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入VSC并网系统单输入单输出传递函数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尹睿 孙媛媛 +5 位作者 王姗姗 赵兵 吴广禄 杨盼博 秦善萌 赵悦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724-6738,共15页
为克服多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sourceconverter,VSC)并网系统阶数高、稳定机理分析复杂等问题,该文基于并网VSC系统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将高阶次的多馈入VSC并网系统降阶为一维低阶系统,简化... 为克服多电压源型换流器(voltage-sourceconverter,VSC)并网系统阶数高、稳定机理分析复杂等问题,该文基于并网VSC系统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single-output,SISO)传递函数模型,将高阶次的多馈入VSC并网系统降阶为一维低阶系统,简化多馈入VSC并网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过程。以双馈入VSC并网系统为例,该文推导双馈入VSC并网系统SISO传递函数模型,分析双馈入并网系统VSC间产生耦合的原因,揭示交流电网强度与锁相环带宽影响双馈入VSC并网系统稳定性的机理。分析表明,当双馈入VSC并网系统的控制参数相同时,联络线阻抗使得并网系统VSC之间产生耦合,进而增大SISO传递函数的初始幅值,导致相同电网强度下双馈入VSC并网系统较单馈入VSC并网系统更易失稳。而当双馈入VSC并网系统控制参数不同时,锁相环动态使得并网系统VSC间通过电网阻抗产生耦合,SISO传递函数幅值裕度将随锁相环带宽向有较大锁相环带宽VSC靠近时减小,即双馈入VSC系统锁相环带宽越接近于带宽较大的一方,SISO传递函数幅值裕度越低,系统越易失稳。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进行频域和时域仿真,验证所提出SISO传递函数模型与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入vsc并网系统 单输单输出 传递函数 稳定性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分析法的双馈风电场并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分析
2
作者 王鑫 程启明 +1 位作者 陈炯 周伟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主流机型。然而,为了提高输电效率而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因电网参数的共振而引发次同步振荡(SSO),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主流机型。然而,为了提高输电效率而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技术可能因电网参数的共振而引发次同步振荡(SSO),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双馈风电场的SSO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将中国河北沽源典型的风电场等效为远、近两个风电场,从而建立考虑DFIG变换器控制环节和PLL精度在内的等效阻抗模型;然后采用阻抗分析法从频域角度分析了风速、线路串补度、风电场容量及DFIG风机变流器的PI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出风电场SSO稳定性与RSC电流内环的PI比例系数、串补度成反比,与风速、远近风电场容量比成正比;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上采用时域的仿真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阻抗分析法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研究结论对理解风力发电系统动态特性和设计有效的SSO抑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SSO特性分析基础上,提出的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的SSO抑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抑制S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场 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 阻抗分析法 并网系统 时域仿真法 PI控制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接弱交流电网的双馈入VSC系统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虚拟阻抗控制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苑宾 袁艺嘉 +4 位作者 许建中 赵成勇 黄莹 赵晓斌 辛清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6,共9页
联接弱交流电网双馈入VSC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会受到主电路与控制器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于联接弱交流电网单馈入VSC系统,并联VSC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样会引入系统不稳定问题。首先建立了双馈入VSC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基于参与因子分析... 联接弱交流电网双馈入VSC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会受到主电路与控制器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于联接弱交流电网单馈入VSC系统,并联VSC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样会引入系统不稳定问题。首先建立了双馈入VSC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基于参与因子分析方法提出了变量参与度的评价指标,得到了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特性的相关因素;其次,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了系统参数与小信号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增强双馈入VSC系统小信号稳定性,提高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策略。所得结论为:并联VSC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会受到控制器参数与之间电气距离的影响,通过提出的虚拟阻抗控制器能够极大地增强系统小信号稳定性,提高系统功率传输极限。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双馈入VSC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c 弱交流电网 小信号稳定性 变量参与度 虚拟阻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高频振荡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硕 郭春义 +2 位作者 杜东冶 徐李清 张加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59-3071,I0010,共14页
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由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的存在,系统在不同的联络线长度下呈现出不同的高频振荡特征。为研究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 在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由于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的存在,系统在不同的联络线长度下呈现出不同的高频振荡特征。为研究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高频振荡特征及机理,首先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此研究系统的高频振荡特征,结果表明,由于LCC子系统的存在,在不同的联络线长度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呈现出不同的高频振荡特征。然后,建立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的高频阻抗模型,研究LCC子系统、联络线长度、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控制链路延时、交流线路长度等对系统高频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无电气距离的混合双馈入系统,LCC滤波器的存在使其无高频振荡风险;对于有电气距离的混合双馈入系统,当LCC和MMC子系统之间的电气距离较近时,LCC交流滤波器对系统高频振荡的抑制效果随着联络线长度的增大而减弱。最后,提出混合双馈入系统无高频振荡风险的联络线临界长度确定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电磁暂态仿真进行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高频振荡 交流滤波器 联络线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系统中VSC-HVDC对LCC-HVDC受端电网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宝烨 袁志昌 +4 位作者 余昕越 饶宏 周保荣 李鸿鑫 聂金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43-3453,共11页
在含有LCC-HVDC和VSC-HVDC的混合双馈入系统中,LCC-HVDC受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对电压支撑能力进行准确评估,该文借鉴单馈入LCC-HVDC系统中有效短路比和临界有效短路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混合双馈入系统... 在含有LCC-HVDC和VSC-HVDC的混合双馈入系统中,LCC-HVDC受端电网电压支撑能力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为对电压支撑能力进行准确评估,该文借鉴单馈入LCC-HVDC系统中有效短路比和临界有效短路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将混合双馈入系统等效为单馈入LCCHVDC系统,分析等效原则以及等效单馈入系统的参数计算方法,并提出混合双馈入系统中等效有效短路比和临界等效有效短路比的定义。机理分析和PSCAD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指标能够准确地反应VSC-HVDC对LCC-HVDC受端电网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系统 混合等效有效短路比 混合临界等效有效短路比 交流电网强度 静态电压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LCC-HVDC对VSC-HVDC稳态运行区域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炜 赵成勇 +1 位作者 郭春义 陆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764-3774,共11页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current,LCC-HVDC)子系统对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current,LCC-HVDC)子系统对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子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机理有待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不同LCC-HVDC子系统控制模式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数学模型,并分析归纳了VSC-HVDC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约束条件和判据,提出了一种确定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区域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区域与LCC-HVDC子系统控制模式、交流系统短路比、LCC-HVDC与VSC-HVDC容量配比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PSCAD/EMTDC软件搭建了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仿真模型,仿真验证了VSC-HVDC子系统稳态运行区域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系统 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 系统:安全稳定约束条件 稳态运行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VSC-HVDC对LCC-HVDC换相失败抵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陆翌 刘博 +4 位作者 童凯 宣佳卓 李继红 倪晓军 郭春义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共7页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能够改善LCC-HVDC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研究了当VSC配备2种典型无功控制器,即定无功功率控制器和定交流电压控制器情况下,LCC-HVDC的...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VSC-HVDC能够改善LCC-HVDC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研究了当VSC配备2种典型无功控制器,即定无功功率控制器和定交流电压控制器情况下,LCC-HVDC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通过分析LCC交流母线接地故障情况下系统的运行特性,揭示了VSC-HVDC改善LCC-HVDC换相失败问题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SC-HVDC对LCC-HVDC换相失败问题改善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VSC与LCC电气距离、VSC控制器调节速度变化时LCC-HVDC的换相特性和故障后直流功率恢复速度。结果表明:结论可以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高压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功率恢复 控制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VSC-HVDC对LCC-HVDC受端系统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倪晓军 赵成勇 +1 位作者 郭春义 刘羽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052-4061,共10页
为了准确评估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子系统的受端系统强度,对LCC-HVDC子系统的有效短路比进行研究。第一,基于牛顿最优潮流算法,分... 为了准确评估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子系统的受端系统强度,对LCC-HVDC子系统的有效短路比进行研究。第一,基于牛顿最优潮流算法,分析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VDC,VSC-HVDC)子系统采用不同的功率输送方向和控制方式时,对LCC-HVDC子系统的交流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影响关系。第二,计算VSC-HVDC子系统的等效阻抗,提出能够有效评估混合双馈入系统中LCC-HVDC子系统有效短路比的等值有效短路比指标。利用该指标可将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中LCC-HVDC子系统等效为受端交流系统电压支撑强度与之相同的单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最后,基于PSCAD/EMTDC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VSC-HVDC对LCC-HVDC子系统影响关系的正确性以及等值有效短路比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系统 牛顿最优潮流 等效阻抗 电压支撑强度 等值有效短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比例-积分-谐振并网控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思哲 章云 +1 位作者 吴捷 张淼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2-68,共7页
提出双馈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比例-积分-谐振(proportional integral resonant,PIR)并网控制方法,以实现电网电压不平衡工况下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并网控制器由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比例-积分控制器... 提出双馈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比例-积分-谐振(proportional integral resonant,PIR)并网控制方法,以实现电网电压不平衡工况下DFIG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并网控制器由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比例-积分控制器和谐振控制器组成,比例积分控制器控制定子d-q轴电压的直流分量,谐振控制器控制定子d-q轴电压的交流分量,使其分别实现对电网d-q轴电压直流、交流分量的精确跟踪。该比例-积分-谐振并网控制策略具有无需采用正负序分离算法,无需设计负序控制器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并网控制策略在电网电压平衡和不平衡条件下,均可控制DFIG定子电压实现对电网电压的精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发电机 不平衡电网电压 并网控制 比例-积分-谐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供电无源网络的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郭春义 赵成勇 王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1-218,共8页
提出由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和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组成的新型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Double-Infeed HVDC)向无源网络输送电能。建立了利用VSC-HVDC启动HVDC的详细模型,并设计了Double-Infeed HVDC的控制系统。... 提出由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和电压源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组成的新型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Double-Infeed HVDC)向无源网络输送电能。建立了利用VSC-HVDC启动HVDC的详细模型,并设计了Double-Infeed HVDC的控制系统。为了研究该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和暂态性能,分别针对VSC-HVDC启动HVDC的特性和HVDC逆变侧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PSCAD/EMTDC下的仿真结果表明,Double-Infeed HVDC系统可以为无源网络供电,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和故障恢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HVDC vsc-HVDC 无源网络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有功无功协调的后续换相失败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超 欧阳金鑫 +2 位作者 熊小伏 李梦阳 郑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523-3531,共9页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的换相失败是威胁电网安全的关键因素,但是受自身调节能力的限制,目前LCC-HVDC后续换相失败的抑制效果有限,甚至对电网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充分考虑影响LCC-HVDC换相失败的因素,提出...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系统的换相失败是威胁电网安全的关键因素,但是受自身调节能力的限制,目前LCC-HVDC后续换相失败的抑制效果有限,甚至对电网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充分考虑影响LCC-HVDC换相失败的因素,提出了利用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无功控制能力并兼顾直流有功传输对换相失败影响以及交流有功缺额对电网安全影响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控制方法。建立了LCC-HVDC逆变站关断角、LCC-HVDC直流电流和VSC-HVDC输出无功的关联模型;计及VSC-HVDC和LCC-HVDC运行约束,提出了基于LCC-HVDC直流电流与VSC-HVDC无功坐标平面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可控域;建立了以直流系统传输功率变化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和以换相失败可控域为约束的优化模型,提出了考虑LCC-HVDC有功与VSC-HVDC无功协调的后续换相失败控制方法。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LCC-HVDC的换相失败免疫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直流传输有功的变化,有利于交直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换相失败 可控域 协调控制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控制系统交互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炜 郭春义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757-3765,共9页
针对由彼此落点接近的一条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线路和一条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 针对由彼此落点接近的一条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线路和一条电网换相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线路所构成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基于多变量反馈控制理论建立可定量分析和评估MMC-HVDC与LCC-HVDC控制系统之间交互影响的等效独立控制通道。在此基础之上,定量分析评估LCC定关断角控制器、锁相环以及MMC锁相环、外环控制器、环流抑制器对MMC-HVDC与LCC-HVDC控制系统交互作用及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上搭建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详细仿真模型,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多变量反控制理论 交互影响 稳定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感的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连续换相失败的抑制方法 被引量:38
13
作者 陆翌 童凯 +3 位作者 宁琳如 宣佳卓 郭春义 赵成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03-1509,共7页
文章基于传统直流输电的换相机理,引入虚拟电感这一概念,将其与低压限流控制(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order limiter,VDCOL)相结合共同实现抑制多馈入系统发生连续换相失败的作用。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控制方法的作用机理;然后以传... 文章基于传统直流输电的换相机理,引入虚拟电感这一概念,将其与低压限流控制(voltage dependent current order limiter,VDCOL)相结合共同实现抑制多馈入系统发生连续换相失败的作用。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控制方法的作用机理;然后以传统双馈入系统为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该控制方法中的相关参数对其抑制作用的影响;最后,通过模拟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情况下的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连续换相失败、优化故障恢复特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输电系统 连续换相失败 虚拟电感 故障恢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宽频振荡机理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21
14
作者 程静 苏乐 岳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共13页
电力系统振荡失稳严重威胁其安全稳定运行,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并网使新型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问题加剧。综合考虑传动系统、风机变换器、锁相环、串联补偿等电力系统各部分,建立了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精确化综合模... 电力系统振荡失稳严重威胁其安全稳定运行,在“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并网使新型电力系统的振荡稳定性问题加剧。综合考虑传动系统、风机变换器、锁相环、串联补偿等电力系统各部分,建立了双馈风电并网系统的精确化综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模式分析法分析系统振荡模式与参与因子关系特性,确定引发系统振荡模式的强相关状态变量和主导因素,探究双馈风电并网电力系统的宽频振荡机理,并寻找振荡抑制方法。与传统模型相对比,并在Matlab软件平台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机理分析方法以更多的状态变量表征了更丰富的振荡模式信息,更详尽地解释了系统宽频振荡机理,并能有效消除振荡,提高系统阻尼,提升系统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电力系统宽频振荡检测和抑制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振荡 机理分析 综合模型 模式分析 电力系统 风电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回路间交互影响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芳 杨中尧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8-84,91,共8页
随着直流工程建设的推进,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的交互影响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为进一步明确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交互影响的产生机理,利用控制理论中的相对增益矩阵方法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回路间的耦合作用进行... 随着直流工程建设的推进,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的交互影响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为进一步明确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交互影响的产生机理,利用控制理论中的相对增益矩阵方法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回路间的耦合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受端交流系统强度、联络线长度、直流功率传输水平以及直流系统功率振荡频率等多种因素对控制回路间耦合程度的影响。最后利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内部交互影响的产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相对增益矩阵 控制回路 交互影响 耦合程度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关断面积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佳 李银红 段献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35-3743,共9页
为充分发挥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对交流系统无功支撑的作用,抑制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highvoltagedirectcurrent,LCC-HVDC... 为充分发挥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VSC-HVDC)对交流系统无功支撑的作用,抑制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commutatedconverterhighvoltagedirectcurrent,LCC-HVDC)换相失败的发生,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关断面积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抑制策略。基于定关断面积得出交流电压补偿值,附加至VSC-HVDC逆变器外环无功控制环节,提升故障发生后VSC-HVDC对受端交流系统的无功支撑能力;增加VSC-HVDC动态功率限幅调节控制,优先保证无功功率的传输,同时尽可能减少有功功率的降幅。基于PSCAD/EMTDC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可显著提升LCC-HVDC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且有效减少直流系统传输功率的降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协调控制 换相失败 定关断面积 动态功率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COM对双馈入直流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17
作者 郭春义 张岩坡 +2 位作者 赵成勇 倪俊强 张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99-106,16,共8页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具有对无功功率进行独立快速控制和提高电压稳定性的特点。将STATCOM接入双馈入直流系统某一逆变站交流母线,建立含STATCOM的双馈入直流系统模型,推导了整个系统稳态功率传输的...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具有对无功功率进行独立快速控制和提高电压稳定性的特点。将STATCOM接入双馈入直流系统某一逆变站交流母线,建立含STATCOM的双馈入直流系统模型,推导了整个系统稳态功率传输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PSCAD/EMTDC仿真,详细研究短路比、直流落点间的电气距离等因素对双馈入直流系统运行指标的影响。并提出利用最大传输有功功率增加量来分析STATCOM对不同短路比时最大传输有功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STATCOM的接入可以等效的增大直流子系统所馈入交流系统的强度,增大直流子系统的稳定运行区域,改善其换相失败免疫能力,抑制暂态过电压,从而有效改善双馈入直流系统的稳态和暂态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系统 静止同步补偿器 电气距离 换相失败免疫性指标 暂态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HVDC直流控制模式对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倪晓军 郭春义 +3 位作者 赵成勇 陆翌 童凯 宣佳卓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4-30,共7页
建立了含LCC和VSC换流器的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基于换相失败免疫性指标,在VSC-HVDC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条件下,分析了LCC-HVDC在3种不同条件下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1)电流-关断角模式:整流侧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侧定关... 建立了含LCC和VSC换流器的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基于换相失败免疫性指标,在VSC-HVDC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条件下,分析了LCC-HVDC在3种不同条件下的换相失败抵御能力。1)电流-关断角模式:整流侧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侧定关断角控制。2)电流-电压模式:整流侧定直流电流控制,逆变侧定直流电压控制。3)功率-关断角模式:整流侧定直流功率控制,逆变侧定关断角控制。同时,改变VSC-HVDC和LCC-HVDC之间的联络线长度,研究了电气距离对LCC-HVDC换相特性的影响。基于故障恢复时间指标,对比了上述3种控制模式下LCC-HVDC的短路故障恢复特性。研究发现LCC和VSC电气联系紧密时,LCC采用电流-电压模式时其换相失败抵御能力和故障恢复能力优于其余2个控制模式,电气联系不紧密时则相反。结论可以为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LCC-HVDC控制方式及馈入落点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换流器 电压源换流器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直流控制 电气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高压直流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昕越 袁志昌 +3 位作者 田宝烨 饶宏 周保荣 李鸿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09-116,共8页
常规高压直流(LCC-HVDC)与柔性高压直流(VSC-HVDC)落点之间存在电气通路时就构成了混合双馈入高压直流系统。VSC-HVDC系统具有有功、无功功率独立可调的特点,通过调节VSC-HVDC系统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可以提高在同等受端电网强度下LCC... 常规高压直流(LCC-HVDC)与柔性高压直流(VSC-HVDC)落点之间存在电气通路时就构成了混合双馈入高压直流系统。VSC-HVDC系统具有有功、无功功率独立可调的特点,通过调节VSC-HVDC系统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可以提高在同等受端电网强度下LCC-HVDC系统的功率输送能力。在建立混合双馈入高压直流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给出求解混合双馈入高压直流系统临界稳定状态的数值解法,分析了混合双馈入高压直流系统在不同受端电网强度下的功率输送能力,总结出调节VSC-HVDC系统输出的有功、无功功率对LCC-HVDC系统功率输送能力的作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状态参数随受端电网强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混合双馈入高压直流系统基于定虚拟点电压控制的最大传输功率控制方法,该控制模式能针对受端电网强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系统的功率参考值,使得混合双馈入高压直流系统能始终运行在输送最大有功功率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高压直流系统 最大传输功率 控制方法 虚拟点电压 受端电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馈入直流系统最大传输功率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海龙 袁志昌 +2 位作者 吴爱军 田宝烨 郭佩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0-336,共7页
目前,我国南方电网、华东电网等受端负荷中心已经初步形成基于电网换相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和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混合多馈入的格局,直流馈入容量不断增长,直流混合馈入系统将成为我国未来受端电网的常态。为了探究混合多馈... 目前,我国南方电网、华东电网等受端负荷中心已经初步形成基于电网换相器型高压直流输电(LCC-HVDC)和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混合多馈入的格局,直流馈入容量不断增长,直流混合馈入系统将成为我国未来受端电网的常态。为了探究混合多馈系统中LCC和电压源变流器(VSC)的耦合基理,研究混合直流系统传输最大功率的控制策略,该文首先建立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数学模型,在考虑设备容量限制、交直流系统稳定约束等边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求解交流电网短路容量变化时双馈系统最大可传输功率的方法。然后结合电网运行控制要求,提出一种离线计算控制策略表、在线辨识电网等效阻抗并查表的控制策略,使得交流系统发生事故后自适应调整直流输电控制模式,从而达到当前工况的最大可传输功率。最后通过PSCAD的数字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流系统 最大传输功率 柔性直流输电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