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软胶囊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周庆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AIS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AIS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46.30±5.2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4.60±1.09)ng/ml低于对照组的(63.20±6.08)、(17.50±1.10)ng/m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采用丁苯酞软胶囊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神经损伤标志物,安全性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华 张海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6期8-10,共3页
目的探究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例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根据术后随访患者是否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108... 目的探究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例冠心病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1年随访,根据术后随访患者是否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108例)。对照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非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观察组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初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7.41%,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靶血管重建率为2.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与术后非规范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相比,可以有效减少初级终点事件的发生,降低靶血管重建率,患者预后好,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腾 杜金凤 韩强 《北方药学》 2016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化治疗。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一方面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另一方面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化治疗。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一方面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另一方面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溃疡形成和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上消化道出血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屈阳阳 薛萌 张坤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双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TI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双联(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TI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脂水平、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血清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0.36%(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IMT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hs-CRP、IL-8水平及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TIA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魏永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丰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5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及心肌酶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清丰县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53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取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组27例采取血府逐瘀汤+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E峰与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DD、E/A较对照组低,LVEF较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K、CK-MB、LDH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取血府逐瘀汤+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能改善心功能及心肌酶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府逐瘀汤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心肌酶谱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洪磊 罗颖 +4 位作者 范爱玲 彭丽蓉 曾繁芳 龙娟 王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通过对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6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收集患者资料,以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为因变... 目的通过对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6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收集患者资料,以是否出现消化道出血为因变量(是=1,否=0),以年龄(≥65岁=1;<65岁=0)、性别(男=1,女=0)以及吸烟史、服用华法林、肌酐清除率下降、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饮酒史、消化道疾病病史、糖尿病病史、左室射血分数下降(有=1,无=0)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60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中有46例(4.79%)出现消化道出血事件,分析显示:老年(≥65岁)、有吸烟史、服用华法林、肌酐清除率下降、有饮酒史、有消化道疾病病史、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而联用PPI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包括老年(≥65岁)、有吸烟史、服用华法林、肌酐清除率下降、有饮酒史、有消化道疾病病史、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裴雪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4期2637-2639,共3页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硝酸甘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6周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斑块稳定性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五聚素-3(PTX3)]。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6周研究组LVEF、LVFS、C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研究组血清Lp-PLA2、PTX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研究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硝酸甘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保持斑块稳定,优化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硝酸甘油 稳定型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