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法测定复方苯甲酸涂剂中苯甲酸与水杨酸的含量
1
作者 朱鲁夫 程存归 王森清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对紫外光谱重叠的复方苯甲酸涂剂进行多组分不经分离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方法 (BP)对复方苯甲酸涂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当网络隐蔽层的节点数为 5 ,以 9个节点输入时 ,苯甲酸与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 目的 对紫外光谱重叠的复方苯甲酸涂剂进行多组分不经分离的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方法 (BP)对复方苯甲酸涂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当网络隐蔽层的节点数为 5 ,以 9个节点输入时 ,苯甲酸与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5 .0 %和 10 2 .0 % ,RSD分别为 1 5 %和 2 0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 ,测定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 紫外光谱 苯甲酸涂剂 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预报模型的建立及解释 被引量:15
2
作者 汪金涛 高峰 +4 位作者 雷林 官文江 周劲望 叶守建 陈新军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鱿钓船的重要捕捞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6~ 2009年我国远洋船队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月份、经度、纬度)及遥感获得的表温、Ni... 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鱿钓船的重要捕捞对象.准确预报中心渔场是提高渔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6~ 2009年我国远洋船队东南太平洋秘鲁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月份、经度、纬度)及遥感获得的表温、Ni(n)o 3.4区海表温度异常、海面高度资料,利用反向传播(EBP)神经网络建立秘鲁茎柔鱼中心渔场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尝试使用神经网络解释图(neural interpretation diagram)、自变量相关(independent variable relevance)、灵敏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es)三种方法解释EBP模型权重,推断东南太平洋茎柔鱼中心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认为,影响中心渔场的3个主要影响因子为Ni(n)o 3.4区海表温度异常、表温和纬度,其贡献率分别为28.95%、22.1%和19.68%.利用EBP神经网络建立的预报模型不仅在预报精度上达到要求,而且能够很好地解释秘鲁茎柔鱼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太平洋 秘鲁 茎柔鱼 误差反向神经网络 渔场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多光谱辐射测温法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晓刚 原桂彬 戴景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6,共4页
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陷,将遗传算法(GA)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将GA-BP算法应用于多光谱辐射测温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基于亮度温度模型的多光谱辐射测温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已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GA... 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陷,将遗传算法(GA)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将GA-BP算法应用于多光谱辐射测温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基于亮度温度模型的多光谱辐射测温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已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GA-BP算法为±5K,BP神经网络为±10K;未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GA-BP算法为±10K,BP神经网络为±20K;无论是GA-BP算法还是BP神经网络,已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比未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都更精确些,靠近训练样本集边缘的样本真实温度的识别精度偏低。说明GA-BP算法比BP神经网络可以更好地解决了目标真实温度的测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多光谱辐射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肖建平 李生虎 +1 位作者 吴可汗 何怡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45-348,371,共5页
随着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电网中的谐波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有效抑制电力系统各次谐波所带来影响,必须首先分析其谐波成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与基于B... 随着各种电力电子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电网中的谐波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有效抑制电力系统各次谐波所带来影响,必须首先分析其谐波成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方法,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与基于BP神经网络相比,该方法在谐波检测的幅值和相位上有更高的精度,且训练时间更短,实时性好,因此在电力系统谐波测量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径向基神经网络 谐波检测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制造执行系统软件构件库构件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守纲 王宁生 +1 位作者 蔡宗琰 钱晓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9-1062,共4页
为了提高从软件构件库中搜索构件的速度和准确率 ,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BP网络 )研究了构件的搜索问题。针对制造执行系统软件构件的特点 ,提出一个基于刻面的制造执行系统软件构件表示模型。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在构件刻面空间和... 为了提高从软件构件库中搜索构件的速度和准确率 ,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BP网络 )研究了构件的搜索问题。针对制造执行系统软件构件的特点 ,提出一个基于刻面的制造执行系统软件构件表示模型。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在构件刻面空间和构件标识之间进行匹配的BP网络模型 ,并详细研究了该BP网络模型的结构、算法、输入 /输出参数处理等问题。最后 ,通过一个构件库原型系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构件 制造执行系统(MES)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网络) 构件表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萤火虫算法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明 张树群 雷兆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9-163,共5页
基本萤火虫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收敛速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进化机制的萤火虫算法(IEMFA)。在群体进化过程中赋予萤火虫改进的位置移动策略,并利用改进后的萤火虫算法来优化传统BP神经网络的网络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 基本萤火虫算法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收敛速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进化机制的萤火虫算法(IEMFA)。在群体进化过程中赋予萤火虫改进的位置移动策略,并利用改进后的萤火虫算法来优化传统BP神经网络的网络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机制 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萤火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海外铁路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段晓晨 鲍默 +2 位作者 孟春成 董茹萍 牛衍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3,28,共7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加快了我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但海外铁路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风险因素复杂等特点,因此如何评估复杂环境下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的投资风险,以实现科学决策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雅...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加快了我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但海外铁路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风险因素复杂等特点,因此如何评估复杂环境下中国铁路“走出去”面临的投资风险,以实现科学决策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雅万高速铁路等31个案例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法识别海外铁路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并构建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海外铁路建设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模型,并针对风险等级较高的技术风险及政治风险等提出相关防范建议。研究表明:技术风险对海外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影响所占权重达到22%,需强化风险控制;研究成果可用于我国铁路“走出去”投资风险评估,有助于提升海外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高速铁路 投资风险 风险评估 粒子群优化算法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LED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志杰 孔凡敏 李康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5-380,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寿命预测模型。选取不同公司生产的LED,以LED光源光通量维持率测量方法 (LM-80-08)测试报告中的电流、结温、初始光通量和初始色坐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LED在...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寿命预测模型。选取不同公司生产的LED,以LED光源光通量维持率测量方法 (LM-80-08)测试报告中的电流、结温、初始光通量和初始色坐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LED在网络输入的应力条件下的寿命为输出,可以预测LED在任意电流和结温下的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该GA-BP模型相比于LED光源长期流明维持率的预测方法 (TM-21-11)更具灵活性,预测误差较传统BP神经网络降低了65.5%,平均相对误差达到1.47%,优于Adaboost模型的54%和3.16%,训练样本相关系数达到99.4%,GA-BP模型预测LED寿命误差更小,普适性更高,在LED的寿命预测中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LED) 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GA) 寿命预测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葛长峰 胡庆兴 李方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519-523,共5页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变形预测是一个复杂非线性问题,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呈高度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基坑用边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预测精度有待提高,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元非线性动力...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变形预测是一个复杂非线性问题,引起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呈高度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基坑用边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预测精度有待提高,而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元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可以灵活方便地对多成因的复杂未知系统进行高度建模,实现全面考虑各种主要影响因素的深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本文介绍了误差反向传播(BP)网络模型的结构、学习过程及其算法的改进,径向基函数(RBF)网络模型的结构及其学习过程;分析了影响深基坑开挖周边土体沉降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以25个基坑工程的地表沉降实测资料为训练样本,建立了11个输入影响因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样本的学习训练过程及对5个检验样本的预测精度,说明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预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地表沉降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玲玲 秦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520,共6页
针对传统的PID控制器控制效果欠佳以及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参数复杂难以整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首先,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数字化,然后通... 针对传统的PID控制器控制效果欠佳以及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参数复杂难以整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首先,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数字化,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算法调节突触权值,经调整后的输出量作为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参数值,最后分别采用分数阶和整数阶作为被控对象进行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神经网络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比传统PID控制器的具有超调量小、上升时间快、稳定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PI^(λ)D^(μ) 自适应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BP神经网络的功放有记忆行为模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庆霆 王成华 +2 位作者 朱德伟 龚琳 刘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3,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IBPNN)的具有记忆效应功率放大器(PA)的行为模型。该模型在传统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基础上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学习算法和加入动量因子的训练算法更新BPNN的权值和阈值,与传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IBPNN)的具有记忆效应功率放大器(PA)的行为模型。该模型在传统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基础上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学习算法和加入动量因子的训练算法更新BPNN的权值和阈值,与传统的BPNN相比只需要更少的训练次数就达到了更高的精度。20MHz带宽三载波WCDMA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仿真都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由得到的功率放大器(PA)动态特性AM/AM和AM/PM可知,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PA的记忆效应。最后,用16QAM调制的OFDM 20MHz带宽信号的实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记忆效应 行为模型 改进的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的交互式遗传算法 被引量:26
12
作者 朱苗苗 潘伟杰 +2 位作者 刘翔 吕健 赵慧亮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针对交互式遗传算法存在用户评价噪声和审美疲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用户认知代理模型的交互式遗传算法。通过构建用户评价噪声模型,形成进化个体动态模糊区间适应值,以刻画用户认知随机不确定性;在用户认知确定阶... 针对交互式遗传算法存在用户评价噪声和审美疲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用户认知代理模型的交互式遗传算法。通过构建用户评价噪声模型,形成进化个体动态模糊区间适应值,以刻画用户认知随机不确定性;在用户认知确定阶段历史评价信息基础上,构建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给出一种新的适应值估计策略;通过度量均方误差,实现代理模型的管理与更新。将所提方法应用于蜡染风格图案设计,并与其他典型算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优化进化个体适应值质量、降低用户审美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遗传算法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代理模型 评价噪声 用户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BP神经网络在变电站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姜鸿羽 马宏忠 +2 位作者 梁欢 姜宁 李凯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76,共6页
为了改善变电站噪声控制中已有自适应降噪滤波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等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智能滤波算法。该算法针对PSO算法易出现无法兼顾局部、全局搜索和群体多样性丢失... 为了改善变电站噪声控制中已有自适应降噪滤波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差、收敛速度慢等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的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智能滤波算法。该算法针对PSO算法易出现无法兼顾局部、全局搜索和群体多样性丢失等问题,采用以粒子"亲密"度为依据来自适应调整粒子惯性因子和变异率的改进策略;利用该改进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取代梯度下降算法,实时优化BPNN的权、阈值,使噪声迅速降低,再用梯度下降算法对BPNN的权、阈值作进一步的精细优化,使噪声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抑制。文中以某变电站变压器噪声信号为仿真声源,分别利用所提算法、PSO-BPNN算法及BPNN算法对该声源信号进行主动抑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性能明显优于另外2种算法的性能,使变压器降噪系统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变电站 噪声控制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粒子亲密度 惯性因子 自适应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瓦斯含量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3
14
作者 林海飞 高帆 +3 位作者 严敏 白杨 肖鹏 谢行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0-87,共8页
为提高煤层瓦斯含量预测的科学性及准确性,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瓦斯含量预测模型(PSO-BP模型);研究试验矿井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煤厚、底板标高以及测点与断层垂距等因素之间关系;对比分析该模型与... 为提高煤层瓦斯含量预测的科学性及准确性,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PSO)优化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瓦斯含量预测模型(PSO-BP模型);研究试验矿井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煤厚、底板标高以及测点与断层垂距等因素之间关系;对比分析该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埋深、煤厚及测点与断层垂距的增大,瓦斯含量变大,煤层底板标高增大,瓦斯含量变小;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对误差为2.4%~4.8%(平均3.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2.3%~77.4%(平均27.7%),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7.5%~14.8%(平均10.2%),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含量 粒子群算法(PSO) 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造板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康 张毛毛 +1 位作者 杨忠 吕斌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0,共5页
通过测定人造板专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色度学参数和光泽度),对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利用色泽参数的特征信息结合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对装饰纸进行建模分类,探讨利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进行装饰纸表面... 通过测定人造板专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色度学参数和光泽度),对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利用色泽参数的特征信息结合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对装饰纸进行建模分类,探讨利用装饰纸表面的色泽参数进行装饰纸表面色泽特征分类。以色泽参数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装饰纸类型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变量,建立三层BP神经网络模型,其中,隐含层的最佳节点数为9。结果表明:通过对色泽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增加了光泽度参数后,各类装饰纸之间的独特性增强,更利于对装饰纸进行分类。利用色度学参数(明度指数L*,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对装饰纸进行建模分类时,判别的总正确率为80.9%,引入光泽度参数之后判别的总正确率提高至92.9%,说明利用色度学与光泽度参数结合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装饰纸表面视觉特征的量化分析以及快速识别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装饰纸 表面色泽特征分类 色度学参数 光泽度 主成分分析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结合神经网络用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航空润滑油中水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晓 王菊香 +1 位作者 刘洁 徐广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8-391,399,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了航空润滑油中的水分,通过遗传算法(GA)优化选取有效波数点,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进行水分预测计算。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为0.957,预测标准偏差为0.022。随机抽取某型航空润滑油样品进行预测并...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了航空润滑油中的水分,通过遗传算法(GA)优化选取有效波数点,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进行水分预测计算。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为0.957,预测标准偏差为0.022。随机抽取某型航空润滑油样品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模型可以用于该型在用航空润滑油水分含量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遗传算法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水分 航空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的赤潮短期预报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星 丁文祥 +2 位作者 李雪丁 张彩云 陈剑桥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6,共10页
利用大数据赤潮预报方法,基于福建沿岸24个生态浮标和5个大浮标历史数据及实时监测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福建沿岸赤潮的业务化预报。赤潮短期预报模型由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构成,结合福建沿岸所有赤潮事件... 利用大数据赤潮预报方法,基于福建沿岸24个生态浮标和5个大浮标历史数据及实时监测数据,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福建沿岸赤潮的业务化预报。赤潮短期预报模型由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构成,结合福建沿岸所有赤潮事件的高频采样数据样本,每天可算出480个预报结果,最后对预报结果进行发生概率等级判断,最终实现福建沿岸10个赤潮监测区赤潮发生概率等级的业务化预报。赤潮短期预报模型成功预报出2019年5月下旬福建北部发生的多起赤潮事件,2019年和2020年24 h时效的赤潮预报结果正确率达到95%和99%,赤潮识别率达到60%和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径向基神经网络 业务化预报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永春 刘志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26-1331,1403,共7页
针对输入与输出之间高度非线性映射的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综合评价问题,文章应用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建立发动机生产作业... 针对输入与输出之间高度非线性映射的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综合评价问题,文章应用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BP)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危害,建立发动机生产作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每个单项指标的分级标准;将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油雾、噪声以及照度6个指标作为模型输入,舒适度等级作为模型输出,建立3层BP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贝叶斯正则化和动量梯度下降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BP人工神经网络训练高精度和预测低精度的过拟合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对作业环境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环境综合评价 误差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 发动机生产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预测带电粒子非线性行为的新型神经网络层
19
作者 边天剑 张天爵 +6 位作者 安世忠 关镭镭 黄鹏 王哲 冀鲁豫 付伟 周洪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4-561,共8页
基于加速器高阶传输映射的非线性效应解析分析,具有物理图像清晰、守辛、准确的优点,但其缺点是适用范围较窄。为了扩展非线性效应解析分析的适用范围,提出一种模拟李指数运算过程的神经网络层并构建了用于预测带电粒子非线性行为的新... 基于加速器高阶传输映射的非线性效应解析分析,具有物理图像清晰、守辛、准确的优点,但其缺点是适用范围较窄。为了扩展非线性效应解析分析的适用范围,提出一种模拟李指数运算过程的神经网络层并构建了用于预测带电粒子非线性行为的新型神经网络。经过大量粒子跟踪数据的学习,可用于预测带电粒子复杂的非线性运动行为,并从中提取线性传输矩阵与表征非线性运动的指数因子。为了验证该新型神经网络的有效性,跟踪一段由薄透镜磁铁组成的磁聚焦结构得到大量的训练数据,并对所提出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在测试数据集上表现良好,测试数据的损失函数方均根小于8×10^(-4),达到了预测带电粒子非线性行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非线性效应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Deprit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BPNN的桥梁爆炸荷载时程预测
20
作者 杜晓庆 何益平 +2 位作者 邱涛 程帅 张德志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91,共15页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人工智能方法是预测爆炸荷载的新手段,但现有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爆炸冲击波的超压峰值或冲量,而用于预测反射超压时程的研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以平面冲击波绕射桥梁主梁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桥梁爆炸冲击波反射超压时程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利用PCA降维处理时程数据,基于多任务学习的BPNN算法,提出了考虑超压峰值和冲量峰值影响的损失函数,使模型能有效预测不同入射超压下的桥梁冲击波荷载时程。通过分析多任务学习模型、多输入单输出模型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等3种BPNN模型,发现多任务学习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而多输入多输出模型难以有效适应当前预测任务需求。采用多任务学习模型预测得到的桥梁表面各测点位置的反射超压时程、超压峰值精度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92和0.987,作用在箱梁上的合力时程和扭矩时程预测值也与数值模拟值较为吻合。同时,该模型对内插值预测的表现优于外推值预测,但其在预测外推值方面同样展现出了一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预测 反射超压时程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主成分分析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