一个生育阶段进行的。充分条件是反复干旱三次,每次浇水至最大持水量;必要条件是三次给水后谷苗生长日数和小于谷子出苗至幼穗分化的日数。方差分析结果,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估算得抗旱性的... 苗期反复干旱法鉴定谷子抗旱性是供鉴材料在同一个生育阶段进行的。充分条件是反复干旱三次,每次浇水至最大持水量;必要条件是三次给水后谷苗生长日数和小于谷子出苗至幼穗分化的日数。方差分析结果,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估算得抗旱性的遗传力64.21%。经鉴定的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应用后的表现与鉴定结果一致,印证了苗期反复干旱法鉴定谷子抗旱性结果准确可靠,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干旱法 抗旱鉴定 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引进稻种资源苗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杜家会 董超 +6 位作者 汤翠凤 徐福荣 张斐斐 杨雅云 张恩来 阿新祥 戴陆园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4-770,共7页
本试验分别以‘旱优3号’、‘旱优8号’为抗旱对照材料,‘珍汕97B’为敏旱对照材料,对160份缅甸引进稻种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通过苗期反复干旱处理,测定反复干旱存活率(SPRDC)、苗高(PH)、心叶下倒一叶叶长(LFC)、相对电导率(REL)、丙... 本试验分别以‘旱优3号’、‘旱优8号’为抗旱对照材料,‘珍汕97B’为敏旱对照材料,对160份缅甸引进稻种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通过苗期反复干旱处理,测定反复干旱存活率(SPRDC)、苗高(PH)、心叶下倒一叶叶长(LFC)、相对电导率(REL)、丙二醛(MDA)5个抗旱相关的形态及生理性状。以5个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FSV)平均值作为抗旱综合鉴定指数D值。以对照材料D值为分级点,将缅甸引进资源抗旱性分为抗、中抗、中感、感4个级别,将所有指标鉴定结果都为抗的定为抗旱材料,得到18份抗旱材料。结果表明:这18份抗旱资源可作为栽培稻抗旱改良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水稻 苗期 反复干旱法 模糊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苗期抗旱类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卫云宗 刘新月 张久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09-1412,共4页
为探索小麦苗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利用反复干旱法研究了942份小麦材料的苗期抗旱类型。结果表明,小麦苗期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3次反复干旱后,小麦品种间成活率变异系数为4.6%~43.51%。根据品种反复干旱后成活率,供试品种对水分胁迫... 为探索小麦苗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利用反复干旱法研究了942份小麦材料的苗期抗旱类型。结果表明,小麦苗期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3次反复干旱后,小麦品种间成活率变异系数为4.6%~43.51%。根据品种反复干旱后成活率,供试品种对水分胁迫响应划分为抗旱型、耐旱型和敏感型。苗期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具有较少种子根、较多次生根和较强分蘖量。小麦苗期抗旱性与后期抗旱性缺乏一致性,与品种的千粒重和冬春性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分胁迫 抗旱类型 苗期 反复干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主要育成谷子品种苗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秦岭 杨延兵 +5 位作者 陈二影 张华文 王海莲 刘宾 陈桂玲 管延安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6期28-31,共4页
采用反复干旱法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201份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根据幼苗存活率,将其划分为高度抗旱、抗旱、较抗旱、弱抗旱和不抗旱5个等级,其中高度抗旱15个,占7.46%;抗旱48个,占23.88%;较抗... 采用反复干旱法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201份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旱性鉴定,根据幼苗存活率,将其划分为高度抗旱、抗旱、较抗旱、弱抗旱和不抗旱5个等级,其中高度抗旱15个,占7.46%;抗旱48个,占23.88%;较抗旱80个,占39.80%;弱抗旱47个,占23.38%;不抗旱11个,占5.47%。干旱条件下201份材料的幼苗存活率平均为71.02%,变幅为1.05%~100.00%,相对苗高的变幅为23.92%~95.00%,相对生物量的变幅在11.37%~83.10%之间,变异系数达50.98%。幼苗存活率与相对苗高、相对鲜重以及相对生物量均呈正相关,与相对苗高、相对鲜重的相关性极显著,与相对生物量的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性 反复干旱法 存活率 谷子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春小麦抗旱性品种筛选与利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车京玉 程睿钰 +10 位作者 王岩 李长辉 马勇 高凤梅 刘宁涛 张起昌 邹东月 田超 王志坤 侯清松 邵立刚 《中国种业》 2015年第8期56-58,共3页
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全生育期抗旱鉴定法,对20个在黑龙江省小麦生产上应用的新老品种抗旱性进行评价,以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系;同时按照小麦全生育期的抗旱性评价标准进行分类,以指导小麦生产上的品种布局。结果表明:抗旱性极强的... 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全生育期抗旱鉴定法,对20个在黑龙江省小麦生产上应用的新老品种抗旱性进行评价,以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系;同时按照小麦全生育期的抗旱性评价标准进行分类,以指导小麦生产上的品种布局。结果表明:抗旱性极强的品种为龙辐麦19号,抗旱性强的品种为克旱21号,抗旱性弱的品种为克丰3号、克丰9号、克07-1370、龙辐麦18号,其他品种抗旱性均为中等。克丰12号、龙麦33号、北麦4号虽然抗旱性中等,但是在自然降水较充足和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量都较高,说明这些品种为喜肥水材料,应用时应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区,以便发挥其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抗旱性 苗期反复干旱法 全生育期抗旱鉴定 品种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