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乳房炎抗性基因的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差异筛选 被引量:6
1
作者 曹随忠 李宏滨 +3 位作者 姚学萍 王爱华 赵兴绪 杜立新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3期57-61,共5页
分别用地高辛标记患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探针,对已构建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应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差异筛选,筛选出的50个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获得48个EST序列。根据在GenBank非冗余核酸数据库(nr)... 分别用地高辛标记患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外周血白细胞cDNA探针,对已构建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应用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差异筛选,筛选出的50个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获得48个EST序列。根据在GenBank非冗余核酸数据库(nr)和EST数据库中Blastn序列比对结果,将这些EST分为3类:第一类代表已知基因,共35个;第二类代表已知EST,共5个;第三类为新EST,共3个。35个代表已知基因的ESTs按照基因功能分为八类:信号转导与细胞间通信(8.57%)、细胞结构与运动(11.43%)、细胞凋亡(5.72%)、细胞与机体防御(20.00%)、物质转运(8.57%)、翻译与表达调控(20.00%)、代谢(14.20%)及其它(11.43%)。结合相关文献初步探讨了部分患乳房炎奶牛外周血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意义,其中BNBD5、IgJ、MIP-3、MnSOD、AHCY、WIP等基因可能在奶牛乳房炎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 CDNA文库 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 差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细菌性虫媒病病原体的反向线状印迹杂交检测技术的建立
2
作者 李雅琪 叶得河 马永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9,共9页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的细菌性虫媒病的检测方法。【方法】运用反向线状印迹杂交技术(reverse line blot,RLB),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创伤弧...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的细菌性虫媒病的检测方法。【方法】运用反向线状印迹杂交技术(reverse line blot,RLB),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福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肠沙门氏菌肠亚种鼠伤寒血清型(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7种细菌的核糖体16S RNA进行序列比对,利用DNAStar和Primer premier软件设计出了用于PCR-RLB杂交反应的基因组DNA样品进行PCR扩增的通用引物(RLB-F,RLB-R),和特异性探针以及通用探针(Catch-all),通用下游引物(RLB-R)5'端用生物素标记和探针5'端连接氨基团(NH_(2)^(+))。【结果】成功建立高效、快速、特异且能同时检测7种细菌PCR-RLB的方法,并确定了通用引物最佳浓度为25μmol/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志贺菌探针的最佳浓度分别为50μmol/L,其他5种病原探针的最佳浓度为100μmol/L。使用PCR-RLB检测方法,可对上述7种细菌的检测敏感性可达到10^(-6)~10^(-11) ng/μL,远远高于PCR的10^(-3)~10^(-8) ng/μL。【结论】首次同时对7种细菌进行检测,并确定了不同引物及探针的最佳浓度。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还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为开发新的检测手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虫媒病 反向线状印迹杂交技术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G病毒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海旺 何虎翼 +5 位作者 谭冠宁 刘义明 何新民 唐洲萍 李丽淑 王晖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以克隆得到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基因片段为探针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体系,应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带毒情况检测,为生产优质甘薯组培脱毒苗提供... 【目的】以克隆得到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基因片段为探针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体系,应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带毒情况检测,为生产优质甘薯组培脱毒苗提供保障。【方法】根据已公布的侵染甘薯的SPFMV和SPVG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特异引物,以RT-PCR法从染病的甘薯叶片扩增SPFMV和SPVG的两个片段,并以克隆到的两个病毒片段及内参基因Actin片段为探针建立反向斑点杂交体系。【结果】分别克隆出长度约310和500 bp的片段,经BLAST比对,所获得的310 bp片段为SPFMV的外壳蛋白基因片段,同源性为97%,500 bp片段为SPVG的外壳蛋白基因片段,同源性为99%。分别用带有SPFMV和SPVG片段的重组质粒pUC-SPFMV和pUC-SPVG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发现不同病毒能获得单一信号,无交叉现象。以染病甘薯和脱毒甘薯苗为样品,用该种病毒的探针进行反向斑点杂交,染病植株样品中能获得单一信号,而脱毒苗甘薯样品未见任何信号,杂交结果与RT-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用建立的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体系能有效检测甘薯中的SPFMV和SPVG,无交叉信号,可用于甘薯组培脱毒苗的前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甘薯G病毒毒 病毒检测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位素反向Northern筛选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宇伟 来茂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355,共3页
此文介绍了一种非同位素简单快速的反向Northern筛选方法。采用非同位素法标记探针,操作简便,不涉及污染环境。在杂交过程中采用三次校正,结果可靠,重复性好。该方法能有效地,高通量地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词 非同位素 反向 northern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 YMDD基序变异的应用和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太松 董瑞华 +5 位作者 李建芳 林炳生 雍万军 胡守旺 李明 周新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8-432,共5页
【目的】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拉米夫定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YMDD基序变异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提取2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经聚合酶链反应后进行膜条杂交并同测序比较分析检... 【目的】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拉米夫定治疗后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YMDD基序变异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提取2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经聚合酶链反应后进行膜条杂交并同测序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随后对该方法进行灵敏度和混合感染检测能力的评价。【结果】242例样本检测结果有236例与测序结果相符,反向斑点杂交检测结果同测序结果的符合率达97.5%;混合型感染58例,占样品总数的24%。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 YMDD基序变异的灵敏度达103IU/mL,在病毒混合感染群体中能检测出约占10%的突变型病毒株。【结论】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HBV YMDD基序变异具有简单、准确、经济实用的特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突变 耐药 反向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广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基因亚型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君锋 张太松 +9 位作者 黄辉红 曾艳丽 张帆 王俊洁 周斌 吴英松 刘叔文 侯金林 郭亚兵 周元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70-2272,2276,共4页
目的建立并应用HCV基因分型技术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H),调查广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HCV5'端非编码区(5'UTR)和核心蛋白区(C区)设计特异性捕获探针及生物素标记引物,... 目的建立并应用HCV基因分型技术PCR-反向点杂交法(PCR-RDH),调查广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针对HCV5'端非编码区(5'UTR)和核心蛋白区(C区)设计特异性捕获探针及生物素标记引物,建立HCV基因分型的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应用本技术对11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CV基因型和亚型检测,同时对其中38份标本中的HCV进行RT-PCR扩增、测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HCV基因型和亚型,以评价反向点杂交法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15份血清标本中,反向点杂交法HCV基因型及亚型检出率为96.5%(111/115),15份阴性对照全部为阴性。111例检出基因型的标本中1b型63例(56.8%)、2a型9例(8.1%)、3a型4例(3.6%)、3b型6例(5.4%)、6a型28例(25.2%)、1b/2a混合型1例(0.9%)。经测序分型确定此法检测准确度为100%,特异度为100%。结论 HCV基因型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准确可靠、简便经济、高效,适用于临床检测。广东地区的HCV基因型分布以1b型为主,呈现出1b型比例下降,3a、6a型比例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杂交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基因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反向杂交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新奇 袁隆平 +1 位作者 颜应成 肖金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6,9,共5页
不同的部分保持系可能存在不同的微效恢复基因 ,通过有性杂交 ,产生基因重组 ,能够获得完全保持系类型 ,但只有在不育细胞质中才能观察得到微效恢复基因是否存在以及它们的作用大小。反向杂交法以不育细胞质为选择背景 ,在杂交后代植株... 不同的部分保持系可能存在不同的微效恢复基因 ,通过有性杂交 ,产生基因重组 ,能够获得完全保持系类型 ,但只有在不育细胞质中才能观察得到微效恢复基因是否存在以及它们的作用大小。反向杂交法以不育细胞质为选择背景 ,在杂交后代植株中直接观察到微效恢复基因的表达 ,获得的完全不育株 ,在一定程度上排除微效恢复基因 ,不育株再通过高温处理转换为可育后自交 ,来自不育株的微效恢复基因可以进一步排除掉 ,从而产生出没有 (或很少 )微效恢复基因的“亲本”,利用该“亲本”高温处理后仍可转换为可育的特性 ,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或回交育种 ,在其后代中获得没有微效恢复基因的完全保持系。该研究为 Cp2 6不育细胞质源创造出了完全保持系。如果在田间鉴定出优异的完全不育株 ,对其进行单倍体育种 (诱导孤雌生殖或花培 ) ,选择到没有 (或很少 )微效恢复基因的纯合不育株。再对其进行花培 ,筛选可育的突变体 ;或者利用纯合不育株的原生质体与一个已破坏细胞核的可育系原生质体融合 ,都可能得到具有纯合不育株细胞核和可育细胞质的保持系 ,而能够完善和改进反向杂交法。反向杂交法不但能够为所谓不能保持的不育细胞质源创造出保持系 ,而且有利于加强新不育系选育的目标性和预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质核互作 雄性不育系 选育 反向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rthern杂交检测家蚕microRNA的技术流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仕平 夏庆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4-729,共6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个碱基、具有重要转录后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Northern杂交方法曾被认为是检测miRNA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高质量地检测到这些短小、特殊的RNA分子也并非易事。在建立检测家蚕miRNA...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个碱基、具有重要转录后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Northern杂交方法曾被认为是检测miRNA的金标准,但是由于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高质量地检测到这些短小、特殊的RNA分子也并非易事。在建立检测家蚕miRNA的Northern杂交技术平台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检测技术流程,包括miRNA的分离纯化、探针标记和Northern杂交的全过程,总结了该技术流程的特点以及操作中须重视的环节。所述内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供研究人员检测家蚕miRNA和其他小RNA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小RNA northern杂交 技术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oprI基因的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法 被引量:7
9
作者 樊慧珍 黄文杰 +3 位作者 梁昆 方怡 马立人 刘耀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方法根据铜绿假单胞菌特异的oprI基因设计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合成特异探针,光敏生物素标记细菌DNA,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所合成的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能鉴别铜绿假单胞...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方法根据铜绿假单胞菌特异的oprI基因设计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合成特异探针,光敏生物素标记细菌DNA,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结果所合成的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能鉴别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细菌、病毒、真菌间无交叉反应。该方法能检测出100 ng细菌DNA。结论反向斑点杂交法具有快速、特异的优点,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早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oprI基因 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法 呼吸道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3种耐药相关基因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丹 向延根 +3 位作者 潘建华 彭雪峰 邓为之 石国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9-762,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ropB、katG、inhA、rpsL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与结核分枝杆菌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药敏试... 目的:观察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耐药性的效果。方法:用ropB、katG、inhA、rpsL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与结核分枝杆菌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NH、RFP和SM的耐药基因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4.88%、87.10%和79.17%,符合率为97.33%、94.74%和88.37%。结论:膜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是检测部分MTB耐INH、RFP和SM基因型快速、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耐受性 反向斑点杂交 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反向线性杂交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韦莉 魏立雯 +3 位作者 赖国旗 谭毅 张文露 潘永全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6期78-81,I001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nuc基因,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及两条特异性探针,用生物素标记通用引物的5'端,将两条特异性探针固定于硝酸纤维膜上,使PCR产物与探...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方法。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nuc基因,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及两条特异性探针,用生物素标记通用引物的5'端,将两条特异性探针固定于硝酸纤维膜上,使PCR产物与探针杂交。结果建立的反向线性杂交探针方法,其检测限为2 ng/μL,检测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结论建立的反向线性杂交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实验动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探针 反向线性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泰泽病原体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婷婷 严磊 +4 位作者 魏立雯 韦莉 王会娟 赖国旗 谭毅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72-77,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洁稳定、特异灵敏的检测泰泽病原体(Tyzzer’s organism)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reverse dot blot,RDB)。方法根据泰泽病原体16S rDNA保守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和特异性探针,上游引物用生物素标记,进行PCR扩增,建立反向斑点杂... 目的建立一种简洁稳定、特异灵敏的检测泰泽病原体(Tyzzer’s organism)的反向斑点杂交方法(reverse dot blot,RDB)。方法根据泰泽病原体16S rDNA保守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和特异性探针,上游引物用生物素标记,进行PCR扩增,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方法,用此法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同时,用RDB、ELISA和IFA对41只小鼠、38只大鼠进行了检测。结果 RDB特异性强,最低检测限为4.5 ng/μL。对79例实验动物的检测中,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阳性率是7.59%(6/79);与IFA一致性为92.4%(73/79),IFA阳性率是0%。结论建立了PCR扩增与分子杂交相结合的准确、灵敏、特异的泰泽病原体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泽病原体 反向斑点杂交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Northern Blotting对小梅山猪下丘脑发育差异表达ESTs的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春宝 潘孝青 +1 位作者 李霖 丁家桐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小梅山猪下丘脑不同发育阶段,分离并筛选出3个差异表达ESTs,分别命名为MS01、MS02、MS03。利用地高辛DNA标记与检测技术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对分离出来的ESTs进行鉴定结果理想。此法避免了同位素放射性污染,操作...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从小梅山猪下丘脑不同发育阶段,分离并筛选出3个差异表达ESTs,分别命名为MS01、MS02、MS03。利用地高辛DNA标记与检测技术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对分离出来的ESTs进行鉴定结果理想。此法避免了同位素放射性污染,操作简单,可防止DDRT-PCR过程中假阳性的出现,提高了试验准确性,是一种鉴定差异显示ESTs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梅山猪 反向northern BLOTTING 下丘脑 ESTS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线性探针杂交在检测实验动物沙门菌中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立雯 韦莉 +4 位作者 张文露 潘永全 谭毅 赖国旗 徐永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沙门菌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菌argT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和3'、5'均加有polyC的特异性探针。上游引物5'标记生物素,将探针线性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使沙门菌PCR扩增产物与探针进...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沙门菌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沙门菌argT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和3'、5'均加有polyC的特异性探针。上游引物5'标记生物素,将探针线性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使沙门菌PCR扩增产物与探针进行杂交,通过优化杂交条件,建立反向线性探针杂交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重庆地区74只实验动物进行检测,同时与传统分离培养方法比较。结果反向线性探针杂交方法灵敏度高,对沙门菌PCR扩增产物在3ng/μL以上可有效检测。从细菌分离培养及DNA提取到PCR扩增及反向杂交结束仅需27h。该检测方法特异性高,对6种非沙门菌的检测中,其特异性为100%。应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和反向线性探针杂交方法分别检测42只KM小鼠和32只SD大鼠,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结论反向线性探针杂交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可靠、敏感和特异的特点,可用于沙门菌感染时的检测,适合应用于实验动物沙门菌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实验动物 聚合酶链反应 反向线性探针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炎病毒反向斑点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婷婷 严磊 +4 位作者 魏立雯 韦莉 王会娟 谭毅 赖国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79-168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反向斑点杂交方法(reverse dot blots,RDB)以检测小鼠肝炎病毒。方法用MHV四个毒株分别感染L929细胞,收获病毒提取RNA并逆转录成cDNA;根据MHV保守区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将上游引物5'端用生物素标记。进行PCR扩增... 目的建立一种反向斑点杂交方法(reverse dot blots,RDB)以检测小鼠肝炎病毒。方法用MHV四个毒株分别感染L929细胞,收获病毒提取RNA并逆转录成cDNA;根据MHV保守区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将上游引物5'端用生物素标记。进行PCR扩增,应用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优化杂交条件,进行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建立反向斑点杂交法。用此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41只小鼠进行检测。RDB检测结果阳性样本进行T载体克隆测序。结果试剂条4℃保质期为8个月。分别检测MHV、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乙型肝炎病毒,仅MHV为阳性,RDB特异性为100%,且MHV PCR产物最低检测限为5 ng/μL。41只小鼠经本方法检测后,有5只MHV阳性,分布于3个群,而ELISA检测结果有5只阳性,分布于2个群,阳性样本T载体克隆测序结果与RDB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方法具有简洁明了、稳定可靠、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应用于实验动物小鼠肝炎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V 实验动物 反向斑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HPV基因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凤菊 徐钤 黄扬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5-78,共4页
应用反向点杂交法(RDB)的原理,针对HPV6B,11,16,18,31,33和35设计了7条序列作为未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固定在尼龙膜条上,形成7个点,再与经PCR扩增的样品DNA序列杂交,即可... 应用反向点杂交法(RDB)的原理,针对HPV6B,11,16,18,31,33和35设计了7条序列作为未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SSO)探针,分别固定在尼龙膜条上,形成7个点,再与经PCR扩增的样品DNA序列杂交,即可在一个膜条上分辨出这7型HPV中的任一型.此法快速简便,特异性高,不存在假阳性;且因PCR灵敏度高,亦不易出现假阴性.用PCRRDB法检测保存的宫颈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32例,结果:HPV16阳性22例(688%),HPV18阳性5例(156%),HPV16/18双重感染2例(63%),阴性仅3例(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子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脐血HLA-DRB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以宁 廖灿 +3 位作者 汤雪薇 李焱 谢杏梅 曾瑞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8-152,共5页
HLA分子的多态性对于移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用的HLA基因分型方法中SSOP基因分型方法有较高分辨率 ,但操作过程复杂 ,仅适于大样本的HLA分型。PCR SSP基因分型方法分辨率较低 ,但操作过程简单 ,适于临床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种简便、快... HLA分子的多态性对于移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用的HLA基因分型方法中SSOP基因分型方法有较高分辨率 ,但操作过程复杂 ,仅适于大样本的HLA分型。PCR SSP基因分型方法分辨率较低 ,但操作过程简单 ,适于临床要求。有必要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价廉、高分辨率的基因分型方法。本研究取 6 3份已知HLA DRB型的脐血标本 ,经盐酸胍方法提取DNA用于反向斑点杂交 (RDB)基因分型 ,同时采用SSOP和PCR SSP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所有样本用RDB方法基因分型均获得成功 ,可准确地分辨 6 0个HLA DRB等位基因 ,且结果与用SSOP和PCR SSP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提示 ,RDB方法可准确地分辨HLA DRB等位基因 ,分辨率高 ,操作简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HLA-DRB基因分型 脐血 特异性序列引物PCR 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 白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斑点杂交法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 被引量:4
18
作者 樊慧珍 于化鹏 黄文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349-235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方法:根据肺炎支原体特异的P1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合成一段特异的162bp长链DNA探针,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生物素标记支原体DNA,并应用于痰标本的检测。结果:所合成的162bpDNA探... 目的:探讨早期、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方法。方法:根据肺炎支原体特异的P1基因设计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合成一段特异的162bp长链DNA探针,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生物素标记支原体DNA,并应用于痰标本的检测。结果:所合成的162bpDNA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只和肺炎支原体杂交,与其它细菌、真菌、病毒无交叉反应,该探针最低可检测出1ng的DNA。杂交法和培养法分别检测100份痰标本,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2%和2%。结论:该方法快速、特异,对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DNA探针 杂交 反向斑点杂交 肺炎支原体 快速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早期诊断 生物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用于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玉全 周远青 梁瑞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5期1710-1711,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顺德地区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降低β地中海贫血重症患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209例经血液学筛查疑为β地中海贫血患者全血,8例产前胎儿羊水细胞,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类型检测及分析。结... 目的:了解广东顺德地区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类型及频率,降低β地中海贫血重症患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209例经血液学筛查疑为β地中海贫血患者全血,8例产前胎儿羊水细胞,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进行基因突变类型检测及分析。结果:209例可疑β地中海贫血患者共检出115例8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8例产前胎儿基因诊断中,确定正常胎儿2例,β地中海贫血杂合子4例,双重杂合子及纯合子各1例。结论: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不仅可用于β地中海贫血大样本的基因频率筛查,更能对β地中海贫血高风险胎儿做出快速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 Β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检测嗜肺军团菌mip基因的PCR-微孔板反向探针杂交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利平 石尧忠 +4 位作者 陈一平 李忠明 钟平 邬祥惠 翁心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0-61,64,共3页
近年来随着对军团菌基因水平的深入研究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军团菌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并已用于环境水和临床标本中的军团菌检测,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1]。但是,要使之成为... 近年来随着对军团菌基因水平的深入研究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军团菌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并已用于环境水和临床标本中的军团菌检测,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1]。但是,要使之成为常规的临床诊断方法,尚需不断完善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MIP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板反向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