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30和PAX5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鉴别CD30+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马慧 张燕林 +1 位作者 李颖鸿 赵建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5-968,共4页
目的 探索CD30和PAX5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在鉴别CD30+细胞淋巴瘤的来源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近3年来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及淋巴瘤共80例,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单染和双染,通过计算阳性细胞的比例(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及对... 目的 探索CD30和PAX5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在鉴别CD30+细胞淋巴瘤的来源中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近3年来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及淋巴瘤共80例,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单染和双染,通过计算阳性细胞的比例(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及对染色强度评分来判读两种染色方法。结果 在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及淋巴瘤单染和双重染色技术中,两种染色方法在阳性细胞比例和染色强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切片无脱片现象,组织结构完整,定位准确,对比清晰。结论 CD30和PAX5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在鉴别CD30+细胞淋巴瘤中,染色定位清晰,病理诊断结果准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的胶原表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秦炜 敖英芳 田得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8-553,共6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的胶原表型。方法 :运用抗Ⅱ型、Ⅲ型及Ⅹ型胶原单克隆抗体 ,对OA关节软骨标本分别进行Ⅹ型和Ⅱ型胶原以及Ⅹ型和Ⅲ型胶原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在原发性OA关... 目的 :研究原发性骨性关节炎 (osteoarthritis,OA)关节软骨中软骨细胞的胶原表型。方法 :运用抗Ⅱ型、Ⅲ型及Ⅹ型胶原单克隆抗体 ,对OA关节软骨标本分别进行Ⅹ型和Ⅱ型胶原以及Ⅹ型和Ⅲ型胶原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在原发性OA关节软骨的深层和钙化层软骨细胞中 ,存在Ⅹ型和Ⅱ型胶原以及Ⅹ型和Ⅲ型胶原的共同分布现象。同一个簇聚软骨细胞团中不同细胞的胶原表型也各不相同。结论 :原发性OA关节软骨细胞在疾病环境中发生进一步分化 ,在不同的分化阶段细胞的胶原表型不同 ,其中早期肥大软骨细胞能够同时合成Ⅹ型和Ⅱ型胶原以及Ⅹ型和Ⅲ型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软骨细胞 胶原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共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STAT5和ER相关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华庆 匡晓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优化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中STAT5和E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中的参考意义。方法用不同染色顺序优化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用优化的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中STAT5和E... 目的优化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中STAT5和E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评估中的参考意义。方法用不同染色顺序优化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用优化的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中STAT5和ER蛋白的共表达。结果染色顺序为STAT5→NBT/BCIP显色→ER→DAB显色者阳性对比明显,双标记效果理想;乳腺癌肿瘤细胞STAT5-ER双标记阳性率、ER单标记阳性率均高于STAT5单标记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双标记阳性率和ER单标记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优化的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TAT5和ER的相关表达,有助于指导临床预测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反应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 STAT5 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纤维染色与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腺癌胸膜侵犯判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闻洁 赵继开 +1 位作者 吴佳君 韩昱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84-1486,共3页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主要死亡原因是复发和转移。根据NCCN指南TNM分期标准,即使肿瘤直径≤3 cm,只要侵犯脏层胸膜,应归为T2期,而非T1期。因此对肺癌患者进行准确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主要死亡原因是复发和转移。根据NCCN指南TNM分期标准,即使肿瘤直径≤3 cm,只要侵犯脏层胸膜,应归为T2期,而非T1期。因此对肺癌患者进行准确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判断肿瘤是否侵犯脏层胸膜尤为重要[1-2]。本科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采用维多利亚蓝弹力纤维染色结合免疫组化双重染色,能清楚地显示肺癌组织弹力纤维与肿瘤细胞间的关系,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胸膜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胸膜 弹力纤维染色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芽组织内血管生成过程中周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医术 李玉林 +4 位作者 王心蕊 朱桂彬 张丽红 吴珊 李一雷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 :研究周细胞在肉芽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作用。方法 :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对 7例患者的肉芽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周细胞不仅参与血管成熟过程 ,而且肉芽组织内血管新生的早期即有周细胞存在。结论 :周细... 目的 :研究周细胞在肉芽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作用。方法 :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对 7例患者的肉芽组织进行研究。结果 :周细胞不仅参与血管成熟过程 ,而且肉芽组织内血管新生的早期即有周细胞存在。结论 :周细胞参与肉芽组织血管生成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组织 血管生成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N-cadherin与CD44^+/CD24^(-/low)表型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包俊杰 吴诚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601,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可以诱导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表达CD44+/CD24-/low表型细胞,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是分别表达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两个重要... 背景与目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可以诱导上皮细胞来源的肿瘤表达CD44+/CD24-/low表型细胞,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性钙黏蛋白(N-cadherin)是分别表达于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两个重要钙黏蛋白,癌细胞从E-cadherin表达向N-cadherin表达转移是EMT的一个重要机制,此钙黏蛋白转移增加了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CD44+/CD24-/low表型、E-cadherin及N-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癌癌旁组织(癌边缘2~5cm)、58例乳腺癌组织及18例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D44+/CD24-/low表型、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和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CD44+/CD24-/low表型表达率分别为6.7%、10.0%、41.4%和44.4%,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0.0%、51.7%和33.3%,N-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5.0%、44.8%和55.6%,3种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和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low表型表达与E-cadherin及N-cadherin表达有显著差异,且与E-cadherin表达关联程度较强,与N-cadherin表达关联程度相对较弱。E-cadherin表达与N-cadherin表达有显著差异,且具有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CD44+/CD24-/low表型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及N-cadherin蛋白反常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E-cadherin向N-cadherin转化及CD44+/CD24-/low表型表达增加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44+/CD24-/low表型 E-CADHERIN蛋白 N-cadherin蛋白 双重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腺癌中双染鸡尾酒抗体Ki-67/caspase-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平丽 金仁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Ki-67/caspase-3鸡尾酒抗体在前列腺腺癌(PAC)、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PAC、30例HGPIN和BPH标本,按常规方法石蜡包埋,制作蜡块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及Ki-67/caspas... 目的探讨Ki-67/caspase-3鸡尾酒抗体在前列腺腺癌(PAC)、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40例PAC、30例HGPIN和BPH标本,按常规方法石蜡包埋,制作蜡块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及Ki-67/caspase-3鸡尾酒抗体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Ki-67表达阳性率及增殖指数在PAC组织中明显高于HGPIN和BPH组织,且随着Gleason分级增高其增殖指数存在递增趋势(P<0.05,P<0.01)。caspase-3在BPH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PAC及HGPIN组织(P<0.05),但在PAC与HGPIN、不同Gleason分级PAC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和caspase-3在PAC和HGPIN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而在BPH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Ki-67/caspase-3在不同病变中表达不同,鸡尾酒抗体联合检测可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腺癌 Ki-67/caspase-3鸡尾酒抗体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微环境中浸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岚卿 汪树静 +2 位作者 盛有璟 江冬瑞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6-801,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中浸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tumor infiltrating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iNLR)对乳腺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法观察112例乳腺癌实质中CD66b^(+)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tumor infiltrati... 目的探讨肿瘤微环境中浸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tumor infiltrating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iNLR)对乳腺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重免疫组化法观察112例乳腺癌实质中CD66b^(+)肿瘤浸润中性粒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neutrophils,TINs)和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密度并计算iNLR,分析iNLR与乳腺癌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癌巢中可见CD66b^(+)TINs和CD8^(+)TILs浸润,CD66b^(+)TINs的浸润密度为0~286个/10 HPF,CD8^(+)TILs浸润密度为2~456个/10 HPF,iNLR数值为0~48.50,中位数为0.12。iNLR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Ki-67增殖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ER和PR表达呈负相关(P<0.05),三阴型乳腺癌中高iNLR(78.3%)病例明显多于非三阴型乳腺癌(42.7%)(P<0.05);CD66b^(+)TINs密度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CD8^(+)TILs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iNLR和CD66b^(+)TINs密度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均呈负相关,而CD8^(+)TILs密度与PFS呈正相关(P<0.05);Cox分析显示,iNLR是影响乳腺癌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4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66b^(+)TINs、CD8^(+)TILs和iNLR对乳腺癌患者PFS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717、0.730和0.786。结论iNLR对乳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计数CD66b^(+)TINs和CD8^(+)TILs,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密切相关,iNLR是乳腺癌潜在的重要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双重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7c-NTP与胰岛素受体在小鼠海马CA1区的共存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宏娟 赵志炜 +2 位作者 姬志娟 盛树力 王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观察Alzheimer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lzheimer-associated neuronal thread protein,AD7c-NTP)在正常小鼠海马CA1区的分布及其与胰岛素受体的共存关系。方法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小... 目的观察Alzheimer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lzheimer-associated neuronal thread protein,AD7c-NTP)在正常小鼠海马CA1区的分布及其与胰岛素受体的共存关系。方法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小鼠脑蛋白提取物中AD7c-NTP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和抗体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AD7c-NTP在正常小鼠海马CA1区的分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技术观察AD7c-NTP与胰岛素受体的共存关系。结果AD7c-NTP免疫反应阳性条带位于相对分子质量约41 000的位置,与文献报道一致;正常小鼠海马CA1区有AD7c-NT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细胞膜和细胞质染色并存在AD7c-NTP和胰岛素受体免疫反应双阳性细胞。结论AD7c-NTP在正常小鼠海马CA1区有分布并与胰岛素受体有共存关系,提示AD7c-NTP的功能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相关神经丝蛋白 胰岛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和TrkA在基底前脑的分布与共存
10
作者 邓小华 蔡维君 罗学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7-130,T024,共5页
基底前脑为神经营养因子和雌激素作用的靶区之一。为了在受体水平探讨这些配体是否作用于正在发育和成年大鼠的基底前脑同一神经元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反应方法观察了雌性大鼠雌激素受体α和酪氨酸激酶 A在基底前脑的分布与共存... 基底前脑为神经营养因子和雌激素作用的靶区之一。为了在受体水平探讨这些配体是否作用于正在发育和成年大鼠的基底前脑同一神经元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反应方法观察了雌性大鼠雌激素受体α和酪氨酸激酶 A在基底前脑的分布与共存。用小鼠抗雌激素受体和兔抗酪氨酸激酶 A分别孵育切片 ,ABC法显示前者的反应产物主要位于胞核内 ,蓝黑色 ,呈点状 ;后者位于胞质和突起内 ,呈棕色。结果表明 :两者都分布于基底前脑神经元。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条件下可见三种细胞 :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 ,酪氨酸激酶 A阳性细胞和双重反应阳性细胞 ,双重反应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因部位而不同。雌激素受体和酪氨酸激酶 A共存提示它们的配体可通过共存于基底前脑同一神经细胞上的相应受体而作用于同一神经元 ,协同地调节特异的基因或者基因网络的表达 ,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存活、分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酪氨酸激酶A 免疫组织化学双重反应 基底前脑 大鼠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