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双输入Boost变换器 被引量:15
1
作者 陆治国 刘捷丰 +1 位作者 郑路遥 秦煜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2-45,共4页
针对传统的多输入变换器(MIC)具有电路结构复杂、电压增益低或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输入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由2个完全一致的基本Boost变换器子拓扑构成,每个基本Boost变换器的功率开关管分别并联一个功率... 针对传统的多输入变换器(MIC)具有电路结构复杂、电压增益低或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输入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该拓扑由2个完全一致的基本Boost变换器子拓扑构成,每个基本Boost变换器的功率开关管分别并联一个功率二极管,在单输入状态时一个始终导通,另一个始终关断;在双输入状态时,2个功率二极管全部关断。分析了2种输入状态下的工作原理及各个阶段的工作模态,结果表明该变换器适合工作在双输入状态,且在此状态时可以实现2种不同性质的电源输入,具有电压增益高、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等优点。研制了一台输出功率为240 W的双输入Boost变换器原理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变换器 输入boost变换器 电压增益 电压应力 工作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闭环控制隔离Boost变换器起动控制策略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永春 许丽川 严仰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5-20,共6页
隔离Boost变换器起动期间,由于低输出电压导致过冲电流,对变换器造成损坏。提出一种新的隔离Boost变换器软起动控制策略,研究双闭环控制下具有起动电路隔离Boost变换器的起动过程。在提出的控制策略作用下,具有起动电路的隔离Boost变换... 隔离Boost变换器起动期间,由于低输出电压导致过冲电流,对变换器造成损坏。提出一种新的隔离Boost变换器软起动控制策略,研究双闭环控制下具有起动电路隔离Boost变换器的起动过程。在提出的控制策略作用下,具有起动电路的隔离Boost变换器起动过程分为Flyback、Hybrid、Boost工作3个工作阶段。详细讨论该起动控制方法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在峰值电流控制方法下,输出电压在Flyback工作阶段从零开始建立。引入Hybrid工作阶段,同时实现了占空比平滑变化和输出电压平滑建立,该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了起动电流过冲。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直流变换器 闭环控制 隔离boost变换器 起动 Flyback变换器 峰值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 被引量:27
3
作者 孙孝峰 刘飞龙 +1 位作者 熊亮亮 王宝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3-82,共10页
在传统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基础上集成两个双向Buck/Boost电路,提出了一种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实现了桥臂开关管的复用,提高了功率密度。以光伏-蓄电池混合发电系统为例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分析,采用移相+... 在传统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基础上集成两个双向Buck/Boost电路,提出了一种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实现了桥臂开关管的复用,提高了功率密度。以光伏-蓄电池混合发电系统为例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分析,采用移相+PWM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移相角实现输入与输出端口间功率传输,通过调节占空比来匹配输入端口电压等级,以实现光伏端口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平衡蓄电池端口的能量传递。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与软开关特性,该变换器较大程度地改善了传统移相控制下DAB在移相角较小时的软开关条件,使得在宽工作范围内能够实现所有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最后建立300W实验样机进行方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变换器 向Buck/boost电路 有源桥电路 软开关 移相+PWM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源输入磁集成开关电感Boost变换器 被引量:8
4
作者 荣德生 胡举爽 +2 位作者 杨干兴 李洪珠 段志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了提高双电源输入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降低输出电感电流纹波,提出了一种双电源输入开关电感磁集成Boost变换器。将开关电感单元替代双电源输入Boost变换器中的储能电感,并将所有开关电感单元中的电感集成为一个耦合电感。分析了变... 为了提高双电源输入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降低输出电感电流纹波,提出了一种双电源输入开关电感磁集成Boost变换器。将开关电感单元替代双电源输入Boost变换器中的储能电感,并将所有开关电感单元中的电感集成为一个耦合电感。分析了变换器的单电源输入和双电源输入状态下的工作模态,推导出变换器在不同状态下的电压增益表达式,并推导得出变换器的暂稳态电感,对暂稳态电感的研究推导得出该类变换器耦合电感耦合度的设计范围。最后制作实验样机对该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双电源输入磁集成开关电感Boost变换器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感 电源输入 磁集成 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极性增益Boost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强 许建平 +1 位作者 陈章勇 刘雪山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8,共5页
研究了一种双极性增益Boost变换器,它不仅具有传统Boost变换器的升压特性,而且具有双极性增益特性,即对于正、负输入电压,均能得到正极性的直流输出电压。因此,该双极性增益Boost变换器可直接用于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本文分析了该双极... 研究了一种双极性增益Boost变换器,它不仅具有传统Boost变换器的升压特性,而且具有双极性增益特性,即对于正、负输入电压,均能得到正极性的直流输出电压。因此,该双极性增益Boost变换器可直接用于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本文分析了该双极性增益Boost变换器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ontinuous Current Mode,CCM)时的工作模态,分析了正、负输入电压情况下,该双极性增益Boost变换器的直流稳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双极性增益Boost变换器具有与传统Boost变换器相同的升压特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稳态工作特性 连续导电模式 极性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脉宽调制的交错Boost集成型CLLLC谐振变换器宽增益控制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小强 马永超 +2 位作者 黄金伟 王心潭 伍小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5313-5323,共11页
交错Boost集成型CLLLC谐振变换器具有高增益、高效率等优点,在使用脉宽调制时理论上可得到较宽的电压增益范围,但其在现有的定频同步PWM下会随着占空比逐渐偏离0.5而出现越来越大的电流尖峰,导致占空比调节范围受限,其电压增益范围相比... 交错Boost集成型CLLLC谐振变换器具有高增益、高效率等优点,在使用脉宽调制时理论上可得到较宽的电压增益范围,但其在现有的定频同步PWM下会随着占空比逐渐偏离0.5而出现越来越大的电流尖峰,导致占空比调节范围受限,其电压增益范围相比于传统的谐振变换器无明显优势。为实现宽增益,该文采用双脉宽调制的方法克服了定频同步PWM的缺点,提出定频同步双脉宽调制与变频双脉宽调制两种调制方式,并通过分析,构建两种调制方式的切换点,最终形成一种宽增益控制策略。该文分析了所提出宽增益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boost集成型CLLLC谐振变换器 定频同步脉宽调制 变频脉宽调制 宽电压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控制双输入Boost变换器的能量传输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皇金锋 韩梦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022-3033,共12页
多输入Boost变换器较传统并联方式工作的Boost变换器而言,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增益高、控制方式灵活等优点,因此在新能源联合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多输入Boost变换器存在多个输入电压及功率开关管,导致其供能模... 多输入Boost变换器较传统并联方式工作的Boost变换器而言,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增益高、控制方式灵活等优点,因此在新能源联合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多输入Boost变换器存在多个输入电压及功率开关管,导致其供能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较传统Boost变换器要复杂得多。为给多输入Boost变换器的分析和设计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该文对采用交错控制的双输入Boost变换器供能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电感L1存在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和断续导电模式(DCM)三种供能模式;电感L2存在连续导电模式(CCM)和DCM两种供能模式。推导出各供能模式的临界电感,得到各供能模式的输出纹波电压解析式,据此给出双输入Boost变换器参数设计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boost变换器 能量传输模式 临界电感 输出纹波电压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的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
8
作者 李畸勇 潘恒宇 +1 位作者 刘斌 谢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2-972,共11页
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具有非线性特性且输出端存在交叉调节,这给控制器的设计带来困难。为此文中采用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方法对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的控制器进行设计,以减少系统的交叉调节和其非线性特性带来的问题。首先,... 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具有非线性特性且输出端存在交叉调节,这给控制器的设计带来困难。为此文中采用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方法对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的控制器进行设计,以减少系统的交叉调节和其非线性特性带来的问题。首先,建立所研究系统的仿射非线性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变量与其对应的参考值形成偏差方程,并令该方程符合布鲁诺夫斯基标准型。然后使用线性最优控制理论对偏差方程形成的线性系统进行设计。同时文中还推导出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方法的控制本质是可通过选取反馈参数来配置变换器系统的极点。最后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的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策略相比于共模差模电压控制策略有着更强的鲁棒性和更快的调节速度,并能有效的抑制系统的交叉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输出boost变换器 目标全息反馈非线性控制 交叉调节 布鲁诺夫斯基标准型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耦合电感双倍压单元高增益Boost变换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洋 董锋斌 皇金锋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耦合电感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性能,提升电压增益,将2组倍压单元与耦合电感原边和副边结合,提出了一种耦合电感双倍压单元高增益Boost变换器。耦合电感原边与二极管-电容组成的倍压单元消除了漏感影响,抑制了电压尖峰;耦... 为了进一步优化耦合电感型高增益Boost变换器性能,提升电压增益,将2组倍压单元与耦合电感原边和副边结合,提出了一种耦合电感双倍压单元高增益Boost变换器。耦合电感原边与二极管-电容组成的倍压单元消除了漏感影响,抑制了电压尖峰;耦合电感副边组成桥式倍压单元,副边电流双向交替,2个电容分别储能后一起放电,提高了电压增益,缓解了二极管反向恢复的问题。主要从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稳态性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平台制作了一台100 W的模型进行验证,理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感 倍压单元 高增益 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的复合控制方案
10
作者 吴家荣 卢振坤 +2 位作者 王擎宇 文春明 韦峻峰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8,共8页
为减小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的交叉调节,提出一种复合控制方案。建立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微分几何理论证明所建模型满足精确反馈线性化条件,构造出相应输出函数实现系统的线性化和解耦,进而分别为线性系统设计内模控制器... 为减小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的交叉调节,提出一种复合控制方案。建立变换器仿射非线性数学模型,基于微分几何理论证明所建模型满足精确反馈线性化条件,构造出相应输出函数实现系统的线性化和解耦,进而分别为线性系统设计内模控制器和状态反馈控制器,并对满足控制系统稳定要求的反馈系数选取进行分析。与现有控制方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案具有更好的动态调节特性、更优的控制性能和更小的交叉调节。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输出 交叉调节 boost变换器 精确反馈线性化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Boost交联拓扑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骞 陆翌 +3 位作者 裘鹏 吴佳毅 虞海泓 杜锦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160,共8页
研究了基于双Boost交联拓扑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其主支路三相不控整流器通过外加并联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改善网侧电流波形,提高功率因数。首先对主支路的拓扑结构以及工作方式进行分析,总结该拓扑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 研究了基于双Boost交联拓扑的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其主支路三相不控整流器通过外加并联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来改善网侧电流波形,提高功率因数。首先对主支路的拓扑结构以及工作方式进行分析,总结该拓扑的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以及参数设计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型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适用于恒功率负载场合,只需通过控制从整流器的选相开关以及双Boost交联变换器即可获得稳定的6脉波直流输出电压、理想的功率因数以及总谐波畸变率,而仅有约1/5的功率经过双Boost交联变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器 双boost交联变换器 整流器 谐波抑制 控制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Buck和Boost组合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向东 张琦 +2 位作者 吴迎丰 钟彦儒 任碧莹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7,共6页
为适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宽范围的光伏阵列输出电压情况,将传统的Buck变换器与Boost变换器相结合,采用变换器合成的方式,研究了一种双开关Buck和Boost组合变换器。针对传统的Buck-Boost变换器控制比较复杂的缺点,根据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条... 为适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宽范围的光伏阵列输出电压情况,将传统的Buck变换器与Boost变换器相结合,采用变换器合成的方式,研究了一种双开关Buck和Boost组合变换器。针对传统的Buck-Boost变换器控制比较复杂的缺点,根据该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条件提出了三种工作模式,即Boost模式,Buck模式和临界模式。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与传统的Buck-Boost变换器相比较其具有正极性的输出电压和更宽的输入电压范围。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Buck和boost组合变换器 工作模式 光伏发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车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雪 郑翔 +1 位作者 穆佩红 高雅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9-82,共4页
为了延长车辆续航里程,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使用超级电容作为辅助的能量源,控制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器对直流母线进行能量的回馈和补充,提高了电动车电源系统效率。根据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剩余电量及负载瞬态功率需求,提出了一种... 为了延长车辆续航里程,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使用超级电容作为辅助的能量源,控制超级电容的双向DC-DC变换器对直流母线进行能量的回馈和补充,提高了电动车电源系统效率。根据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剩余电量及负载瞬态功率需求,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器改善双能量电动车DC-DC变换器性能的方法。模糊控制器根据车辆运行的不同工况,自动地决策出一个合理的输出电流,进而控制双向半桥Buck/Boost式变换器的电流环。实验结果说明了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可行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超级电容 能量管理 向Buck 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Boost矩阵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小平 唐华平 +2 位作者 朱建林 岳舟 柳莎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7-522,共6页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矩阵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研究该拓扑结构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推导并分析其电压传输比与占空比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阐述2种有效控制策略即滑模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基本...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矩阵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研究该拓扑结构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推导并分析其电压传输比与占空比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阐述2种有效控制策略即滑模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基本设计方法并对比分析其不同的特点,最后通过仿真对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电路在2种控制方案下均能实现电压传输比和输出频率的任意调节,且输出电压波形的正弦性好,失真度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矩阵变换器 电压传输比 滑模控制 闭环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输入高增益DC-DC变换器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国庆 张宙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压低、供电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非隔离双输入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在2个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开关电容电路,实现了高电压增益,且两输入源可以单独或同时向负载供电。分析该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电压低、供电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非隔离双输入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在2个BOOST变换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开关电容电路,实现了高电压增益,且两输入源可以单独或同时向负载供电。分析该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推导出了3种供电模式下变换器的电压增益表达式以及主要开关器件电压应力,给出了两路同时供电时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后,搭建了一台100W的实验样机,实验验证了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增益高、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控制简单、可以灵活供电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非隔离 boost型直流变换器 高增益 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增益特性的无桥PFC变换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金平 陈强 +1 位作者 何怡刚 项胜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0-25,共6页
传统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交流输入侧存在二极管整流桥,低压输入时其导通损耗大,因而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一种无桥PFC变换器。该变换器由双极性增益升压变换器构成,不仅具有传统Boost变换器的升压功能,而且具有双极性... 传统Boost功率因数校正(PFC)变换器交流输入侧存在二极管整流桥,低压输入时其导通损耗大,因而效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一种无桥PFC变换器。该变换器由双极性增益升压变换器构成,不仅具有传统Boost变换器的升压功能,而且具有双极性增益特性,即对于正、负输入电压,均能得到正极性的直流输出电压,因此,该双极性增益升压变换器可直接应用于PFC变换器。搭建一台50W无桥PFC变换器实验样机,实验分析该变换器工作于电感电流导电断续(DCM)模式时的工作模态,研究正、负输入电压情况下的直流稳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功率因素校正功能,电感数值小、控制电路简单、成本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无桥功率因数校正 极性增益 电感电流断续导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元PID控制的Buck-Boost矩阵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岳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9-1075,共7页
在研究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神经元PID控制机制及其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将基于专家调节增益的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引入到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中,实现了一种具有优良电气特性的新型Buck-Boost矩阵变... 在研究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神经元PID控制机制及其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将基于专家调节增益的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引入到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的双闭环控制系统中,实现了一种具有优良电气特性的新型Buck-Boost矩阵变换器。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这种新型BBMC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当其输入侧电压发生突变时,神经元PID能有效调节PID参数,使其输出电压有效地跟随输入电压的变化,从而迅速达到稳定,表现出了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PID Buck—boost矩阵变换器(BBMC) 专家调节增益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辅助变压器的双电感隔离型Boost变换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18
作者 杜少武 张家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44-1146,共3页
文章给出一种带辅助变压器隔离型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适合高功率因数校正(PFC)及负载变化范围较宽的场合;考虑到输入输出电压差异较大,引入了变压器;同时针对普通双电感Boost变换器在较宽负载时需采用变频控制的缺点,引入辅助变压器,... 文章给出一种带辅助变压器隔离型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适合高功率因数校正(PFC)及负载变化范围较宽的场合;考虑到输入输出电压差异较大,引入了变压器;同时针对普通双电感Boost变换器在较宽负载时需采用变频控制的缺点,引入辅助变压器,从而能够实现固定频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变压器ATR boost变换器 电感 开关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L谐振型双有源桥的三端口DC-DC变换器及其解耦控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荣闯 王杉杉 +1 位作者 高明 石健将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5-1593,共9页
为了降低集成式三端口DC-DC变换器多功率路径的控制环路间的耦合程度、优化动态性能,将双Buck/Boost与LCL谐振型双有源桥通过共用原边全桥开关单元集成到一起,提出新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及其解耦控制方法.该变换器实现了开关器件的复用... 为了降低集成式三端口DC-DC变换器多功率路径的控制环路间的耦合程度、优化动态性能,将双Buck/Boost与LCL谐振型双有源桥通过共用原边全桥开关单元集成到一起,提出新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及其解耦控制方法.该变换器实现了开关器件的复用,提高了功率密度;采用PWM+双移相控制,可以实现3个端口间传输功率的灵活控制;利用LCL谐振特性实现基波功率因数为1的功率传递.本研究分析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与谐波特性,并且根据基波分析法提出简单、有效的解耦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多功率路径间的耦合程度,提高系统动态响应能力;搭建400 W的实验样机,进行控制方式对比试验、典型工作模式切换试验、解耦控制对比试验,验证该变换器的可行性及所提解耦控制策略的解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端口DC-DC变换器 LCL谐振型有源桥 Buck/boost PWM+移相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三态模式开关前置型准Z源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磊 秦岭 +3 位作者 王亚芳 许兴 周然 许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50-2160,共11页
为了全面了解开关前置型准Z源Boost变换器的性能,对其在连续三态模式(continuous triple-state mode, CTSM)下的工作原理和稳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相比于传统的电流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CCM)和连续双向导通模式(... 为了全面了解开关前置型准Z源Boost变换器的性能,对其在连续三态模式(continuous triple-state mode, CTSM)下的工作原理和稳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相比于传统的电流连续导通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CCM)和连续双向导通模式(continuous bidirectional conduction mode, CBCM),CTSM下该变换器保留了功率管电压应力相等且约为输出电压一半的优点,但是具有更高的电压增益;此外,电感L2的体积大幅度减小,开关管实现了零电流开通,且所有二极管能自然关断。通过一台280 W/100 kHz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表明,输出电压400 V条件下,在全负载范围内CTSM都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其最大效率为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连续三态模式 准Z源 高增益 电感 无变压器 软开关 稳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