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双酶同步酶解的全豌豆乳的稳定性及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丹虹 李萍 +6 位作者 邓媛元 刘光 赵志浩 王佳佳 钟立煌 廖娜 张名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5-246,共12页
豌豆作为一种大宗豆类,具有营养价值高及低致敏性等特点,但全豌豆乳体系易絮凝失稳,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文以脱皮豌豆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耦合生物酶解(中温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处理,通过离心沉淀率等指标,以及Box-Behnken设计优... 豌豆作为一种大宗豆类,具有营养价值高及低致敏性等特点,但全豌豆乳体系易絮凝失稳,限制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本文以脱皮豌豆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耦合生物酶解(中温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处理,通过离心沉淀率等指标,以及Box-Behnken设计优化酶解工艺条件,揭示最优工艺下全豌豆乳的稳定性和营养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过滤、单一酶解、双酶分步酶解等方法,中温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双酶同步酶解制备的全豌豆乳稳定性更优,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中温α-淀粉酶:纤维素酶为4.5:5.5(酶活力比,U/g淀粉),添加总量为12 U/g,酶解时间为65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全豌豆乳的离心沉淀率最低(27.70%),在不经过滤和不添加稳定剂的情况下,贮藏60 d内无明显的沉淀分层。与传统单体营养素复配工艺得到的豌豆乳相比,该优化工艺下制得的全豌豆乳稳定性显著提高,淀粉的消化程度降低了12.74%,蛋白质的消化程度提高了16.41%。研究结果为浓浆类的植物乳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豌豆乳 响应面法 同步 稳定性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酶解豆粕蛋白制备低苦味肽 被引量:19
2
作者 高梅娟 刘平 +4 位作者 兰小红 夏书芹 贾承胜 冯骉 张晓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7,共5页
利用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根据蛋白溶出率和游离氨基氮含量选择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分析了酶解时间、酶/底物比、底物浓度对豆粕蛋白酶解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0响应面分析法对三因素各水平进行优化。... 利用不同蛋白酶酶解豆粕蛋白,根据蛋白溶出率和游离氨基氮含量选择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分析了酶解时间、酶/底物比、底物浓度对豆粕蛋白酶解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0响应面分析法对三因素各水平进行优化。确定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酶解时间4h、酶/底物比6900u/g、底物浓度6%,此时蛋白溶出率最高为74.38%。利用荧光探针法,确定了Flavorzyme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低苦味肽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时间6h,酶/底物比80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蛋白 响应面分析 低苦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胚蛋白双酶酶解物的制备及其体外醒酒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罗思媛 郭红英 +3 位作者 张琳娜 王锋 谭兴和 何蕾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3,共7页
为充分利用麦胚资源,制备具有醒酒作用的麦胚肽,本研究以Na_2CO_3预处理过的麦胚为原料,以肽得率(TCA-PSI)、水解度(DH)及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为指标,研究了碱性蛋白酶(Alcalase)、中性蛋白酶(Neutral)双酶分步酶解工艺及酶解物的醒... 为充分利用麦胚资源,制备具有醒酒作用的麦胚肽,本研究以Na_2CO_3预处理过的麦胚为原料,以肽得率(TCA-PSI)、水解度(DH)及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为指标,研究了碱性蛋白酶(Alcalase)、中性蛋白酶(Neutral)双酶分步酶解工艺及酶解物的醒酒活性。结果表明,双酶分步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麦胚蛋白质量分数为3.5%,Alcalase添加量4 000 U/g,Neutral添加量1000 U/g,所得酶解物的TCA-PSI、DH、ADH激活率分别为:75.49%、65.18%、68.37%。表明麦胚蛋白双酶酶解物可以显著提高ADH的活力,具有较好的体外醒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胚蛋白 肽得率 乙醇脱氢 醒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鲣鱼双酶酶解工艺优化及其产物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绪霞 高莹 +2 位作者 顾利伟 赵丹丹 丁玉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96,共6页
以鲣鱼为对象,优化了胰蛋白酶(trypsin)与木瓜蛋白酶(papain)复合酶解鱼肉蛋白的条件,研究了酶解过程中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肽分子质量分布以及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酶解鲣... 以鲣鱼为对象,优化了胰蛋白酶(trypsin)与木瓜蛋白酶(papain)复合酶解鱼肉蛋白的条件,研究了酶解过程中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肽分子质量分布以及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双酶酶解鲣鱼最优条件为:最适比例1:3,总酶添加量3 000 U/g,底物浓度为25%。酶解过程中,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不断增加,酶解6 h后,呈苦味氨基酸含量有所减少,而呈鲜味氨基酸大幅增加;对氨基酸呈味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的分析表明,Glu、Met、Ile和His等几种氨基酸对酶解液的呈味特性起了关键作用。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大分子质量蛋白和肽类组分逐渐减少而小分子质量肽类组分逐渐增多,酶解6 h后分子质量小于0.5 ku的组分含量达到80.17%。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随酶解时间缓慢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鲣鱼 呈味特性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分步水解法制备棉籽多肽的蛋白酶筛选 被引量:7
5
作者 林虬 黄薇 +2 位作者 宋永康 姚清华 苏德森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0,86,共6页
本研究利用6种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组合水解,测定水解过程中棉籽蛋白的水解度,同时对酶解产物的多肽得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为了高效制备棉籽多肽,可先用Alacalase水解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水解,再利用Flavourzyme风... 本研究利用6种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单酶和双酶组合水解,测定水解过程中棉籽蛋白的水解度,同时对酶解产物的多肽得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为了高效制备棉籽多肽,可先用Alacalase水解蛋白酶对棉籽蛋白进行水解,再利用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继续酶解,最终产物的水解度可达到36.58%,多肽得率达到71.32%,相比单独应用Alcalase水解蛋白酶,水解度提高了91.32%,多肽得率提高5.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蛋白 分步 多肽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法酶解豌豆蛋白制备高抗氧化多肽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秋萍 田亚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9-524,共6页
以水解度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优选出1398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步酶解豌豆分离蛋白,所得豌豆蛋白水解产物(pea protein hydrolysate,PPH)中相对分子量小于2 KDa的多肽占77.07%,对DPPH的半清除浓度(IC50)为3.01 mg/mL;PPH经Sepha... 以水解度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优选出1398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步酶解豌豆分离蛋白,所得豌豆蛋白水解产物(pea protein hydrolysate,PPH)中相对分子量小于2 KDa的多肽占77.07%,对DPPH的半清除浓度(IC50)为3.01 mg/mL;PPH经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和两次RESOURCETM3RPC反相层析纯化获得高抗氧化活性峰,经反相层析鉴定为层析纯,当浓度在0.2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62.03%,与同浓度下的谷胱甘肽对DPPH的清除率相近(6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抗氧化肽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莉莎 张建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对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组合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获得高活性黄粉虫蛋白多肽及有效利用黄粉虫蛋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解度和酸溶性肽得率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活比、料液比... 【目的】对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组合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获得高活性黄粉虫蛋白多肽及有效利用黄粉虫蛋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解度和酸溶性肽得率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活比、料液比、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6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20 min,酶活比1∶1,料液比1∶3,加酶量23.41 mg/g,pH 8.77,酶解温度53.41℃。【结论】利用优化双酶水解条件制得的低分子多肽的水解度高达21.61%,酸溶性肽得率为9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蛋白 响应面法 生物活性肽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聂丽红 罗发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2-35,共4页
以酶解双醛木薯淀粉为载体对脲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pH、醛基含量等因素对固定化脲酶活力的影响,得出酶解双醛淀粉载体固定化脲酶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5h,反应pH值6.0,载体醛基含量80%,载体与酶的配比为... 以酶解双醛木薯淀粉为载体对脲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pH、醛基含量等因素对固定化脲酶活力的影响,得出酶解双醛淀粉载体固定化脲酶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5h,反应pH值6.0,载体醛基含量80%,载体与酶的配比为1∶2(g∶mL)。经凯氏定氮法证实,酶解双醛淀粉载体的酶固载量较原淀粉载体多,达到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淀粉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的酶学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志刚 杨景峰 王敏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5,共5页
采用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并对相应的固定化脲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后,载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团状.研究发现: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量达到24.3%;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作... 采用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并对相应的固定化脲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后,载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团状.研究发现: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量达到24.3%;酶解双醛淀粉固定化脲酶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作用温度为70℃;固定化脲酶具有很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较高的米氏常数,且重复使用10次后的活力仅下降约25%.说明酶解双醛淀粉能有效固定化脲酶,是一种高效的固定化酶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淀粉 固定化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蛋白源解酒护肝水解物的筛选制备及功效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杨梦晓 任青兮 +3 位作者 刘双平 周志磊 姬中伟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8种海洋生物为原料,通过双酶酶解制备了336种样品,从中筛选出综合效果最好的目标酶解物,海参水解物(Stichopus japonicus peptides,SJPs),即海参先后经过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的产物。SJPs拥有较高的体外乙醇脱氢酶激活率(118.8... 以8种海洋生物为原料,通过双酶酶解制备了336种样品,从中筛选出综合效果最好的目标酶解物,海参水解物(Stichopus japonicus peptides,SJPs),即海参先后经过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的产物。SJPs拥有较高的体外乙醇脱氢酶激活率(118.86%)、疏水性氨基酸含量(45.97%)、小分子肽含量(81.04%)和胃肠道消化稳定性。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和早期酒精肝病模型,分别评价SJPs解酒和护肝活性。结果表明,饮酒前口服SJPs显著延长小鼠醉酒潜伏期并缩短睡眠期,增强了对急性酒精毒性的耐受性;此外,SJPs通过激活酒精代谢酶系,加速酒精及其代谢物的清除,降低了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肪堆积,对早期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综上所述,SJPs可作为功能食品潜在成分发挥解酒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水 酒护肝 乙醇脱氢激活率 酒精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协同酶解处理对冬枣粉理化特性及结构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冉欢 夏晓霞 +4 位作者 雷小娟 李富华 赵吉春 曾凯芳 明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0-246,共7页
采用双酶协同酶解工艺对喷雾干燥冬枣粉进行预处理,研究双酶协同酶解处理前后冬枣粉的理化特性及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双酶协同酶解处理后,冬枣粉粒径更小,分布更加均匀,L值增加了0.92%,a值下降了60.22%;b值增加了33.33%;溶解时间... 采用双酶协同酶解工艺对喷雾干燥冬枣粉进行预处理,研究双酶协同酶解处理前后冬枣粉的理化特性及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双酶协同酶解处理后,冬枣粉粒径更小,分布更加均匀,L值增加了0.92%,a值下降了60.22%;b值增加了33.33%;溶解时间、溶解度、溶胀性随粒径的减小显著改善,持水力和持油力显著降低(P<0.05);粉体流动性休止角和滑动角得到显著改善;促进了功能性物质还原糖、多糖、黄酮、总酚的溶出,集粉率和抗氧化性得到显著提高(P<0.05);粉体颗粒表面更加光滑,不易坍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双酶协同酶解处理未改变冬枣粉分子结构、晶体形式及热稳定性。因此,该研究结果表明双酶协同酶解处理有利于制备高品质冬枣粉,为冬枣粉在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协同 理化特性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复合两步水解法制备玉米降血糖活性肽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婉宏 郑喜群 +3 位作者 刘晓兰 王俊彤 姜彩霞 李冠龙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1-229,共9页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以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同时优化双酶复合两步水解法最佳酶解顺序。结果表明:首先添加风味蛋白酶,最适酶解温度50℃、pH 6.5、质量分数5.5...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以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同时优化双酶复合两步水解法最佳酶解顺序。结果表明:首先添加风味蛋白酶,最适酶解温度50℃、pH 6.5、质量分数5.5%、反应时间4 h进行酶解;然后添加碱性蛋白酶,最适酶解温度50℃、pH 8.5、质量分数2%、反应时间2 h酶解完成得到的玉米蛋白水解液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为81.38%;对水解液进行超滤,得到<1 ku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最高,为90.87%,且该组分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α-葡萄糖苷抑制活性 超滤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酶解物的解酒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艳秋 郑喜群 +1 位作者 刘晓兰 孙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1-195,共5页
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分步对膨化的玉米蛋白粉进行酶解改性,应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玉米蛋白酶解物的解酒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蛋白酶解物中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组分占87.76%,含有较高比例的谷氨酸、亮氨酸和丙... 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分步对膨化的玉米蛋白粉进行酶解改性,应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玉米蛋白酶解物的解酒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蛋白酶解物中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组分占87.76%,含有较高比例的谷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与酒精模型组相比,双酶酶解得到的玉米蛋白酶解物可使小鼠血液中乙醇含量降低59.43%;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玉米蛋白酶解物可以提高小鼠胃中乙醇脱氢酶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 酒作用 分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复合法提取蛋壳膜中透明质酸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皮钰珍 李佳音 贺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2,47,共4页
利用双酶复合法,以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提取蛋壳膜中透明质酸,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双酶法提取透明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0(m∶V),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比1∶1,酶用量1 240U/g,温度50℃,pH值7.3,提取时间6h。该条件下... 利用双酶复合法,以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提取蛋壳膜中透明质酸,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双酶法提取透明质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40(m∶V),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比1∶1,酶用量1 240U/g,温度50℃,pH值7.3,提取时间6h。该条件下,蛋壳膜中透明质酸的提取量为12.2mg/g.蛋壳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膜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酶复合法制备大豆多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利亘 陈新峰 +3 位作者 王君虹 王春辉 袁亚 陈坚 《粮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2期22-24,共3页
确定了双酶复合法提取制备大豆多肽的工艺条件。大豆蛋白经双酶复合酶解、活性炭脱色、超滤、真空浓缩和离心喷雾干燥等工艺,提取得到大豆多肽。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复合酶解条件:中性蛋白酶与菠萝蛋白酶比例为3∶1、pH 7.0、底物浓度4.0... 确定了双酶复合法提取制备大豆多肽的工艺条件。大豆蛋白经双酶复合酶解、活性炭脱色、超滤、真空浓缩和离心喷雾干燥等工艺,提取得到大豆多肽。通过试验确定,最佳复合酶解条件:中性蛋白酶与菠萝蛋白酶比例为3∶1、pH 7.0、底物浓度4.0%、酶解时间9 h;最佳脱色处理条件:粉末活性炭用量2.0%、温度50℃、pH 3.0、吸附时间3 h;超滤分离条件:NF-1纳滤膜、截留分子量2000 D、超滤压力1.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多肽 复合 脱色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香辛料对生鱼下脚料酶解特性的影响
16
作者 莫凯棋 徐强 +4 位作者 甘蕊菁 李洋 纪培煜 李光辉 李琳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8期21-25,共5页
以生鱼下脚料为原料,采用双酶(Neutrase和Flavourzyme)酶解工艺,添加不同比例的香辛料(丁香、石榴皮、乌梅、鼠尾草),以氨基氮、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和丙二醇(MDA)等指标,筛选出最优的香辛料及其添加量。结果表明,4种香辛料对生鱼下... 以生鱼下脚料为原料,采用双酶(Neutrase和Flavourzyme)酶解工艺,添加不同比例的香辛料(丁香、石榴皮、乌梅、鼠尾草),以氨基氮、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和丙二醇(MDA)等指标,筛选出最优的香辛料及其添加量。结果表明,4种香辛料对生鱼下脚料的酶解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丁香、乌梅和石榴皮体现出良好的抑菌性和脂质抗氧化作用。其中添加了石榴皮的酶解组在酶解8 h时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仅为28.25 mg/100 g。0.5%丁香、1%乌梅、0.75%石榴皮和0.75%鼠尾草可较好地抑制酶解过程中微生物的腐败,并可降低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鱼下脚料 双酶解 香辛料 水产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值鱼酶解液酶解及除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聪 滑欢欢 +2 位作者 尹文军 张庆宇 陈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0期127-129,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低值鱼双酶解工艺的最佳参数:酶解时间14h,酶解温度55℃,酶制剂添加量0.5%,鱼水比例1∶1.5;同时,建立了植物材料除腥体系,该体系安全、无毒,并赋予了酶解液独特的香味,提高了酶解液的品质。
关键词 低值鱼 双酶解工艺 除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降压作用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升光 于帅 +6 位作者 孟凡刚 李秉润 宋晓光 刘国飞 王广录 代龙 高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双酶复合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活性片段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采取正交实验优化复合酶的酶解工艺,以酶解液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优选最佳工艺;... 目的:为了研究双酶复合酶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及活性片段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采取正交实验优化复合酶的酶解工艺,以酶解液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率为指标优选最佳工艺;通过超滤、纳滤后得到最佳分子量片段,应用左硝基精氨酸(L-NNA)诱导大鼠高血压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活性片段进行实验。结果:双酶复合酶解的最佳条件为:在料液比为1∶20 g/m L的情况下,酶解温度50℃,酶底比3.0%,酶解p H7.0条件下先用菠萝蛋白酶酶解2 h后,再以酶底比4.0%加入胰蛋白酶,控制温度为40℃、酶解p H为8.0条件下酶解4 h,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35.31%。经过高效液相对酶解液的相对分子量分布得出,大豆分离蛋白原液含有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在5000~1.0×10~5Da,在双酶复合酶解下,酶解液的蛋白质及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区间均在500~4000 Da;通过超滤得出最佳活性片段为1000~3000 Da,药理实验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组血压均有降低,且大豆肽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大豆肽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相当。结论:双酶复合酶解制备的大豆肽相对分子量较小,活性片段对高血压大鼠模型降压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复合 大豆肽 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CCDs酿酒酵母菌株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19
作者 徐超 胡文效 +4 位作者 陈明光 朱明宣 姚彬彬 邱磊 赵先炎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8,共8页
类胡萝卜素双加氧裂解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CDs)可催化类胡萝卜素氧化裂解产生降异戊二烯类香气化合物。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在酿酒酵母BY4741基因组LPP1位点整合了葡萄VvCCD1基因得到重组菌株QGXH1,并探明了VvCCD... 类胡萝卜素双加氧裂解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CDs)可催化类胡萝卜素氧化裂解产生降异戊二烯类香气化合物。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在酿酒酵母BY4741基因组LPP1位点整合了葡萄VvCCD1基因得到重组菌株QGXH1,并探明了VvCCD1酶催化裂解β-胡萝卜素的最适条件(pH7、温度40℃)及香气化合物产物(β-紫罗兰酮、β-环柠檬醛、二氢猕猴桃内酯等)。以‘霞多丽’葡萄为原料,将菌株QGXH1与酿酒酵母EC1118顺序接种发酵,相比于只接种EC1118,β-紫罗兰酮和β-大马士酮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25%、60%。本研究为VvCCD 1基因克隆表达提供了参考,为优化葡萄酒品种香气及富含类胡萝卜素的植物资源高值化加工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加氧裂 Β-紫罗兰酮 Β-胡萝卜素 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朊粉活性肽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达明 张玲 +5 位作者 管国强 崔凤杰 张志才 刘芹 赵继友 钟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110,共3页
为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肽,采用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同时处理谷朊粉,对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和葡聚糖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分离,并对其各组分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对抗氧化活性高的肽段进行分子量测定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 为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肽,采用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同时处理谷朊粉,对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和葡聚糖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分离,并对其各组分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对抗氧化活性高的肽段进行分子量测定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量小于3000Da的组分经葡聚糖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以后得到2个肽段,其中WG-1具有最佳的DPPH.清除作用,清除率达到93%,氨基酸组成分析该组分中谷氨酸的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酶解 分子量 抗氧化活性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