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di公司新型3.0L双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第2部分)——热力学及其应用
1
作者 Bischoff M Eiglmeier C +2 位作者 Werner T Zlch S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Audi公司3.0 L V6双涡轮两级增压直喷式柴油机采用创新的V形布置、4气门技术和压电共轨喷油系统,功率达到230 kW,最大扭矩650 N·m,满足欧5废气排放标准要求,为中、高级轿车的驾驶乐趣和燃油经济性树立了新标杆。该机型沿用了第2代V... Audi公司3.0 L V6双涡轮两级增压直喷式柴油机采用创新的V形布置、4气门技术和压电共轨喷油系统,功率达到230 kW,最大扭矩650 N·m,满足欧5废气排放标准要求,为中、高级轿车的驾驶乐趣和燃油经济性树立了新标杆。该机型沿用了第2代V6单涡轮增压直喷式轿车柴油机提高效率的措施。在第1部分中已介绍了该机型的机械结构设计,第2部分将介绍其热力学及其应用和排气后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 提高性能 降低排放 柴油颗粒捕集器 氧化催化转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di公司新型3.0L双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第1部分)——机械结构设计
2
作者 Bauder R Helbig J +2 位作者 Marckwardt H Genc H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 2013年第3期6-10,共5页
Audi公司为V6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系列开发了1款V6双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作为两级增压高功率变型。该机型的核心部件是由Honeywell涡轮技术公司研发的新型增压系统,以至该机型获得230 kW的功率和650 N·m的最大扭矩。由于它沿用... Audi公司为V6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系列开发了1款V6双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作为两级增压高功率变型。该机型的核心部件是由Honeywell涡轮技术公司研发的新型增压系统,以至该机型获得230 kW的功率和650 N·m的最大扭矩。由于它沿用了单涡轮增压基本型柴油机所有的高效措施,从而使理想的行驶功率与低燃油耗获得良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涡轮增压柴油机 机械结构设计 功率 扭矩 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直喷式柴油机EGR率测试及优化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振东 方毅博 陈振天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4,共4页
针对增压直喷式柴油机,开展了应用废气再循环技术降低NOx排放的研究。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发动机13工况下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并优选了发动机13工况下EGR率。利用设计的EGR电控系统,实现了发动机EGR率的自动控制,并通过试验对EGR系统进... 针对增压直喷式柴油机,开展了应用废气再循环技术降低NOx排放的研究。研究了不同EGR率对发动机13工况下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并优选了发动机13工况下EGR率。利用设计的EGR电控系统,实现了发动机EGR率的自动控制,并通过试验对EGR系统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增压直喷式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 EGR率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直喷式柴油机缸内燃烧可视化及其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苏石川 严兆大 季律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10,共4页
采用AVL缸内视频系统对增压直喷式柴油机CC490ZQ实际工作在低、中转速下,缸内燃烧过程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同时测量了其烟度、HC、CO及NOx排放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气涡流是着火初期火焰分布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随着负荷和增压压... 采用AVL缸内视频系统对增压直喷式柴油机CC490ZQ实际工作在低、中转速下,缸内燃烧过程进行了可视化试验研究,同时测量了其烟度、HC、CO及NOx排放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气涡流是着火初期火焰分布形态的主要控制因素,随着负荷和增压压力的升高,导致燃烧室中心区的扩散燃烧及其比例增加;湍流混合对直喷式柴油机缸内混合燃烧起主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增压直喷式柴油机 燃烧过程 可视化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实时测量
5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论述一种新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实时测量方法。实验在一台6缸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上进行.采用一台快速响应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和一台消光式烟度计分别测量排气中的未燃HC含量及烟度值,并利用在一系列不同转速和负荷稳态工... 本文论述一种新的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实时测量方法。实验在一台6缸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上进行.采用一台快速响应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和一台消光式烟度计分别测量排气中的未燃HC含量及烟度值,并利用在一系列不同转速和负荷稳态工况下所推导出的颗粒物、烟度及未然HC的关系式.计算得出瞬态的颗粒物排放量。为了评价此方法的精确度,将瞬态测试期积分得到的平均颗粒物浓度与传统的在稀释微管内过滤后进行重量分析的方法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相比较,可看到在各种工况下,新方法的精确度都高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直喷式 涡轮增压 排放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田1KD—FTV共轨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
6
作者 李建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 涡轮增压柴油机 直喷式 丰田 最大输出功率 最大扭矩 涡轮增压 EGR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di公司新一代V6涡轮增压直喷式轿车柴油机——机械结构设计
7
作者 S.Knirsch U.Weiss +2 位作者 A.Frhlich J.Helbig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 2015年第3期15-19,共5页
针对低燃油耗、低废气排放、良好的功率输出和持续不断的轻量化结构,Audi公司对新一代3.0L-V6涡轮增压直喷式轿车柴油机进行重新开发。通过优化热管理、内部摩擦和燃烧过程等措施提高效率,并集成近发动机布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是重要的... 针对低燃油耗、低废气排放、良好的功率输出和持续不断的轻量化结构,Audi公司对新一代3.0L-V6涡轮增压直喷式轿车柴油机进行重新开发。通过优化热管理、内部摩擦和燃烧过程等措施提高效率,并集成近发动机布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是重要的结构设计任务,为此,对基础发动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改进。介绍新一代发动机的机械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直喷式柴油机 排气后处理 废气再循环 热管理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di公司新一代V6涡轮增压直喷式轿车柴油机——热力学、应用和排气后处理
8
作者 S.Knirsch U.Weiss +2 位作者 S.Mhn G.Pamio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 2015年第3期20-23,56,共5页
Audi公司开发的新一代V6涡轮增压直喷式(TDI)柴油机系列使柴油动力装置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开发目标是在满足欧6排放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燃油耗,并进一步提高功率和扭矩。其中,集成模块化近发动机布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对达到上述目标起到... Audi公司开发的新一代V6涡轮增压直喷式(TDI)柴油机系列使柴油动力装置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开发目标是在满足欧6排放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燃油耗,并进一步提高功率和扭矩。其中,集成模块化近发动机布置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对达到上述目标起到关键作用,全新设计的链传动机构能为此提供自由的安装空间,因而能在低CO2排放水平下获得最佳的排气后处理效果。详细介绍新型V6-TDI柴油机的热力学、应用和排气后处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直喷式柴油机 排气后处理 发动机控制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马公司3L双涡轮增压均质燃烧直喷式汽油机介绍(二)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明强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9年第9期80-83,共4页
(接上期) 3.电子控制系统的改进该机型的电子控制系统因添加了控制增压系统和汽油缸内直接喷射的功能,需要附加相关的软件功能而要求增加电控单元中存储器的容量,并必须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此外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扩展使得必须修改运行系... (接上期) 3.电子控制系统的改进该机型的电子控制系统因添加了控制增压系统和汽油缸内直接喷射的功能,需要附加相关的软件功能而要求增加电控单元中存储器的容量,并必须具有更高的计算能力,此外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扩展使得必须修改运行系统.根据这些要求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开发,其中的主要区别在于程序存储器扩大了足有30%,而微处理器的循环频率加快了一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油机 双涡轮增压 均质燃烧 宝马公司 电子控制系统 程序存储器 缸内直接喷射 增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l公司采用两级增压空气冷却的2.0L双涡轮增压柴油机 被引量:1
10
作者 Wartha J Westin F +2 位作者 Marco D M Leu A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 2013年第5期7-11,共5页
Opel公司运用两级增压空气冷却和压电喷油技术开发了2.0 L双涡轮增压柴油机。采用闭环燃烧调节技术,降低了排放和燃油耗,并首次将上述技术措施与两级增压空气冷却相结合,进而获得了最大的功率和扭矩值,并进一步改善了加速响应性能。
关键词 两级增压空气冷却 双涡轮增压柴油机 闭环燃烧调节 提高功率 提高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迪直喷式增压柴油机的研制过程
11
作者 李树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4-40,共7页
介绍了奥迪直喷式增压柴油机的研制过程与发展。
关键词 柴油机 直喷式 增压 研制 轿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迪直喷式增压柴油机的研制过程(Ⅱ)
12
作者 李树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41,共9页
通过对采用不同燃烧室方案时的燃烧特性比较,确定了直喷式多流方案。奥迪5缸直列直喷式增压柴油机就是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 直喷式 增压柴油机 研制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春龙 向建华 《公路与汽运》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结合典型的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产品进行技术分析 ;通过与汽油机的性能对比 ,显示出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的技术与性能优势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轿车 直喷式柴油机 增压中冷 电控技术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高强化燃烧新技术的研究
14
作者 许锋 马福军 +2 位作者 张大林 黄毅泉 冯立岩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在 4气门 1135型 直喷式试验机上采取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 ,组织稀薄均质预混合燃烧方式 ,控制在上止点着火等措施获得理想放热规律 ,取得了经济性和排放性全面改善的效果。同时还介绍了模拟增压试验 ,不同增压比、气门重叠... 本文介绍了在 4气门 1135型 直喷式试验机上采取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 ,组织稀薄均质预混合燃烧方式 ,控制在上止点着火等措施获得理想放热规律 ,取得了经济性和排放性全面改善的效果。同时还介绍了模拟增压试验 ,不同增压比、气门重叠角、喷油定时及喷孔尺寸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适当提高增压比和加大气门重叠角 ,是柴油机强化燃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强化燃烧 均质预混合 增压 直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马采用全可变气门机构的V8双涡轮增压器直喷式汽油机介绍(下)
15
作者 范明强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9年第7期72-74,共3页
(接上期)十六、燃烧过程新型双涡轮增压直喷式汽油机的燃烧过程组合了涡轮增压、Valvetronic全可变气门机构和汽油缸内直接喷射等方面的技术,其主要的标志是高精度多孔喷油器以及火花塞平行布置在燃烧室中央位置(图6)。
关键词 直喷式油机 双涡轮增压 全可变气门机构 V8 涡轮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马公司3L双涡轮增压均质燃烧直喷式汽油机介绍(一)
16
作者 范明强 《汽车维修与保养》 2019年第8期75-78,共4页
宝马公司的涡轮增压汽油机已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推出的BMW 2002 Turbo型轿车是世界上第一辆装用涡轮增压汽油机的量产汽车(图1)。1980年搭载3.2L-6缸涡轮增压汽油机的745i轿车成为当时车型型谱中的顶级车型。1983年公司又通过废气... 宝马公司的涡轮增压汽油机已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推出的BMW 2002 Turbo型轿车是世界上第一辆装用涡轮增压汽油机的量产汽车(图1)。1980年搭载3.2L-6缸涡轮增压汽油机的745i轿车成为当时车型型谱中的顶级车型。1983年公司又通过废气涡轮增压使1.5L排量的汽油机的功率高达735kW以上,搭载于一级方程式世界冠军赛车上。但是,当时的涡轮增压汽油机却存在燃油耗高和加速响应性能不良的致命弱点,这是宝马公司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放弃继续开发涡轮增压汽油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油机 双凸轮轴 火花塞 压电喷油器 涡轮增压油机 均质燃烧 双涡轮增压 缸内直接喷射 相位调节器 燃油耗 宝马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增压重型柴油机排放和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袁锋 郑尊清 +1 位作者 尧命发 陈贵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6,21,共9页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二级增压优化匹配,并以单级增压作为对比基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二级增压柴油机的性能、排放与燃烧特性,研究了进气温度对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单级增压,柴油机二级增压后低速外特性扭矩达到1 170N...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二级增压优化匹配,并以单级增压作为对比基准,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二级增压柴油机的性能、排放与燃烧特性,研究了进气温度对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单级增压,柴油机二级增压后低速外特性扭矩达到1 170N.m,烟度与燃油经济性改善幅度分别为99.3%和13.4%;二级增压能够提高EGR的引入能力,减小进气节流损失,并可显著改善中低转速、高负荷时NOx与烟度和燃油消耗率之间的平衡关系;在压气机特性图中二级增压柴油机的运行线远离喘振边界线;在各个工况下,进气温度升高使NOx比排放快速增加,导致柴油机NOx与烟度之间的平衡关系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式柴油机 二级增压 排放 废气再循环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前后柴油机燃烧噪声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兆文 舒歌群 +3 位作者 卫海桥 张祚 王利民 吴庆敏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33,共5页
通过测量稳态和恒转速增扭矩瞬态工况增压前后影响燃烧噪声的参数,对比分析得出增压前后柴油机燃烧噪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压后燃烧噪声降低,增压对稳态工况燃烧噪声的降低比对恒转速增扭矩瞬态工况明显,增压在中速中负荷工况下,... 通过测量稳态和恒转速增扭矩瞬态工况增压前后影响燃烧噪声的参数,对比分析得出增压前后柴油机燃烧噪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压后燃烧噪声降低,增压对稳态工况燃烧噪声的降低比对恒转速增扭矩瞬态工况明显,增压在中速中负荷工况下,对燃烧噪声的控制效果较好。并从压力高频振荡、气体动力载荷和燃烧室壁面温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增压前后燃烧室壁面温度的差异影响增压前后柴油机燃烧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式柴油机 燃烧噪声 增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火用)分析方法——微热源法
19
作者 钟露润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65-70,共6页
本文采用了微热源法和能量单元法,对柴油机各能量单元进行了(火用)分析,根据(火用)平衡和(火用)损失,揭示了柴油机能量利用的薄弱环节,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涡轮增压柴油机 (火用)平衡 燃烧过程 不可逆性 分析方法 缸内压力 多变指数 涡轮增压 缸内温度 直喷式燃烧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欧Ⅰ排放的新型YC4108Q自然吸气柴油机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泽民 曾玉凤 王玉茂 《柴油机》 2003年第3期5-8,36,共5页
对YC4108Q直喷式自然吸气柴油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改进燃烧室设计,调整压缩比和喷油提前角,利用惯性增压等措施,使该机排放满足欧Ⅰ排放法规的限制。
关键词 YC4l08Q型 直喷式自然吸气柴油机 排放标准 燃烧室 压缩比 喷油提前角 欧I排放法规 惯性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