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451a和miR-21-5p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舒啸 陈惠香 +5 位作者 胡胜 赵一霞 季安全 李洋 廉洁 孙启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6-715,共10页
目的为了提高微量样本中miRNA的检测通量和检测效率,本文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准确定量两种miRNA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检测体系,并通过实际样本检测验证其应用于体液鉴别的效果。方法设计适用于... 目的为了提高微量样本中miRNA的检测通量和检测效率,本文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准确定量两种miRNA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ogenic quantitative PCR)检测体系,并通过实际样本检测验证其应用于体液鉴别的效果。方法设计适用于miRNA双重检验的相关引物及探针并优化实验体系组分,建立基于TaqMan技术的miRNA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验证其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使用此检测体系对58份不同体液样本中的miR-451a与miR-21-5p进行检测,并借助miR-451a与miR-21-5p的比值鉴定法评估该体系的体液鉴别能力;使用该检测体系样本数据确定的最佳截断值对模拟案件样本进行鉴别。结果优化的检测体系能够实现对血液与非血液、月经血与外周血的100%区分,同时可以实现对模拟案件样本的准确鉴别。结论该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将时间和材料成本均缩短至原来的一半,为后续建立更多重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应用于体液鉴别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体液鉴别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MICRO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转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现场物证生物属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许炎 张晨 +5 位作者 徐庆文 黄江平 刘亚楠 邹凯南 平原 周怀谷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寻分子生物学方法判定刑事案件现场物证的生物属性的可行性。方法取30份现场生物检材,其中血液(斑)、唾液(斑)、精液(斑)各10份,分别进行常规检验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DNA-RNA共提取技术,将其中的mRNA运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 目的探寻分子生物学方法判定刑事案件现场物证的生物属性的可行性。方法取30份现场生物检材,其中血液(斑)、唾液(斑)、精液(斑)各10份,分别进行常规检验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DNA-RNA共提取技术,将其中的mRNA运用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技术反转录成cDNA,根据3种生物检材不同的目标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熔解曲线测定不同的熔解温度(Tm)和不同长度的扩增片段来区分生物检材。结果血液(斑)的Tm值为(84.5±0.2)℃,片段长度177 bp;唾液(斑)的Tm值为(76.9±0.3)℃,片段长度134 bp;精液(斑)的Tm值为(88.5±0.2)℃,片段长度294 bp。结论与常规检验法比较,联合应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判定检材的生物属性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稳定可靠,可应用于日常法医物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转录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血液 唾液 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种布氏杆菌M5-90△26基因缺失疫苗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3
作者 刘尚博 王振华 +1 位作者 郑可 秦建华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为了寻找一种能够鉴别布氏杆菌M5-90△26疫苗株与其他布氏杆菌菌株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针对布氏杆菌菌株的16S rRNA和Bp26基因,各设计一套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以布氏杆菌A19、S2、M5-90和M5-90△26四种... 为了寻找一种能够鉴别布氏杆菌M5-90△26疫苗株与其他布氏杆菌菌株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针对布氏杆菌菌株的16S rRNA和Bp26基因,各设计一套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以布氏杆菌A19、S2、M5-90和M5-90△26四种疫苗株以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链球菌进行双重荧光定量PCR扩增,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克隆构建PCR_16S rRNA_Bp26标准品,通过倍比稀释进行双重荧光定量PCR扩增,评价该方法的灵敏度。使用该方法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检测结果对比,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本方法特异性好,布氏杆菌A19、S2、M5-90三种疫苗株均同时出现Bp26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扩增,布氏杆菌M5-90△26疫苗株只出现16S rRNA基因的扩增,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链球菌均未出现扩增曲线。该方法建立的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通道和Bp26基因序列扩增通道对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均达5 copies/μL。该方法对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说明建立的羊种布氏杆菌M5-90△26基因缺失疫苗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的检测,为鉴别布氏杆菌M5-90△26疫苗株免疫与布氏杆菌野毒株感染提供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M5-90△26疫苗株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洲猪瘟病毒B646 L和I177L基因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别ASFV-G-ΔI177 L疫苗株的检测方法
4
作者 郭瑞 韩小改 +2 位作者 娄亚坤 杨楠 任宝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7,共6页
为建立一种可鉴别非洲猪瘟病毒(ASFV)野毒株与ASFV-G-ΔI177L(I177L基因缺失株)疫苗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非洲猪瘟病毒B646L与I177L两种基因保守性高的区域,分别设计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探针最佳工作浓度筛选和... 为建立一种可鉴别非洲猪瘟病毒(ASFV)野毒株与ASFV-G-ΔI177L(I177L基因缺失株)疫苗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针对非洲猪瘟病毒B646L与I177L两种基因保守性高的区域,分别设计了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探针最佳工作浓度筛选和退火温度优化,建立了一种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对pUC57-B646L和pUC57-I177L质粒标准品最低检出限均为10 copies/μL;与其他常见猪病病原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批内变异系数为0.11%~1.39%,批间变异系数为0.21%~0.96%,均小于1.4%,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一种性能良好的非洲猪瘟病毒B646L与I177L基因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方法,可为临床上非洲猪瘟病毒野毒株和ASFV-G-ΔI177L疫苗株的检测和鉴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B646L基因 I177L基因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杯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李静怡 熊雷 +4 位作者 黄莉璎 刘晓鹏 杨盛奋 金京勋 王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72,共9页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 为了建立可快速检测猫杯状病毒(FCV)的方法,本试验采用肽核酸(PNA)设计分子信标荧光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建立了FCV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并进行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RT-qPCR检测FCV参考株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5),最低检测限为1×10^(2)TCID_(50)/mL,对其他相关病毒无有效响应,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应用该方法检测33份临床样本,阳性率为51.5%。由此可见,本试验建立的RT-qPCR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良好,可为FCV的早期快速诊断和疫病防控等提供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杯状病毒(FCV) 肽核酸(PNA) 分子信标荧光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 开放阅读框(O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阪崎肠杆菌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6
作者 孟双 李娟 +2 位作者 王艳 白雪梅 叶长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57-860,共4页
目的建立针对阪崎肠杆菌的高灵敏、高特异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体系。方法根据阪崎肠杆菌基因组16SrRNA~23SrR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和外膜蛋白A(OmpA)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高... 目的建立针对阪崎肠杆菌的高灵敏、高特异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体系。方法根据阪崎肠杆菌基因组16SrRNA~23SrR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和外膜蛋白A(OmpA)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高通量实时荧光PCR检测平台探讨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用50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评价该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快速检测体系对阪崎肠杆菌重组质粒的检测灵敏度为1×102拷贝/反应体系;对阪崎肠杆菌基因组的检测灵敏度为4×10-1pg/反应体系;该检测体系在检测50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时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整个反应在2h内完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检测体系可作为阪崎肠杆菌灵敏、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并同时检测阪崎肠杆菌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肠杆菌 实时荧光TaqMan pcr 外膜蛋白A 内部转录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构树DREB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帆 丁菲 杜天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6-150,共5页
转录因子是指那些专一性地结合于DNA特定序列上、能激活或抑制其他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王少峡等,2004)。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转录因子是一种特异性的转录因子,当植物在干旱、低温及盐等逆境胁迫下,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构树 DREB转录因子 CT值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动物产品中牛源性成分 被引量:9
8
作者 高志强 汪琳 +4 位作者 蒲静 尹羿 张伟 赵相鹏 姚震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0-194,共5页
旨在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动物产品中牛源性成分含量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以牛卫星IV DNA为检测靶基因,以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作为内对照合成引物探针,采用基于TaqMan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已知牛肉添加比例的冻干混合肉粉标准品进行检... 旨在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动物产品中牛源性成分含量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以牛卫星IV DNA为检测靶基因,以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作为内对照合成引物探针,采用基于TaqMan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对已知牛肉添加比例的冻干混合肉粉标准品进行检测并建立线性模型,并应用模拟样品和送检样品进行了验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检出牛源成分含量为0.1%的冻干肉粉,不与其他种动物组织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的扩增效率为93.6%。该方法适用于肉品中牛源性成分的定量检测,可用于测定市场上动物产品中的牛源性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实时荧光pcr 定量检测 牛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品和饲料中的鸡源性成分 被引量:13
9
作者 汪永信 安虹 +3 位作者 程坚 程潇 刘娟娟 张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根据鸡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和内参照基因PUC18质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以不同荧光素标记的TaqMan探针。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能同时扩增鸡源性成分和内参照基因成分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设置内参照反应是... 根据鸡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和内参照基因PUC18质粒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以不同荧光素标记的TaqMan探针。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能同时扩增鸡源性成分和内参照基因成分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设置内参照反应是为了监控反应体系中是否含有PCR反应的抑制物,避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分别以鸡、鸭、鹅、火鸡、牛、羊、猪、鱼、兔、驴、鹿、狗、马、鸽子、大豆、玉米、小麦、大米、马铃薯及番茄的线粒体DNA作为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仅能特异性扩增鸡源性成分,而对其它物种未见有效扩增。通过灵敏度测试,该方法检出限达0.01%。所制定的方法特异性高,灵敏度好,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中鸡源性成分的高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实时荧光pcr 细胞色素B基因 鸡源性成分 内参照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双重逆转录RPA的建立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继洲 吴绍强 +5 位作者 张舟 邓俊花 袁向芬 王彩霞 冯春燕 林祥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8-244,共7页
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恒温快速的检测技术(RT-RPA)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与监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保守的特异性S基因以及N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套RPA引物、探针;同时基于N基因等靶标序列构建重组载体,构... 旨在建立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聚合酶恒温快速的检测技术(RT-RPA)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与监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保守的特异性S基因以及N基因序列,设计了两套RPA引物、探针;同时基于N基因等靶标序列构建重组载体,构建新型冠状病毒假病毒颗粒(VLPs)作为阳性质控品。经验证,筛选出一套基于S基因以及N基因的双重RPA引物、探针组合,其分析敏感度S基因引物探针可达10 copies/reaction,N基因引物探针分析敏感度可达102 copies/reaction;分析特异性良好,与H1N1流感病毒、PEDV、TGEV、FMDV、PPRV以及RV病毒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建立后,应用于食品、动物组织器官及临床样本的检测。该方法可特异性从上述样本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表明其具有速度快(20 min)、双靶标、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对仪器设备要求低等优点,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在食品、动物产品以及临床样本中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实时荧光转录RPA 假病毒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强毒特异性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敏丽 于江 +7 位作者 逯璐 张玉玉 任素芳 陈智 孙文博 郭立辉 吴家强 张琳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118,共7页
为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成本更低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特异性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方法,基于对所有已知NDVF基因序列特征的分析,设计了... 为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成本更低的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特异性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方法,基于对所有已知NDVF基因序列特征的分析,设计了一对强毒特异性引物,以体外转录制备的RNA标准品为阳性模板,构建了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SYBRGreenⅠ嵌合荧光技术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NDV强毒,最低可检测1拷贝/μL的RNA,用于临床毒株的检测结果与序列测定一致,可作为适合大规模监测NDV强毒的方法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强毒 转录荧光定量pcr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海洋贝类包纳米虫和派琴虫的双重TaqMan MGB探针实时荧光PCR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书林 陈信忠 +3 位作者 肖懿哲 朱苏琴 龚艳清 杨俊萍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84-289,共6页
根据包纳米虫(Bonamia sp.)SSU rDNA和派琴虫(Perkinsus sp.)ITS rDNA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两种贝类原虫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到包纳米虫基因的446拷贝质粒,以及派琴虫基因的... 根据包纳米虫(Bonamia sp.)SSU rDNA和派琴虫(Perkinsus sp.)ITS rDNA的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 MGB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上述两种贝类原虫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到包纳米虫基因的446拷贝质粒,以及派琴虫基因的171拷贝质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10倍系列稀释的包纳米虫阳性标准品质粒和派琴虫阳性标准品质粒为模板,测得该方法的定量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1.000,显示出很好的扩增效率.同时该方法与尼氏单孢子虫(Haplosporidium nelsoni)、沿岸单孢子虫(H.costale)等其他贝类原虫,以及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和鮰爱德华氏菌(E.ictaluri)等海水养殖常见致病菌之间无交叉反应,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福建莆田的湄州湾、平海湾、兴化湾等地采集的296份贝类临床样本的检测证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快速检测鉴定上述2种贝类原虫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广泛应用于海洋贝类原虫感染情况调查,以及贝类疫病检疫监控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包纳米虫 派琴虫 TAQMAN MGB探针 双重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瑞娟 张凯 +2 位作者 吕嘉敏 黄永兴 罗开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13,共4页
为建立一种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空肠弯曲菌的保守基因hipO和沙门菌的保守基因invA分别设计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分别使用FAM、JOE作为探针报告基团,TAMRA作为探针淬灭基团。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建立... 为建立一种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空肠弯曲菌的保守基因hipO和沙门菌的保守基因invA分别设计合成引物和TaqMan探针,分别使用FAM、JOE作为探针报告基团,TAMRA作为探针淬灭基团。优化反应体系及条件,建立适用于检测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空肠弯曲菌检测限可达10CFU/mL,沙门菌检测限达230CFU/mL。表明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为实现食品中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的同时检测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沙门菌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双重PCR检测610份珠江水霍乱弧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成惠 宋妙芳 +1 位作者 钟逸雯 何宗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98-2600,共3页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双重聚合酶链反应(DuplexReal-timePCR)方法快速检测珠江水的霍乱弧菌。方法:定期定点采集珠江河口水,用实时荧光PCR对样本进行筛查,结合常规分离培养,进行O1/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测。结果:共采集了610份标本,实时荧光...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双重聚合酶链反应(DuplexReal-timePCR)方法快速检测珠江水的霍乱弧菌。方法:定期定点采集珠江河口水,用实时荧光PCR对样本进行筛查,结合常规分离培养,进行O1/O139群霍乱弧菌的检测。结果:共采集了610份标本,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171份,阳性率为28.03%;分离培养阳性菌57株,霍乱弧菌检出率9.34%,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常规分离培养的阳性率4.23%(24/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1,P=0.001)。结论:实时荧光双重PCR检测霍乱弧菌既可提高样本的检出率,又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为迅速制定霍乱疫情处理方案、控制疫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实时荧光双重pcr 珠江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腺病毒血清4型感染鸡组织中NLRP3基因转录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慧芳 李宁 +5 位作者 王白玉 乔麒龙 黄庆 李永涛 王增 赵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5-201,共7页
旨在分析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感染鸡组织中NLRP3基因的转录水平,本研究设计鸡NLRP3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扩增NLRP3基因180 bp片段并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pMD-18T-NLRP3。以pMD-18T-NLRP3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 旨在分析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感染鸡组织中NLRP3基因的转录水平,本研究设计鸡NLRP3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扩增NLRP3基因180 bp片段并克隆至pMD-18T载体,制备重组质粒pMD-18T-NLRP3。以pMD-18T-NLRP3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并建立标准曲线。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检测NLRP3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致病性FAdV-4感染鸡组织中NLRP3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设计的NLRP3引物可特异性扩增鸡NLRP3基因,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鸡NLRP3标准质粒的扩增曲线良好,标准品的拷贝数与Cq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与对照组相比,NLRP3分子在FAdV-4感染鸡肝和脾中的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在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本研究所建立的鸡NLRP3基因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FAdV-4感染鸡不同组织中NLRP3的转录水平;致病性FAdV-4感染所造成的组织炎症损伤与NLRP3分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血清4型 鸡NLRP3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组织炎症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实时荧光PCR快速鉴别人参和西洋参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涛 周林 +5 位作者 滕少娜 何玲 陈亭旭 任风鸣 潘英文 孔德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986-2994,共9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通过对人参属及其近似种基因序列的分析比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为Premix Ex Taq(Probe qPCR)10μL,人参上下游引物各0.5... 目的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鉴定人参和西洋参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通过对人参属及其近似种基因序列的分析比对,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探针,建立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为Premix Ex Taq(Probe qPCR)10μL,人参上下游引物各0.5μL,西洋参上下游引物各0.3μL,人参与西洋参特异性探针各0.4μL,DNA模板2μL,灭菌去离子水补至20μL。反应条件为95℃预变性30 s;然后以95℃变性5 s,60℃退火延伸30 s进行40个循环。应用该方法测试了27份DNA样品,包括7份人参、6份西洋参、4份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10份其他人参属样品及其他常见中药材样品的DNA,以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将人参与西洋参样品DNA混合后10倍稀释成不同浓度后进行检测,用以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结果人参及西洋参样品均在特定的荧光通道下出现典型的阳性扩增曲线,人参与西洋参混合样品均同时出现两条阳性扩增曲线,其它对照样品及空白对照均没有出现阳性扩增曲线。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人参及西洋参的最低检测限均为2 pg DNA/反应。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能够同时快速、准确、灵敏地鉴别出人参和西洋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西洋参 双重实时荧光pcr 快速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oV与TGEV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征帆 朱利塞 +6 位作者 王娟 李祎云 向蕊 应碧云 王贵平 贾爱卿 白挨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855-3863,共9页
试验旨在建立快捷、高效而准确的鉴别诊断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绘制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检验... 试验旨在建立快捷、高效而准确的鉴别诊断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与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绘制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标准曲线,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循环阈值与PDCoV和TGEV质粒拷贝数的对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P)=0.9994和R2(T)=0.996;能特异性地检测PDCoV和TGEV,而与PEDV、PRV、PRRSV、CSFV和RV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检验PDCoV与TGEV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度分别达到2和20拷贝/μL,且分别比常规RT-PCR高1000和100倍,具有较高的敏感度;PDCoV与TGEV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检测的Ct均值基本相同,且变异系数(CV)均<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用该方法对114份仔猪腹泻样品检测结果显示,PDCoV和TGEV的阳性率分别为5.6%(6/114)和8.8%(10/114),混合感染检出率为4.6%(5/114),比常规RT-PCR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敏感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病毒早期诊断和批量临床样品检测,为疾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性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及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TAQMAN探针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中Cry1A(c)和CP4-EPSPS转基因成分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建兴 刘国强 +1 位作者 其勒木格 郭梁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8,共6页
采用羧基荧光素(FAM)和六氯荧光素(HEX)荧光基团标记探针,建立针对农作物中常见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检出限以及模拟掺假试验验证此方法在转基因检测中的适用性。特异性检测试验中仅转基因作物(转... 采用羧基荧光素(FAM)和六氯荧光素(HEX)荧光基团标记探针,建立针对农作物中常见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检出限以及模拟掺假试验验证此方法在转基因检测中的适用性。特异性检测试验中仅转基因作物(转基因棉花、转基因水稻、转基因大豆)和阳性质粒检测出相应转基因成分,其余样品均未出现明显PCR扩增曲线;检出限结果表明,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对Cry1A(c)、CP4-EPSPS基因的检出限分别为1、0.1 ng,所建立的标准曲线r^(2)值均大于0.98,具有对农作物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定量检测的能力;模拟掺假检测显示此方法可检测到1%的Cry1A(c)和5%的CP4-EPSPS转基因成分。综上所述,本试验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法适用于对Cry1A(c)和CP4-EPSPS转基因成分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Cry1A(c)基因 CP4-EPSPS基因 双重实时荧光pcr 特异性 检出限 模拟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汁饮料中橙与橘成分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
19
作者 陈茵茵 李娟 +3 位作者 周露 陈丹霞 韩志杰 丁清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93,共8页
目的: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橙汁饮料中橙与橘成分的方法。方法:通过设计和筛选橙、橘成分的引物和探针,检测水果寻找橙和橘的荧光扩增规律,利用橙和橘在FAM/VIC两个荧光通道上的比值差异来判定橙、橘成分。采用模拟橙汁掺杂柑橘... 目的:建立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橙汁饮料中橙与橘成分的方法。方法:通过设计和筛选橙、橘成分的引物和探针,检测水果寻找橙和橘的荧光扩增规律,利用橙和橘在FAM/VIC两个荧光通道上的比值差异来判定橙、橘成分。采用模拟橙汁掺杂柑橘汁试验验证方法检测的最低掺杂比例,对市售橙汁饮料进行检验来验证方法可行性。结果:纯橙水果在FAM和VIC两通道均有荧光扩增曲线,FAM/VIC通道荧光比值在0.5±0.2的范围内,而纯橘水果仅在FAM通道有很强的荧光扩增曲线。模拟掺杂试验中,可以检测出橙汁中掺有10%及以上的柑橘汁。结论:该方法能够检测橙汁饮料中的橙和橘成分,可用于市售橙汁饮料的鉴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汁饮料 橙橘成分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 荧光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mRNA的实时荧光RT-PCR定量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颖 刘军 +2 位作者 薛采芳 吴静 宋天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8-620,共3页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 目的 :建立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方法 :用Trizol 试剂从HepG2细胞中分离总RNA ,然后反转录为cDNA。利用一对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TaqManMGB探针 ,以实时荧光PCR定量hTERT的cDNA。同时定量测定人 β 肌动蛋白 (hBA)的mRNA作为内对照。用梯度稀释的克隆的人 β 肌动蛋白基因制作标准曲线。结果 :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1.0 0。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7.1%。HepG2细胞hTERTmRNA与hBAmRNA的比值为 (1.3± 0 .3)× 10 -4。结论 :建立了可定量测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mRNA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实时荧光pcr 转录pcr HepG2细胞 定量测定 Β-肌动蛋白 BA 稀释 特异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