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龚奕 肖星洋 +2 位作者 胡有生 谢义炜 伍知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因素之一。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又称为前炎症细胞因子,是人类先天免疫干扰素刺激因子之一。在AD发生和发展中,PKR表达上调并持续激活,一方面引发脑组织细...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三大因素之一。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又称为前炎症细胞因子,是人类先天免疫干扰素刺激因子之一。在AD发生和发展中,PKR表达上调并持续激活,一方面引发脑组织细胞发生整合应激反应,另一方面间接上调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的表达,促进β淀粉样蛋白(Aβ)的积累,而Aβ的积累又可以激活PKR,进一步促进Aβ的积累,形成一个Aβ持续积累的循环。PKR还可以促进Tau蛋白磷酸化,降低神经细胞微管稳定性。脑组织炎症反应、Aβ的积累所引起神经毒性和微管稳定性的破坏会导致AD发生发展,引起患者记忆和认知的下降,因此PKR是AD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分子。有效进行PKR检测可以预测AD进展,为临床治疗AD提供先机。目前PKR已成为研发治疗AD药物的靶点,因此靶向PKR的抑制剂有望控制PKR的活性,从而有效控制A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的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关振宏 李影 +1 位作者 张茂林 段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521-13523,共3页
[目的]获得真核表达的Flag-PKR融合蛋白,以用于流感病毒相关的PKR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PKR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Flag中。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0-Flag-PKR转染293T细胞,利用Flag抗体... [目的]获得真核表达的Flag-PKR融合蛋白,以用于流感病毒相关的PKR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方法]以RT-PCR方法扩增PKR目的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Flag中。将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0-Flag-PKR转染293T细胞,利用Flag抗体偶联的琼脂糖凝胶(anti-Flag M2-Agarose)纯化Flag-PKR融合蛋白,所得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及体外活性鉴定。[结果]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Western blot显示表达出的融合蛋白能够被抗Flag的抗体特异性识别,其相对分子量约为69 kDa,与Flag-PKR融合蛋白大小相符;体外磷酸化试验表明,Flag-PKR融合蛋白能够发生自动磷酸化。[结论]在293T细胞中表达、纯化了有活性的Flag-PKR融合蛋白,为PKR信号通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 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3
作者 郭琤琤 黄河 +5 位作者 梁超勇 田莹 刘婷智 李学莹 洪煌明 林桐榆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1-786,812,共7页
【目的】探索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联合其他肿瘤代谢相关蛋白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更有效的预测因子;同时拟研究部分肿瘤代谢相关化合物,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 【目的】探索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联合其他肿瘤代谢相关蛋白能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更有效的预测因子;同时拟研究部分肿瘤代谢相关化合物,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与PKR表达的关系,拟求达到更好的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方法】免疫组化检测212例NSCLC中PKR、IGF-1R表达情况,并用于Kaplan-Meier生存分析。Western Blotting检测13种肺癌细胞株PKR、p-PKR表达;磺基罗丹明B法(SRB)检测PPP、Rapamycin等药物作用后对高表达及低表达p-PKR细胞的抑制率。【结果】全组NSCLC患者中,PKRlow/IGF-1Rhigh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21.6%)明显低于PKRhigh/IGF-1Rlow患者(74.6%)及其他患者(58.2%)(P<0.0001),单、多因素分析提示PKR/IGF-1R联合标记物为NSCL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SRB结果提示,第1~3天,IGF-1R抑制剂PPP 3μmol/L在6个肺癌细胞株中均能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在0.3μmol/L剂量低表达PKR和/或p-PKR的H1792和H292细胞株中,较其他细胞株更能抑制细胞生长。而mTOR抑制剂Rapamycin采用1、0.1及0.01μmol/L 3个剂量级在各细胞株均未见明显抑制细胞生长的区别。【结论】PKR联合IGF-1R可预测NSCLC的预后,PKR低表达的H1792、H292细胞株中,IGF-1R抑制剂PPP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于mTOR抑制剂Rapamycin,未见明显作用,提示可通过检测PKR的表达来选择适合IGF-1R抑制剂PPP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 IGF-1R mTOR 靶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克隆表达及其对丙型肝炎病毒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贾因棠 魏来 +2 位作者 蒋栋 丛旭 费然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α干扰素为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者呈干扰素耐受而不能获得持久的病毒阴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病毒通过其编码的蛋白(NS5A及E2)抑制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效应分子———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活性.而关于... α干扰素为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主要药物,但部分患者呈干扰素耐受而不能获得持久的病毒阴转,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病毒通过其编码的蛋白(NS5A及E2)抑制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效应分子———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的活性.而关于PKR是否在IFN-α抗HCV的机理中起抑制作用目前仍有争议.为研究PKR对HCV蛋白合成环节是否有抑制作用,通过构建野生型PKR真核表达载体(pPKRwt)及主要起负性调节作用的缺失突变PKR真核表达载体(pPKRΔ6),并将pPKRwt/pPKRΔ6与HCV复制子RNA同时转染Huh7细胞进行共表达,用Western印迹检测HCV IRES下游的NPTⅡ蛋白表达水平,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及单用IFN-α处理的细胞相比较.结果显示:表达PKRwt的细胞中NPTⅡ蛋白水平低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细胞,但高于经IFN-α单独处理的细胞;表达PKRΔ6的细胞中NPTⅡ蛋白水平与对照细胞无明显差别,但PKRΔ能部分抵消IFN-α的抑制作用,说明在IFN-α抑制HCV IRES指导的蛋白合成中,PKR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能还有其它的PKR非依赖机制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 丙型肝炎病毒 复制子 Α干扰素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触后致密物蛋白质95基因沉默及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的干预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旭 申乐 +3 位作者 许力 刘薇 虞雪融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43-349,共7页
目的评估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突触后致密物蛋白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基因的沉默效率及PSD-95基因沉默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毒性与信号转导的影响,观察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 目的评估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突触后致密物蛋白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基因的沉默效率及PSD-95基因沉默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毒性与信号转导的影响,观察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大鼠脊髓PSD-95基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用神经母细胞瘤/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瘤杂交瘤细胞(NG108-15细胞)筛选大鼠PSD-95基因特异的siRNA,并用谷氨酸刺激PSD-95基因沉默的NG108-15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活力与信号通路蛋白质表达与磷酸化的改变。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i njury,CCI)模型,预防性及治疗性鞘内给予PSD-95siRNA,留取脊髓标本,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分析PSD-95 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大鼠后足机械痛阈及热痛阈的变化。结果序列特异性最高的siRNA在最佳转染条件下使PSD-95基因表达水平下降91.5%;PSD-95基因沉默既可增强神经细胞对谷氨酸毒性的耐受能力,又可抑制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质激酶IIα(CaMKIIα)异构型磷酸化。正常大鼠鞘内注射PSD-95siRNA可降低大鼠脊髓背角PSD-95mRNA的表达水平38%(P<0.05),但对痛阈无显著影响;CCI模型大鼠鞘内注射PSD-95 siRNA可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结论 PSD-95基因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鞘内注射PSD-95siRNA可以显著缓解CCI模型大鼠机械性和热痛觉过敏,PSD-95 siRNA可能成为有效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因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突触后致密物蛋白质95 谷氨酸兴奋性中毒 Ca2+/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质激酶IIα 慢性压迫损伤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艳霞 尤良顺 +3 位作者 刘辉 毛莉萍 叶琇锦 钱文斌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 )抑制剂SNS-032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DK抑制剂SNS-032作用于HL-60细胞株,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SNS-032组、白细胞介素( IL)-6组和SNS-032+IL-6组...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 CDK )抑制剂SNS-032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CDK抑制剂SNS-032作用于HL-60细胞株,实验细胞分为对照组、SNS-032组、白细胞介素( IL)-6组和SNS-032+IL-6组。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microRNA芯片技术分析细胞microRNA的表达谱差异,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AK/STAT3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SNS-032可降低细胞存活率,诱导HL-60细胞凋亡,对照组、100 nmol/L 和200 nmol/L 的 SNS-032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1.7)%、(12.1±3.1)%和(59.4±3.6)%。 microRNA 芯片分析结果显示, SNS-032显著下调HL-60细胞miR-30a、miR-183、miR-20b、miR-26b、miR-20a、miR-589、miR-107、miR-181 a、miR-106 a、miR-17和miR-378 c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iR-320 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显示 SNS-032可抑制 STAT3的磷酸化和 JAK2、MCL-1、C-MYC蛋白的表达。作为JAK/STAT3通路的激活剂, IL-6联合SNS-032不能逆转后者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 P>0.05),也不能逆转SNS-032对JAK2蛋白表达和磷酸化STAT3的抑制作用。结论:SNS-032能显著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和STAT3磷酸化、抑制MCL-1和C-MYC及与之相关的miR-17-92基因簇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rnas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类/生物合成 Janus激酶 STAT3转录因子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代谢 信号传导 HL-60 细胞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蛋白PKR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夏君 谢炯 张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病毒感染后,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这些IFN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STAT/JAK信号级联反应,调控300多个干扰素调控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genes,ISGs)的转录翻译水平,... 病毒感染后,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的干扰素(In—terferon,IFN),这些IFN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STAT/JAK信号级联反应,调控300多个干扰素调控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genes,ISGs)的转录翻译水平,其中包括经典的抗病毒蛋白PKR。PKR即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蛋白 PKR 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 苏氨酸蛋白激酶 结构 调控基因 病毒感染后 合成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介导细胞自噬调控先天性免疫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1
8
作者 戈哲 丁树哲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7-74,共8页
细胞自噬是古老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免疫受体SQSTM1样受体(SLRs)、Toll样受体(TLRs)、RIG-1样受体(RLRs)、Nod样受体(NLRs)、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以及病原体受体CD46都能识别病原体,进而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细胞自噬是古老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免疫受体SQSTM1样受体(SLRs)、Toll样受体(TLRs)、RIG-1样受体(RLRs)、Nod样受体(NLRs)、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以及病原体受体CD46都能识别病原体,进而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细胞自噬还能影响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进而调控I型干扰素的产生,先天性免疫分子反过来也能加强细胞自噬的作用来清除病原体,这充分体现了细胞自噬的先天性免疫防御作用。此外,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e1的K63多聚泛素化对细胞自噬同样存在调控作用。虽然运动通过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等途径调控细胞自噬已被研究证实,但运动是否通过上述免疫受体及相关分子来调控细胞自噬有待考证。并且,运动诱导的细胞自噬在先天性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因此,研究主要从细胞自噬的角度探讨运动对先天性免疫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运动对先天性免疫的影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 先天性免疫 运动 SQSTM1样受体 TOLL样受体 RIG-1样受体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质激酶 NOD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AY358935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熊绍权 杨寒朔 龙奇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2-235,238,共5页
目的对新基因AY358935的功能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新基因AY358935及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定位、结构、表达谱等特征,并根据相关信息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利用Western blott... 目的对新基因AY358935的功能性质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新基因AY358935及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定位、结构、表达谱等特征,并根据相关信息预测其生物学功能。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病毒感染早期AY358935的表达变化。结果AY358935基因进化保守,与马、小鼠、斑马鱼、非洲爪蟾的相似性分别为74%、60%、38%、33%。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的可能性大。含有一个N末端信号肽序列和单次跨膜结构,多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在正常组织和癌组织表达广泛,并受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的表达调控。AY358935蛋白表达在水泡性口炎病毒感染2h后即明显上调。结论初步预测AY358935为具有重要功能的小分子分泌蛋白,可能参与细胞增殖和抗病毒天然免疫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Y358935 生物信息学 分泌蛋白 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 水泡性口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海侠 刘文强 +1 位作者 吴铭 王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75-1480,共6页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变、脑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激活转录因子6(ATF6)、肌醇需求因子1(IRE1)、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方法7 d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变、脑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激活转录因子6(ATF6)、肌醇需求因子1(IRE1)、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方法7 d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HIBD组)。采用改良Rice法建立HIBD模型。对造模72 h时间点的脑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脑病理变化,尼氏染色观察皮质及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区ATF6、IRE1、PERK的表达情况。造模后6、24、72 h分别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ATF6、IRE1、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IBD后72 h,HE染色显示Sham组未见神经细胞损伤,HIBD组可见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且主要损伤部位为脑皮层及海马区域。尼氏染色显示HIBD组皮质及海马区受损神经元比例均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Sham组比较,HIBD组脑组织大脑皮质及海马区中ATF6、IRE1、PERK阳性细胞数(棕黄色)增加(P<0.001)。HIBD组神经细胞胞质及核内ATF6表达均增加,胞核内IRE1及胞质内PERK表达增加。HIBD组ATF6、IRE1、PERK各时间点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损伤的部位主要在大脑皮质及海马区,且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组织内质网应激因子表达升高,提示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参与其病理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内质网应激 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 激活转录因子6 肌醇需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