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72b/c-BnMSH7.A1模块响应甘蓝型油菜中Cu^(2+)胁迫机制
1
作者 刘芳 杜芊芊 +3 位作者 何昊 肖钢 晏仲元 郝小花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目的】探究基于miRNA调控甘蓝型油菜BnMSH7.A1响应Cu^(2+)胁迫的作用机理,为解析重金属胁迫响应机制中miRNA的调控功能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克隆甘蓝型油菜BnMSH7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特征及潜在功能分析,预测... 【目的】探究基于miRNA调控甘蓝型油菜BnMSH7.A1响应Cu^(2+)胁迫的作用机理,为解析重金属胁迫响应机制中miRNA的调控功能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通过克隆甘蓝型油菜BnMSH7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特征及潜在功能分析,预测筛选出调控甘蓝型油菜BnMSH7基因的候选miRNA,并使用烟草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其进行体外验证,过表达pre-miR172b和pre-miR172c侵染油菜子叶,进行体内验证。经不同浓度Cu^(2+)处理油菜幼苗,RT-qPCR检测miR172b、miR172c和BnMSH7.A1表达情况,进行相关分析,推断Cu^(2+)胁迫下,miR172b和miR172c对BnMSH7.A1的调控情况。【结果】野生型萤火虫荧光值与海肾荧光值比值比空白对照显著下降,说明BnMSH7.A1受miR172b和miR172c调控。同时体内验证发现miR172b和miR172c与BnMSH7.A1的表达规律相反,表现为抑制调控,进一步说明miR172b和miR172c可以调控BnMSH7.A1。经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iR172b、miR172c和BnMSH7.A1启动子上均存在铜响应元件;且Cu^(2+)处理后,根中pre-miR172b和pre-miR172c分别可以促进miR172b和miR172c表达,进一步促进BnMSH7.A1表达。叶中miR172b和miR172c负向调控BnMSH7.A1的表达,pre-miR172b、premiR172c与miR172b、miR172c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在不同组织中miR172b/c-BnMSH7.A1模块的调控方式存在差异,在根中pre-miR172b、pre-miR172c与miR172b、miR172c均为正相关关系,miR172b/c可正向调控BnMSH7.A1表达。在叶中pre-miR172b、pre-miR172c与miR172b/c相关性不显著,但miR172b/c可负向调控BnMSH7.A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胁迫 BnMSH7.A1 miR172b/c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mir-101结直肠癌细胞株的建立及其靶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燕 陆滟霞 +2 位作者 周敏 张超 李学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28-933,共6页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mir-101的SW620细胞亚株并鉴定mir-101的靶基因。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中mir-101的表达水平。利用GV209-mir101慢病毒感染SW620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01的细胞株。扩增包含mir-101结合位点的...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mir-101的SW620细胞亚株并鉴定mir-101的靶基因。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中mir-101的表达水平。利用GV209-mir101慢病毒感染SW620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r-101的细胞株。扩增包含mir-101结合位点的RAC1 3'UTR基因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至psiCHECK-2载体,对此重组载体进行定点突变构建psiCHECK-2-Rac1-Mut;并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RAC1 3'UTR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稳定过表达mir-101的细胞株中,mir-10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双萤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01 inhibitors可以上调3'UTR相对荧光素酶活性。稳定过表达mir-101,RAC1表达下调;而干扰mir-101之后RAC1表达上调。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mir-101的SW620细胞亚株。RAC1是mir-101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r-101 慢病毒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RA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98-5p/DKK3信号轴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姚嘉 李冠乔 +1 位作者 杨时平 苏慧銮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7-816,共10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虽然已发现大量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但仍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mi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网络。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威胁着全世界女性的健康。虽然已发现大量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乳腺癌中异常表达,但仍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mi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网络。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乳腺癌相关数据集,分析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miRNA。利用miRDB、miRTarBase和StarBase数据库分析差异miRNA靶向的基因。使用R语言中的ClusterProfiler包对靶基因进行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联合Cytoscape 3.6.2软件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及Hub基因的筛选;构建miRNA-Hub mRNA调控网络确定研究信号轴,然后通过细胞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采用TCGA数据集识别出两个差异miRNAs。3个数据库取交集预测得到278个靶基因。共鉴定出10个Hub基因,从构建的miRNA-Hub基因网络图中发现,hsa-miR-98-5p/DKK3轴可能在乳腺癌的进展中起关键作用。细胞功能学实验证实hsa-miR-98-5p可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了hsa-miR-98-5p与DKK3的结合作用。结论:本研究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一个与乳腺癌进展相关的hsa-miR-98-5p/DKK3轴,初步证实hsa-miR-98-5p可通过靶向DKK3抑制乳腺癌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sa-miR-98-5p DKK3 荧光活性报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CK1-AS1作为海绵体与TCF4竞争结合miR-153-5p调节乳腺癌细胞侵袭、炎症和凋亡
4
作者 杨婵婵 杨文辉 +3 位作者 张文涛 乔龙飞 佘明豪 赵亚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7-782,共6页
目的:研究LncRNA NCK1-AS1与miR-153-5p调节转录因子4(TCF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运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作为体外研究对象,将裸鼠作为体内研究对象。RT-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NCK1-AS1、miR-153... 目的:研究LncRNA NCK1-AS1与miR-153-5p调节转录因子4(TCF4)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运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作为体外研究对象,将裸鼠作为体内研究对象。RT-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LncRNA NCK1-AS1、miR-153-5p和TCF4表达;TargetScan预测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ncRNA NCK1-AS1与miR-153-5p的靶向关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Western blot检测TCF4、c-myc、c-jun蛋白水平;裸鼠皮下注射MDA-MB-231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LncRNA NCK1及TCF4在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而miR-153-5p则低表达。与对照组比较,LncRNA NCK1-AS1干扰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和炎症反应,并促进其凋亡。LncRNA NCK1-AS1与miR-153-5p存在靶向关系。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NCK1-AS1干扰和miR-153-5p过表达降低了细胞TCF4、c-myc和c-jun表达,而TCF4转染上调TCF4、c-myc和c-jun表达。与sh-NC组比较,shNCK1-AS1组裸鼠肿瘤体积、重量降低,NCK1-AS1表达降低,miR-153-3p表达升高,Caspase-3阳性细胞百分比升高,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降低,TCF4、c-myc和c-jun蛋白表达降低。结论:LncRNA NCK1-AS1和miR-153-3p通过TCF4调节乳腺癌细胞侵袭、炎症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NCK1-AS1 TCF4 免疫组化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a-3p靶基因的预测与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晓娈 姚元庆 +2 位作者 尹国武 延佳佳 朱晓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预测和验证miR-30a-3p的靶基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0a-3p的靶基因;扩增靶基因3'UTR区,与pmirGLO质粒连接构建靶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后与miR-30a-3p mimics共同转染到人正常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中,利用双荧... 目的:预测和验证miR-30a-3p的靶基因。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0a-3p的靶基因;扩增靶基因3'UTR区,与pmirGLO质粒连接构建靶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后与miR-30a-3p mimics共同转染到人正常滋养细胞系HTR-8/SVneo细胞中,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0a-3p与靶基因的靶向关系;在HTR-8/SVneo细胞中转染miR-30a-3p mimics,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结果显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为miR-30a-3p靶基因之一;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IGF-1基因3'UTR区中含有明确的miR-30a-3p结合位点;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TR-8/SVneo细胞转染miR-30a-3p mimics后,IGF-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miR-30a-3p与IGF-1有确切的靶向关系,miR-30a-3p能够负性调控IGF-1蛋白水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30a-3p 胰岛样生长因子-1 荧光报告基因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