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用双陶瓷热障涂层的残余应力仿真研究
1
作者 王敏 赵伟文 +2 位作者 刘星宇 余宗键 袁建辉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201,共9页
目的对YSZ和LaMgAl11O19双陶瓷热障涂层不同预热温度和厚度条件下的残余应力进行仿真研究,指导双陶瓷热障涂层的优化设计。方法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双陶瓷涂层样件制备以及冷却过程中的径向、轴向和剪切残余应力。通过在25~275℃之... 目的对YSZ和LaMgAl11O19双陶瓷热障涂层不同预热温度和厚度条件下的残余应力进行仿真研究,指导双陶瓷热障涂层的优化设计。方法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双陶瓷涂层样件制备以及冷却过程中的径向、轴向和剪切残余应力。通过在25~275℃之间每隔50℃选取一个温度点作为样件的预热温度进行仿真,评价不同预热温度下黏结层与双陶瓷层的残余应力值,根据残余应力值确定优化的预热温度为75~125℃。选取100℃预热温度,保持YSZ和LaMgAl11O19双陶瓷层的总厚度为300µm,以50µm为一个区间调整双陶瓷层的厚度比值,研究YSZ和LaMgAl11O19的厚度变化对黏结层和双陶瓷层界面残余应力的影响,确定YSZ和LaMgAl11O19的厚度均为150µm时,获得的残余应力最小。对优化后的陶瓷顶面和不同材料分界面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结果预热温度以及YSZ和LaMgAl11O19的厚度对涂层残余应力有显著影响,预热温度取75℃和125℃之间时,残余应力值普遍较小,其最大值仅为8.2 MPa。预热温度取100℃,YSZ和LaMgAl11O19的厚度均为150µm时的残余应力值普遍较小,其最大值仅为55.2MPa,出现在黏结层和基体材料的界面上。结论预热温度对样件边缘位置的残余应力具有明显的影响,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优化的双陶瓷热障涂层基体和黏结层的界面处,从而降低了陶瓷层剥落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陶瓷 热障涂层 YSZ LaMgAl11O19 残余应力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Yb掺杂Gd_(2)Zr_(2)O_(7)/8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性能研究
2
作者 高栋 刘燚栋 +1 位作者 张国栋 黄爱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42,共9页
目的 分析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Yb掺杂Gd_(2)Zr_(2)O_(7)(简称为Yb-GZO)/8YSZ双陶瓷层涂层的关键性能,推动涂层工艺优化和质量提升。方法 采用镀铂渗铝在单晶合金试样表面制备金属黏结层,随后在黏结层上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制备Yb-GZO/... 目的 分析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Yb掺杂Gd_(2)Zr_(2)O_(7)(简称为Yb-GZO)/8YSZ双陶瓷层涂层的关键性能,推动涂层工艺优化和质量提升。方法 采用镀铂渗铝在单晶合金试样表面制备金属黏结层,随后在黏结层上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制备Yb-GZO/8YSZ双陶瓷层涂层,对涂层的高温相稳定性、热导率、燃气热腐蚀和热循环寿命等进行表征。结果 所制备的Yb-GZO/8YSZ双陶瓷涂层具有典型的柱状晶结构,涂层具有良好的应变容限,有利于延长涂层的热循环寿命,1 100℃下试样级涂层的热循环寿命不低于1 250个循环;陶瓷面层在1 450℃下具有良好的高温相稳定性;相对于8YSZ涂层,Yb-GZO涂层的热导率相对较低,在25~1200℃范围内仅相当于8YSZ涂层的80%左右;900℃下Yb-GZO/8YSZ双陶瓷层涂层的燃气热腐蚀速率平均增重速率仅为0.018g/(m~2·h),具有良好的抗热腐蚀能力;热循环失效的结果表明,贯穿性裂纹和层状分层剥落是涂层热循环失效的主要形式,TGO层内应力的增加和张应力松弛释放,以及黏结层附近高温塑性变形的耦合作用是造成热循环过程中热障涂层失效的主要原因。结论 Yb-GZO/8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具有优异的高温服役性能,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GZO/8YSZ双陶瓷层涂层 热循环 热导率 热稳定性 热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铝对CoCrNiAlY-YSZ-LaMgAl_(11)O_(19)双陶瓷热障涂层高温抗氧化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解志文 陶浩天 +3 位作者 刘天新 陈永君 胡素影 马北一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采用电弧离子镀(AIP)技术在CoCrNiAlY-YSZ-LaMA双陶瓷涂层表面沉积一层Al镀层,利用XRD、SEM和EDS等微尺度分析表征方法,全面解析涂层在大气暴露过程中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未镀铝LaMA层在氧化过程中发生严重体积收缩,导致纵向... 采用电弧离子镀(AIP)技术在CoCrNiAlY-YSZ-LaMA双陶瓷涂层表面沉积一层Al镀层,利用XRD、SEM和EDS等微尺度分析表征方法,全面解析涂层在大气暴露过程中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未镀铝LaMA层在氧化过程中发生严重体积收缩,导致纵向微裂纹萌生和扩展。这些微裂纹成为氧气向内部扩散的通道,导致涂层呈现持续氧化增重趋势、TGO快速生长和严重的元素扩散,并最终加剧涂层断裂失效。但镀铝涂层样品表现出更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与结构稳定性,高温氧化过程中,表面Al镀层与氧气发生原位反应生成致密Al2O3屏障层,有效阻止或延迟氧气内部渗透,使TGO缓慢生长,其氧化增重从20h时的8.59mg/cm^(2)略微上升到80h时的9.46mg/cm^(2)。本研究结果为双陶瓷热障涂层的延寿设计与界面热生长应力调控开辟出全新技术途径和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陶瓷热障涂层 Al镀层 高温抗氧化性能 热生长氧化物(TGO)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纳米结构La_2Zr_2O_7(LZ)/8YSZ双陶瓷热障涂层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铀 王亮 +3 位作者 刘赛月 刘勇 王超会 邹志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4,共9页
为了满足发动机以及涡轮机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双陶瓷热障涂层逐渐取代单陶瓷层的8YSZ涂层,成为可以长期使用温度高于1 200℃的新型陶瓷涂层。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La2Zr2O7(LZ)/8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并同时制备了微米结构和纳米结... 为了满足发动机以及涡轮机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双陶瓷热障涂层逐渐取代单陶瓷层的8YSZ涂层,成为可以长期使用温度高于1 200℃的新型陶瓷涂层。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La2Zr2O7(LZ)/8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并同时制备了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的单层8YSZ陶瓷涂层作为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粉体喂料和涂层的组织结构。采用对偶拉伸试验法、水淬方法和日本工业标准等研究了涂层的结合强度、隔热效果、热震行为以及高温抗氧化行为。结果表明,与单层的8YSZ陶瓷层相比,双陶瓷型n-LZ/8YSZ涂层的隔热效果提高了35%,热震次数增加了一倍,热氧化失效时间延长了100多小时,具有较佳的隔热效果、抗热震性能以及抗高温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纳米结构 LZ/8YSZ双陶瓷 热障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传导对双陶瓷热障涂层隔热效果影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国栋 陈树海 +2 位作者 黄继华 赵兴科 张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更好地设计双陶瓷热障涂层结构,考察在制备和服役过程中热导率的变化对隔热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双陶瓷热障涂层半透明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模拟了稳态隔热效果.结果表明:顶层陶瓷层的热导率增大降低了隔热效果,且随顶层厚度... 为了更好地设计双陶瓷热障涂层结构,考察在制备和服役过程中热导率的变化对隔热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双陶瓷热障涂层半透明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模拟了稳态隔热效果.结果表明:顶层陶瓷层的热导率增大降低了隔热效果,且随顶层厚度增加隔热效果降低幅度增大;第2层陶瓷层的热导率增大降低了隔热效果,且随顶层厚度增加隔热效果降低幅度减小;陶瓷层半透明且衰减系数很小时,顶层厚度增加,隔热效果先快速后缓慢增加至不变甚至略有降低,且远低于相同条件下不透明时.顶层陶瓷层热导率变化对隔热效果影响大于第2层陶瓷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双陶瓷 热传导 热辐射 半透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BaZrO_3双陶瓷界面微观组织演化及机理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浩 高鹏越 +3 位作者 陈光耀 李明阳 鲁雄刚 李重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9-824,共6页
以Al_2O_3为背层(硅溶胶为粘结剂),电熔BaZrO_3作为面层材料(钇溶胶为粘结剂),1550℃烧结后制成50 mm×25 mm×5 mm的Al_2O_3/BaZrO_3双陶瓷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EDS等手段观察了... 以Al_2O_3为背层(硅溶胶为粘结剂),电熔BaZrO_3作为面层材料(钇溶胶为粘结剂),1550℃烧结后制成50 mm×25 mm×5 mm的Al_2O_3/BaZrO_3双陶瓷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EDS等手段观察了BaZrO_3层和Al_2O_3/BaZrO_3界面的显微结构,研究了BaZrO_3与Al_2O_3的界面反应。结果表明,面层由BaZrO_3基体和分布其上的大小10μm左右的Y稳定的ZrO_2晶粒组成;Al_2O_3/BaZrO_3界面发生反应形成厚约300μm的过渡层,界面反应生成物有BaO Al_2O_3、ZrO_2和Ba O Al_2O_32SiO_2。界面从单纯的BaZrO_3/Al_2O_3双陶瓷结构演变为BaZrO_3、ZrO_2、BaOAl_2O_3、BaOAl_2O_32SiO_2和Al_2O_3等多种物相组成的复杂结构。反应过程中Al元素基本不迁移扩散,BaZrO_3中Ba元素向Al_2O_3所在的位置扩散形成Ba O Al_2O_3,残留物形成一层条状ZrO_2,而BaOAl_2O_32SiO_2围绕着EC95(Al_2O_3+5%SiO_2)粉体颗粒周围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 BaZrO3 界面反应 双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的隔热行为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国栋 陈树海 黄继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2-2165,共4页
基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理论建立了双陶瓷层热障涂层不透明和半透明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模拟了稳态温度场。结果表明双陶瓷层在不透明时,随总厚度或顶层厚度增加,顶层上表面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第2层和粘结层上表面温度近似... 基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理论建立了双陶瓷层热障涂层不透明和半透明物理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模拟了稳态温度场。结果表明双陶瓷层在不透明时,随总厚度或顶层厚度增加,顶层上表面温度近似线性增加,第2层和粘结层上表面温度近似线性降低。在陶瓷层半透明条件下,衰减系数对各层温度有一定影响。在衰减系数很大时,各层温度与不透明情况类似;在衰减系数较小时,顶层上表面温度略低于不透明时,第2层上表面温度略高于不透明时,粘结层上表面温度先快速后缓慢降低并保持不变,且远高于不透明时,界面反射能降低各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双陶瓷 隔热行为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条件对Sm_2Zr_2O_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振军 吴惠云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6,共6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等离子喷涂Sm2Zr2O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体厚度不同时,涂层界面Sm2Zr2O7/YSZ及界面YSZ/NiCoCrAlY对应应力及应力梯度基本不变,表明应力及应力梯度与基体厚度无...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等离子喷涂Sm2Zr2O7/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界面残余热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基体厚度不同时,涂层界面Sm2Zr2O7/YSZ及界面YSZ/NiCoCrAlY对应应力及应力梯度基本不变,表明应力及应力梯度与基体厚度无关;但基体材质热膨胀系数对涂层系统界面的径向、轴向及剪切应力梯度有决定性的影响,且各应力梯度随金属基体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增加而增大,表明基体材质是影响涂层界面径向残余热应力及应力梯度的根本原因。采用多层陶瓷结构并合理选择各层材质的热膨胀系数将更加有利于降低涂层应力梯度,进而改善涂层性能,延长涂层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陶瓷层热障涂层 有限元数值仿真 涂层界面 残余热应力 应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Zr_(2)O_(7)–8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活塞热–机耦合应力分析
9
作者 林旭 陈为欢 代鹏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以某车用发动机活塞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建立La_(2)Zr_(2)O_(7)–8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活塞模型,研究陶瓷面层、底部陶瓷层、基体的热–机耦合应力及其双陶瓷层结构对活塞基体的影响。根据温度场分析,陶瓷面层厚度为0.15 mm时,La_(2... 以某车用发动机活塞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建立La_(2)Zr_(2)O_(7)–8YSZ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活塞模型,研究陶瓷面层、底部陶瓷层、基体的热–机耦合应力及其双陶瓷层结构对活塞基体的影响。根据温度场分析,陶瓷面层厚度为0.15 mm时,La_(2)Zr_(2)O_(7)–8YSZ涂层活塞基体、陶瓷面层、底部陶瓷层的最高温度分别是271℃、438℃、363℃。随着陶瓷面层厚度增加,活塞基体温度降低,活塞顶面温度升高。热应力分析表明无涂层活塞的最大热应力出现在环槽处,最大值是64 MPa,而涂层活塞基体的最大热应力出现在燃烧室喉口及其顶部边缘部分。受机械负荷影响,无涂层活塞和涂层活塞基体耦合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销座处,陶瓷面层和底部陶瓷层最大热–机耦合应力出现在各自底面。随着陶瓷面层厚度增加,陶瓷面层和底部陶瓷层最大耦合应力缓慢减小,活塞基体耦合应力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 双陶瓷层结构 温度场 热应力 耦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ZO/8YSZ双陶瓷热障涂层CMAS的腐蚀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乐馨 李文生 +1 位作者 安国升 张义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100,共10页
为探究La2Zr2O7(LZO)涂层服役于CMAS环境中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封阻渗透的原因,采用大气等离子制备了以Al2O3为基体的LZO/8YSZ双陶瓷热障涂层(TBCs),并辅以8YSZ单陶瓷TBCs作对比。利用XRD、SEM和EDS研究了8YSZ和LZO/8YSZ单双陶... 为探究La2Zr2O7(LZO)涂层服役于CMAS环境中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的变化及封阻渗透的原因,采用大气等离子制备了以Al2O3为基体的LZO/8YSZ双陶瓷热障涂层(TBCs),并辅以8YSZ单陶瓷TBCs作对比。利用XRD、SEM和EDS研究了8YSZ和LZO/8YSZ单双陶瓷TBCs的相结构和微观组织;利用维式硬度计和Image Pro plus软件研究了腐蚀后的涂层硬度及渗透深度。结果表明:1250℃CMAS腐蚀12 h后,LZO/8YSZ双陶瓷TBCs中LZO反应厚度约为57μm;反应层物相以球状ZrO2和棒状Ca2La8(SiO4)6O2为主,并伴有少量Ca Al2Si2O8和Mg Al2O4。而8YSZ单陶瓷TBCs腐蚀深度约为300μm(整个8YSZ层厚),截面变为以球状m-ZrO2为主的疏松结构。腐蚀后8YSZ、LZO反应层硬度均有所增加,但提高的面内刚度未引发反应/未反应层间开裂。LZO陶瓷层作为双陶瓷TBCs牺牲防护层,依靠La同CMAS反应生成致密磷灰石(Ca2La8(SiO4)6O2)的封阻作用,有效减少CMAS渗入,抑制了内部8YSZ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等离子喷涂 LZO/8YSZ双陶瓷 热障涂层 CaO-MgO-Al2O3-SiO2(CMAS)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基双陶瓷层热障涂层表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吴硕 赵远涛 +3 位作者 李文戈 赵忠贤 刘未来 吴艳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108,共8页
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是热障涂层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等离子喷涂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双层涂层制备技术,但存在的固有缺点影响涂层性能的发挥。可实现非视线沉积的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效率高,能对涂层微观结构进行... 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是热障涂层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等离子喷涂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双层涂层制备技术,但存在的固有缺点影响涂层性能的发挥。可实现非视线沉积的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效率高,能对涂层微观结构进行精准调控,发展潜力巨大。稀土氧化物掺杂ZrO2、A2B2O7型烧绿石和萤石结构化合物、钇铝石榴石、独居石结构的稀土磷酸盐、氧化铝等材料被作为表层陶瓷,分别与传统的6%~8%Y2O3部分稳定的ZrO2((6~8)YSZ)层组合构成双陶瓷层,可有效降低涂层的热导率,极大地改善抗熔盐热腐蚀性能,提高耐热温度等。如YSZ/CeO2和TiO2共稳定的ZrO2双层涂层可大幅提高隔热性能,La2(Zr0.7Ce0.3)2O7能有效提高整个涂层的使用寿命,钇铝石榴石能阻隔氧渗入YSZ层并防止粘结层金属的氧化,GdPO4能与Na2SO4+V2O5熔盐反应形成稠密反应层并抑制熔盐的进一步渗入,纳米Al2O3可形成致密结构,并提高涂层的抗热腐蚀能力和抗高温氧化能力。但是,绝大部分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低、断裂韧性较差,限制了涂层整体性能的发挥。结合纳米技术和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等新的制备技术,改性修饰稀土锆酸盐等表层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引入稀土钽酸盐等热导率低、韧性强、阻氧性好的材料,被认为能提高双层涂层的隔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基双陶瓷 表层材料 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 氧化 热腐蚀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陶瓷层热障涂层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YSZ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峰 雷新更 +2 位作者 宋希文 崔向中 张永和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12期84-87,91,共5页
采用EB-PVD沉积了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3.5YLZ7C3)/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相结构、组织形貌和热循环氧化性能。研究表明:La_2(Zr_(0.7)Ce_(0.3))_2O_7(LZ7C3)材料中掺杂Y_2O_3能有效地降低涂层中La2O... 采用EB-PVD沉积了3.5%Y_2O_3-La_2(Zr_(0.7)Ce_(0.3))_2O_7(3.5YLZ7C3)/YSZ双陶瓷热障涂层,分析了涂层的成分、相结构、组织形貌和热循环氧化性能。研究表明:La_2(Zr_(0.7)Ce_(0.3))_2O_7(LZ7C3)材料中掺杂Y_2O_3能有效地降低涂层中La2O3/Zr O_2/Ce O_2的成分偏差;双陶瓷涂层在1050℃下氧化增重动力学为M=0.1219t1/3,相比抛物线型YSZ涂层的氧化增重曲线,较大减缓了氧化速度;沉积态双陶瓷涂层表面结构(即3.5Y-LZ7C3涂层结构)为烧绿石结构,经过热循环后逐渐分解,出现了萤石结构以及La_2O_3的衍射峰;在1050℃双陶瓷层热循环氧化寿命达76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双陶瓷 Y2O3掺杂La2(Zr0.7Ce0.3)2O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障涂层陶瓷层结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作者 张佩凯 杨会凯 +2 位作者 张冲 孙金钊 殷凤仕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60,共17页
热障涂层(TBC)在先进航空航天发动机的热防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对温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对当前的热障涂层系统的热防护性能和寿命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热障涂层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 热障涂层(TBC)在先进航空航天发动机的热防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对温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对当前的热障涂层系统的热防护性能和寿命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热障涂层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需要。目前,针对热障涂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计新的TBC架构,在各种不同的设计中,层片状结构、双峰结构、柱状结构、双陶瓷层结构和功能梯度结构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提升热障涂层的高温性能和使用寿命。以上述几种不同结构的TBC为切入点,对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几种新型TBC架构进行评价。首先,系统介绍了几种陶瓷层结构的微观组织和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陶瓷层结构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一步揭示了传统热障涂层的失效机理和局限性;详细分析了不同陶瓷层结构对涂层抗烧结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最后对不同的涂层结构提出了性能改进策略,并针对不同的涂层制备工艺及结构优化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提高热障涂层的性能,满足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精尖领域未来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陶瓷层结构 峰结构 双陶瓷结构 功能梯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TiO_3双功能陶瓷的表面效应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建英 庄严 +1 位作者 李盛涛 屠德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9-401,共3页
通过压制、烧成不同厚度的瓷片,发现在一定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下,SrTiO3双功能陶瓷的压敏电压U10mA与瓷片厚度无关。对瓷片进行单向磨薄后测量表观电阻率,发现SrTiO3双功能陶瓷存在着表面效应。对本文试样,表面存在... 通过压制、烧成不同厚度的瓷片,发现在一定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下,SrTiO3双功能陶瓷的压敏电压U10mA与瓷片厚度无关。对瓷片进行单向磨薄后测量表观电阻率,发现SrTiO3双功能陶瓷存在着表面效应。对本文试样,表面存在厚度小于20μm、电阻率大于106Ω·cm的高阻层,内部是电阻率小于10Ω·cm的低电阻体。表面效应是导致SrTiO3双功能陶瓷与ZnO压敏陶瓷导电行为不同的根本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陶瓷 表面效应 钛酸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AT研究SrTiO_3双功能陶瓷的缺陷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建英 李盛涛 庄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27-128,共2页
测定了不同气氛烧结的SrTiO3 双功能陶瓷的正电子湮灭 (PAT)寿命谱 ,其平均寿命随着烧结气氛中H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这是还原烧结气氛使瓷体中形成较多的氧缺位 ,氧缺位捕获两个弱束缚电子形成F′ 色心所致 .弱束缚电子在禁带内形成局... 测定了不同气氛烧结的SrTiO3 双功能陶瓷的正电子湮灭 (PAT)寿命谱 ,其平均寿命随着烧结气氛中H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这是还原烧结气氛使瓷体中形成较多的氧缺位 ,氧缺位捕获两个弱束缚电子形成F′ 色心所致 .弱束缚电子在禁带内形成局域能级 ,并使材料的电子浓度增大 .x衍射分析结果证明了材料晶体结构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iO3陶瓷 PAT 功能陶瓷 缺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压电陶瓷片的反射模式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微 徐平 +2 位作者 钱建强 李渊 姚骏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3-297,共5页
介绍了一种反射模式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该系统以双压电陶瓷片作为控制光纤探针与待测样品之间距离的核心元件,以粘有光纤探针的双压电陶瓷片的第一个谐振频率来驱动光纤探针平行于样品表面振动,采用均方根检测电路测量振动信号的幅度... 介绍了一种反射模式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该系统以双压电陶瓷片作为控制光纤探针与待测样品之间距离的核心元件,以粘有光纤探针的双压电陶瓷片的第一个谐振频率来驱动光纤探针平行于样品表面振动,采用均方根检测电路测量振动信号的幅度,进而控制光纤探针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在样品表面的近场范围之内。利用该系统获得了标定光栅和刻录光盘薄膜等样品表面的剪切力形貌图像和反射模式近场光学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压电陶瓷 剪切力检测 探针-样品间距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陶瓷复合双涂层的正接触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东 邹云 刘佐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12-714,共3页
以球形压头为模型 ,采用 I- deas CAD/ CAE软件对 Hertz弹性接触状态下金属基 /陶瓷双涂层系统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理论建模 ,并基于模型计算了在不同的涂层厚度 /接触半宽度比和外涂层 /过渡层 /基体弹性模量比情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以球形压头为模型 ,采用 I- deas CAD/ CAE软件对 Hertz弹性接触状态下金属基 /陶瓷双涂层系统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理论建模 ,并基于模型计算了在不同的涂层厚度 /接触半宽度比和外涂层 /过渡层 /基体弹性模量比情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双层系统具有相同的厚度和不同的弹性模量。论述了无涂层弹性半空间体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经典的 Hertz接触力学解析解结果的一致性 ,计算结果有助于工程中陶瓷涂层的设计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eas有限元法 金属基/陶瓷涂层 HERTZ接触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迭片弯曲压电陶瓷换能器及振动模态分析测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晓冰 李龙土 +1 位作者 任飞 桂治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1-663,共3页
介绍了双迭片弯曲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制作及边缘固定金属压电陶瓷双迭片弯曲振动 ,并利用有限元分析了换能器的谐振模式 ,采用激光多普勒干涉仪对换能器的谐振特性以及振动速度和位移分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 :换能器空载性能良好 ... 介绍了双迭片弯曲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制作及边缘固定金属压电陶瓷双迭片弯曲振动 ,并利用有限元分析了换能器的谐振模式 ,采用激光多普勒干涉仪对换能器的谐振特性以及振动速度和位移分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 :换能器空载性能良好 ;通过有限元分析与先进测量手段的结合 ,能够对换能器器件的制作与分析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片弯曲压电陶瓷换能器 振动 模态分析 有限元分析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功能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
19
作者 孙可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功能陶瓷膜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曝气 抽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i-Al-O玻璃相对高熵稀土双硅酸盐微结构及耐CMAS腐蚀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刘媛 黄开明 +2 位作者 赵秀艺 刘会超 王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3-802,共10页
环境障涂层是高功重比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其目的是阻挡燃气及环境腐蚀介质的侵蚀,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端部件提供有效保护。目前,高熵稀土双硅酸盐((xRE_(1/x))_(2)Si_(2)O_(7))是最具潜力的新一代环境障涂层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高... 环境障涂层是高功重比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其目的是阻挡燃气及环境腐蚀介质的侵蚀,为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端部件提供有效保护。目前,高熵稀土双硅酸盐((xRE_(1/x))_(2)Si_(2)O_(7))是最具潜力的新一代环境障涂层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熵稀土双硅酸盐的耐高温(1500℃)CMAS(CaO-MgO-Al_(2)O_(3)-SiO_(2))腐蚀能力,本工作设计制备了一种新型高熵(Y_(0.25)Yb_(0.25)Er_(0.25)Tm_(0.25))_(2)Si_(2)O_(7)/RE-Si-Al-O(RE=Yb、Y、La)复相陶瓷。结果表明,在复相陶瓷中,RE-Si-Al-O玻璃相不仅能够包裹陶瓷晶粒,而且能够促进稀土双硅酸盐晶粒长大,减少晶界数量,使CMAS熔体的渗入通道数量减少。同时,随着RE-Si-Al-O玻璃相中稀土离子半径增大,玻璃相更易与CMAS熔盐中的Ca^(2+)离子反应,生成磷灰石相,降低CMAS熔体的活性,抑制高温CMAS熔盐对高熵稀土双硅酸盐晶粒的侵蚀,从而提高高熵稀土双硅酸盐的耐高温CMAS腐蚀能力。在1500℃腐蚀48 h后,(Y_(0.25)Yb_(0.25)Er_(0.25)Tm_(0.25))_(2)Si_(2)O_(7)/La-Si-Al-O复相陶瓷表面仍残留CMAS熔盐层,表明该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CMAS腐蚀能力。该复相陶瓷的微结构设计为增强环境障涂层材料在高温CMAS环境下的长期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稀土硅酸盐陶瓷 CMAS腐蚀 RE-Si-Al-O玻璃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